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的海滩 时至九月,但到处是夏天的气氛,好似夏天永远不会离去。 法国北部长长的海滩上,五英里长的皇家城岛海滨大道彩旗飞舞,鲜艳夺目。 大道两旁,绿莹莹的草坪上,鼠尾草、庭荠、半边莲争相开放,五彩缤纷。海滩上色彩绚丽的阳伞星星点点,在海边连成一片。扬声器里传来了一首轻快的手风琴华尔兹乐曲,在海滨浴场的上空回荡。突然,广播室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它夹杂在音乐声中,向人们播放着各种消息:一个名叫菲利普·贝特朗的七岁男孩找不到了母亲,请他的母亲听到广播后立即到广播室来;一位名叫约朗德·勒费弗尔的女郎希望她的朋友在进门处的大钟下找她;有迪弗尔太太的电话,请她立即到问讯处来接电话……。海滩附近有三个游乐场,围墙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真过瘾啊!”、“哈……...
东野圭吾录入:不一定第一章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只要走个几百公尺,就会走到清澄庭园这个公园。公园前的私立高中就是他上班之处,换言之他是个教师,教数学。石神看到眼前的交通灯变成红登,遂向右转,朝新大桥走去。迎面而来的风掀起他的外套。他将双手插进口袋,微微弓着身子举步前行。厚重的云层覆盖天空,隅田川倒映着暗沉的天色,看起来也一片污浊。小船正朝上游前进,石神边望着那副情景边走过新大桥。...
经常会有一种情况,在两条不同的铁路上,两辆电车朝着同一个方向、又停在同一个站台。在田端,往返于品川的山手线和京滨东北线就是这样。研究生在读的时候,敦贺崇史每周要乘坐三次山手线,目的地是位于新桥的大学资料室。他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坐着同一班电车。虽然过了上班高峰,但也没有座位,他一直站在门边,永远是同一节车厢,同一扇门。他无目的地眺望窗外的风景:杂乱无章的楼房,灰暗的天空,劣质的广告牌。然而这些景色经常会被同向驶来的京滨东北线所挡住,那辆列车时而靠近时而远离,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飞驰着。两列电车最靠近的时候,简直就像合为了一体,连对面乘客的模样都看得十分真切。当然,靠得再近双方都无法交流,只是各自驶向旅程的终点。有一天,崇史的目光落到了对面车厢里的一个年轻女性身上,她和崇史一样,站在车门旁,两眼望着窗外,是个长发的大眼姑娘。可能是个大学生吧,崇史从她休闲的穿...
救生员所面临的危险并非只掩藏在水中。奈德·凯利是佛罗里达休闲胜地的一名海滩救生员,无意中遇到了他的梦中情人。但是两者身份实在是太悬殊了:一个崇尚鱼子酱和玛诺罗的高跟鞋,一个则喜欢汉堡和夹脚趾的凉鞋。奈德很无奈,因此当他的表兄米奇请他参加一次报酬丰厚的行动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入室偷盗,风险很高,回报更高。没想到他们都落入了圈套,只有奈德逃脱,他成为FBI与幕后职业杀手的谋杀目标。《救生员》之此等情节,十分“好莱坞”,但也足够让人心惊肉跳了。作者詹姆斯·帕特森还著有《伦敦桥》等,《救生员》的另一作者安德鲁·格罗斯曾与帕特森合作创作《3度夺魂》等。第一部 满分 “别动,”我喘着粗气对苔丝说,身上汗涔涔的,“也别眨眼。要是你吸口气,我想我就会醒来,我就又成了那个在游泳池边搬运躺椅的小工,呆呆盯着眼前这个美女,心想会和她发生什么美妙的事情。这一切都将只是个梦而已。”...
