妻子的证词 佐野洋 著 高慧勤 译 《妻子的证词》的故事在法庭上展开,行文简洁明快,结局出人意外。展读之下,不仅日本法院开庭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同时,亦可窥见当前日本社会风气之一斑:道德的沦丧,家庭关系的崩溃…… (高慧勤) 我的妻子江里子,由法警带上了法庭。 今天,她穿一套淡紫色的和服。我对妻子的服饰,平素一向不在意,可是被捕以后,却变得异常关心。 ……她居然还有这样一身衣服么? 不准探监的禁令解除之后,她到拘留所来看过我三次,每次穿的都是西装。衣服的式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大概是有名的时装专家设计的。哪一套衣服,她穿着都很合身。 但是,在法警的带领下,站在证人席上的江里子,今天这身和服打扮,比穿西装时更见风致。 尤其是,她高高的云髻,白皙的后颈,在久旷的我看来,更加觉得神摇意夺。...
【日】山村美纱 一 大木走在京都的嵯峨原野上。 远处可见爱岩山,稻草葺顶的农舍,点缀在山脚下,农田旖旎延伸,田埂上盛开着龙爪花。 他并不是像那些女职员那样,为了游玩、漫步京都才到这个地方来的。而是出于万不得已才从东京来到这儿。目睹眼前美丽的自然风光,心灵受到洗刷,心旷神怡。 一看到当时同时受奖出了名的石阪二郎不断推出畅销书,成了深受欢迎的作家,大木心里就不是滋味。 而且,费尽心血完成的长篇,虽然编辑们评价为理应获奖并且可发单行本,但销路则是另一番情景。 写长篇不太拿手,短篇还有些信心。目前,手里已完成有10篇左右。 “如果有某种机会,杂志社大概会来约稿吧。”虽然经常这么想,可始终不见约稿。 一天,在一次推理作家的酒会上。遇到曾鼓励他写长篇的编辑,两人聊起来。...
1“入夜后,那男人的幽灵就在窥看。”自称是石田铁雄的年轻上班族似难以启齿般,开始叙述情形。玄学、灵异学评论家出云耕平左肘竖在桌上,以轻握拳伸出的拇指按着左脸颊,缓缓颔首。我的搭档摄影师龟田自从依此姿势拍摄出颇具神秘格调的照片后,只要一有采访,马上要求对方摆出这个姿势。“哦,窥看吗?是从窗外?”“不,不是窗外,而是……也就是从我背后窥看。这件事有点不好说明……”石田用先前在膝头上把玩的手帕很困扰似地擦拭额头。出云瞥了一眼附带马表功能的手表,他通常如女人般将表面佩戴在手腕内侧。说:“这位鹤来先生没关系,他经常当我的助手,很能理解的。”然后,向我使了个眼色。“他和我同样守口如瓶,所以隐私问题方面你不必担心。而且,事实上待会儿我还要接受某综合性杂志的访问,希望你能具体地长话短说。”...
原名: “你庄严发誓从不向读者隐藏关键线索么?” “我发誓。” 这是侦探俱乐部会员所作誓言的第一条款项。候选人把手放于骷髅头骨埃里克之上,以满腔的热情宣誓。宣誓时宣誓人表情严肃,同时埃里克的眼睛(多亏约翰·罗德)发着红光。以英王的英语为傲,在故事中使用合理的侦探方法,禁止剽窃其他成员情节之类的条款列于此条之后。 如果这个词不意味任何事,那么它至少有如下意思: 独创性?这里我们要展开一场辩论么? X在饭店房间里被刺伤致死,警方——在倒回时钟,或者研究血迹或者任何自加博利奥时代以来的平常诡计——证明了侍者Y是凶手,这样的故事读起来并不最有趣。很好,也许它是部不错的作品;如果我们手头没有更好的就会拿来读。但是要让我们的智慧对抗这行的大师,我们需要更困难的东西。...
