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51章

山河剑影-第51章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还要表现出忠心,他的旗帜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是大宋的天,这是他的旗号,有野心,可是,却也是遮掩的。

    这些江南控制起来后,朱元璋要发展就得找出路,要向江东发展,敌人就是张士诚,仗一打,陈友谅就是强敌了。

    要向上游发展,陈友谅就是强敌,北是穷困之地,总不能自己去打自己人,往哪儿发展,就费思量,他找到了一个点,向浙东发展。

    这儿富庶,从唐宋后,分成浙西与浙东两块,嘉兴湖州杭州是浙西,其他的地区是浙东,这儿不适合种桑树可是纺织品却是一流等,所以评价他们是“君子尚文,小人习于机巧”。

    君子们在文化上有影响,当地有著名的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这些学派统称为浙东学派。

    这样好的文化传统,核心思想是实事实功,其他地方不讲这些,这儿不同是经世致用,这不得了。有这样的传承,就能出人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些思想了不起,也致使这儿人才辈出。

    浙东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元末,这些人才想把自己的抱负才能贡献给国家,贡献不了。这些人只好回到家乡,在家乡自保,当地地方上也一样。

    方国珍是当地名人,本是私贩,经常组织武装与朝廷对抗,要招安就忠诚,元也没办法,任他为左丞相,他常到朝中贿赂权贵,可是他哪管得了呀?

    这时,朱元璋的军队来了,方国珍知道自己不是对手,方国珍就不得罪朱元璋,就弄了许多东西送给朱元璋。

    朱元璋没必要跟他打,愿意投诚,服我,就表面接受他:“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覆。大军一出,不可虚辞解也。”

    朱元璋就答应了方国珍,他知道方国珍是缓兵之计,也就用这种计策对他。

    元政府也知道方国珍的这种态度。许多人主张征剿,但是朝中许多人替他说话。

    坚决反对招服的就有一个人,是当时元朝的督师,刘伯温。

    这是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刘伯温与众不同的是,他出生在浙东,受传统学派的影响,而且确实有本事。

    传说中,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当时他极力主张剿灭方国珍,与朝中不一致。

    方国珍也给他送过礼,可是他不听,拒绝收礼物。

    他跟元朝的观点不一样,朝廷反而老责备他,他一气之下,回到老家。

    他组织当地百姓,没人敢进犯他。

    这样的人物在当地,了不起。

    他看透了元的事,回到家乡著书,组织民兵保卫家乡。

    有著名的卖柑者言,讽刺官员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样的思想与主张,就想改变当时的现实,可是元走向了末路,这时朱元璋来了,朱元璋非要得到这样的人才不可。

第六十一章月圆南国红颜陨【1】() 
北平燕王府侧的一家小院,咣当一声院门被推开;里面走出一个白袍朱衫的中年男人。

    这男子生得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尧眉舜目;高背汤肩;双手过膝;两耳垂肩;年龄四十多岁的样子;竟是白面长须;好生成猛。

    所有人看着这中年人朗笑着走来;潇活不拘;风度翩翩;甚是让人为之仰慕。

    身旁随从甚是笑容可拘;他跟那中年人介绍张信身后的人:“王爷;这些官人也是从南方过来的;却说是有要事与你说道,是也被请了进来。”

    “刘老爹真是有心,朱棣在此谢过了。”燕王抱拳向随从道。

    随从刘老爹也向大家介绍了那前面的中年人:“各位官人;这位来大官人便是燕王,你们可以相认识一下。”

    “王爷;数日闭门不见张信,却是为何?”张信忙抱拳向那朱棣道。

    朱棣哈哈朗笑着;细看了众人一眼;竟也负手向众人行了一礼;亦回道:“幸会幸会;本王等了各位好久了。”

    日月道:“闻得朱兄日前曾受伤;不知身体可已经无恙?”

