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如果这就是宋史 >

第169章

如果这就是宋史-第169章

小说: 如果这就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烁竦鳎ù铀穑蛲饫┱旁俨豢赡埽盟纬涑闪巳嗣窍衷谛哪恐械哪歉黾确被治业奈娜颂焯玫模词钦院恪
他给宋朝定下了味道。
尤其是他突然的死,留下了孤儿和寡妇,他们都只能顺延着他的道路走下去。由此,真正意义上的宋朝开始了,璀璨绚烂光华夺目的大宋名臣就要登场,他们和新皇帝的故事历久弥新,被千古传唱最文明、最富足、最开明的时代,多么令人神往!
朋友们大家好
发布时间:2008…09…11 16:43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更新得早些,赵恒卷终于完成,最后一个字拍好,心里突然放松,
不愿再等,就此发出,
我得校稿子、分章节、定名目,还有为仁宗、英宗卷做准备功课,所以我要请假一个星期左右,到时准点连载,继续宋史的故事。感谢大家的支持,一周后见
高天流云
2008年9月11日敬上
朋友们大家好
发布时间:2008…09…19 17:13
朋友们大家好,我想我还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开始宋史三的拍字活动,我想准备得充分些。
这些天光分章节、想名字就让我很痛苦,以前没这样的,现将想好的公之于友,请大家帮忙审阅一下,期待朋友们的意见,不胜感激,
一,天下不过二三事
二,春水向金陵
三,命运之巅 睥睨天下
四,如果这是契丹
五,一夜梦燕云
六,剧痛的心灵
七,所谓名相
八,百年之错
九,天国逆子
十,契丹,朕赌你的全部!
十一,大宋名相第一人
十二,痛烈人生 屹立不倒
十三,生死万岁殿
十四,衰神显圣记
十五,赵恒和他的王爱卿
十六,开业大吉 昏天黑地
十七,没想好,
十八,我寇准又杀回来了!
十九,豺狼的末日
二十,天不灭赵
二十一,澶渊……澶渊!
二十二,天书降
二十三,圣祖临
二十四 没想好,
二十五,正在想
下周一,宋史更新准时开始
朋友们大家好
发布时间:2008…09…22 13:39
朋友们大家好,刚才心惊肉跳,又是大面积停电,一会儿不知还会怎样,
上来报个到,并说明,哪怕今天再停电,没法更新,也算出勤,因为每天两篇,雷打不动,
大不了明天更新四篇,呵呵,晚上见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583)
发布时间:2008…09…22 17:27
如果这是宋史 宋仁宗赵祯卷
与其歌颂生命,不如期待死亡。因为历史的契机,从来都不是随着哪个高人的诞生而出现的,永远都是哪位权贵死了,才给后来者留下了些许的机遇。
比如说皇帝。谁让它是终身制。
时间凝聚到公元1023年3月23日,宋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宋朝皇宫大内西北角的延庆宫。宋真宗赵恒就要死了,他安静地躺着,等着生命与灵魂,天国或地府的归宿,可在他耳边、眼前所闪烁的,却仍然还是尘世间的幻影。
一个声音在小声地向他保证,每一个字都被写进了史书之中:“皇太子聪明睿智,天命己定,臣等竭力奉之。况皇后制裁于内,万务平允,四方向化。敢有异议,乃是谋危宗社,臣等罪当万死。”
这人是首相丁谓,长篇大论,其实完全可以归纳成一句话皇上,你放心死吧,俺们大臣决不欺负你的孤儿寡妇。
就是这么的简单,而且说这话时,他与皇帝之间还隔着时年13岁的皇太子赵祯,以及一大堆的宰相、枢密等顶级高官,并且谁都知道,皇帝卧榻之后几步开外的屏风里,就隐藏着当朝皇后,那位早就替赵恒打理朝政的蜀川女子刘娥。
一切很美好,这些话让赵恒带着一丝宽慰的微笑死去,但当时马上转入哭嚎阵容的人们绝对没法想到,人类的心理有多复杂,有的人越是在郑重其事的保证什么,其实就正是在处心积虑地破坏着什么。丁谓的心,从意识到赵恒必将很快死亡之后,就开始转变了。
其具体表现,就从赵恒刚刚咽气开始。据史书记载,赵恒死了,两府高官立即跪倒在地,一片哭声,难过得一塌糊涂。当时刘皇后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她格外的冷静,凛然说出了自己在正史中留下的最初的八个字“有日哭在,且听处分!”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584)
发布时间:2008…09…22 17:30
都别嚎了,我有话说!