关于犬神佐兵卫 昭和二十X年二月,信州商业界的巨子及犬神财团的创始者——人称“日本生丝王”的犬神佐兵卫,长眠于信州那须湖畔的家园,享年八十一岁。 关于犬神佐兵卫的传记有很多,其中,“佐兵卫的立志美谈”曾刊载在各类报章媒体上,喧腾一时。不过,这些传记里记载最详尽的,还是佐兵卫死后由犬神奉公会(注:类似基金会的一种组织)所发行的“犬神佐兵卫传”。 根据这本传记的说法,佐兵卫自幼父母双亡,不但不知道自己的故乡何在,就连生于何处、父母是谁,他都不清楚。虽然他自称犬神,但没人知道是真是假。 一般人有钱有势之后,总会想追本溯源,不过佐兵卫却没有这种倾向,他常自我解嘲地说: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丝不挂的来,我又何必给自己增添那么多累赘呢?” 此外,佐兵卫还曾在这本传记中提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麦克吉利克蒂太太带着大包小包东西东碰西碰的,终于来到第三号月台的入口处。她把一个包包放到脚边,同时在手提袋里找车票。这样才能通过门口那个严厉的穿制服的查票员检查。 就在那个时候,她突然听到头上响出的广播声音,沙哑但是很文雅。 “停在第三号月台的车子,”那声音告诉她。“四点五十四分开往布瑞汉顿,米彻斯特,魏佛顿,卡维尔交叉站,罗克斯特,及通往恰德茅茨各站。往布瑞汉顿与米彻斯特的旅客请搭后面的车厢。往凡奎的旅客请在罗克斯特换车。”于是,卡嗒一声播音机关上了。然后,又开始喊话,宣布四点三十五分那班由伯明罕和鸟佛汉顿开来的车已经到站。...
在构想方面,以前的横沟正史作品都是先想好主要布局,再发展各种紧张的场面,但在“犬神家族的悲剧”中,一反过去的写法,紧张场面先出现,然后再慢慢推想凶手和案情的发展。这是应用新式写法的第一部成功作品。 信州金融界的巨头,犬神财阀的创始人犬神佐兵卫,似乎预期骨肉相残似的,留下条件苛刻的遗嘱,以八十一岁的高龄与世长辞了。 当然,他应该留下庞大的财产给三个同父异母的女儿,包括长女松子,次女竹子,三女梅子,以及她们的儿女佐清,佐武,小夜子和佐智。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他却把犬神家的全部财产和代表犬神家的全部事业继承权的犬神家三件传家之宝菊琴斧,赠送给他的恩人野野宫大贰的孙女珠世,并且要求珠世必须从他的三个孙子中选择结婚的对象。 而在这一封遗嘱尚未宣布以前,古馆律师事务所的若林丰一郎,写了一封信给大家熟悉的名侦探金田一耕助。...
楔子 天宝年间,长安城西乱神馆,是坊间第一大传奇。 传说,乱神馆专作死人生意,招牌上写明了——御鬼神,通阴阳; 传说,乱神馆主道行高深,法力无边; 传说,这馆主是一女子,名唤离春,旁人呼之“离娘子”; 传说,她相貌奇丑,年过双十仍无人上门提亲; 传说,她八字不祥,命中带煞,甫出生便克死亲娘; 传说,她爹亲是公门中人,一生缉捕违法乱纪者无数,最恨人借鬼神之名赚钱。在他弥留之际,女儿偏偏建起乱神馆,使得他一气之下一命呜呼; 传说,荐福寺住持净恩大师,曾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妖孽”,次日,这位得道高僧便自缢身亡…… 所有这些传说,长安人都耳熟能详。离春之形容心性如鬼魅,更是众所周知。但众人最为清楚的是,她身上确有异能,货真价实。于是,乱神馆的访客,络绎不绝。...
Z之悲剧作者:艾勒里·奎恩第01章会见哲瑞·雷恩先生第02章会见死者第03章黑盒子第04章第五封信第05章第六封信第06章阿伦·得奥登场第07章收紧罗网第08章解围之神降临第09章一堂逻辑课第10章囚室实验第11章审判第12章余波第13章一个人的死第14章第二截木盒子第15章脱逃第16章Z第17章扮演女英雄第18章黑暗时刻第19章全面追捕第20章Z之悲剧第21章最后的线索第22章最后的行动第23章最后的话第一章 会见哲瑞·雷恩先生由于我个人在这段故事的一连串事件中所参与的部分,对于那些倾倒于哲瑞·雷恩先生大名的人们来说,实在提不起他们丝毫的兴趣,因此在兼顾身为妇人的虚荣心之下,我就尽可能简单扼要地做个自我介绍。我很年轻,年轻得即使以最严苛的标准衡量都毫无异议。我天生一双水灵灵的...
