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195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195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解饿交困的难民们想要活着抵达目的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扑倒在了路边,再也没有能够爬起来。

    在这样的困苦的年代里,条件艰苦地比想象得更加无情,杨凌他们沿途所见,那些个路边死去的难民大多棉衣都被活着的人扒拉去了,成群的野狗龇牙咧嘴的游荡着,它们的牙齿上还粘着着滴血的碎肉……

    各地政府对于这汹涌的难民也都是束手无策,有条件的地方在许多地方开设了粥棚施粥,可是那清的见底的稀粥那里能够填饱肚子呀,并且相对于成千上万的难民,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杨凌他们一行人驮着的粮食让难民们眼红,刘一刀起初好心的分一些给那些饥肠辘辘的孩子,可是当数百眼冒绿光的饥民涌过来时,绕是他胆子大,也吓得赶紧回到了队伍。

    他们这两百多号弟兄还有近百条枪,那些个饿极了的难民倒也不敢乱来,只是在他们周围晃荡,让杨凌他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虽然杨凌也想救济他们,但是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杨凌也是有心无力,倘若给了难民吃的,他们就有可能饿死在这路上。

    相对于那些施粥的的地方政府,也有的地方官员担心难民涌入自己的辖区影响当地的秩序,派出了无数持枪的警察设卡拦截,阻挡难民进入自己的地界,许多硬闯的难民被打死打伤不少,为这尸骨累累的逃难路上又增添了许多冤魂。

    刺穿耳鼓的尖锐声响了起来,六架涂着血红膏药旗的日军飞机沿着公路从南边飞掠而来,他们狰狞的就像是钢铁怪物,发出了令人心悸的呼啸。

    “日本人的飞机啊!”

    “快跑啊!”

    在公路上缓慢移动的人潮就像是沸水一样煮开了,惊恐尖叫着,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躲避,扑倒踩伤者不计其数。

    在这空荡荡的公路上,杨凌他们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护住驮着物资的骡马,尽可能打避开日军飞机俯冲扫射的弹道。

    日军的飞机格外的嚣张,几乎是擦着人的脑袋飞掠过去的,他们俯冲扫射着,吓着人们纷纷扑倒躲避。

    那拇指粗的子弹在人群之中扫出一道道死亡血路,喷飞的鲜血和打碎的躯体在公路上上演着,那些活着的死的的人抱着滚进了麦田里很快就伏尸一片,鲜血染红了泥土,哀嚎遍野。

    这些日军飞机格外的狡猾,吓得人们都扑倒在地上的时候,这才开始慢悠悠打向人群密集的地方投炸弹,那些趴在地上的难民那里来得及跑啊,只能被剧烈的爆炸炸成了满天血雨,残肢断体到处都是。

    刘一刀他们咒骂着举枪向日军飞机扣动扳机射击,但是日军飞机呼啸来去,步枪子弹又怎么追的上,只能看着它们在人群之中肆虐着,最后拉升扬长而去,留着遍地打鲜血和死尸。

    “小鬼子不得好死啊!”

    “我操小鬼子十八代祖宗!”

    ……

    弟兄们看着越来越远的飞机小黑点用一切恶毒的话咒骂着,但是却无济于事,那些扑倒在尸体上哭得撕心裂肺的声音让他们心中堵的要断气一样,愤怒而无奈。

    “帮把手,把他们掩埋了吧。”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虽然埋在着陌生的异乡,但也比被那些野兽吞噬来得强,这也是杨凌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了。

    国家贫弱不堪,现在遭遇了强敌的侵略,虽有军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但是血肉之躯又怎能抗扛得过钢铁大炮呢,军队的溃败,百姓也跟着遭殃,日军带给中华民族的苦难远比现实更加的残酷。

    杨凌他们一路辗转风餐露宿,抵达安徽蚌埠时已经变得不像人样了,个个都是乌漆墨黑的很狼狈,倘若不是他们手中的步枪和还算严整的队列,蚌埠的警戒部队还以为他们是难民了。

    “不许动!放下枪!”

    杨凌他们在蚌埠南边的一处哨卡时被团团围住。

    他们身上的破军装从南京突围回来就没地方换新的,沾满了鲜血和泥土,早已经看不清原本的样子。

    现在为了御寒现在又套上了老百姓的破棉袄等各种零碎,加之这么多人手里拿着枪,蚌埠警戒部队以为是土匪下山摸过来了呢,吓得额头冒汗,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阅读,拜谢。)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国不会亡!

    “兄弟,别误会,别误会,我们是南京突围出来的部队。”

    面对警戒部队那黑洞洞的枪口,杨凌担心擦枪走火,急忙挤开人群迈步上前解释。

    哨卡领头的一名上尉连长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驳壳枪,他警惕地上下打量了一番杨凌,看着杨凌穿着百姓的棉袄子,虽风尘仆仆,但是站在那里却有几分军人的模样。

    “可有凭证?”

