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教授一开始挺不屑,听着听着表情倒也凝重起来,跟刚才邱雪的反应差不多。显然是意识到冯见雄随口请教的问题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不错的论文素材盲点。
如此一来,刘教授对冯见雄也就和蔼起来。
冯见雄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就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今天的正事儿。
“刘教授,我平时就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非常感兴趣。开学之前那个暑假里,就勤奋自学了《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
我最近根据soopat数据库上查询到的前人案例,自己练手写了一些不一定有经济价值、但是依照法律可以凑出新创性的文件。
但苦于我没有资质、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火候,是否真的能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核,也没有合适的渠道。我想我们院里就数您这方面最在行,不知道能不能给个机会?”
冯见雄的话说得挺委婉,但他相信刘教授能够听懂背后的意思。
他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试试看刘教授在外面兼的知识产权事务所,是否批量收“混职称用的垃圾专利”。如果对方收,那冯见雄不介意花点课余时间,赚点小块外,先解决自己生活上的窘迫。
专利这玩意儿,在很多普通人看来是挺难搞的,但是在专业的,懂法律会钻空子的人眼里,那简直是予取予求随便排列组合就能刷出来的
注意,这个刷是靠洞察力检索现有专利库中某一类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排列组合中的漏洞,然后补漏。
而不是跟那些文豪重生文那样靠背下来当文抄猪,这两者有智商上的本质区别。
只有弱智猪才靠“背诵”这种低等技能获利。
当然,这样刷出来的专利,只是钻了法律审查的空子,实际上多半是毫无市场经济价值的也就是说没法真的把这种理论上有创新的东西用于生产赚钱。
但是没关系,因为华夏有全世界最庞大最官僚的“职称”评定体系。
有几千万需要评中级职称的工程师,几百万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都需要“实用新型数x个”、“发明x个”这种硬杠子指标来凑数据。
所以那些充塞国家专利库的垃圾专利,就是作为“职称仓库”用的。很多专利代理事务所的代理人,都会有一票需要凑职称的关系户,会来连这种辣鸡专利的署名权一起买走(当然是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之前就买走)。
一般实用新型一个几千块,发明一个两三万,论个卖,不看质量。
刘教授刚听完冯见雄的意思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小子不是个大一新生么?怎么对行业内的这种弯弯绕那么明白?跟这种人谈合作,真是一点**感都没有。”刘教授脑中微微有些不快,潜意识里觉得在冯见雄面前连端一下教授的架子都挺不自在的。
而且另一方面,他确实也没有多少冗余的资源,可以让冯见雄帮忙。
于是他想了想,婉拒道:“这位同学,我不知道你哪里打听来这一行的行规。但是我这边平时做这种事情的机会,确实比较少我们学校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传统文科强校,理工科太弱了,合作的科研型企业也很少。
教授,尤其是文科型的教授,评职称只靠论文,又不是评教授级高工,还非要凑发明数量。所以,我这边这点业务关系,他们自己搞搞就饱和了,希望你理解。”
刘教授觉得自己解释这么多,已经很给冯见雄面子了。要不是邱雪给他说好话,加上这个学生实在努力,还能给他提供论文素材启发,他也不会跟一个新生废话这么多。
冯见雄自然有些失望,但他知道对方说的也是实情。
这事儿,是自己办的时候没把困难想全面。
他后世开律所和知产代理事务所的时候,合作的有很多研发型企业客户,这种生意自然需求旺盛。但如今混一所文科强校,“市场萎靡”的新问题,自然得面对。
“原来是这样……谢谢。不过刘教授,我想您可能有些误会,其实我没准备经常写,就是想练练手确认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他虽然失望,但依然把场面话给四平八稳地说完了。
毕竟他一开始是打着“请教”的名义来的,哪怕对方不合作,冯见雄至少也要交一两个“练手作”给刘教授,把谎言给圆回来。
要是对方说不做这门生意,就连“求斧正”的“作业”都不交了,那就面子上太过不去了。
刘教授听了微微颔首,心说这孩子做事儿真是稳妥,滴水不漏。合作不成功,也得把场面话说完。
他心中便有些不忍,难得地打开天窗说了句亮话:“冯同学,恕我直言,你是不是缺钱?如果那样的话,我这边每学期给你留两三份练手的作品还是可以的。另外,以你的见地,就没想过多发表一些论文、赚一些期刊稿费么?”
冯见雄知道刘教授这就算是伸出橄榄枝了,每学期只要他写得出来、帮他“包销”两道三个专利,那至少几千块钱的辛苦费还是可以赚到的。对目前经济上窘迫的冯见雄来说,已经是一个安慰。
而冯见雄要付出的,或许只是一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而已。
只可惜这个量跑不起来,而且回款需要一定的周期。
“那就谢谢刘教授了,论文那玩意儿,我是真写不来。我这个人对实务比较感兴趣,不过如果有些学术想法想向您请教的话,还望您不吝赐教。”
刘教授眼神一亮,笑得很和蔼:“那是当然。”
有人提供论文视角和素材,即使不代笔不分赃,那也是好事。
刘教授手下有的是研究生,可以按照他的思路帮他干体力活儿。
“那我就告辞了。”冯见雄说着,离开了刘教授的办公室,还帮他带上了门。
他正准备回寝室,没想到在办公楼走廊里就遇到了几个人。
院学生会主席汪道一,背后有翁得臣和虞美琴,还有其他几个打酱油的,包括耷拉着脑袋的室友徐明。
一行人看到冯见雄出来,眼神立刻一亮,显然就是来找他的。
汪道一的脸色不太好看,当面就压低声音质问道:“冯见雄,你最近在搞什么?听邱老师说,你刚才找了刘教授?”