露西的故事唐诺 Lucy‘s in the sky with diamond .露西在钻石闪耀的星空——这是昔日披头士的一首灿烂的老歌。在读着铁伊这本《萍小姐的主意》之时,我脑子里一直响着这首歌的旋律,不只因为书中的女心理学家萍小姐就叫露西,而且这个名字屡屡出现;也不只因为露西受邀到一所女子体育学校演讲,从而和一群青春得一塌糊涂的女生相处数日;更因为铁伊毫不放过书中任何一个边缘角色,把这一群高矮胖瘦的叽喳女孩写得灿若满天繁星。 露西的故事——事实上,借披头士这首歌当桥梁,我们还可以放任想像走得更远。 远到什么地步? 远到接近世界伊始的伊甸园中的夏娃,而露西正是人类学上夏娃的名字——那是发生在1974年的一则真实的传奇,一支美法联合调查队在非洲挖...
有那么一刻,我的眼前一片黑暗。在黑暗的底色里,我看见了飘忽不定的某种影像。那些影像,更像是游移在阴阳两界里的看不清面目的魂影。我奇怪,为什么那些魂影却是黑暗里你所能辨得见的唯一的一种影像呢?而且,我确实就是被这种没有一点分量和声响的影像给撞醒的。 我感到后背一阵剧痛。 我的后背痛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采取了许许多多的健身方式加以疗治,它们非但不能缓解这种疼痛,反倒使疼痛愈来愈重。 我仿佛陷在了深不见底的疼痛里。 我的喘气和呼吸也发生了问题。我常常感到我的身体里有一口深井,那里边贮藏着用不完的水,我渴,特别渴。我需要把一只大桶下到那个深井里,就像汲水的人,汲上满满的沉甸甸的一桶水上来,以解决这渴。可是,我不是一个汲水的人,我下到井里的那只桶被我手里的一根绳子轻飘飘软绵绵地系结着,没有一点力量。我努力使那只跟我保持了长长距离的空桶在井里的水中发挥作用,它们...
凤舞龙楼(盗墓传奇故事)第一章 序曲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中华混沌初开,万物都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中有一个部落位于黄河中游,部落首领夸父一心想带领部落走上繁荣昌盛之路,随着物资的逐渐匮乏,迅速滋生的人口让夸父忧心忡忡,因为听说遥远东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无法逾越,夸父决定向西迁徙,追随太阳的足迹,去寻找新的空间。夸父率领了一批部落青壮年作为探路者,在漫长的路途上,沙漠、戈壁、高原、河流,终于一个个击垮了夸父的部族。最后,孤独的夸父也走到了路的尽头,极端口渴使他很快将失去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夸父壮志未酬,伟岸的身躯化为中华大地的主线:左手平伸成北部天山、阴山、燕山最后入与渤海;右手弯曲置于胸口,成为喜马拉雅山脉环绕中华腹地;身体成为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太行山,如一条昂首巨龙,蜿蜒于华夏神州。...
莫里西酒吧的窗户全漆成黑色。不远处“轰”的一声爆炸,把窗户震得嘎嘎响。听到这声巨响时,有人话说了一半,楞住了。酒盘托在肩上的招待,脚才刚提起来,当场定住不动,活像尊雕像。震撼人的噪音像尘埃落定一样逐渐平息,然而好一阵子,酒吧里仍然一片死寂,好像在致意一样。 有人说了一句:“耶稣基督! ”大家胸中憋着的那一大口气这才喘了出来。和我们同桌的博比·鲁斯兰德点起一支烟,说:“听起来像是炸弹。” 斯基普? 德沃说:“樱桃炸弹。” “就这样吗? ” “足够了,”斯基普说,“樱桃炸弹的威力可不小。你只要把它外面的纸换成金属片,同样的火药可以让玩具变成武器。如果你点着一枚又没把它扔出去的话,那你下半辈子就只能用左手了。” “这声音大得实在不像鞭炮。”博比坚持说,“像炸药或手榴弹之类的。我可没骗你,说不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第一章 喀搭喀搭鸟 当他接过找回的零钱时,一枚硬币滚落到路上,发出细微却尖锐的声音。 胜敏夫用敏捷的步伐弯身拾起滚落的硬币。身手依然相当矫健。他拿着香烟,询问西木大楼的位置,并且很快就听懂了,因为他已经在那 栋大楼前面经过了好几次。 敏夫把香烟塞进口袋,但旋即改变主意,放进另一侧的口袋。因为右边口袋已经被两包香烟挤得鼓鼓的。 这是一条小公司林立的狭窄道路。西木大楼就夹在不断传来印刷机噪音的建筑物和登山小屋风格的咖啡店之间。 褐色的胶泥又旧又脏。这是一栋细长的大楼,但与其说是大楼,其实只是木造的四楼建筑。敏夫抬头一望,模糊的窗边垂着长长的雨渍。 一楼的玻璃门上,用剥落的金色文字写着PAN摄影画报社。他来回走过了好几次,只注意到这行文字。 旁边有一扇开着的门,经过狭窄的走道,可以看到通往二楼的楼梯。门上并排挂着许多黑色木牌,用白色的瓷写满了各种公司的名称。...
