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雪立刻在名单上翻了一遍,发现他的学号就排在徐明后面。
金陵师大排学生寝室是按照学号排的,所以学号在一起的学生们,往往就在一个寝室或者相邻寝室。
“你是徐明的室友?唉,他怎么就不学学你呢,回去记得通知他下次一定要来上课至于你,以你的水平想来再来,就行了。很多知识点看来对你太肤浅了。”邱雪合上名册,感慨了一句,看向冯见雄的时候笑意更浓了。
她想了想,试探着问:“冯同学,老师跟你商量个事儿,刚才你说的那两个案例,既然目前并没有将其放在一起对比分析的论文,那我想把它写成论文,你不介意吧当然,到底有没有分析,我还是会去检索查重一下的。”
冯见雄想都没想,就意识到对方想干嘛了。
看邱雪的年纪,二十**的样子,也就才博士毕业刚任教两三年。爬得快的话助教已经迈过去了,算是个讲师。那就应该是在为数年后的副教授攒论文攒资历了。
也难怪开口之前,邱雪就很通情达理地“恩准”冯见雄以后想不上她的课就可以不来,不点他的名。
冯见雄是想当律师的人,不想走学术路线,论文对他自然是不值钱的。而且说到底,今天这事儿跟代笔又不一样,毕竟他也写不好四平八稳的论文,只是提供一些高屋建瓴的思想和观点罢了。
既然如此,做个人情也不是不可以。
就看邱雪能为他提供多少便利和信息。
“邱老师您想写这个题目,当然是您的自由了,我本来就只是随便一想,让我写也写不出来的。”冯见雄先大度了一把,然后话锋一转,
“不过邱老师,您也看到了,我这个人平时对于‘盗版’啊之类的知识产权法律相关案例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您是否了解目前我们院哪位教授是这方面的最权威专家呢?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或者给个联系方式。我平时自学有很多东西想请教。”
“这样啊,好学是好事儿啊!这当然没问题了。”邱雪听冯见雄提出的居然是这种要求,对冯见雄的评价顿时又高了两分,毕竟这个思路合情合理,没毛病。
“我们院知识产权法领域最资深的是刘渊明刘教授,他主攻的是专利法,还在外面专利代理事务所兼一些顾问工作。我留校之前,读研的时候他就教过我几门课。
虽然他一般不怎么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但还是挺喜欢和后起之秀探讨的。我一会儿帮你先介绍一下吹吹风。”
邱雪说着,先给了刘渊明教授的联系方式,然后收拾东西走人了。
教室里大部分人已经散去,不过还有十几个学生留着。有些是在讨论问题,有些是等着答疑,有些则纯粹是因为妹子留下了,所以留下套近乎讨论周末去哪儿玩。
可惜,绝大多数人因为才上了两周民法课,所以连冯见雄刚才和邱老师聊的话题都听不懂,更不知道冯见雄不经意又装了多大一个逼。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冯见雄收拾书包,正准备去找刘教授谈事儿,旁边闪过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悄然进来的妹子,温言说:“刚才那两个案例对比很有启发呢,元素又充实,又有冲突性,完全可以写进民法学教材。”
冯见雄一抬头,原来是虞美琴。
虞美琴是二班的,民法课并不和四班一起上,所以应该是凑着冯见雄下课的点来蹲他的。
“原来是虞同学,有什么事吗?”
虞美琴略有深意地停顿了一下,才试探着问:“下一场和新传院的辩题出来了,你接到通知了么?”
冯见雄一愣:“是么?没有。”
“果然……”
第15章 辩题有内幕?
“果然?果然什么?”冯见雄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前一刻他还在跟邱老师讨论问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虞美琴大致解释了一番:“昨天晚上,校学生会刚刚通知到翁得臣那儿的,下一场我们院和新传院的复赛辩题,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比赛时间是下周,十一放假前最后那天。
翁得臣连我也没第一时间通知,只是通知了陈思聪和付一鸣。还是我一大早上课的时候主动问他,他才和我说起的。”
还有几句话,虞美琴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翁得臣在告知辩题后,还委婉地劝她“新院刊的事儿一直要忙到国庆之后,复赛还是交给他们几个去应付吧”。
这些话是她的私事儿,就没必要和冯见雄说了。、不过她也由此弄清了翁得臣的心态:翁得臣觉得和新传院一战凶多吉少,不如就丢给冯见雄去发挥,赢了再来摘桃子,输了就落井下石。
虞美琴内心的鄙夷,也不知不觉又多了一分。她决定不顾翁得臣的劝阻,一定要和冯见雄漂漂亮亮赢了新传院,这才第一时间赶来通知冯见雄辩题。
冯见雄虽然满脑子想去找刘渊明教授谈谈生意,不过虞美琴找上门来,他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这就叫敬业,一个大律师和大喷子的敬业。
他思忖着探询:“辩题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好长,好复杂,而且貌似此前没有在各大顶级赛事上出现过吧?”
虞美琴很确定地回答:“没有,从来没在往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或者别的顶级大赛上出现过。我已经了解过了,是校方组委会的命题组新命的题目。”
冯见雄不由有些诧异:“新命题?命题组有那么空?往年不是说至少要到半决赛,才能保证用新出的题么?复赛就开始新命题,命题组岂不得想十几个反复权衡、正反势均力敌的题目?”