    杨凌从口袋里掏出在南京时候补办的军官证件,伸手递给了那名上尉连长。

    这名上尉连长接过仔细的查看了一番,确定杨凌他们就是从南京突围出来打部队,并且还是一名中校营长,态度缓和了下来。

    这名连长对周围挥了挥手:“是咱们自己的弟兄,都把枪收起来。”

    “杨长官,职责所在,多有得罪,还请包涵。”这名上尉礼貌的将军官证件递还给杨凌,向他敬了礼。

    杨凌倒也没有在意,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世道不太平,土匪流寇蜂蛹而起,日军间谍又无孔不入,这名连长的所作所为乃是职责所系,杨凌又怎么会怪罪呢。

    “这位兄弟,请问一下第74军收容处怎么走?”杨凌询问这名连长。

    “杨长官,你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入了城左拐第二条街上。”这名连长是个热心肠,看到杨凌他们初来乍到,不熟悉蚌埠情况,立即如实相告。

    “多谢了。”

    杨凌向这名连长道了谢,带着弟兄越过栅栏的缺口朝着蚌埠城内走去。

    此时的蚌埠并不算大城市,低矮的城墙略显得破败,大片低矮的房子遍布其中,撤到蚌埠休整的各部队驻扎在这里,俨然变成了一座大兵营。

    远离了战火的硝烟,蚌埠的平静气氛让弟兄们也都放松了下来,看到布置在城外边那层层的铁丝网战壕,那泛着幽光的两联高射机枪,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上。

    首都南京的沦陷让和外界通讯断绝打败兵们无比的绝望,许多人都以为要亡国了,但是在这里看到那些街道上走过军装整齐的巡逻部队,看到那些精良的武器,这里秩序井然,他们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中国不会亡。

    蚌埠城内涌入了大量的部队,当地的小贩也格外的活跃,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那些个新鲜的玩意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杨凌他们这些从硝烟弥漫打南京突围出来,到了这里宛如到了两个世界,那些枪林弹雨打战场仿佛已经远去。

    这些死里逃生的弟兄也都个个放松了下来,他们东张西望的乱瞅着,只是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那些香喷喷的火烧已经让人垂涎欲滴的馒头……

    秦寿死死的捂着自己装着银元打口袋,那里装着仅剩的二十多枚银元,他生怕被小偷给顺了去。

    “老秦,你看那边。”刘一刀东张西望打瞅着,突然看到一栋三层小楼门前站着的那些个穿着棉袄的女人,眼睛再也挪不开了,用胳膊肘撞了一下秦寿。

    秦寿顺着刘一刀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站着五六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虽然穿着旧棉袄,但是依然掩饰不了她们玲珑婀娜的身段,看的秦寿口干舌燥。

    “这女人比我们那疙瘩打好看多了,你看那脸上都能掐出水来。”秦寿的眼睛直勾勾打盯着对方的胸脯,喃喃自语,就差流下口水了。

    其余打弟兄大多也注意到了这些女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的,突然看到这些个女人,都是像饿狼一样双眼冒光。

    “老总,走累了吧,进来歇歇吧啊。”这些女人看着刘一刀他们这些衣衫破烂的当兵的倒也不嫌弃,开口招呼了起来。

    “真是下流……”张红英看到这些狐媚子的女人,自然清楚她们干什么营生的,红着脸碎了一口扭过脸去。

    杨凌对于这些女人倒也没有特别的偏见,在这个能够饿死人的年代,这些女人生活也不容易,况且全民抗战,她们也曾走上街道呐喊助威,用自己身体换来的钱募捐给前线打仗的事情也不少,都是苦命人啊。

    “你不许去,不然我…我不理你了。”

    张红英看到杨凌也望向那边,生怕杨凌和他手底下那些个弟兄一样,有钱就浪费在这些窑姐儿身上,她抓着杨凌的胳膊说。

    杨凌敲了一下她打脑瓜儿,笑着说:“你想什么呢,我是那样的人吗?”

    “走了,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的。”看到那些个见了窑姐儿就走不动道的弟兄,杨凌不得不催促。

    这些当兵的将脑袋别在裤腰上打仗,常年难以回家,因此大多人都是老光棍儿,战场上也不知道啥时候就被流弹给打死了,因此他们的军饷大多被这些酒贩和窑姐儿掏空了,反正你情我愿,杨凌也无奈。

    在杨凌的催促下,这些个蠢蠢欲动的弟兄们恋恋不舍的将目光挪开了那些窑姐儿。

    “等我发了军饷,我就过来。”许多弟兄不时地回头看,连长刘一刀喃喃自语。

    蚌埠城虽然远离了战场,但是这里依然能够感受到哪浓重的战争气氛。

    那些背着枪打士兵三五成群的在街道上游荡着,广播的大喇叭里也播放着委员长的讲话。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这讲话仿佛有着一种魔力,让这些死里逃生打弟兄重新燃起了斗志。

    城内各处也只贴满了毛笔大字的横幅和布告,上面写满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做亡国奴等振奋人心打口号。

    那些个青春靓丽的女学生们也站在简易的台子上,竭声地振臂高呼着抗日救亡,抗日救亡的各团体也都纷纷在下边大声回应,这热情高涨的抗日气氛,让杨凌的心中有了慰藉,国人正在觉醒,将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加入到这抗战的行列之中,这胜利终将属于中华民族。

第三百三十章 旅长来访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在九月成立时尚有两万一千多士兵,但是经过上海罗店血战和南京突围,成功突围出来的只有七千多人,各团营军官大半阵亡,损失不要可谓不惨重。

    “这都是打得什么窝囊仗啊,可怜我那些弟兄就这么白白送了命。”

    第74军第151旅旅长周志道拿着那一长串血红的阵亡名单,忍不住心里直骂娘。

    日军携着上海战役的大胜之威,以雷霆般的攻势席卷南京,以南京的地势本不可守,当所有的将军都劝说放弃南京时,但是唐生智却站起来信誓旦旦的要与南京共存亡。

    当初所有人都为唐生智喝彩,当所有人退缩时只有他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人们将所有打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守住首都南京。

    唐生智最初的时候也并没有让人失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