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第59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59章

小说: 插队在黄土高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割高粱不是从根上割,而是只割高粱穗。下李村钟的高粱,除了种了十来亩高杆的高粱,收割后编扫帚外,其余钟的都是只有齐人高的杂交高粱。杂交高粱穗大,一个穗有一尺多长,像个纺锤,粒密密长着,大的有一斤多,小的也有半斤,杂交高粱分公母,一行公高粱,它的边上两三行母高粱,公高粱开花不结什么粒,母高粱结粒,一千来亩地,大都钟这杂交高粱。收高粱,只割高粱穗,割了穗,往筐里搁,搁满,倒地头车里。
    玉米掰手棒,高粱割穗,那些杆杆叶子怎办,分给社员当柴烧,分给你村西坡上的二亩地高粱杆,你哪时烧火用,哪时再到地理割,别人不割你的,自家的还割不完呢。你再割完高粱玉米杆子,还有一半尺长连着根的高粱玉米茬子,便是谁去刨都可以了,不分你我谁谁的。
    收大秋庄稼农民年年收,知青可是头一回。知青们在上中学时,都在北京郊区麦收时帮助农村割过麦,那场面,你追我赶,轰轰烈烈,金黄的麦田里一个个镰刀挥舞,一顶顶崭新的草帽在田间飘动,田边是拖拉机,低头插着红旗,红旗下放着茶水,白茶水,中午,送来一担担的白馍,红烧肉和炒菜,那才是收获的场面。可是这的秋收,却是悄无声息,不紧不慢,和往日的犁地,锄草一般般的,田头不插红旗,停的也不是崭新拖拉机,是几匹耸头垂脑的瘦驴笨牛,拉着几辆半新不旧的马车,地上也没有糖水,只有一桶白开水,和一个都掉了瓷的搪瓷把缸了。
    “没劲,真他妈没劲!”金杨掰了半筐棒子,走到地边,一弯身,坐在地上。
    “你为甚不干了,还没到歇时呢?”身边不远处的小队长说。
    “哎,你没看见我正要把棒子倒车里。”
    “哦。”小队长看了一眼金杨,心里也没甚指望他干活,自顾自地干自己的活去了。
    玉米地头,只有一两辆驴车停在那里,灰不溜秋的两个瘦驴低头吃着地上的玉米棒子,嚼的非常带劲,咯吱咯吱都能吃出声响。“这狗日的倒开了斋了。”金杨有些嫉妒地说。
    看身边无人,他便拿筐里的棒子一个个往车上扔,四五米的距离,一扬手,刚好能把棒子扔到车里,一个两个,大部分都能扔到车中,但也有一两个扔到车外。
    “作毬甚呢?”小队长掰满一筐玉米,来到车边,准备往车里倒,见金杨正在往车里扔棒子,不禁怒道:“你想干就干,不想干滚毬,别在这糟蹋粮食!”
    “我咋糟蹋粮食了?!”金杨不服。
    “瞧,这地上有多少玉茭粒!”小队长边说边捡车边掉下的玉米粒。
    原来,金杨扔玉米棒时,玉米棒子有的干了,扔时碰到车帮,便震落了玉米粒。
    “那才几粒啊,至于吗?”金杨还了一句。
    “一粒也是从播种,到锄苗,浇水,施肥,到收割,半年多的功夫才长成的!”黑不溜秋的小队长居然文邹邹地讲开了。金杨听到这儿,知道自己没理,便不说话了。
    “哎,真他妈的没劲。”金杨上午十点钟就从地里跑回来了。他观察到,小队长只在出工时点下名,在他兜里揣的上把名字打勾,下工,他只注意他驴车里的玉米棒子,和高粱穗,来干活的人,他几乎看都不看。


    金杨看到,同小队的一社员,昨下午三四点钟就不见了。他能溜,我为甚不能溜呢?所以,今天看小队长不注意,他便溜回了村。一个人在知青院里呆一会儿,院里没人,只他一个,觉得无聊。干脆到伙房瞧今天能有啥好吃的不?走在去伙房路上,远远看到一个穿着旧军衣的妇女挑着两大桶水,晃悠晃悠地往伙房走来,金杨仔细一看,是女知青董秀芬,不禁停下脚步。
    董秀芬把水挑到金杨前,问:“才几点,饭还没做,你怎么来了?”