    “哎;此事说来惭愧;本王见各位远道而来风尘仆仆;定是已困乏之至;本王

    已叫下人烧好热茶;各位可否先进屋饮杯清茶解解乏;其余之事,咱们边喝边聊如何?”那朱棣一脸堆笑;甚是亲切;他见众人一脸疲念;心中不忍;便招呼大家进屋再聊;众人自然求之不得;欢喜应允;刘老爹与那朱棣便引着众人说说笑笑;往家走去。

    那院门十几步的前面;门口有四五棵梧桐,远远看去;仿佛是几位亭亭玉立的仙子;枝叶向四周伸展;仿佛是芭蕉扇;这些巨大的扇子挡雨;作用可真不少;微风吹来;满眼的枝叶翩翩起舞正向人们热情地招手。

    众人进入院内时;却见院中黄泥铺地;但却被压得结实平整;打扫得千千净净;不见一点灰尘;院子东侧架下的石磨上;一个七岁的孩童正在专心写字;脸蛋红红的;眼珠像一对黑宝石;目光闪闪;英俊可爱。

    见众人进来,便大叫一声:“爷爷。”

    小鹿一般扑了过来,扑倒那朱棣面前,一把抱住了他的腿,扬起小脸说:“爷爷,詹基已经写好五十个字了,您现在可以教詹基兵法了吧?”

    “行;爷爷此刻就教你兵法。”朱棣低头抚摸着那孩儿光溜溜的脑袋;微笑着跟他说。

    原来这孩子是朱棣的孙子;与朱棣美系十分亲密;适才朱棣要出去迎接客人;便与他约定;只要他写好自己教给他的五十个字;便教他兵法;那孩儿虽不知道兵法是什么东西;但是他还真把五十个字给写好了;而且一字不差工工整整;着实让人惊奇。

    朱棣亦不食言,牵着那朱詹基在葡萄架下的石磨边坐下,与其讲起了兵法,端听他说:“当年秦国奔袭楚国房陵得手后,楚国朝野震恐,发誓要夺回这个大粮仓。楚威王命田忌统率楚国的战胜之师,乘灭越声威兼程北上,要将秦军消灭在房陵!田忌对楚军实力已经熟悉,但对秦国新军却很生疏。秦国齐国,一东一西相距千里,历来很少交战,进入战国这两个大国还没交过手。但田忌明白,山地的长途奔袭战只能是精兵轻装,不可能是秦国的重装铁骑。楚军战力虽差,但以精简后的十万楚军对三两万秦军,胜算还是有的。

    身为大将,若能打破秦国新军锐士不可战胜的神话般的声威,也是田忌的莫大声望。

    大军未动,田忌便派出了数百名游骑斥候,秘密探听秦军动静。不久斥候回报:秦军奇袭兵力只有两万余,占领房陵后尚未撤出。

    田忌立即兵分两路兼程北上:东路,前军主将子兰率领四万骑兵,沿汉水谷地秘密向西北行进,在丹水山地设伏,堵住秦军北撤退路;西路,自己率领重新整编的步骑六万,乘舟师大船越云梦泽、出郢都,正面进逼房陵与秦军决战!

    无论从那方面说,这都是一个周全的决战方略。

    楚威王认定这次大战“万无一失,楚军必胜!”郢都连北上灭秦的诏书都拟好了,单等房陵大捷便昭告天下,挥师关河!可是,当田忌大军到达房陵山地时,两万秦军却鬼魅般的消失了!

    正在田忌惊疑未定之时,探马急报:秦军奇袭郢都,王城岌岌可危!

    田忌星夜回师,却在彝陵峡谷突遭伏击。

    五万步骑军兵在陡峭的山谷中血战昼夜,最后竟然只有数千人马逃出!旬日之后,东路也传来败绩:子兰大军反被一支由武关开出的秦军截了后路,惟有子兰率三千残兵逃回!

    楚威王大怒,下令缉拿田忌来郢都问罪。

    但当王命特使截住败逃军兵时,田忌已经不在军中了!

