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谁坐了我的位子职场交际中稳操胜券 >

第28章

谁坐了我的位子职场交际中稳操胜券-第28章

小说: 谁坐了我的位子职场交际中稳操胜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乔里曾在一位好友开公司时对她慷慨资助,没想到她却将这笔钱挪作他用。马乔里为朋友的做法大为伤心,她觉得朋友根本没有珍视这份友谊:“她要为这份友谊的结束负责,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她的自私与浅陋。”
然而,这种背叛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马乔里身上,她说:“我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生意伙伴的背叛,我总是被他们背后中伤。不过,这种情形只发生在生意场上,我生活中的朋友从不会这样对我。”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的结交朋友,可是每当有这样的机会时却总是止步不前,那么,请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否出现过信任问题。同时,你也可能因为曾亲眼目睹过的背叛工作伙伴的事情,而对伙伴关系失去了信心。
当然,这些失败的例子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它们不过是童年和青春期信任事件的重复。如果你有能力经营一份不会因欺骗、失信和背叛而告终的成功的伙伴关系,那么,这将是你开始信任别人的转折点。尤其在对待工作和爱情这样的重大人生问题上,信任显得更为重要。
花点时间考察一下,某人想尽办法与你成为朋友的行为是否可信,然而再决定是否接受这份新的伙伴关系。这样一来,你拥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提高,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同事则会被你拒绝在心门之外。如前所述,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新成员,那你更应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分析那个人是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不要仓促地开始一份友谊,在观察对方的同时,还要看看自己内心的愿望是否也源自真诚。
嫉妒和羡慕
小时候,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女孩子嫉妒爸爸对妈妈的爱,男孩子跟爸爸向妈妈争宠,以及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抢父母的重视和关心,而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容忍伙伴关系的存在。
“无助的婴儿会嫉妒一切可能转移妈妈注意力的东西,”芭芭拉·朗·斯特恩(BarbaraLongStern)在她发表于《时尚》(Vogue)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那么,嫉妒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吗?”让我们迅速将视线转向办公室:有的同事深受老板的赏识,有的同事从你的下属一跃成为你上司,有的同事得到的赞扬总比你得到的多。面对这一切,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们仅仅是同事,而非工作中的朋友,你也许很容易消除这种同事间的嫉妒。而如果被嫉妒的是你,你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内疚,因为那些同事对于你来说无关紧要,你根本不必在意他们的想法。
在第5章里我曾提到过的52岁的健身教练杰拉尔丁(Geraldine),就曾深受她的好友兼同事的嫉妒之害,并为此付出了失去工作的代价:
我最好的女朋友很嫉妒我的才干,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暗中搞破坏。对我来说,这份友情已经不再健康有益。因为嫉妒,她还诬陷我总是引起利益之争,而公司也因相信了她的话而把我除名。
无独有偶,伯尼斯(Bernis)的好朋友也是在嫉妒心的驱使下,陷害伯尼斯丢了工作,而她们的友谊也随之灰飞烟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轻微的嫉妒心其实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心理;尚不会导致伤害的。而当它走向了极端时,你就有必要问问你的朋友(或你自己):你们对彼此的真实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当你的同事受到了老板的表扬,请不要压抑心中的嫉妒;而如果公司的大客户向你赠送了价值200美元的糖果篮作为假日礼品,却忽略了你的同事,他们对你嫉妒于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种程度的嫉妒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或不应该与之作朋友。就像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所指出的,有时候嫉妒心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它可以帮助嫉妒者缓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却不会对伙伴关系的“深度”有太大的影响。芭芭拉·朗·斯特恩认为“嫉妒与羡慕是一对双胞胎,但嫉妒意味着失去,羡慕预示着收获”。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4)