冯见雄的诧异是很正常的,因为稍微懂点辩论赛的人,都知道势均力敌的辩题不是那么好出的。
如果没有经过命题组内部反复预演博弈,最后拿出去用出现一边倒的局面,那观众们都会吐槽命题组的无能:居然命出这种明显对正方/反方有利的辣鸡题目!
所以往年命题组只在最后三场重头戏,也就是两场半决赛,一场总决赛,才出新题。
幸好,虞美琴很快解开了冯见雄的疑虑:“今年组委会和命题组里都有新传院一系的人。而且他们游说组委会,说应该加入一些紧扣时事热点和行业脉络的题目。
近两年互联网新传媒发展很迅猛,今年刚出了新浪博客这种免费传播的自媒体,骑虎的周红衣也在筹备免费的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听圈内新闻,再有几个月也要推出了。
组委会那边觉得,‘文化’、‘传播’和‘版权’、‘创新’这两组利益冲突,非常适合搞传媒的和搞法律的人辩论,所以就提前把这个题目拿到我们和新传院的对决中使用了而且,昨天要不是我们非要赢了数科院,加上新传院此前又失手成了小组第二,这两个院之间的对决也不会那么快上演。”
听这么一解释,冯见雄马上秒懂了。
这个题目是早就出好的,而且原本说不定就是拟作为上半区半决赛的题目用的。
因为新传院往年基本上大多数时候都能杀进四强,而今年组委会里新传院的人又多了,势力膨胀,便想着在四强进决赛的时候背后推一把,所以命了一个对于搞传媒的人而言特别适合发挥的题目。
当然,如果新传院没走到半决赛,那他们这手准备也没啥亏。
如今因为新闻和法学两派提前撞车,而法学院上一场看起来很强势,有高手坐镇。组委会内部那派游说势力,才用“这个题目特别适合学新闻传媒和学法律的人双方辩论”为由,提前了上来。
有这个认识打底,冯见雄立刻做出了判断:“这个题目字数那么长,看起来明显是对正方做出了不少平衡的。如果题目敢说‘盗版对互联网文化传播创新的利弊’,那基本上不用辩了,正方肯定输,因为盗版肯定是错的。
但是把‘盗版’改成内容运营者主动提出的‘免费策略’,那就不违背法律了,加上新媒体和免费软件、共享软件今年大热,正方就可以略有优势了。”
他想了想,又追问了一句:“那正反方的抽签结果出来了么?”
虞美琴肯定地说:“出来了,不过不是抽签抽之前,组委会问翁得臣和新传院的领队代表,说有没有各自认领辩题的想法、能否达成一致。翁得臣主动抽了反方,新传院主动抽了正方。”
冯见雄点点头,对这个结果也不感到意外。
辩论赛的辩题,大多数时候固然是用抽签决定正反方的主要是为了显示公正,免得被围观者和参赛者说‘辩题本身不公平,内定其中一队辩容易辩的那一方’。
但是,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双方本身对持哪一方观点已经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共识。
也就是一方主动想辩正方,另一方主动想辩反方。
这种时候,既然双方都认为没吃亏,当然可以从其约定。
而对于翁得臣和新传院领队的选择,冯见雄也完全可以理解:免费利于传播,明显是很适合搞传媒的人发挥的角度。而免费不利于传播,显然更对天天盯着盗版版权问题的法学生胃口。
真要是掉个个儿,大家都要用对方的职业思维去考虑问题,反而会束手束脚。
见冯见雄还在独自沉吟思索,虞美琴有些等不及,追问道:“那你周末有没有空呢?有空的话我们就先排练起来,今天下午有空也行。新传院这个题目肯定是吃得很透的,我们不好好准备可不行!我觉得这场就我顶下付一鸣,你,我,史妮可,陈思聪,四个人上场就够了。”
“那就周末吧,我今天还有点事儿,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刘教授,就先失陪了。”冯见雄抱歉地说了一句失陪,准备先忙自己的。
虞美琴微微有些怅然若失,不过也没说什么。
一直很没存在感跟在虞美琴身边的白静,见状倒是松了口气,暗暗在心中自忖:“幸好,那木头也是个不解风情的。怎么可以让姐姐大人喜欢男人呢!”
第16章 东窗事发
冯见雄跟虞美琴告别之后,径自按照邱老师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法学院知识产权领域最权威的刘渊明刘教授办公室。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换了一副谦虚的表情,才敲响办公室的门。
“请问刘教授在么?”
“请进。”里面一个略带威严的中年男声回答道。
冯见雄不卑不亢地进去,便看到一个颧骨有些凹陷、前额发际线较秃的四十岁男人,正是刘渊明。
冯见雄先问了好,说明是邱雪推荐他来的。然后大致拿出几个问题请教一番,算是套套近乎至于所用的手段么,无非跟他刚才折服邱雪的招数差不多。拿一些案例对比请教对方,一来在建立起自己“勤奋好学”的
至于冯见雄提到的案例内容,便不再水字赘述了总之比索尼和微软反诉消费者案的对比更加戏剧性、更加有法理研究价值。具体细节哪怕写出来,诸位看官也是看不懂的。
刘教授一开始挺不屑,听着听着表情倒也凝重起来,跟刚才邱雪的反应差不多。显然是意识到冯见雄随口请教的问题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