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224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24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小皇帝询问自己的意见,许景淳连忙说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只是陛下整顿官场以来,此类案件也不算多。臣想着,陛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就不要劳烦陛下了……”

陆承启一听这话,登时便拉下脸来。斥责道:“什么叫小事?关乎百姓的事,算是小事吗?你们皆是朝廷重臣,给朕记住了,民生无小事!即日起,要是给朕知道谁跟百姓过不去,朕就跟谁过不去!许卿,你明白吗?”

许景淳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口中称知罪。文武百官见他如同一条狗似的在地上趴着,总算出了胸中的一些怨气。只是唯有一部分人明白,这是小皇帝的手段。分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

陆承启借此事立了威,便是他一手扶持的许景淳,都丝毫不留情面。这让清官心里头明白了,这小皇帝是来真的,真的在为百姓做事。这样心系民生的皇帝,自文宗以来,又有哪个真正做到了?难不成大顺中兴,真的要在这个未及弱冠的小皇帝手中实现吗!

陆承启见百官皆默然。便知道他的这番话起作用了。见许景淳还趴在地上,心里有些不爽,说道:“起来说话,给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景淳得了小皇帝的金口免罪,连忙爬将起来,端着朝笏老老实实地说道:“陛下,两月前吉州监察司送来一份暗报,便是吉州知府衙门的几个胥吏,伪造地契。强占民田一案。臣想着,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有人诬告,臣贸然启奏陛下,却发现是乌龙案,这不是给陛下难堪么!所以臣星夜派出监察士,明察暗访。奈何这江南西路多水网,且离长安有三千多里路程。便是乘舟而下,也需些时日。再加上查案,更是耗费时日了。这不,两月过去,昨日那监察士才返京递上证据。臣原本打算下了例朝,再向陛下禀告的。却不料被李中丞抢先一步说了出来,臣有所失职,请陛下责罚!”

监察司的事情,除了许景淳,便是陆承启也知之不详。但监察司里面也有忠于陆承启的暗探,专门负责记录监察司里面的不法之事,料那许景淳也不会说谎。

听了许景淳的说辞,陆承启不置可否,而是说道:“既然证据确凿,那众卿有什么好的办法?朕也尝闻,一些胥吏实在可恶,欺行霸市不说,现在连强占民田的事都做出来了,这比地痞流氓更为可恶!看来,这胥吏须得好好整治一番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上一年的贪官整治,文武百官现在回想起来尤觉血腥。一夜之间,不管重臣还是芝麻小官,统统下狱。秋后,竟有两百多人头落地。血淋淋的场面,让这些劫后余生的官员犹自心惊。现在血案又要再次重演,他们怎么会不心惊胆战?

陆承启的话音刚落,左谏议大夫云枫便出列说道:“陛下,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啊!”

“哦,难道云卿有了应对方案不成?且说来,让朕听听!”陆承启早就知道,这左谏议大夫云枫是有案底的。先前吴显祉告发奏折上,便有他的名字在列。只是他见机很快,把全部家产捐出了事。见他认罪态度良好,陆承启也就不追究了。云枫的办事能力还是有的,就以观后效算了。

今日见他出来,陆承启还以为他痛改前非呢,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远出陆承启的意料之外:“陛下,胥吏之制乃是太祖所定,万万不可轻易动摇啊!陛下可知,这天底下胥吏,何止千万?要是他们不做事了,我大顺的机构便瘫痪了啊!请陛下三思!”

陆承启愣了一下,这层倒是他所没料到的。虽然云枫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才说出这番话。但道理是摆明的,大顺的官僚机构,便是朝廷——地方官——胥吏组成。其中大部分的琐事,便是胥吏完成的。而地方官,只需把奏折写好,便有了吏部考核的政绩,这样他们的官途便畅通无阻。这般一来,地方官和胥吏便达成默契,互不干扰,这才滋长了胥吏的气焰。近百年积弊下来,地方官基本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全凭本地人的胥吏撑着地方政务。要是这些胥吏“罢工”,大顺的政令,肯定会陷入瘫痪之中。

“看来蛮力解决是不行滴,要想个法子才是……”陆承启心中琢磨开了,可是什么法子能政治吏治呢?陆承启一时间也没有头绪……(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

一时间,陆承启也没想出什么办法,只好把这个皮球踢回给左谏议大夫云枫。只听他缓缓地说道:“那依云卿看来,此事该如何解决?”

云枫听了这话,苦笑道:“臣只是知道,不可轻易动摇国本。至于如何解决,臣暂时也没想出什么好点子来。不过,陛下英明神武,殿中诸位亦是国之栋梁,想必此事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陆承启笑骂道:“就你滑头!罢了,朕也是知道你们的,不过是怕牵连到你们自己!徐卿,你听了这么久,可有什么办法?”

内阁首辅徐崇光,前些时日才被加封为太傅,享正一品俸禄,整个大顺就他一人,连之前的杨太师都有所不及。既然拿了这么多俸禄,当然行忠君之事。听得陆承启叫到自己,徐崇光也躲不了。只好端着朝笏出列,说道:“陛下,此事确实不能操之过急。吏治崩坏,只是个案罢了。依臣所知,乃是路府父母官所给钱银过少引起的。”

“哦,竟有此事?且说来,朕也好见识一番。”陆承启微微觉得意外,这个观点他倒是第一次见到。

为何陆承启信任徐崇光?就因为这个老头审时度势很准,能一针见血地看出陆承启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且该他表现的时候,他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把陆承启想要的结果说出来。这样的下属,哪个老板用得不得心应手?

