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01章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01章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人的斗争不断升级,终极形态表现为二十几年后的第二次男爵战争,这个咱们后文再讲。

  【第一次碰撞】

  看着西欧各大掌门的“无良”表现,英诺森四世颇有些无奈,但他没放弃希望,蒙古帝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英诺森四世这次派迦儿宾出使蒙古,就是尝试着让蒙古大汗皈依基督教。

  迦儿宾从里昂出发,一路翻山越岭,克服千难万险,走了一年多才来到蒙古,恰巧赶上贵由当选。

  在两名丞相镇海、合答黑斡旋下,迦儿宾呈上教皇的书信。

  英诺森四世在信中恳请蒙古人不要再进攻其他民族,还盛情邀请贵由加盟基督教。

  贵由回信干脆利索,他用威胁的口气说,在教皇和基督徒国王们企图宣传基督教前,最后到他的驻地来表示效忠。

  贵由还说,自己的权力来自宇宙的最高主宰长生天,也就是说,长生天比你们上帝厉害得多,老子没必要皈依,你们应该臣服于蒙古旗下。

  这次出使在力度上应该属于火星撞地球,可是彼此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因此西欧和蒙古的第一次碰撞没能产生火花。

  迦儿宾白跑一趟,除了认真学习到蒙古人如何“加冕国王”的民俗礼仪外,一无所获。

  尽管如此,迦儿宾算是开创先河,这是西欧与蒙古帝国的第一次官方往来,以后还会有很多次。

  “你是皈依,皈依,还是皈依呢?”在这样的询问声中,西欧一直为建立同盟不懈努力着。

  “你们是臣服,臣服,还是臣服呢?”蒙古大汗们用同样的声音做着回答。

  在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期间,西欧和蒙古的伊儿汗国有过几次蹩脚的配合,但始终没有建立起英诺森四世想要的那种同盟。

  史学家们为研究方便,给这一梦想中的联盟取名为“法兰克—蒙古联盟”(Franko…Mongol Alliance)。

  【圣路易】

  英诺森四世从迦儿宾的表情中能读出贵由的回答,英诺森四世对这一结果应该会感到沮丧,但不至于绝望。因为在所有国王里,有一位发动十字军的概率绝对在99%以上,他就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Louis IX;1226—1270年在位,路易八世之子)

  路易九世之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之人,是因为他虔诚至极,死后更是被追尊为“圣路易”()。

  此前介绍的什么虔诚者路易、忏悔者爱德华也都忒虔诚,但是和这位圣路易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可是唯一跻身“高僧”行列,被冠以“圣”字头衔的法国君主。

  圣路易幼年登基,一直由太后垂帘听政。他在位期间,对阿尔比派异端的战争取得辉煌战果,普罗旺斯至巴黎的地区纳归卡佩王室统治。

  有了地,自然也就有了钱;有了钱,就不怕养不活庞大的军队。

  圣路易在西欧的国王和统治者眼里是住在巴黎的。圣路易统治时期,法国是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军队数量排行榜上,法国名列第一;国土面积排行榜上,法国名列第一;人民幸福指数排行榜上,法国名列第一;国家富裕程度排行榜上,法国名列前茅。

  财大气粗的圣路易大开方便之门,普渡众生,特别是对穷苦老百姓,温暖得像春天一样,爱民如子的圣路易在老百姓心里简直就是耶稣转世。

  不仅如此,法国还是欧洲艺术品和知识分子的聚集中心。

  法国人对艺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挚爱,这一点在圣路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圣路易对艺术的赞助促进哥特式艺术和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巴黎精美的艺术品被出嫁的公主和王室亲戚带到欧洲各地,更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从巴黎艺术大师手里高价购买艺术品,这些都使法国艺术走向全欧洲。

  圣路易在巴黎有一座个人教堂,名叫圣教堂(Holy Chapel),它的式样和造型被圣路易的子孙后代copy于全国各地。

  《摩根圣经》(Morgan Bible;又称作“圣路易的摩根圣经”、“十字军圣经”,中世纪的一本插图版圣经)很有可能就是在圣路易时期面世的。

  《摩根圣经》里的插图

  如上所见,圣路易统治时期,法国,确切地说是法兰西王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达到巅峰,这一时期被形象地称为“圣路易的黄金世纪”(golden century of Saint Louis)。

  毫无疑问,圣路易是个好领导!

  圣路易在欧洲受到普遍敬仰主要因为他的乐善好施不夹杂任何色彩,不是为了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史学家们评价圣路易是当时欧洲各国君主的楷模,更是称赞他内心装着整个基督教世界。

  由于圣路易很有人缘,他经常充当裁判的角色,欧洲哪个地方发生不愉快,他就会应邀前往,评判一下谁是谁非。

  【第七次东征】

  为了让圣路易这种教父级人物举起十字架,老教皇格里高利九世(Pope Gregory IX)就曾向他伸出橄榄枝,许诺只要圣路易组织东征,就让给其弟罗伯特(Robert of Artois)继承德国王位。

  圣路易说,寡人是那样滴人嘛,没有好处也要发动十字军,为上帝他老人家分忧乃我辈之责任。

  下定决心东征的圣路易还是有些顾虑,他经常走穴当裁判,可是他和连襟亨利三世的关系并不和睦。为确保自己出门在外,亨利三世不偷袭法国,圣路易提出和连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亨利三世和西蒙PK得满头大汗,自然非常高兴地接受提议。

