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122章

三栖特种兵-第122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二人正在商讨此事,忽然家人进来报说有两个人来要见家主。

    二人稍一商议,军师就退到屏风后面,只留杨秀清一人在前面,让家人把来人请进来说话。

    一会儿功夫,两条大汉进来。其中一人高大魁梧,威风凛凛,气象堂堂,大踏步至厅上,见了秀清,拱手一揖。说到:“见过家主。”

    秀清忙向来人请道姓名。得知他姓李名开芳,本武宜人氏。曾在绿营兵因功保举都司,担任管带营官。后来因为标下士卒违反军纪,被革去了职务。

    他深感不公,因而脱离绿营,与结义兄弟林凤翔游历到此,正好遇着旧部数人,听得这里招办团练,即前来投靠。

    说完,他一指旁边站立的人,说:“这就是我的结义兄弟林凤翔。”只见这个人虽然没有李开芳高大,却更加精干。和李开芳一样,都是一表人才。

    杨修倾在屏风后面甚为开心。他当然知道这两个人是谁。

    这二人是天国最著盛名的虎将,在起义开国过程中,屡立战功,威震敌胆。后来同时被派往北伐,在敌人重兵堵截的中原重地,横冲直闯,杀开一条血路,直捣京畿重地。

    只是后来由于天国领导战略失误,才给敌人喘息之机,以数十倍的兵力层层围追堵截,最后才在天军弹尽粮绝的时候,把二人和最后的将兵消灭。

    二人全是力尽被俘,被押到北经凌迟处死。林凤翔被凌迟的时候,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始终一声不吭。

    李开芳受刑之前,就已经绝食几天。临刑时,依然昂首扬眉,怒目四顾。而与他同受凌迟的一位部下黄懿端,更是刚烈,几个刽子手把他往凌迟木桩捆绑的时候,他飞起双脚,把四个人全部踢倒,当场死二人,伤二人。

    当时兄弟盟的弟兄们一起熟悉太平天国历史,读到这些英烈事迹,无不潜然泪下。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不会皱眉的铁汉,为前辈的慷慨赴死纷纷洒下热泪。

    见到这些历史人物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杨休倾悠然升起一股责任感:有我在,定不让你们冤死在错误的指挥,无能的领导之下。

    现在,有这样忠烈之士来练军,一支铁军岂不指日可待?

    想到此,他大步走了出来,和李开芳和林凤翔相见,真心实意地躬身说到:“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这二位不知就里,看对方说的非常诚挚,不禁受到感染,赶紧说到:“幸会!幸会!多多关照!”

    杨秀清旁边介绍:“这是我们的军师。今后练军的事情就由你们和军师负责了。”

    从第二天起,秀清便同李开芳、林凤翔等人把招齐的练勇,制了旗帜,置备枪械,共三千五百余人,分为五营。日日训练。其中四营三千人由李林二人操练;另外特招的五百人单独为一营,由军师操练。

    在随后的几天里,又有一些天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到来。

    先来的有吉文元、朱锡琨、黄益芸,这些人都是后来追随林凤翔的重要将领。

    接着黄恣端、谢金生、李天佑,谭有桂、韦名傅、曹得相等人也一同来到,这些人都是后来李开芳北伐时的得力部下,并在最后与他一同赴难。

    最后,曾立昌、陈仁保、许宗扬等人也来了,他们也都参与了北伐。

    这些人的到来,给这支天军准备了高级和中层将官。在军师的安排和领导之下,在这些将领的督促下,这支新建团练的战斗力每天都在提高。

    军事训练解决了,可是杨休倾并没有觉得轻松。他发觉杨秀清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越来越严重。这支团练战力的提高,士兵和将官的高素质,都成了他骄傲的本钱。

    更为严重的是他的信仰。他对拜上帝教的态度纯粹是为我所用的原则。凡是对他有利的,他就拿将过来;凡是不符合他利益的,他理都不理。

    有一次梁发老牧师过来,和他讲拜上帝教信仰的上帝是谁,他竟然把老牧师轰了出来。气得老牧师大骂他是彻头彻尾的异端。后来又说他异端都算不上,根本就是异教。

    杨休倾问过梁老牧师为什么这样说他。老牧师说他根本不承认三位一体真神。

    这些杨休倾也不懂,但是感觉到这个家伙就是不对路,而且他信仰上的问题多少跟自己有关系,所以就赶紧向麦轲求援。

    麦轲一边飞行,一边听二哥介绍情况,一边心里思考这些问题。听完以后,他首先为二哥高兴,起码他现在知道信仰正确的重要了。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对正确的信仰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错误信仰也有了一定的辨识力。他向自己求援,实际上也是对正确信仰的渴求。

    如果他自己知道,不就不用求别人了嘛。

    另一方面,他也意识他这个杨秀清真是一个麻烦。麻烦的根源在于他的信仰夹生了。

    他人虽然入了拜上帝教,但是他没有建立纯正的信仰根基,他实际上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加入的。

    他这种动机不改变,以后会利用手中的所有条件,包括权利,财力等等为他的目的服务。

    由此看来,历史上的杨秀清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在造成重大损失之前被限制。所谓他在前期所建立的功勋,大约是为了达到他的个人目的所采取的行动而已。当然,他的前期行为所产生的客观如何,是另一回事。