    消息传出,楚国举朝恐慌――房陵屏障已失,大军主力被歼,唯一可凭借的统帅也神秘逃走,郢都完全暴露在房陵秦军的威慑

    之下,岂非大险?匆忙聚商,楚威王与所有王族大臣便连夜乘舟师进入云梦泽避难!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这是楚国唯一强于秦国的地方,否则便当真是大难临头了。

    三个月后,楚国为了避开秦军锋芒,迁都云梦泽以东、长江南岸的寿春,都城名字却仍然叫做郢都。”

    他这滔滔不绝,竟把那当年楚不敌秦而迁都战事跟这年幼的孩子说了,竟听得那孩子一愣一愣的,他当然不知道这征战杀伐之事与他有何关系,这什么将军元帅的能带给他什么好处,他可能只知道一件事,那便是兵法也非什么好东西,学来也没什么用,那争战杀伐又与他何干?

    朱棣讲完这些战争故事的时候,听得那z儿快要睡着了,但其他的人却是愈来愈清醒,他们明白这朱棣定非凡俗之人,举手投足谈言吐字间都显露出一种高贵的气魄,当他讲完灭楚战事,那一直沉默的张母终于哭出声来,颤抖着走向朱棣,问了他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三哥,是不是你啊?我是你的十妹小童啊,你可记得我么?”

    众人见张母这般奇怪的一说,皆是无不惊骇,她身边站着的张信忙一把拉住似已失魂落魄了的张母,提醒道:“娘亲,你怎么了,中邪了吗,你醒醒啊。”

    张母却甩开张信的手,目光只顾盯着那朱棣,直直一步步朝他走去,口中说:“三哥,你是不是我三哥啊,你忘了小童,可曾忘了这个?”

    说着已走到朱棣身边,缓缓伸出了右手,伸到朱棣身前,皓玉般的手掌轻轻摊开,但见掌心绿光闪闪,竟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碧绿翡翠玉兔,做工精美,雕刻细致,真乃玉中上品也。

    “十妹,真是你啊。”朱棣见那张母手中的翡翠玉兔,脸色大变,悲喜交加,一把伸手握住了张母的小手,自己也从胸襟中掏出一块黄色玉石,上雕刻着一只赫赫猛虎,踞蹲于地,虎头高昂,霸气腾腾威风不已,张母见之,快欲晕死过去,幸好朱棣扶住了她,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又哭又要,好生激动。

    朱棣说:“难怪我刚看见你的时候心里会不由自主震了一下,原来这是血脉的震动,我的好妹子,这些年来苦了你了。”

    张母已哭成了泪人儿,她把头埋在朱棣宽广的怀中,万念怅罔:“我刚听见你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时还不敢认你,但又听了你讲了那三个秦贼征楚的故事,我就确定是你了,因为只有我们滇国的人,才会把那场噩梦记得那么清楚,那么刻骨。”张母说到最后,已是咬牙切齿,万恨穿心一般。

    朱棣感受得到她心里那股伤痛,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十妹啊,这就是缘法使然,过去我们已经改变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争取能够改变未来。”

    众人见之闻之,已能窥出一个大概,想必是张母在这里遇到了她的亲哥哥,兄妹相见,自然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了,可见世间之事,也有这般凑巧,有时候唱戏也唱不出这种精彩桥段,或许,这就是命运中冥冥的安排吧。

    但是朱棣,却又为何会是张母的亲哥哥呢?

    原来这个“朱棣”,自然是假的。

    要说这张信,虽然勇谋过人,治理一方也有建树,但他对朝局的判断却显得优柔寡断。

    当张信接到了建文帝要他逮捕燕王的密诏,犹豫不决,十分焦虑,还是母亲的一番话点醒了他。

    张信的母亲见儿子神色举止失常,问起了原因,张信便把情况如实相告,母亲听后大惊,借用张信死去父亲的名义开导他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