在思考机器经手的案件中,大概没有像尊贵的瓦奥莱特·丹伯利小姐之死一案,更需要他绞尽脑汁、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灵敏的分析能力的了。思考机器凡杜森教授,举世闻名的逻辑学家,他的名言"逻辑万能"在侦破这件扑朔迷离的谋杀案的过程中,再一次得到证明。丹伯利小姐是已故的英国爵士杜瓦尔·丹伯利的独生女,也是唯一的财产继承人,家住利明顿镇①。 丹伯利小姐在毕肯街上一个家庭旅馆租了一间大套房作为临时住所。五月四日星期四,早上约十一点钟时,她被发现死在客厅中。当时她身着华丽的长礼服,和前一天晚上去歌剧院时穿的一样。大理石般洁白无瑕的前胸和手腕上,都佩戴着闪亮的珠宝。她的脸色如窒息而死一样呈暗紫色,面部露出难以名状的恐惧表情。张开的嘴唇有轻微挫伤的痕迹,似乎被人轻轻打过似的。左脸颊上有一个细小的、没有出血的伤口。地板上靠近她双脚的地方,有个打破了的高脚酒杯。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
作者:【日】土屋隆夫 一 股价暴跌的悲剧 长野市某家庭主妇服毒自尽 21日下午1点半左右,长野市光阳高中的庶务主任林建司(37岁)回位于市内旭町的家中时,发现妻子多惠子(30岁)俯卧于起居室暖炉旁,已经死亡。尸体旁有一张用铅笔写着“活下去很痛苦,深感歉疚”的便笺。林建司立即向长野警局报案。 验尸结果,多惠子是将毒药掺入茶中饮用。关于自杀的原因,林建司说:“我完全想不通,今晨我要外出上班时,她和平常完全一样。只不过,她最近曾提领我的钱买卖股票,由于股价急剧下跌,心情相当沮丧。我不断安慰她说没关系,却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据此判断,很可能是受不了股价暴跌的打击,才发生此种悲剧。 另外,警方仍继续从林建司口中追问详情。 《岳南时报》的编辑部在三楼。...
烟头之证 作者:谷洋太郎 烟头之证 一 小田久和放下正读得起劲几的书,打开一包“海莱特”牌香烟,从中抽出一支,叼在嘴上。然后点着火,深深地吸了一口。 “嘿,真香啊!真是别有味道。” 他呆呆地注视着从指间袅袅上升的烟雾,心中不禁发出一阵感慨。夜深了。妻子和两个上小学的女儿,都已入睡。书房里一片寂静。由于无人打扰,他觉得书上的字都轻而易举地一个个印到了脑子里。小田稍微歇了一会儿,目光又开始落到了刚才中断的那一页上。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不时地吸上几口烟,直到香烟快燃尽的时候,才把烟头掐灭在桌上的烟灰缸里。此时烟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成年人吸烟犹如婴儿吸奶,只不过是对象不同而已。当烟触到嘴唇时,那种柔软的感觉,就会使你联想起母亲的奶头,而吸进去的白烟又会使你产生好象在吸着母亲乳汁的幻觉。从象征性的意义来讲,也就是说,烟和母奶是具有同等价值的。...
火焰的棺材作者:邦光史郎一 人在一生中能自始至终守住一个角色,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是一人必须扮演多种角色才能生存的时代。但是女人不像男人那么善于见风转舵,尤其是佐世,她是个不算灵巧的人。 不善于处世,也不懂如何交际,尤其是婚姻关系更是弄得一团糟。 为什么要结婚呢?婚姻是她最大的失败。 丈夫是继承父业的贸易商,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相貌平平。佐世一想到他脸上渗着油脂的睡相,近乎毛骨悚然的厌恶感便会由心底升起。 而且,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一取下眼镜就会完全变成陌生的模样。 当初为什么没有看清他裸视的面孔就答应了……这是她最痛心的致命伤。 他的睡相可以视而不见,可是,她对他的想法及生活方式的厌恶,即使是闭上眼睛或塞住耳朵,都会化为光波或音波,不断地骚扰她。...
天空中的足迹 她从混乱的梦中惊醒过来;她凝视着白色的天花板一、两分钟,直到她能让自己相信:刚才的一切,只是一个梦而已。 ——那确实只是一个梦。 带着寒意的刺目的阳光从打开的窗户中倾泻进来。寒风吹动了窗帘,吹散了窗台上积的一层薄雪。这寒风给小小的房间带来了生气;桃乐丝·布朗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它似乎让血液的流动加快了。 一切都很正常。她处在乡村的小别墅里,那个她和父亲还有哈利曾下楼在附近结冰的湖上滑冰的地方;也许还能轻轻的滑一下雪,如果能依照天气预报下雪的话。雪确实下了。她本应为此感到高兴的,然而处于某些理由,窗台上的景象让她感到恐慌和震惊。 她一边在温暖的床上发抖,把衣服往上拉盖住了下巴;一边看着床边的时钟——她又睡过头了,父亲和哈利想必已经在等着她吃早饭了吧。她再一次告诉自己一切都很正常;尽管现在她已经全醒了,她仍知道那不是真的。昨天的不愉快感再...
