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白莲攻略 >

第229章

白莲攻略-第229章

小说: 白莲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仁帝终是心软,所以才选择不见荣贵妃,而是交给皇后将她软禁。

而后,昭仁帝则是直奔阳春宫。到了阳春宫的时候,只见长春道长盘坐在丹炉之前,口中念念有词,身后屡屡生烟。

烟雾缭绕中,看着越发不似人间。

昭仁帝想到了石碑上的刻文,上面写着“祸根存,阳春宫。”又想到了以前对他的信重。

突然,他睁开双目,瞪得犹如铜陵般大小,怒喝道:“妖孽,哪里逃!”

左手快如闪电,执起身侧的桃木剑,右手从怀中拿出一道符纸置于桃木剑尖,几下舞动,挑于火焰之上,不一会就见符纸上映出“大祸将倾”四个血字。

昭仁帝一贯信奉这些,看到这一连串的变化,尤其是那几个血字出现时,骇的睁大了双眼。

只见长春道长面色发红,额角有汗,似在忍着极大的痛苦。

昭仁帝看得惊奇,也没有阻止他,只是在一旁看着。

只见长春道长握着的桃木剑突然脱手,随即喷出一口鲜血,那张符纸飘于地上,不点自燃。

长春道长伏在地上,许久才睁开眼睛,气息微弱的看向了昭仁帝,有气无力的说道:

“陛下,阳春宫有孽障,贫道未能降服,给他逃了。。。。。。”

说着就无力的垂下头,昭仁帝听完就皱起了双眉,随即想到,那句话所说的“祸根存,阳春宫。”只是提及了阳春宫,并没有说是长春道长,是自己主观的断定了长春道长。

刚才进门的那一幕,昭仁帝看得十分的清楚,当下便不疑有他,吩咐着内侍将长春道长扶起,急急的派人去请了太医。

长春道长听到了昭仁帝的话,一颗心才放下来。

这才算是过关了,若不是陆晔寻到了那刻文上的破绽,又如何能逃过这一劫!既是祸根在阳春宫,那便给昭仁帝找出一个祸根来!

ps:感谢胖胖的打赏的灵兽蛋,清颜的和氏璧。克莱雅,瑛紫,南柯,雨的诠释,梦若幽溪的打赏。你们太破费了,而且我更新这么不给力,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每次看到你们打赏就非常的不安。还有大家的月票,昨天一天之内增加了一百,今天又是,不安加惶惶,生怕辜负你们的期望。

第400章 风云莫测

昭仁帝信奉道教,倚重长春道长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只有长春道长没事,才能图谋后事。

长春道长是个聪明人,没些手段也不能让昭仁帝倚重这么些年。陆晔只是点拨了一下他,他就知道如何应对了。

昭仁帝见到的长春道长露的那一手,在道门中本就是最常见的,有一种专门的药物,用符纸浸泡了,遇火则会出现本来就写好的字迹,如同鲜血一般。

只是这些手段,没有人在昭仁帝面前施展过,昭仁帝也是第一次见,自然深信不疑。

长春道长装神弄鬼也不是第一次了,就是请来的御医,也都是陆晔提前安排好的,自然什么心脉受损,气血翻涌之类的话既口就来。

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昭仁帝便对长春道长芥蒂全消,再无一丝疑虑。

而阳春宫的一切,外人是无从得知的。

白莲在回京后,就随着白铭林回去了,宫中和睿王府的事情有郑王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通知她。

三星聚的事情解决了,白莲也算安心了。严家也能看清楚周弘文的影响力与能力,礼部如今是贺庭昀掌着,户部的崔三是郑王妃的三叔,六部之首的吏部是梁阁老,也看好周弘文,刑部落入陆晔之手,工部听命于睿亲王,严家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只有兵部了。

而且,出了西北的事情,严家手里的依仗便越来越少了。

与郑王联手,看着是郑王受益,实则是双赢的局面。

白莲总想着,将来郑王兄上位,严家的位高权重定然会是威胁帝王的障碍,在她的心底,不愿严家再继续做外戚。纵然权势不复以前,至少平安无虞。

然而,白莲没有想到的是。严家刚从陆晔步的局中爬出来,紧随着,又有了西北传来的消息。

严立震通敌叛国,谋害主帅。顾衍九死一生。擒获敌军将领。

通敌叛国是诛九族的大罪,并且严立震还是平西侯举荐的,是严家的族人,当即在朝中就炸开了锅。

昭仁帝只觉得头都大了,睿亲王和昭阳殿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严家这边就又出事,心中盘算着,莫不是真的应了那句“天下乱,大祸倾”?