只听徐崇光正色道:“这就要从陛下调整我等俸禄说起了。众所周知,这些胥吏不是由朝廷奉养。而是哪个官员需要幕僚,便自行招募。可问题就在此,我朝的官员俸禄极为不平衡。就拿臣来说,一月俸禄到手,竟高达百贯之多!但县令、县尉、主簿能有多少俸禄?亦臣所知,不过十贯钱。即便三人加起来,亦不过三十贯钱罢了。这点钱,须得养起一个衙门近二十余人的胥吏,还是嫌少了点。”

陆承启听到这。哈哈大笑道:“怎么,徐卿是向朕诉苦,想要把你们的俸禄提一下?”

徐崇光说道:“陛下明察,此乃实情。非臣杜撰。”

陆承启不置可否,说道:“朕是算过的,你们的俸禄,若是以养活一家人,省点开销的话。完全够用。朕就不明白了,为何你们一定要雇佣幕僚?难道衙门的事,这么多官员,都完不成么?”

说完,陆承启的目光射出两道凌厉的光芒,扫视了一下大庆殿中的群臣。随着他威严日增,现在已然无人敢接触他的眼神了。徐崇光开了这个头,见陆承启有些恼怒,只能接着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切不能如此来看。这胥吏制度。自古便存在。若是全部把政务压在各个衙门主官身上,就是三头六臂,分身有术,他也完不成这么多事啊!胥吏是肯定要的,切不能因噎废食。臣相信,多数胥吏还是奉公守法,贪赃枉法之辈,不过少数。”

陆承启还是不明白,说道:“那徐卿,为何朕听说尚有四百多官员在候着实缺哪?难道这些官员就比不得那些胥吏?胥吏能做之事。他们便做不得?先前事情太多,朕也不知道如何安置他们。现在好了,既然此事说开,朕也把话明说了吧。这些领着阶官的官员。到底是在浪费国库钱银。说白了,这便是冗官!在朕看来,任何人都是有用处的,朕都要每日不停地处理政事,为何他们就能领着俸禄不做事?朕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这些没有实缺的阶官。全都给朕拎去做胥吏!这官名嘛,就叫吏官,品级十级。”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陆承启可不觉得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妥的,官吏官吏,本来就是一体。老百姓眼中,哪里分得清哪个是官,哪个是吏?见到身着差服的,不都是叫老爷?

可朝中这些重臣,不这么看啊!左谏议大夫云枫当即出列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陆承启一皱眉,说道:“为何不可?”

“陛下,自古以来,官是官,吏是吏,怎能混为一谈!《大顺律》有云,吏者,贱职也,子承父职,所世袭。三代内不得科考。陛下,此乃太祖之制,不可轻废!”云枫深深一鞠躬,颤抖着声音恭敬地说道。

云枫说的是实话,官就是官,吏就是吏。从身份上讲,官是上等人,是人民为他服务的;而吏则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吏”虽然在官府里承担着执法工作,却仍然是百姓,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结构之中,吏相对于官而言是明确无误的下等人。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再者,他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当官的职责是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治理辖区,所谓“一朝把权握,便将令来行”是也。而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顶头上司服务,所谓“文武皆要术,售予官宦家”是也。

深一步讲,官是政治家,他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而吏则是技术专家,他要做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技术经验将上司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百姓常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官是三五年一任,而吏则不然,是“土著而世守”。官是外来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没坐热即去,而吏扎根在此,老子做完儿子做。所以很多时候,主官被吏架空,缘由正是如此。

陆承启十分不屑什么祖制不祖制的,但大顺以孝治国,这表面功夫不做不行。陆承启怒极而道:“先前朕问你有办法没,你说没有。现在朕拿出办法来了,你又推三阻四,难道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

此话一出,云枫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不敢!”

这时,很多人便觉得陆承启有些朝纲独断了。右谏议大夫钱宗方向来和云枫穿一条裤子,现在见老友被责骂,他连忙出列说道:“陛下勿动怒,云大夫也是为了国政嘛!依臣愚见,这十品官制,陛下还需斟酌一番。如若不然,臣恐怕天下士子要激愤难耐,纷纷击登闻鼓,请陛下裁撤此制……”(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别以为朕不知道!

陆承启静静地听着右谏议大夫钱宗方的说辞,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其中的原因,恐怕不会如此简单吧?至于士子会闹事,陆承启先前是没有什么考虑。可他并不怕,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再加上手握报纸这等利器,这些秀才举人又怎么能摆弄舆论呢?

钱宗方一说完,便有人出来附议道:“陛下,钱大夫说得在理,臣附议!”

有了领头羊,自然会有更多人跳将出来。“臣附议!”

“臣亦附议!”

……

静静听他们说完,没人再出来附议的时候,陆承启才冷笑道:“你们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你们真的以为朕不知道吗!你们不过是怕胥吏都有了官身,便与你们同起同坐,你们先前积累的威严便一扫而空。哼,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盘,好一手如意算盘!”

这句话诛心,吓得那些出列的官员都像云枫那样,皆跪倒在地,说道:“臣等不敢!”

陆承启好笑道:“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为了你们的面子,你们什么都敢做!可你们得问问朕答不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