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159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159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道临把六页纸折叠好递给他:“你到山下东面的马圈里牵匹马,把供状送到龙潭镇去,交给水师徐大人,然后把龙潭镇的消息带回来,去吧!”

“遵命!”

张守成接过供状快速离去。

审讯假和尚的年轻道士来到朱道临侧面坐下:“师兄,你怎么不交代徐大人怎么做?”

朱道临笑道:“你别看徐文涛仪表堂堂满脸正气,其实就是个老兵痞子,从小在勾心斗角是非不断的京营里长大,又在辽东前线和鞑子军队对峙七年,肚子里的阴谋诡计比谁都多,用不着我教他,他都会做得很好,甚至比我做得还好,哈哈!”

“用不用把这两个十恶不赦的匪类送到镇子里,和那两个同流合污的巡检和里正对质?”年轻道士继续问道。

朱道临想了想:“暂时留在这儿,等那几个巡察御史和阮先生他们来了再说,到时候让那几个御史再审一次,让阮先生和报社几个采编旁听,完了我们再一起去龙潭镇,把民众都集中起来公开审讯。”

年轻道士想了想:“要是龙潭巡检和里正都不承认怎么办?那个姓王的巡检可是大有来头的。”

朱道临毫不在意:“他想不承认都难,他嘴再硬还能比我的刀子硬?哪怕巡检不承认,他手下那些兵丁犯得着和他一起掉脑袋吗?只要审理完毕,老子立马当着所有军民的面砍下他们的脑袋,然后抄没他们的家产,再把他们的一家老小送到应天府衙去,他们能把老子怎么样?”

“这不合规矩啊!巡察御史肯定不会答应这么做,哪怕审出来也要先送到应天府去,判决之后才能杀头抄家啊!”年轻道士被朱道临的大胆吓坏了,连忙把律法程序告诉朱道临,以免他惹下麻烦。

“既然这样,那就等明天再说吧,说不定徐大人那边能弄到更多的证据……今晚就到此吧,把这两个孙子反绑到后院的大树上,让值哨的弟兄看管,我们休息一会儿,明天还有的忙呢。”

朱道临脸上挂着和熙的微笑,但心里已经淘汰了这位武功高强却为人迂腐的师弟,暗自决定回去之后,把此次护卫自己的四名师兄弟全部打发回紫阳武馆,让他们给武馆弟子们教授武艺还凑活,军队实在不适合他们这样的人。

徐文涛没让朱道临失望,接到朱道临派张守成送去的供状时,他已经率部将整个镇子团团包围,姓王的巡检前来质疑,被他毫不客气地打发了,还让唐世林的一营把不断阻挠的巡检所五十多名兵丁全部缴械关押。

看完供状之后,徐文涛果断带人把巡检和里正全部抓出来,同时命令唐世林和李曜两个代理营长对巡检所兵丁展开审讯。

***********

PS:吆喝一声,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二四三章乱世用重典

次日中午,两辆马车把四名巡察御史和阮大钺等六人送到小北山寺庙,朱道临连茶水都不准备,把两名吓得半傻的匪徒送到四名满脸尘土的御史面前。

两名匪徒的心理早已崩溃,面对四名身穿官服满脸正气的巡察御史吓得浑身发抖,朱道临问一句,两人答两三句,没多久还争着抢答起来,阮大钺和五名采编坐在一旁奋笔疾书,脸上全是抓到大新闻的兴奋神采。

半个小时的审讯完毕,两个倒霉的匪徒按完手印立刻被押送龙潭镇,朱道临命令张守成率部留守,骑上缴获的枣红马,引领两辆马车赶往龙潭。

徐文涛和几位代理营长早已搭好审判台,四千余名龙潭乡亲围在高台前方,指着高台上被五花大绑的王巡检、周里正和其余六名横行乡里的恶棍,议论纷纷,匆匆赶到的四名巡察御史看呆了,立刻意识到朱道临有阴谋。

朱道临在数千民众惊讶地议论声中,翻身下马,与上前敬礼汇报的徐文涛等人略微商议,也不管跑到高台侧面窃窃私语的四名御史,叫来精神抖数的阮大钺,低声吩咐:

“让两位笔头快的先生跟我上台,坐在身后记录审讯内容,其他人尽可能采访当地民众,收集巡检和里正长年勾结水匪横行乡里、残害民众的罪证,回去后立刻加印特刊,把声势造起来,把民愤鼓起来,让天下都知道《江南时报》是代表民众利益、敢于直面黑暗的正义力量!”