作者:高罗佩 第一章 兰坊城东一片重峦叠蟑,四乘马车正穿山越岭向城池方向缓缓迤逦而行。 第一乘车上坐了兰坊新任县令狄仁杰和他的忠实助手洪亮。狄公背靠一只书箱坐于铺盖卷之上,洪亮则在对面一捆布帛上坐着。由于行程遥远,道路陂陀,一路上颠簸之苦,不言而喻。狄公与洪亮已一连行了数日,很是疲顿,只得借包裹囊担做软垫,尽量求得一点舒适。 (陂:读‘坡’,陂陀:倾斜,不平坦。) 后面是一乘罗帷篷车,里面坐了狄公的妻孥和侍婢。她们更经不起这长途劳累,一个个均蜷身缩脖,枕藉于车内被褥之中,合上眼睛,以期小憩一会。 (孥:读‘奴’,妻子与儿女的统称。) 最后两乘装了一应包袱行箧,有几名家奴摇摇晃晃坐在大堆行囊箱笼之上,另几名胆小的则伴着几匹汗马一路徒步而行。...
褐衣男子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序幕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第29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第33章第34章第35章第36章序幕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
1最长的一里路 午夜刚过10 分钟,一位少女走下火车,驻足在一座已经歇业的报刊亭前,被一则新闻广告震惊了:首相号召大选——6 月11 日。现在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接到命令。幸运的是,她出于本能,离开了那伙人。 走出滑铁卢车站的大厅,少女才发觉天在下着大雨。她急需帮助,不得不回到候车室,连续试用了3 部公用电话,才找到一部能用的。在拨打了彻西区376 号码后,听筒里传来一声声电话嗡音。她等着,不经意地浏览着墙上一串串的涂鸦——每一个歪歪斜斜的电话号码后面都写着一位提供非特别服务的姑娘姓名。“暗送秋波的小伎俩!”少女暗自笑道。最后,她意识到不会有人接电话了,便放下听筒。他出门了,还是离开了伦敦?想到这里,她浑身瘫软,想大哭一场。他绝不会教训她,他能够理解和帮助她,并且提出建议。可是现在,她只有一条路可走——回家。...
第一章 红色电话呼唤第一章 红色电话呼唤 两支38毫米手枪几乎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两声枪响。 枪声猛烈撞击着地下室的墙壁上,又被反弹回来,在屋子里回荡,最后慢慢停止。詹姆斯·邦德静静地望着室内飘浮着的硝烟。吊在屋中央的通风扇正在旋转,排除屋内的烟雾。刚才他的掏枪和射击动作非常迅速,几乎没有间隔时间。他现在还回味着这两个高度连贯的动作,为自己快速的反应感到自豪。他取下“科尔特”式侦探专用手枪的弹匣,枪口对着地面,等待着射击教官穿过昏暗的靶场从二十码开外向他走来。 射击教官越走越近,面带着微笑。邦德有些疑惑:“别得意,我可是打中你了。” “我只是住进了医院,可你却送了命,先生。”射击教官开着玩笑地说。 他一只手拿着一个半身人像靶,另一只手捏着一张明信片大小的偏振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