跟在后面翁得臣的神态有些窃喜,虞美琴则是神色复杂。
第17章 用批判的眼光玩黄游
两分钟后,不远处的会议室。
汪道一的脸色显然不太好看,像是有些家丑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质问,非得关起门来料理。
他的开场白就有些火药味:“冯同学,你刚才找刘教授干什么?我不记得你们05级今年有刘教授的课。”
冯见雄飞快地扫视了一眼众人,不觉得自己有啥穿帮的地方,便镇定地回答:“我个人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比较感兴趣,所以来向刘教授请教一些问题。”
他想刷专利赚点零花钱,这事儿从头到尾就只在他自己脑子里酝酿过,今天和刘教授摊牌之前,谁都不可能知道。
包括帮他介绍刘教授认识的邱雪,也不可能知道。
所以这番说辞没有任何漏洞。
然而,冯见雄刚说完,翁得臣就插话了:“学术请教是对的,但是为了下一场和新传院的辩题来麻烦刘教授,似乎不太好吧?刘教授是我们院的学术骨干,平时重要的事情多着呢,拿新生杯比赛这种小事儿来求对策,岂不是耽误了人家的时间?”
冯见雄一愣,才反应过来。
事儿都撞车撞到一起了。
下周国庆放假之前,和新传院那场比赛的辩题不正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文化创新和传播的利弊”么?
法学院这边辩论的主打思路,肯定是顺着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子加以变形。
而他今天来麻烦刘教授,显然被认为是为了辩题。
汪道一被翁得臣引导得先入为主了,也沉着脸说:“冯同学,有些事情,以后不要自说自话。尤其是辩论赛这种活动,怎么说也是院会组织大家参与的,你想借调什么场外资源,先请示一下我不好么?刘教授虽然不是‘长江学者’,但也是了不得的学术大师了,人家很忙的,你贸然求上门,影响不好。”
翁得臣听了,嘴角泛起一股微不可查的笑意,转瞬即逝。
上次赛前“沟通不畅”的问题,被冯见雄用一句掷地有声的“以后找我请发电子邮件”给反转了回来。
这次,只要这个消息坐实了,汪道一心中留下一个“冯见雄这人,就是不听组织安排,喜欢当独行侠”的印象,肯定是免不了了。
而且,汪道一今天显然不止要解决这一件小事。
他很快又追加了一道更加严厉的谴责:“行了,这事儿我们先不说了。再来说说更严重的今天上午,有人跟我反映,说国内某知名h游……我是说某盗版游戏分享论坛上,昨晚有人分享了一个很污秽的游戏,还做了大段的解说、分析,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那个分享者,已经被网友通过种种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分析出是我们学校、法学院的!影响非常恶劣!后来我们组织了排查,和嫌疑人也进行了对质,确认就是徐明同学发的这一切他已经承认了!包括他昨晚夜不归宿在网吧包夜、今天跷课,我们都已经掌握了!”
冯见雄听了,只是微微点头,以示知道了,并没有什么表示。
他这种淡定,反而让汪道一有些冒火:“冯同学,你没什么想说的么?”
“啊?我?我有什么好说的。”冯见雄想了想,“我是徐明同学的室友,他包夜去网吧和跷课,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毕竟是朋友,告发他这种事情我还是做不出来的。如果汪主席您要以我不劝阻、帮助同学批评我,我接受批评。”
“我说的不是这些!”汪道一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以及我们的调查,徐明安利的那个污秽游戏的很多心得、翻译,都是来源于你,对此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法学院什么时候出过这么影响恶劣的事情了?你知不知道现在那个帖子已经被几万人围观过了!围观者起码覆盖了上百所大学!”
汪道一这话一说出口,冯见雄的脸色立刻转瞬即逝地变了一下。他下意识用眼神的余光严厉地一瞥此前一直耷拉着脑袋坐在一旁打酱油的徐明。
徐明一阵慌神,连忙结结巴巴的解释:“我……我没想出卖你,我就是在帖子里多卖弄了几句。外校的人应该不知道那个人是谁的,只是汪主席和翁部长他们内部调查才发现是你……”
汪道一脸色一冷,呵斥徐明道:“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跷课、夜不归宿去网吧、传播非法污秽游戏,还被人肉出是我们学校、我们院的这些还不够丢人?你至少是严重警告处分没跑了!”
徐明立刻噤若寒蝉。
然而,冯见雄却从两人的对话中,捕捉到了什么。
他等汪道一发泄过后、情绪稍微冷静一些时,委婉地辩解:“那么说,网上那些人肉的人,并不知道具体是谁干了这样的事情,只知道是我们学校我们院的某个人……”
翁得臣一直在旁边旁听,他见冯见雄这么说,就知道今儿个这事情恐怕不能咬狠了对方。于是他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