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121章

三栖特种兵-第121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轲一边和二哥胡侃,一边转了个弯,让云豹朝二哥所在地飞去。

    “二哥,我就去和你会合。你把杨秀清的情况和我说说。”

    “你小子还是那样性急,等见面再说不行吗?”

    “我正一个人赶路无聊,有点犯困,云豹又不会说话。所以听你说说杨秀清的事情,也免得我睡着了,掉了下去,耽误二哥的事情。”

    云豹的反应:“我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有数。比你这个话痨主人要好。你贫起嘴来简直要把我的耳朵吵掉。”一个猛冲,把正在说得尽兴的主人闪了一个趔趄。

    麦轲心知云豹的心意,哈哈一笑,对二哥说:“我不说了,就听二哥的了,免得小豹豹嫌我烦。”

    分别了这么长时间,又听到久违的小弟声音,休倾不禁心怀大开。随后就简明扼要地把了解到的穿越对象情况娓娓道出。

    这样杨秀清是光西行省贵平县平在山区东旺冲人,生于道光三年,也就是一八二三年,生日是八月十九日。

    他出生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亲是杨亚齐,母亲姓古。他不但家庭贫穷,而且幼年失去了父亲。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到了九岁时,母亲也死了。他是伯父杨庆善教养成人的。

    杨秀清成年后,得不到田地耕种,只得同平在山里面那些穷苦农民一样,以种山烧炭为业。

    “和曾玉珍他们一样?”麦轲想到了另一拨烧炭人。

    农忙的时候,杨秀清在陡峭瘦瘠的山坡上,开荒种植些玉蜀黍、番薯等粮食作物,或种些蓼蓝经济作物。

    农时过后,杨秀清就入深山去伐林斫木,在炎暑天,入窑烧炭。至冬天,又翻山越岭,把炭挑出新墟去卖,经过商人的盘剥,换不到一升半斗。一年到头,过着挨饥受寒的生涯。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正在杨秀清贫困交加之际,他有一个远房伯父去世,临终过继了他为继子,把万贯家财都留给了他,使他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财主。

    从此,他那饱受困苦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与此同时,他的心也变了,当官发财就成了他的追求。

    麦轲知道,在实际历史上,杨秀清正是抱着这种观念,参与了太平天国造反,在天国初期,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被封为初期“八王”之一,成为名高权重的东王,仅在天王洪秀全一人之下。

    他野心得逞以后,原来的野心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膨胀起来,竟然假借“天父下凡”,责打天王洪秀全,并且一手制造“天京事变”,造成几万名天国中坚力量惨遭杀害,导致天国盛极而衰。

    可以说,他的野心害死了无数人,导致了天国的失败,也使自己身败名裂,命也丢了。

    不知道二哥是改变了他的人呢,还是因势利导,利用他的野心,让他为天国出力。麦轲一边听,一边浮想联翩。

    二哥接下来的叙述表明了杨秀清这个人是很难改变的。

    二哥为了接近他,扮成了一位落魄书生,利用一株四穗稻谷,作为理由,终于和杨秀清有了当面说话的机会。

    “恭喜啊,杨兄!这四穗嘉禾百年难见,见之必有大吉。;祥兆见于杨兄田中,必然应在杨兄身上!本书生特来贺喜,要见证杨兄从今走向锦绣前程!”杨休倾见面就是一通恭维,目的是试探此人的心性。

    如果他谦卑朴实呢,必定不以为然;如果他心野狂妄呢,一定会顺杆爬上去。

    那里想到,还是低估了这位。

    话音刚落,刚才还在那里正襟危坐的主人,立即跳了下来,要给休倾下拜,幸亏被休倾一把拉住,才没有跪下。可是那语调完全变了:“先生教我,如何达到锦绣前程?我不惜倾家荡产报答先生!”

    一边说,一边高喊:“快快!快给先生搬椅子来!快沏茶,五两银子一包的那种!”

    一个家人小步跑来,附耳对主人说:“老爷,那包您都舍不得喝,不是说给县太爷留着的吗?”

    杨秀清大怒,“啪”就是一耳光,大骂:“混帐东西!县太爷算什么?我起码要当个巡抚才行!这位先生能让我飞黄腾达,比县太爷可贵重多了!少罗嗦,快去!”

    二哥看着这位的表演,心里不禁莞尔。还真是还不加掩饰啊。这坦率倒是坦率了,跟我们的期望差的也太远了。

    我是没办法让他改变了,等小弟去做吧。我让他参与天国就行了,不管什么手段。

第162章 又起一支天军

    这杨秀清向来就有雄心壮志,贫困的时候束手无策,只好压下这份心思;陡然继承了伯父的财产,这个志向就不时往外冒,今天又听到来访的书生,提起这个吉兆,就再也抑制不住。

    他勉强压住心中的兴奋,预备丰盛的晚饭招待了客人,席间也是推杯换盏,宾主尽欢。这杨秀清也算是能够隐忍之辈,吃饭的时候一句话没有提起有关吉兆的事情。

    用过晚饭,二人相对而坐,杨秀清就再也忍耐不住,郑重地对书生说:“先生教我!何以实现吉兆所指向的事情?若有成就,荣华富贵与先生共之!”

    杨休倾也没有推托,乘机指点他往拜上帝教和将来的天国方向一直想下去。这刚刚转变为地主的土豪肯定是被争取的对象,因此他对该教并不陌生。

    不过他以前还真没当回事,认为那些教徒和化缘的和尚差不多,不过是盯上了他的钱财。秀清以前穷怕了,对自己的财产看的其紧无比,那里会那么容易就范?