【日】菊村到 一 这天晚上,我们之间很难得又有了欢愉而充实的性行为。 我所谓很难得是因为我最近身心俱疲,根本没有做爱的兴致,即使有也会因为身体状况不行而无法付诸行动。 至于“我们”,则是指我和我的情人信子。 照理说我是薪水阶级的人,而且有个38岁的妻子,根本不可能有余裕在外面另找爱人,但也不知何故却搭上了这女人。 在痛快的性行为结束后,信子突然说出了令我感到无比震惊的话。 当时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坐在电车上,冷不防被从货物架上跌落的大行李箱打中头部一样。 虽然我并没有被大行李箱打中头部的经验,但闻言的刹那间,只觉得眼前发黑,脑神经似乎都麻痹了。 “杀人?你刚刚是说杀人?”我脱口反问,却觉得自己的声音微弱得像梦呓般。当然或许我自己并未意识到正在说梦呓般的话。...
妻子的证词作者:佐野洋我的妻子江里子,由法警带上了法庭。今天,她穿一套淡紫色的和服。我对妻子的服饰,平素一向不在意,可是被捕以后,却变得异常关心。——她居然还有这样一身衣服么?不准探监的禁令解除之后,她到拘留所来看过我三次,每次穿的都是西装。衣服的式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大概是有名的时装专家设计的。哪一套衣服,她穿着都很合身。但是,在法警的带领下,站在证人席上的江里子,今天这身和服打扮,比穿西装时更见风致。尤其是,她高高的云髻,白皙的后颈,在久旷的我看来,更加觉得神摇意夺。我不由得想到江里子的年华,三十三岁正当年啊。我这个丈夫,被控告为杀人犯;而她,作为证人出庭,竟如此卖弄风骚,除了因为她容华正艳,别无其他解释。...
复仇作者:小泉喜美子(一)“——被告无罪!”审判长读完了冗长的判决书,以非常肯定的语气作了结论。坐在旁听席一角的她,听了这个判决,眼前一黑,差点昏倒。就在这一刹那间,她觉得自己好象已跳到了法庭中央在大喊着:“这是谎言!谎言!是他杀死了我的爱人,在场的每个人都可以做证,更何况连他自己都承认了这一事实,怎么能判他无罪呢?”事实上,她并没有大喊大叫,更没有越过旁听席的栏杆冲到法庭中央去。她依旧挺直着脊背坐在那里,紧握着的双拳放在膝盖上,双眼注视着正前方。她望着在被告席上略微低看头,认真听着审判长宣读判决书的被告,眼里充满了怒火。假使眼神能像火焰喷射器或是激光发射机一般,那么,此时站立在被告席上...
山羊的影子 一 屋子里静悄悄的,烟草燃烧散发出的烟雾在灯周围盘旋。两个人正坐在那里沉思,不过这并非他们唯一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为别人的事而紧锁眉头、闷闷不乐。约翰·兰德沃恩爵士曾经效力于伦敦那处暧昧的地方,也就是人们所知的白厅(英国政府所在地——棒槌学堂注),也许是这座城市里唯一能对苏格兰场发号施令的人物。亨利·贝克林先生是法国警察当局八十六位官员之一,但是绝非其中无关轻重的人物。 大雾笼罩着的伦敦,高塔、脚步声,加上暗淡的轮廓,看起来变的越发古老。雾气令这间丰台宅邸房间的窗户模糊不清,宅邸位于舰队街一处偏僻之所,有时能看见带着恐怖假发的出庭律师边走边如击剑般挥动着手杖。屋子里的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白色衬衫的领口已经解开了,抽着同样的雪茄——贝克林有着黑胡须,兰德沃恩的胡须则像烟灰般灰白。这产生出了一种怪异的感觉,一个三十多岁侦探的样子,一会儿变成了他六十...