  和异教徒切磋,总得找个帮手,圣路易扫了一眼欧洲地图,唯一他认为能加入的只有挪威。

  挪威国王哈康四世(Haakon IV of Norway;1204—1263年)的回答让圣圣路易很受伤,我忙,你自己玩儿去。

  哈康四世的确很忙,他爹喜欢游龙戏凤,到挪威南部视察时和他妈有染。当时正值挪威内战(Civil war era in Norway;1130—1240),他妈宣布哈康四世是先王私生子,是王位合法继承人。

  反对派当然不会接受这一事实,管它是不是事实,一切对反对派不利的事情他们都不会接受。

  顽强的哈康四世最终击败反对派,结束历时一百一十年的挪威内战,但是他作为国王的事实没得到罗马教会认可,宝座不是很稳,故而没有东征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后哈康四世执政时期,挪威国内安定,繁荣昌盛,这被看做中世纪挪威黄金时期的开始。

  哈康四世(左)与儿子在一起

  看来这次东征的只有寡人啦,圣路易并没有因为自己单打独斗而心灰意冷,好歹他的几个兄弟愿意帮忙。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圣路易忍不住一阵感慨。

  1245年,法国为东征热火朝天地准备起来。这一忙活就是三年,圣路易忙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钱,打仗没钱能行嘛。

  说起来,圣路易比欧洲其他君主仁慈得多,他没向老百姓乱摊派,没增加税收,而是利用教会的什一税,这也是为什么搞了三年才攒够钱的原因。

  同前六次东征比较起来,圣路易在资金方面准备得最充分,一共搞到一百五十万金币。

  和腰缠万贯的法国王室相比,跟随圣路易出征的法国贵族各个哭穷,从王室国库里贷款,这次东征真可谓是用黄金堆起来的。

  【兵临德米埃塔】

  1248年,准备停当的圣路易率领十字军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三千骑士和五千弓弩手,乘坐三十六艘大型战船扬帆起航,踏出第七次十字军东征(Seventh Crusade;1248—1254年)的第一步。

  当时正值冬季,不易开战,圣路易只得在塞浦路斯岛小住。

  圣路易一下变成香饽饽,东方各基督教势力纷纷派来使者,邀请他加盟。

  风雨飘摇中的拉丁帝国请求圣路易帮忙对付拜占庭的遗老遗少——尼西亚帝国;苟延残喘的安条克公国和圣殿骑士团希望圣路易到叙利亚帮忙,穆斯林已经占领了西顿(Sidon;今黎巴嫩西南部港市赛伊达,乃黎巴嫩的第三大城市)。

  各大掌门送来的英雄帖,一张张带酒窝和不带酒窝的殷勤笑脸,圣路易统统不感兴趣,他的目标是埃及。

  拿下埃及这个粮仓,在充足补给的支援下,进攻耶路撒冷不是问题,这是当初英诺森三世制订的战略方针,圣路易完全赞成这个计划。

  1249年6月,圣路易率领十字军来到德米埃塔。阿尤布苏丹萨利赫(As…Salih;1240—1249年在位)正在叙利亚和叔叔打内战,德米埃塔守军孤立无援,没扑腾几下就被十字军击败,圣路易顺利进入德米埃塔。

  德米埃塔失守,开罗门户洞开,大吃两惊的萨利赫迅速移兵曼苏尔(El Mansoura;位于今开罗东北120公里处,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的省会城市),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愤怒地绞死不下五十名战将,曼苏尔霎时变成吊死鬼的俱乐部。

  就在圣路易得意洋洋,萨利赫气急败坏的时候,一场天灾救了开罗。尼罗河和黄河差不多,动辄泛滥成灾。圣路易有幸观赏到这一“自然奇观”,洪水把圣路易困在德米埃塔整整半年。

  憋在城里的圣路易也没闲着,他想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给萨利赫写恐吓信:

  正如你所知,寡人乃基督教国家的国王,寡人也知道你是穆斯林国家的统治者……寡人建议你到此为止,如果你一意孤行,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止寡人冲到你面前,在你最爱的人面前杀死你。……寡人警告你,寡人的骑士多如沙石,足以填满田野和群山,他们将会手拿毁灭之剑奋勇直前。

  圣路易狮子大开口,不过这也难怪,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德米埃塔,有些骄傲也是在所难免。

  【女强人——珊札】

  萨利赫没心情品味圣路易的文采,他腿上的脓肿已经让他病入膏肓。

  郎中给萨利赫做截肢手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消毒措施也不完善,萨利赫命没保住,反而伤口感染一命呜呼。可悲,狮心王也是死在手术上的。

  萨利赫可称得上一代英主,他统治的十年被普遍认为是埃及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

  千年中世纪,不仅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辈出铁娘子的时代,萨利赫的爱妃珊札(Shajar al…Durr)是武则天、狄奥多拉皇后、佐伊那样的女强人。

  珊札原是突厥奴隶,她美貌可以用一句歌词形容“你要是得到她的拥抱,你就会变得更年轻”。她一眼就被萨利赫相中,买回去当了小老婆。

  各位流口水的大哥先收敛一下,人家珊札可不是花瓶,她不仅貌美动人,还冰雪聪明。咦,口水更长了哈。

  萨利赫的死对阿尤布王朝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死讯决不能外传,否则埃及必将大乱。

  珊札立刻传召阿尤布军队的总司令法赫尔丁(Fakhr ad…Din)和总管大太监塔瓦西(Tawashi)问计。

  经过一番商议,三人小组作出如下决定:萨利赫的棺材偷偷运到尼罗河中的一座小岛的要塞里暂存;尽管萨利赫没指定谁为新苏丹,还是要把远在异地的王子土兰沙(al…Muazzam Turanshah)找来继承大统。

  萨利赫临死前在大量空白诏书上签了名,这下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