    所以不下十拨前来说项的都是卷羽而归,甚至吃了闭门羹。和他有亲戚关系的胡以晃,也尝试过,同样没有一丝进展。二人还闹僵了,从此不再来往。

    “杨兄,眼前就有一条金光大道,就看你有没有决心走了。”杨休倾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什么大道?”杨秀清急问。

    “就是加入拜上帝教。不知道你听没听过,是否了解。”

    “拜上帝教?我当然听说过,而且听了很多次,耳朵都长了茧子。他们都是穷光蛋,又是什么金光大道了?穷光大道还差不多。”这个暴发户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杨兄差矣!你这样想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深的东西!你看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哪一个不是没有钱战胜有钱的?比如刘邦战胜了项羽,项羽把所有富裕的地区都占领了,而刘邦只有偏远之地立足。

    “远的太远暂时不说,看近的。明太祖白手起家,硬是把元朝赶跑了,元朝多富啊?全世界的财富都被他们抢了。

    “还有满清不也是一样,你看东北多穷呀,愣是把拥有整个中原的明朝打败了。

    “不错,杨兄是有点钱,可是你这点钱要和满清的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如果你要帮助拜上帝教呢,你就是贡献最大的。将来论功行赏,谁能比的上杨兄?”

    一边说,一边观察杨秀清,这个听众听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原来这位对当前的事务有着精明的头脑,却对历史几乎一无所知。这些有历史纵深的经验一给他说,他顿时如梦初醒,对贫富的比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可是他又想到,我们要和满清作对,那力量差得也太多了吧?别说全国了,就是一个县,我们也不是对手。别说还有豪绅自己的武装,比如团练什么的了。

    他把这个担忧提了出来。

    杨休倾对这个问题准备得比较充分,几句话就把他的顾虑打消了:“这满清已经外强中干了。现在他们依靠汉人保卫,依靠汉人养活。只要我们一带头,所有的汉人还不群起响应?现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满清人早已经不是进关之前的那些满清祖先了。”

    可是即使我同意花钱了,也要把钱花在关键处,不能谁要我就给谁吧。这个拜上帝教有什么利害之处,值得我把家产全部押上?

    想到此处,他就站起来,又行了个拱手礼,说:“谢谢先生教诲,我现在改变了想法。一旦有准确的目标,我一定全力以赴支持,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可是那个什么拜上帝教,可值得我如此倾力投入?到底这拜上帝教有什么好处?还请先生教我。”

    这下休倾有点抓瞎。要是小弟麦轲在,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回答了;可惜自己不行,虽然也知道一些基督教信仰的一般知识,透彻、全面、深刻的信仰内容就不知道了。他不禁有点后悔,没有跟小弟多讨教一些相关知识。

    迫不得已,他也只好按自己的理解解释,说上帝是保护他的信徒的,而这些信徒就是拜他的人。所以进入了拜上帝教,就有了上帝的保护,不会遭到别人的伤害。

    不但不受伤害,而且还得到数不清的好处。为什么会把好处给信徒呢?因为上帝听从信徒的祷告,信徒只要求,就能得到。

    说着说着,杨休倾自己都要被感动了。这个听众本来就对这位书生有一种信任,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解释四穗嘉禾吉兆开始;这样一说一听,还真是对了症,他需要的正是能保护他,有求必应的上帝。别人说了,他根本不会信,休倾这种错误的福音却让他信了个十成十。

    接着假扮书生的休倾被这个改变了新意的豪绅聘请为军师,对外称为账房,专门给他出谋划策,做好先期准备,以便时机一来,就趁势而起。

    杨秀清既然是大地主,他也可以仿效别人申请组建团练。这是二人商定的第一招。军事力量的准备是最关键的准备,杨秀清当然明白,所以他打通了县太爷的关系,说是要保家卫民,守卫着一县领土。县太爷非常高兴,大加鼓励赞扬,一个不留神,批准了整整三千名额,使这支团练成为全县最大的地方武装。

    有了名额,就开始征集精壮农民加入团练。这个队伍的目的可不是吃空饷,而是将来起事的依靠和家底,所以挑选的非常严格,一水儿都是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壮年农民。

    为了征集高质量的士兵,杨秀清不惜代价,给他们发饷!每人的月饷竟然是朝廷正规军队的二倍。这一招给招收优质士兵提供了丰厚的基础,远近乡民都来应征,甚至把一些现役士兵都给吸引而来,所以严格的选拔,丝毫没有影响团练足额建成的速度。

    这还不算,时间不久,可以当军官的人才也接踵而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163章 英雄纷至沓来

    杨秀清在军师的帮助下,以两倍的饷银为条件,没有几天功夫就招足了三千精兵,用完了批准的额度。只是远近乡民、在役兵丁、甚至一些绿林好汉依然慕名而来,在通往东旺冲的路上络绎不绝。

    军师给杨秀清又出了一个主意,从现在开始,招收的条件更加严格,只有武功高手才被留下,另外组成一支特种团练,以备特殊用途,不多时,又召集了五百人,并不对外公布。

    普通兵丁招齐了,就要开始操练,可惜杨秀清自己并不善长。军师自然做这些事情轻而易举,可是他也不愿意把自己捆在这些小事上。

    这一天二人正在商讨此事,忽然家人进来报说有两个人来要见家主。

    二人稍一商议,军师就退到屏风后面,只留杨秀清一人在前面,让家人把来人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