    “我知道今天是你帮厨,要挑水,所以我就来了。”
    “我挑水和你有什么关系?”董秀芬有些不解地问。
    “别的女知青帮厨,差不多都有男知青帮助挑水,我见你没有,所以想帮你挑。”
    “我为甚么要用你帮助挑?”董秀芬一脸正经地说。
    “为甚么,因为桶大,一桶水二三十斤,两桶水就五六十斤,我怕把你压坏了。”金杨一边说,一边瞅着坐在两个水桶架起扁担上的董秀芬的胸部,董秀芬挑水挑的满头是汗,一粒粒晶莹的黄豆粒大的汗珠,顺着发际,脸颊流到脖子,流进脖下的衣服里,脖下的旧军衣都已湿透,而前胸的部位也已湿透,两个硕大的|乳+房像两个刚蒸熟的三两一个的馒头一样鼓鼓地显出形来。两人说了几句话,董秀芬突然感到有些不自在,一看,原来金杨一直在盯着自己的胸部瞧,而自己的胸部,又被汗溻湿了,大显原形,不禁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指着金杨道:“你才多大啊,你怎么净往这瞅?”
    “我瞧,你那地方长的像我妈那对宝贝!”金杨蹦出这句话。
    金杨吃过午饭后,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今怎么跟董秀芬说了这么句话?真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这张嘴,不管什么场合,什么荤话都能浸出来。和董秀芬在一个村插队,快一年了,自己一共也没和她说过十句话。学校时,自己在男校,她在女校,人家是高中生,咱是初中生,比咱大三岁。人家是革命干部出身,听说她爸还是个挺大的官,咱爹是个封建的遗老遗少,文化革命中跳了什刹海了,两人又不在一个小队,干活也少有在一块的时候,真是常见难熟识,何复又多言。可是不熟识,倒说了一句只有十分熟识的人才说的话,是不是这话要得罪她呢?
    吃晚饭时,他便见董秀芬躲着他的目光,金杨心想:是大姑娘害臊呢,还是她讨厌自己呢?
    半个多月秋收完了,场院里的粮也开始脱粒了,场院就像戏院,人多驴多庄稼多。
    高粱穗都堆在场面。红红的,像山一样,几十个小伙姑娘,抡着打粮食的耙耙,一齐抡起长长的棍子,棍子上四五根并排穿起的两尺左右短短的木排,像风车的扇页一样高高扬起,随着木棍的向下挥动,木排用力地甩打在堆在地上的高粱穗上,没有口令,没有吆喝,棍子举高落下,木排扬起,下拍,齐刷刷的煞有节奏,另外场地上,几十个妇女老汉,一人一个小蹬,坐在场地上堆起黄灿灿的玉米垛前,一人拿一个玉米棒往下剥粒,有人拿个铁戳子,把玉米棒从小头到大头一戳子戳下一排玉米粒,有人拿两个棒子互相搓,还有的摇着小玉米脱粒器,把玉米棒放下去,摇几下,玉米粒便哗哗地从下面漏出。
    金杨搓了会儿玉米粒,搓的手心手指生疼,手指肚火烧火燎,好像要起水泡的样,便假装要到场外去尿,起身离开场子。离开这个场院,他看到另外一个场子上,小队长赶着个毛驴正在一堆高粱穗上走趟,不禁好奇,忙过只见毛驴后面用绳子拽着石磙子,在高粱穗上压。
    作甚呢?金杨想。小队长见他过来,斜了他一眼,边赶毛驴,“得得,稍稍。”地把毛驴拽得转着弯,转着圈压高粱穗,边说:“你毬个的不在那搓玉米,来这作毬甚个?”
 第七十七章 工分
    “我尿”金杨边说,边凑上前去接过队长赶驴的缰绳,说:“队长,我赶赶试试?”