“将军说得好啊!这正是我等孜孜追求的目的,放心吧,将军,学生定会写好这篇大文章!”阮大钺信心百倍地回答。

四名御史果然不是善类,坚决反对朱道临的公审做法,引用《大明律》义正辞严地驳斥朱道临的做法,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被朱道临抓获的人犯全部送往应天府衙。

朱道临岂能让他们如愿?当即命令两位代理营长做好警戒,带上副手徐文涛和两名报社采编登上高台,独自走到高台边沿,大声向数千民众发表演说:

“乡亲们,估计大家都知道我是谁,我们是奉南京六部衙门、应天府衙、江南水师提督衙门的命令来打头阵的,几天之内,因为黄河水灾而逃难过来的灾民就会陆续到来,由紫阳观和虎山庄园负责出钱出力,安置到镇子东面沿江一带的荒野上,然后修建道路、码头、工坊和住宅,直到黄河大水退去能够返回家园为止。”

数千龙潭百姓之前已从衣衫怪异的官兵嘴里打听到这个消息,但不知道是仁德广播的紫阳观和富甲天下的虎山庄园负责的,听了朱道临的说明,原本的喧哗声很快变成惊叹声和欢呼声。

朱道临等了好一会,全场才安静下来,为了节省时间,朱道临指向台上五花大绑的王巡检、周里正等人:

“昨天傍晚,我们到小北山扎营,竟然碰到一群手持官兵武器和弓弩的水匪,一番激战下来,我们英勇的将士伤亡多人,终于斩杀了三十余名十恶不赦的匪徒,生擒其中两名。”

“审讯之后我大吃一惊,多年来盘踞在小北山寺庙杀人越货、抢劫商旅、强抢民女的水匪,竟然和堂堂官府巡检和龙潭里正是一伙的,其中那个叫王元杰的水匪头子,竟然是台上这个王巡检的堂弟!”

“乡亲们,你们知道我看完供状第一个想到什么?我想到了你们,龙潭镇数千父老乡亲,难道不知道距离不到十里的小北山,有一股十恶不赦的土匪吗?难道龙潭镇数千乡亲没被欺负过?”

“有人被抢了钱财,有人被抢了闺女,可为什么没人去报官?为什么?”

“大人,我们不敢啊!”

人群中的一声悲呼,立刻引发全场声声控诉,激动的人群推着拉手阻拦的百余士卒,涌向前方高台,恼羞成怒的四名御史被吓得脸色骤变,忙不迭跑上高台躲在一排桌子后面。

朱道临连忙伸出双手大喊“乡亲们请安静”,徐文涛也跑到台前高呼肃静,布置在外围的丁二雄五营400弟兄立刻整队,跑到高台前把激动的民众拦下来,加上朱道临声嘶力竭地打开嗓门请乡亲们等候,审判马上进行,这才把激动愤怒乡亲们安抚下来。

精明的徐文涛上去和朱道临商量片刻,吩咐把人犯押到高台边沿审讯,口干舌燥的朱道临回到高台正中的主审位置上,开始了被天下万民传送百年的著名公审大会。

深蕴审讯之道的朱道临没有立即审讯民愤最大的王巡检和周里正,而是先审两个被过审讯两次已经崩溃的匪徒,非常轻松地获得所有人希望听到的证词。

接下来,三名作恶多端的巡检所兵丁同样供认不讳。

受审的第六个、第七个都是周里正的管家和家丁,面对情绪激愤的数千民众和凶神恶煞的押解官兵,朱道临几句话一吓,两个欺软怕硬的东西就把老爷所有龌龊事都招供出来,再次引发全场阵阵愤怒的咒骂。