多么简明扼要,掷地有声,完全是一个强者形象,非常符合她在历史中的地位。但很可惜,是符合她以后的历史地位。在当时,她说出这八个字之后,就立即被踢出舞台,到一边凉快去了。
皇帝死了,官场重新洗牌,你以为你是第一顺位继续人,就可以大声说话了?开玩笑,孤儿寡妇就是要受期负的,不管你是皇后还是村妇。
丁谓抢占镜头,八字喝令出口之后,就成了他的天下,请看表演。他率先听从命令,把眼泪抹干净了,然后爬起来去做最重要的那件事写遗诏。这里历史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说东西两府的宰执高官们当场就退出延庆宫,到外边的殿庐去写字,内容依据是赵恒临死前的遗言;第二个,是《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的一句话,“初,輔臣共聽遺命於皇太后,退,即殿彛Р葜啤!保簿褪撬担窍仍谘忧旃锾醵鹚盗嗽趺窗焓拢缓蟪隼匆灰怀矗涑墒槊嫖淖侄选
到底哪个是准,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事情要看的是结果。两种版本不管怎样,都是离开了死皇帝、活皇后之后,大臣们单独成圈,来写最重要的传位诏书,以及各位人等往后的具体官职。丁谓的表演就此开始。
殿庐中,大臣们忙成一片,丁相公悠然举步,鹤立鸡群,他看着遗诏执笔人副宰相王曾小心谨慎地写了几个字,就突然间叫停:“王曾,有个字你多写了。”
嗯?全体宰执的目光都转了过来,不可能!刚才竖耳倾听,现在众目睽睽,谁敢多一字、少一字?篡改诏书,那是要诛连九族身败名裂的!可是丁相公就真的具体指出了错在哪里。
王曾,“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有这个“权”字吗?
朋友们大家好,呵呵,好久木油写了,有点手生,今天量少些,明天试试多些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585)
发布时间:2008…09…23 17:20
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变得目光凶狠,咄咄逼人。“权”,在这里是指代理、暂时的意思,也就是说,皇太后刘娥虽然有权和小皇帝一起治理国家,分享军国大权,但只是暂时而已,一切都因为皇帝太小,只有13岁。
但是去掉了这个“权”字,就等于赵恒曾经亲口说过,并且写成了书面法令,刘娥可以终身与赵祯分享皇权,立即就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武则天!
一字之差,天地之别,这己经超出了篡改的范围,完全成了翻写。除非是刚才在延庆宫里所有的宰执大臣们都悲痛过度耳膜穿孔,把字听岔了,不然丁谓的行为就是彻底的忤逆先皇、背叛当今,是在造反!可问题是丁谓现在己经在很有诚意地在造反了,请大家来狠扁我吧,但谁来出头呢?
沉默,东西两府全体大臣们一致决定用目光杀死他,纯粹凝视,可时间在迅速地遛走,眼看这个“权”字就要被删除搞定了,但就是没人跳出来扬名立万。丁谓悠然自得,他在享受着这时的寂静,在他来看,这是一种对威严的敬畏,他丁谓在后赵恒时代的天下己经树立起了无人敢犯的权位!