    “你毬的能赶这个?”队长不屑一顾地说。
    “我咋赶不了?”金杨不服气。
    “你能赶好这,过两天评工分,我给你一天十分。”
    “真的?”金杨好大欢喜,扬起短鞭子,照驴**上就是一鞭子,驴一疼,往前一窜,没想到,后边还拽着个石磙子,窜了一下,又被拽回来,打了个立挺,一**坐在地上,“啊啊”地长叫起来。
    队长忙抢过金杨手中的鞭,把金杨轰到一边,蹲下身,把躺倒的毛驴扶起,这才说:“你狗日的干甚甚不行,吃甚甚都香,这一鞭,差点把毛驴腿折了,还想挣十分呢,我看给你九分都多!”
    “别别,队长,我是立功心切啊,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您又没教我啊?”金杨还挺委屈。
    “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小队长说。
    “可是您又不是猪呀!”
    小队长呆了一下,明白过来后,扬起鞭子说:“好你个金杨,狗日的,你骂我?”金杨忙跑开。
    村里的男青壮年,一般都是每天挣十分,男知青大多也是每天挣十分,只有金杨他,被评为每天挣九分。原因就是他干活不太卖力,而且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不出地干活就不出地干活了,躺在炕上睡懒觉,是他觉得最幸福的事。
    队里一年评两次工分。一次是四五月间,一次是大秋之后,四五月间评的是前半年每人每天挣的工分,大秋过后评的是后半年的工分,金杨对评自己九分本来就心怀不满,憋了半年多了,这后半年该评他多少工分呢,他心里仍没底。
    金杨和管同想跟着走进了小队部。小队部其实就是小队长家。小队长家的院子挺大,差不多快有一亩地大了,一横排十间平房,东西的院墙离房子还能空出一段距离,大门也很大,两扇钉着大铁钉厚厚的木门足有一丈多高,两扇门打开,一辆大马车宽宽的都能进去,院中间有一口水井,井边的几块大石头都磨得黑亮黑亮的,知青伙房的水常年都是在这口井里打的,院里地上种着菜,菜间长着十几棵暖瓶粗的大枣树,此时正式枣红果圆之时,一颗颗枣树上都挂满红黝黝的枣,整个院里都散发着枣熟的清甜味。金杨和管同见院里已坐了二十几个本小队的男男女女,便也找个枣树下坐了下来。开会的人还没到齐,金杨见树上的枣可爱,便踹了一脚身边的树干,枣树一阵颤动,枣便噼里啪啦地掉下不少,真棒!
    金杨和管同以及一些院里的年轻人便齐齐地捡地上的枣吃。金杨正得意之时,突然感到脖子里刺疼难忍,忙喊管同:“我这脖子怎么了,这么疼?”
    管同凑过一到金杨脖子上正蠕动着一条从枣树上掉下的长着细长针毛绿色的毛毛虫,忙说:“你脖子里有个洋拉子,我给你挑开。”管同找了两根细棍,把毛毛虫从金杨脖子里夹出,扔到地上踩扁。


    “我脖子还这么疼啊?”金杨喊。
    “报应!”坐在不远处一个小凳子上的老汉说。
    “甚报应,我只吃了俩枣!”金杨嚷。
    “树哪能踢,踢坏了不长枣了,墙边都有竿,你要吃枣,拿竿打”那老汉不紧不慢地说。
    金杨往墙边一看,果然那里放着一根有一丈五六左右的竹竿,心想,老汉说的话也对,打枣是不能踢枣树的,你一脚我一脚,要把枣树主干踢坏了,没准真不结枣了。
    会都开了一个多钟头了,才轮到管同和金杨评分。念到管同名字时,刚才还说说笑笑的会场,一下安静下来,待了片刻,竟没有一个人喊他十分。金杨一看,平时和知青不错的村里小伙,怎么这时都哑巴了,没办法,自己喊吧,于是高声喊:“我同意管同十分!”他声音很大,但孤孤单单的,连队里的几个女知青都没有人续上他的话。
    会场冷静了,又呆了一会儿,还是没人说话,金杨便有高声说:“管同下地不出力吗,难道不应该给十分吗?”
    这时,刚才说金杨脖子被毛毛虫扎是报应的老汉说话了:“管同干的是不赖,可是他出工少”
    “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