朱道临这才转向跪在台前瑟瑟发抖周里正:“周孝林,有句话叫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想你是知道的,你作恶太多,我也不想问你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尽管说吧。”

绝望的周孝龄一听到“坦白从宽”这个词,心里立刻升起一线生机,当即声泪俱下悔恨自己的罪过,喊了几声立刻转向始终死硬的便宜女婿王巡检,不但揭发王巡检曾经派水匪伏击上任巡检并将其沉入江中的罪行,还痛斥王巡检强行纳取他的宝贝女儿做小妾,和他周家三姨太私通,最后主动在供状上按下手印,引来数千军民阵阵惊呼,看得朱道临连连摇头,震得躲在后面的四名御史目瞪口呆。

事已至此,万事大吉,朱道临再也不给巡察御史任何机会,大手一挥,下达了就地正法的命令。

二十名身材魁梧的士卒一拥而上,两两一组,把人犯按到高台前,早已挑选出来的十名刽子手隆重登场,十把雪亮的绣春刀一挥而下,王巡检、周里正等十个脑袋滚落台下,一股股喷射的鲜血在震天惊呼声中幻化出一道彩虹……

第二四四章逐一解决

王巡检、周里正等十个脑袋高高挂在侧前方的集市廊檐下,他们的家产已被龙潭营第一营、第二营官兵尽数抄没,他们的家人两百余口连同四名魂飞魄散的巡察御史,统统被水师官兵送上水师战舰,押解到金陵城。

从两大家族共六座院子里抄没的金银与车马归军队所有,粮食、耕牛、家什、船只、商铺、货物等物资,全都分给受害民众和镇中孤寡,搜出的高利贷借、据账册,均付之一炬,田契、地契将在未来五天内由民众推举的乡老主持分配,大部分民众从中受益,整个镇子如同过节一般欢声四起。

昔日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四千余乡亲看到恶人尽数伏诛,又有小朱道长朱大人长期驻扎的3;000龙潭营将士撑腰,终于能扬眉吐气地抬起了脑袋。

临近黄昏,除留守小北山之外的2;900龙潭营官兵集合于高台之下,感恩戴德的数千乡亲仍不愿离去,数以百计大仇得报的受害乡亲,携家带口,面朝高台,长久跪拜,感激流涕。

官兵们分营背诵完十大军规,高台上的朱道临仍不满意,宣布所有官兵全部再来一次,然后扯开嗓子大声吼起来:

“从头开始,再来一次,我问,弟兄们回答,十大军规第一条——”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台下2;900官兵在数千父老乡亲注视下,挺起胸膛大声和应。

朱道临手持宝剑巍然肃立,目光如电,声如洪钟:“第二条——”

“令行禁止,精诚团结!”

“第三条——”

“买卖公平,敬老爱幼!”

“第四条——”

“勤奋努力,自尊自强!”

“第五条——”

“刻苦训练,勇敢无畏!”

“第六条——”

“行军列阵,严禁喧哗!”

“第七条——”

“临阵杀敌,谨遵号令!”

“第八条——”

“善待俘虏,爱憎分明!”

“第九条——”

“缴获归公,统筹分配!”

“第十条——”

“有功必奖,有错必罚!”

龙潭营2;900官兵吼得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整齐的声音传遍四野,远山回荡,周围数千父老乡亲被震得鸦雀无声。

朱道临非常满意,知道十大军规已深刻在了龙潭营弟兄心里,为了加深效果,他再来个充满感染力的总结:

“弟兄们都记住了我军十大军规,这很好!有道是,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作为军人,要言行一致,军纪严明!”

“你们成为军人之前,都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父母、家人和身边父老乡亲有多难,你们身上的军装,盘中的饭菜,手中的武器,都是来之不易的民脂民膏,所以,你们必须善待大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