事实上他早就算定了,看看周边的这些人吧,他本人是东府首相,以下是副宰相冯拯、任中正、王曾;西府枢密院一方,正使是忠诚的老搭档曹利用、副使是可爱的钱惟演,以及新上任的张士逊,这些人无论哪个都不敢、不愿与他作对。但事情总是会有万一的,竟然真的跳出了一个敢叫板的,而且还是其中最弱势,最微妙的那个人。
那人突然把笔扔掉:“政令出于房阁,不入庙堂,己经不是国家之福。称‘权’字才能勉强善后,何况刚才言犹在耳,怎能随意篡改?”
丁谓蓦然回首,惊觉自己仍然百密一疏,真的有人不顾自身安危,敢于公然对抗他!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586)
发布时间:2008…09…23 17:29
王曾,真的想不到会是他!按说此人早就被冷处理了,自从他的同党寇准、李迪被贬出朝廷之后,他能幸免留任己经是“相”恩浩荡。而之所以留着他,一来是才子难得(状元之才,并且他考中的那一科是宋史中最难的几界之一);二来也就是为了作个样子,表示朝廷还没有变成一言堂。但无论怎样,王曾都失去了话语权,直到眼前这一刻为止,他己经在史书中彻底沉默了很久。
事实上就算是所谓的执笔,也不过就是个抄写员,他的手得听别人大脑的支配。但这时他敢于跳出来叫板,丁谓的脑子瞬间闪出了太多的问号,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王大状元,你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或者说,你知道我丁谓正在干什么吗?
是纯粹地想当个忠臣,来维护新老两位皇帝的合法权益,还是说也是个有心人,看透了丁谓的把戏,真正想拆台?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丁谓接下来的行为才有了在史书中的记载的这一幕,他居然忍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王曾点了点头,示意王曾把笔捡起来,按照你记住的条文来写。
也就是说,“权”字被保留了。
但是别忙,事情还没完,丁谓的考验才刚开始,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懂不懂,或者你们懂了几分……就这样,王曾重新提笔才又写了几个字,丁谓又突然叫停。
等等,王曾,这次你漏写了,淑妃应该晋升为皇太妃。
淑妃,是指赵恒的小老婆杨氏,此女子前面说过,出身比刘娥高贵,资历更是一点不差,就连在小皇帝赵祯的母系排名上,也仅次于“生母”刘娥一点点。刘娥是“大娘娘”,杨氏是“小娘娘”。那么是不是顺理成章,由皇妃而升为皇太妃呢?
王曾的反应是再次把笔放下:“刚才没听到这一句。”仿佛还是与前一句抗议雷同,彻底的重复,但是两人四目相对,甚至殿庐中重臣环绕,却都觉得胆战心惊。
说丁谓,他这一次的提议看似非常无厘头。分析一下,为什么要突然提到后宫里一个本来没有任何参政经验,以及政治资历的嫔妃呢?是为了继刘娥之后,再次、更加与皇宫结下深厚的工作友谊?还是在刘娥的授意之下,才这样来说?
都不对,首先王曾的话己经证明,刚才刘娥绝对没有这样的意思。第二,皇太后之外再出现一个皇太妃,尤其是各种资历都差不多的另一个女人,那就是东、西两宫的雏形了。丁谓这样做,是在分刘娥的权!
历史也马上就证明了刘娥的愤怒,各种史书都随后表明,“明肅亦知之,始惡丁而嘉王之直。”“明肃”,是刘娥以后的封号,是说就从这一刻起,她才开始对丁谓深恶痛绝,而对王曾的忠直开始赞赏。但丁谓的行为仍然非常奇怪,这样解释仍然不通的。
试问,前一个提议是要让刘娥直接当皇帝,终身当皇帝,那么第二个提议,为何就要另立太妃,把刘娥的权力再分化一下呢?
为什么呢?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587)
发布时间:2008…09…24 17:24
这就是那个“真相”了,王曾、甚至曹利用们,看你们到底懂不懂。
其实很简单,第一个提议,是试探一下群臣们对赵恒的忠诚度,以及对刘娥、赵祯的怜悯度、期望度……更是在试探着他丁谓本人此时在官场高层的认知度。
结果看似很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