    好吧,就让我来对付这个麻烦吧,起码要限制他的破坏力,免得无数英雄饮恨。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164章 三条防范措施

    麦轲到了东旺冲,杨休倾把他接进他的住处。二人在简单的会客室就座。

    这是杨秀清专门给军师准备的房间,虽然不奢华,但是清洁雅静,卧室和会客室齐全。除了家具以外,还有一个书橱,这就是军师独有了。

    二人坐定,麦轲从装备袋里掏出一瓶酒,这是他从邕州老店顺过来的,递给二哥,说道:“二哥辛苦,这是小弟特意带来,犒劳你的。”

    杨休倾接过,“叭”的一口咬开瓶盖,接着就是一大口灌了下去。品味了一下,说道:“果然好酒!起码八十度。”

    然后对麦轲说:“小弟有心了。知道我喜欢烈酒。一般酒对我太淡,高度数的才过瘾。”

    别说,这还真是麦轲给二哥准备的,要在以后见面的时候给他。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让二哥喝到了。

    麦轲知道二哥好烈酒,酒量也出奇地大,但是却从来没有因酒误过事。见二哥喜欢这种,就说:“行,我让唐笑他们给二哥弄几箱过来。”

    闲篇扯过,二人开始说正事——分析和解决杨秀清身上的问题和隐患。

    杨休倾再次把这里的现状和他意识的问题概述了一遍,然后说道:“也是我当时没有很重视信仰,我该等你过来和他说才对。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从头来也不现实,你看该怎样补救?”

    “二哥,这事不必抱歉。你已经尽力而为了。如果你通过这件事情觉得你自己在信仰上应该更进一步,那是另外的意义。”

    “你别说,我现在还真是对基督教信仰兴趣大增。有时间一定好好向小弟你讨教,如果能到你那种程度,也不会有这种信仰夹生,也不会什么都麻烦你了。哈哈!二哥这是不是后知后觉?”

    “嘿嘿!二哥也有对自己不满的时候?不错不错!基督徒对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神有他的时间按他的计划成就他所预定的事。所以,二哥有这个想法,是神安排的时间到了,圣灵完成了他的作工。这个二哥可能一时还不太明白,你有时间再想想就行了。不过,我要祝贺二哥,现在我们真正的在一条路上了。”

    二人建立了同心,在看杨秀清的问题,就知道他的症结所在了。所有这些穿越的弟兄,都是为了实现神的旨意,而他的做法,就是背离这个方向。而他要走的那个方向,就是原来历史的轨迹。这是与穿越目标格格不入的,是一定要断然止住的。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再讨论应对措施就有了固定的范围。因此,时间不长,二人就确定了三条措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杨秀清这个人。如果他抛弃了他的信仰错误,克服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哪怕还会有些具体执行中的错误,那都无关紧要。

    这个措施就交给麦轲却落实,他要直接面对他,正面传讲正确的信仰,挑战错误的观念。这是麦轲必须要走的第一步。他是否能接受,什么时候接受,是神的旨意决定的。

    第二条,要防止他的错误扩散。由于第一条措施的效果不确定,他有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有可能马上就有行动,也有可能几年以后有行动,因此,作为正确领导的责任就是不能让他的个人错误扩散,让整个团练都跟着他的错误走。

    这个措施由杨休倾负责,他要牢牢把握这支武装的发展方向,不能变为支持杨秀清错误信仰和骄傲自大的资本。哪怕他坚持不改,也要给他一个釜底抽薪,使他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条件。

    第三条,就是对其他人的保护。历史上,杨秀清不但害了天国大业,害了他自己,还害了一大批跟随他的人。这个要从现在起就要尽力消除他的影响,不让这些天国精英形成对他个人盲目的崇拜。

    这个措施由麦轲和杨休倾共同完成。麦轲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人只有确立了真正的信仰对象,才能免于对人的崇拜。而消除对杨秀清个人崇拜,主要由军师担任。如果他表现得足够优秀,自然会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同时,麦轲还决定:立即向加文提出要求,让他派军牧前来。

    只有在这些措施都得到有力的落实以后,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如何让杨秀清这个人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他的作用。从他在历史上的表现上看,他如果真的洗心革面,至少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得到限制,就真的能够大有作为,为天国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对这些正面的措施确定以后,二人也考虑了另外一些可能。比如,如果对杨秀清限制过多,或者要求太高,他会不会走向极端,转而投降满清。

    进一步分析,觉得这种可能在杨秀清身上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几乎等于零。原因就是他对满清没有任何好感,他所追求的东西满清也不能满足他。虽然他为了升官发财可以不择手段,但是他不是愚蠢的人,目的达不到,反而把命搭上的事情他不会去做。

    同时,还必须看到杨秀清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这也是他参加了拜上帝教的根本原因。让他修正信仰是在同一个方向的进步,而不是倒退,符合他的根本追求。而他投降满清,则是根本的倒退,不但没有进步,连已经有的基础都丧失掉了,他那样的人,如果不是犯迷糊,应当不为。

    但是,这也给麦轲和杨休倾一个警醒:在落实这些措施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忘记了根本目的:一切都是救人,救所有的人,包括杨秀清本人。

    救了杨秀清本人,也同样是救了他的家人、亲人、以及所有追随他的人。所以无论从动机上,还是从采取措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