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南国 >

第70章

汉末南国-第70章

小说: 汉末南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雨农笑道:“是有这么回事情,他是被洪兴记的伙计帮去的。你也知道那个洪兴记是我们开的,长江以北的这种南方酒店都归我管,所以这件事情他们的头也报给我了,我正要和你说呢。”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东西?”
“是啊,那个姓贾的文员平时老在洪兴记赊账,最近伙计去军营找他讨帐,被他挑拨李校尉打出来了,那伙计挨了打,气愤不过,寻了几个朋友,在他外出的时候,打了他闷棍,然后装在坛子里面,扔到洛河里去了。你放心,我已经狠狠斥责过他们了,那贾文员又没亲没故,军中只当他逃走了,没有出事。”
“原来如此,最好不要再生事端。”李儒点头。
“还有劳兄长了,这些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戴雨农拍拍手,两个从人抬了只箱子进来,打开箱盖,里面是些镶玉贴金的封好的粗大竹筒。“南海极品团茶,清心养性是最好用的了。”
北邙山上的一个墓园,看墓人居住的小房子里,两个大汉正踢着地上的那个袋子,“还昏迷着?已经第三天了,这迷药真厉害啊。”大汉甲道。
“可不是,这种药是五溪蛮用来打猎的,只要指甲盖大那么一小撮,就足够让一头猛虎睡三天的了。他再厉害,难道能厉害过老虎?”大汉乙附和着。
“这个姓贾的,看起来很精明能干的一个人啊,怎么一沾上酒,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大汉甲疑惑不解。
“交州的烈酒,酒精度高啊,这些喝惯了水酒的人,哪里适应的了?自然一喝就醉。”大汉乙回答。
“光武迁都,从长安运到洛阳的图书典籍有一千五百车,当然,并不是因为书籍有多么多,那时候的书籍都是竹简,太占空间,一辆车装不下一本论语。后来刘向把这些图籍全部抄到绢帛上,大大节约了空间,就是这些了。不知道有没有一天,这些书籍会变的更小,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全部带走?”李儒完成了这件大事,仅仅用些书就换回五千西凉忠义兵丁,着实被董卓嘉奖了一番,现在他看着城外的因兵火而荒芜的原田,很有自己的感慨。
“肯定有那么一天,是的,肯定有那么一天。从光武到今上,世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当时人谁又能想的到,以后的事情,我们谁又能想的到?”
这是第三天的黄昏,一百五十多辆大车驶出洛阳东门,在两千骑兵的保护下向繯轅关方向而去,车磷磷,马萧萧,越走越远,李儒和戴雨农就站在东门的城楼上,望着这行队伍渐渐的溶化在地平线上,在另外一条道路上,五千被南军留下了铠甲战马的西凉士兵正在向洛阳赶,他们都很感激那些曾经相互厮杀过的南军,对于南军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后来西凉军解体,他们大多选择了南军。
很多年之后,李儒终于找到机会询问戴雨农,他问:“那次事情,一换一那次,怎么看都是交州吃亏,特别是参考了你们同时期劫持走贾诩的案例,我越发的肯定里面有问题,但是总也想不明白,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早已是情治系统元老的戴雨农喝下一杯明前采摘的新茶,悠悠的道:“这件事情,是大统制当时亲自要求的,当时我们也很不明白,直到国朝定鼎,统制登基称帝,命令将金匮石室典籍自蝌蚪文译成隶书,广泛印刷传播,光大华夏历史文明,我才明白过来。” 
他的声音越发的空灵,仿佛又回到那漫长的岁月之河里,“你知道,后来董卓裹挟天子和百官,迁都长安,临走前火烧洛阳城,路上又纵兵杀伤百姓,赤地千里,惨不忍睹。你认为我们当时如果没有交换金匮石室图书,在这样的天劫人祸里面,金匮石室图书又能存留多少?”
李儒点点头,喝一口茶,想了想,道:“十不存一。西凉兵不识字,识字也不会懂得金匮石室图书的珍贵,那些竹简和丝帛图书,不是化作锅镬下的燃料,就是成为御寒的衣物。”
戴雨农又问:“就算是到了长安,又能存留多少?”