一盎司镭!德克斯特教授所拥有的,正是地球上最奇妙的物质。 为什么它能够释放出几乎无尽的能量,更是科学上的一个难解之谜。 就他所知,除去他手头上的之外,全世界只存在十格令镭:巴黎的居里实验室有四格令,两格令在柏林,两格令在圣彼得堡,斯坦福大学有一格令,伦敦有一格令,余下的全在他的亚佛实验室里,就放在一小块钢板上。 注视着这块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小东西,德克斯特教授突然生出了一种敬畏感,深感自己肩负重任。 数月来,他不辞辛劳地向上述各大实验室要求,希望能收集到整整一盎司的镭,以便用实验来验证运用镭做机械原动力的可能性。 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动手了。 由于镭元素的产量非常少,因此这一盎司镭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从世界各地运来时,不仅需要特雇邮差,还得在世界知名的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投下巨额保险。...
如果这个故事并非出于我的杜撰或者一时不着边际的幻想,那么只能说明,那个与画中人同行的男人是个疯子。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无意间寻到了悬浮于大气中的一个神奇的镜头装置,偷窥到的另外一个世界的景象。总之,这好比我们常常在梦中看到的。梦里的世界不总是会与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截然不同吗?亦或者,这如同疯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他们能感觉到的不常常是我们正常人体会不到的东西吗?时间已记不清了,总之,那是个温暖的多云天气里发生的事情。当时我正从鱼津返回。我去鱼律是为了专门去看海市蜃楼。我刚讲到这儿,我的朋友们就打断我说:“你不是从没去过鱼津那地方吗?”我被他们问住了,我真的无法拿出能够证明我某年某月去过鱼津的证据。那么,这真是我做的一场梦吗?可是,我怎能做出...
“爸爸——”君子一面淋浴,一面向在客厅的大山卓造呼叫道:“关于这栋公寓的名义——”大山没有回答。平时他对别人所说的话,若不中意,都是装做没有听到。“真是个糟老头。”君子喃喃自语着。大山是个七十岁的老人,有几十亿的财产。对于在贝拉米俱乐部上班的君子来说,再没有比这笔财产更让她心动的了。也因此,她才甘心让他拥抱,爱抚。虽然大山给她买了这栋二房一厅的公寓,而且每月去俱乐部捧场三次,可是,经她详加调查的结果,这栋公寓的名义仍然是大山,虽然她拜托大山早点把这栋公寓过户给她,可是,大山迟迟不去办理。就算君子得到这栋价值二干万元的公寓,也不会感到满足。虽然大山有儿子媳妇,可是,由于他是鳏夫,所以如果跟他结婚,等他死了,至少可...
电话铃响了两次,凡杜森教授从睡梦中醒过来,勉强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 他打开灯,斜眼望向床边的钟。 现在是凌晨一点半,他才睡了不到两个钟头。 他套上拖鞋走去接电话。 “喂!”他不快地喊道。 “凡杜森教授吗?”电话另一头是个男人,声音透着焦急,语速飞快,词句的发音几乎连在一起。 “我就是,”科学家回答,“有什么事?”“是件生死攸关的事,”依旧是那种焦急的口吻,“你能马上过来──”电话中传来呜呜的声响,听不清对方在讲什么。 思考机器继续听了一会儿,想找出电话中断的原因。 呜呜声持续了一段时间,接着是一片寂静。 “是谁在讲话?”他问。 回答他的声音几乎是一声大吼,好像对方正在挣扎,需要用力才能发声似的。 “我的名字叫──”就在这个时候,对方的声音突然被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掩盖住了──很像是手枪开火的声音。...
平顶山上的风筝重庆今年四月的气候反常,往年要到五一节的那几天才会一下子热起来,而现在刚刚四月上旬,便一下子热了起来,热得陡,热得怪,热得人不知该穿什么才合适。有人很有学问地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但董未明没有这方面的学问,他是教机械制图的老师,他没有学过,也就不完全知道什么叫厄尔多尼,当然是依稀听到过一点儿,可惜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研究过,这时想对此发表一些有个性的看法,自然是力不从心了,真是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又一想,不知厄尔多尼的人千千万,知道的怎样,不知道的又怎样,反正穿衣服的事,自己感觉热了就多穿点儿,自己感觉冷了就少穿点儿,能有好大的关系,好大的关系,这个意思应该换个方式表达,记得有一次听别人说,文革时期,一位工宣队的老师傅想保一个走资派,列举的罪状中有一条,是说这个走资派有生活作风问题,老师傅嘴角一撇,不容别人再说下去地说,好大的男女关系,谈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