在《激情》(ThePassions)一书中,罗伯特·所罗门(RobertC。Solomon)将嫉妒与骄傲、懒惰、贪婪、好色、愤怒和贪吃并称为“七宗罪”,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恶毒的情感,充满了苦涩和报复心”。他接着描述道:“嫉妒是竞争指向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它抛弃了建立亲密关系的一切可能(除非对方是一个一败涂地的人)。”
这令我想起了自己失败的友谊,接着一位优秀的教授向我提起了他的一段经历。在学校里,他和学校里其他三个老师本是很好的朋友,但学校只能聘用他们四个中的一个。最终,他取得了这个资格,但来自另外三个人的强烈的嫉妒也断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我向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健身教练杰拉尔丁提了一个问题,是西尔维娅(Sylvia)的哪些童年经历使她弄清楚了这位昔日好友“出卖”自己的原因呢?她说:
西尔维娅告诉我,他爸爸过去一直叫她妈妈是“妓女”。在大学期间,西尔维娅与一位教授曾有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我所了解到的西尔维娅的童年生活,给我的全部印象就是那个充斥着辱骂和畸形关系的家庭。
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有一个大我5岁的哥哥,和一个大我14岁的姐姐,他们都是学业上非常优秀的人,我从小在他们的阴影中长大。我的爸爸很宠爱我,可我的妈妈对我有些过分严厉。
我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得不如朋友那么重要,我之所以想与西尔维娅做朋友,是因为我很欣赏她的才华。
作为一个健身教练我拥有良好的天赋和过人的能力。我察觉到,西尔维娅正是因此而倍感威胁的。我想,这就是导致她出卖我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如果嫉妒或羡慕成了你友谊路上的绊脚石,这里有一些可行的措施:
● 并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感情。在
● 我发出的4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了346份有效问卷。对于
● “你是否曾被你的普通朋友、密友甚至至交所嫉妒”这个问
● 题,48%的人的答案为“是的”,38%的人认为朋友之间不会
● 存在嫉妒心理。当被问到“你是否嫉妒过你的普通朋友、密
● 友甚至至交”时,做肯定(46%)与否定(50%)回答的人数
● 几乎持平。
● 嫉妒和羡慕都是正常的人类感情,不必把它们排除在你的友
● 谊之外。
● 把嫉妒和羡慕看成某种信息。这就是说,那些总想要别人得
● 到的东西的人,应该把嫉妒的“信息”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
● 力,而不是一味地“将嫉妒进行到底”,或把破坏别人工作
● 的企图粉饰成正当的行为。
● 回溯童年时有关嫉妒和羡慕的感情记忆,过去的印记也许会
● 影响到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 在彼此很相似的朋友(见下一节《兄弟姐妹间的敌对》)之
● 间,产生嫉妒和羡慕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与自己差异比
● 较大的人做朋友是比较好的选择。比方说,与自己的上级或
● 下属交朋友,彼此产生嫉妒的可能性就比跟自己的同事交朋
● 友小得多。但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熄“嫉
● 妒”于未燃。还是合作者间的友谊更容易建立,因为在他们
● 之间极少会出现与地位相关的隐患。
●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某企业的老板或图书出版商,你应该更
● 多地结交与工作无关的朋友,比如电影工作者等。
● 不要回避自己的嫉妒心,但也不要太在意。“我嫉妒你得到
● 了提升而我没有。”“我嫉妒你在每周的例会上发言时表现出
● 的自信,可我总是紧张得发抖。”一位作家曾坦言,她曾经
● 很嫉妒一个比自己成就大的朋友,“但是我克服了这种心
● 理”。
不切实际的感情需求
有些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爱的关怀,长大后便希望能从朋友的身上获得更多的爱,然而,这么做是很容易招来麻烦的。尽管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目前的感情带来爱的滋润,但是,它却无法弥补童年留下的感情缺失。因此,唯有当两个人的感情相对独立时,友谊才能够蓬勃生长。
所以,当你想要得到好朋友额外的感情援助时,不要过分指望从朋友那里得到自己从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的那种感情。最好的办法是,学会自己爱自己。
既然你拥有了那么多的朋友,也一定能在对你们的友谊没有丝毫阻碍的前提下,与他们分享彼此不同的心情。
上面讲述的这些或许能帮助大家,避免31岁的维基(Vikki)曾经历的麻烦。职业顾问维基是一位单身女士,她想与一个男性员工做好朋友,然而这位男同事却显得不知所措。恼怒之下,维基把办公室变成了他们之间的战场。不过,通过心理治疗,维基理解了,在试图打破上司与下属之墙的挑战中,大家的心态是非常相似的。
我发现这个同事很不自信,他认为自己不配与自己的上司交朋友,更不知如何“接受”别人的友谊、爱和感情。我也有着与他类似的问题,但他要比我严重一些。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5)



维基不再写长篇累牍的电子邮件来批评那个员工不接受自己的友谊,现在,他们仍在一起工作。接着,维基付出了更艰难的努力,与工作之外的同性交朋友。同时,她还希望通过心理调节,解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很严重地阻碍了她寻找新的伴侣。
正确认识伙伴关系,并把握好它的“度”,是在第一时间建立起伙伴关系的关键。当同事变成了朋友,大家的关系更亲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力就会有所提高,而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一份努力,才能组成一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
与其他友谊不同的是,对于伙伴关系,你不必将自己的愤怒、担心、暴躁、成功或失败的恋爱史、养育子女的艰辛和心灵深处的秘密悉数告知你的同事们。你还拥有私人友谊、恋人和家人,让他们与自己分享或分担这一切吧。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
尽管人们总会有机会改变现状,但小时候与兄弟姐妹的关系还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与未来同事的相处。以下就是我的研究中的一些实例:
● “在我的成长中,我与兄弟姐妹的感情并不深,当然,我与
● 现在的同事关系也很一般。”一位高级经理人如是说。
● 在描述小时候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时,一个在工作中没有
● 朋友的32岁的女警卫用了这样一个词—“疏远”。
● 40岁的公司经理玛丽,离异后与自己的4个孩子在一起生活。
● 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妈妈常常骂她,爸爸对她很冷漠,而三
● 个兄弟姐妹则因从玛丽7岁起便不在一起生活,因而彼此很
● 疏远。
阿黛尔·费伯(AdeleFaber)与伊莱恩·马齐力施(ElaineMazlish)在她们合著的《不敌对的兄弟姐妹》(SiblingsWithoutRivalry)中指出,在与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过程中,人们学到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将使他们受用终生:“即使他们的性格并不适合与人交朋友,但他们已然掌握了结交朋友和保持友谊的方法。”
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融洽吗?是否打过架?最后是以彼此体谅和道歉结束,还是非要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