李儒想了想,道:“百不存一。董太师死后,吕布和李郭厮杀,阖城皆白骨。未央宫和建章宫都被乱兵纵火焚烧掉了。柏梁台上的铜仙人也被铸成无郭小钱。被更何况一些图书?”
戴雨农道:“你还不明白这里面的用意吗?”
李儒惊道:“莫非当今天子早有成算?已经料到董卓会西迁?已经料到到时候这华夏无价瑰宝之命运,所以为了保护金匮石室,才甘愿吃亏?”
戴雨农叹道:“金匮石室里的图书典籍,乃是我华夏文明之承载,使后世之人知先祖来源,明华夏正朔。如果没有它,千百年之后,谁又能相信世间有唐尧?有夏?有殷?谁又明白三代之信史?通晓夫子之妙道?统制有言曰: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金匮石室如若毁灭,千百年之后,世上皆是不知本族源流之愚民,盲信外夷谬论之匹夫,华夏虽不亡国,亦亡国几希!”
他又喝了一口香茗:“当今天子的手段心胸,可谓是无人能及:自西方来归时,身无一物,不过十年即为一方守牧,又十年定南土,再十年匡天下,解民倒悬。天生圣人,不过如此。”
第七十五章 天下无双飞将军
    虎牢,相传周穆王曾在此豢养猛虎,故名虎牢。前571年,晋悼公始筑大虎牢城,屯兵戍守。秦改称成皋关。隋改称汜水关,唐避李虎(李渊祖父)讳,改称武牢关。又有名古崤关、行庆关者。北濒黄河,南依嵩山,当东西交通要冲,扼古代中原腹地,系中州之安危,古有九州咽喉之称和“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的说法,历来为兵家争战之地。
古时从荥阳而东,皆为平地,西入汜水县境,地势渐高。虎牢关雄踞于一座突起的山上,俯视四周乱岭峭壁,只有一条通径迂回蜿蜒于陡岸深谷之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山路直通成皋城。关西侧,汜水绕了个弯,涓涓向南。故此,虎牢关又被称为汜水关或者成皋关。
虎牢形胜,自来为人推重。唐贾至《虎牢关铭》曰:“王侯设险,虎牢拥其要,振之以五岳,惟嵩萃焉,经之以四渎,洪河突焉,宜其咽喉九州,阈阃中夏。汉祖守之,以临山东,坐清三齐,强楚踯躅而不进;太宗据之,以拒河朔,克擒丑夏,伪郑袒缚而请命。惟兹虎牢,天设巨防,攻在坤下,拒在离旁。昏恃以灭,圣凭而王。”此亦足见虎牢之大略矣!
东汉的虎牢,是迁都洛阳之后,将军冯异重修的。建在大伾山的中央山腰,居高临下的控制着东西两面的要道,南有汜水,北有济水萦绕,历经两汉四百余年修葺扩建,城高四十多丈,依山势开合,险峻异常。后世的《水经注》这样描述虎牢关:“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丈许,城张翕险,崎而不平!”
这种要塞,如果守方顽强抵抗,攻防若不是下定付出很大牺牲的决心,进行艰苦的长期攻击,就根本不可能攻下来。现在已经四月了,大地已经复苏,各地的春耕就快要开始,但是各地的壮丁都在从军,农田里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尽快把冬季征发来的青壮遣返回去种地,那么今年就是一个大饥荒,不但百姓必定流离失所,更会危及豪门,几年前黄巾的威力和恶梦,还如同兀鹫般,高高地在官吏的脑海中久久盘旋。
这场战争必须经会结束,对战的双方也明白这一点,对峙了两个多月的军队,仿佛都从寒冷的冬季里苏醒过来。
所以联军已经屯兵成皋之东原,西凉士兵从虎牢城头向东看去,只见关东大营整齐严谨密如蚁巢。
十四万对三十五万,联军的优势看起来很明显,但是对于军队来说,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战场地形,装备,统帅,士气,情报,训练,天气,态势都很重要。不知兵法的人往往觉得人越多越保险,实际上,人越多需要的后勤支援越多,指挥协调的难度也越大,一旦一点被突破,就有可能因为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反而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后果。越研究战争就越觉得他复杂,甚至可以说,战争最能考验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的综合能力。好多的网络高人描写的战争,动不动就是甲方120万,乙方130万,完全不考虑战场的容量,后勤的能力,指挥协调的难度。这不能不说是对于军事了解不深的缘故。在古代战争中,基本上在一次战争中陈兵百万以上者,必败无疑。因对后勤及指挥协调要求很高,一般难以企及。杨广百万大军塞高丽事,可谓明证。
现代学者公认的结论是: 
在无线电报发明以前,一个指挥官所能直接指挥的最大战斗区域约为5…10平方公里,能直接指挥控制的人数上限约在5万人左右。超过这个地域和数目的部队,如果没有另行委任全职指挥官,那就会成为战场上的游兵,无法对战斗造成影响。如果战场地形复杂的,这个兵力还要少一些。欧洲历史上,会战上十万兵力者都不多,就是这个缘故。但是中国古代,带甲数十万的战役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中国军队在确定了战役目标后,主帅将大军分配给多个全权指挥官指挥,同时在数十里的战线展开兵力,这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会战的概念,成为在一连串相邻地域上同时展开会战的战役了。
董军中除去征召三辅和京师的军队,作为嫡系的精锐西凉兵和并州兵共有四万步兵和四万骑兵,其中的羌胡战士更是悍不畏死,而关东方面,三十五万军队中,足足有二十万征发的农兵,仅有的十五万常备军中,骑兵只有公孙瓒五千乌桓骑和袁绍的一万骑。双方的差距,相差的并不很大。这场大战,也是在是没有看头。
三月五日,袁绍统领的十五万联军顺着前日搭建的浮桥渡过汜水,南至鹊山,北至黄河列阵,亘二十里,鼓而前陈。
因为人数众多,忙于布阵。为了不让虎牢关上看到部队的调度,袁绍还特意在阵前部署三千骑兵,组成了一道掩护屏障,骑兵屏障从鹊山脚一直延伸到黄河岸,来回奔驰扬起尘埃,遮掩部队的调动。等到联军布阵完毕,这些骑兵迅速撤回本阵,虎牢关上终于看到了阵线的全貌。和汉军往常的布阵一样,在面对虎牢的整个正面埋置大量鹿角,用于迟缓骑兵的冲锋速度。关东大阵的中军、左翼、右翼都是步兵的密集方阵组成,袁绍乘一辆驷马战车,身前是两千精锐大戟士,他最得力的三万冀州步军分列两侧,组成中央阵线;左右翼都也是从三十五万军队中挑选的精锐兵勇:长矛兵在前,弓弩手于后。密集阵的左右边又各有骑兵掩护。袁绍特意嘱咐统帅左翼的公孙瓒和右翼的曹操,一定要紧紧贴着黄河堤岸和鹊山山地,防止西凉为数众多的骑兵迂回到侧后。
由于河西战场狭窄,诸侯还有十万的步兵组成第二道阵线,呆在汜水东岸,显然这些部队随时准备冲上来堵上缺口。当整军完毕十五万士兵一起竖起他们手中的武器时,平原上仿佛突然平地升起一片金属铸就的密林。随着掌旗队长们的口号,庞大的方阵坚定不移地立在原地,如同山般不可动摇,有着压碎一切的宏伟气势。从远处看去,如刀削斧凿一般平整的队列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之墙横亘在平原上,他们铁青的衣甲刀兵在大地上泛起一片金属的光泽,令得空中的云彩似乎也黯淡了颜色。
而虎牢关上,军旗飘扬,角号轰鸣,三座大门已经打开,马蹄隆隆,出城列阵的全部是骑兵,三万匹马,十二万只马蹄如疾风暴雨般践踏在尘土飞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