严太师反应也足够快,当即去袍脱冠,跪在宣武门前请罪不起。严皇后在收到消息的那一刻,也如其父一般,去了后冠,褪了鸾凤朝服,一身素衣也跪在与前朝相连的东华门。

严氏族长将严立震一支从族谱除名。由平西侯亲自出马,交由了大理寺处置。

但是,就算如此,朝中支持睿亲王的也没打算放过严家。多好的机会,睿亲王被七杀星扣在头上,压得死死的,如今得了这样的机会,做梦都要笑醒了。怂恿着手下的人直指严皇后祸国,严家专权。

严家也不是吃素的,石碑上的刻文当即就传遍京城。

一时间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一个皇后,一个贵妃,一个王爷,一个太师。前朝后宫。一团乱麻。

白莲知道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并不是因为顾衍没死,因为在她的直觉里,一直有顾衍没死的念头。

此时的吃惊是为了,与前世的变化之大。此刻已经不是前世的那个朝局,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西北之战。顾衍竟然跟严家闹到了这个地步。

白莲大概猜的出西北那边的情况,顾衍成了威胁严家军权最大的隐患,定是严立震借机要除去他,却被寻了把柄。

通敌可能有,但是叛国绝对是顾衍的主意。换谁被人置之死地之后,都不可能对敌人手软。

白莲有些头疼。

瞬息而变,说得大概就是眼前的这种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掌控,没有人能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顾衍真是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原本以为能借着石刻碑的事情,一举解决了睿亲王,压得陆晔喘不过气来,若是能逼反睿亲王最好,此时他准备不足,定然不会如前世那般成功。若他不反,便只有被昭仁帝慢慢收拾的份儿。

没想到西北的事情竟然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严家做的很好,但是却不够。

昭仁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白莲很清楚,若是平时出了这事或许还好说,但是眼前,局势一团乱麻,前段时间双星祸紫,这段时间三星聚首,如今的他,谁都不会去相信。

果不其然,严皇后遭斥责,被禁足。平西侯被降爵,严立震一支斩立决。整个严氏都愁云惨淡。

睿亲王也没好到哪里去。

如今京中四处传着石碑上的刻文,昭仁帝早已从暗中监视睿亲王,上升到派禁卫军围了睿王府,并去了他亲王的尊荣。荣贵妃被去了贵妃头衔,幽居昭阳殿,比皇后还不如。

白莲没能料到,在这件事上,昭仁帝会这般雷厉风行,拿出了当初年轻继位时的精神,根本没有给睿亲王喘息的机会。禁卫军时刻待命,金吾卫左右随行,就连四方将领的家眷都严密的监控着,以防军中有异动。

京中风声鹤唳,睿王府中,被去了亲王位的睿王,接到昭仁帝颁布的旨意,剥夺亲王之位,择日就要遣送至皇陵,不得召,不得出。

竟是当初对待周弘文的招数。

睿王府中。

睿亲王急的在书房中走来走去。他甚至能想象,只要自己去了皇陵,不出一年,就会有自己暴毙的消息传出。这件事换作自己做皇帝,任谁被冠上七杀星的罪名,都会想办法除去的。

睿亲王如今就是想做什么,也受到了牵制,整个睿王府被禁军围着,如果他有什么异动,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完全可以想象。

就在睿亲王决定孤注一掷,还是忍让退避的时候,常云趁夜溜进了睿王府,带来了陆晔的一封信。

ps:抱歉,有些私事耽误码字了。12点还有一更。

今天在销售榜第三,感谢大家的支持,订阅和打赏,谢谢你们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本书。

感谢janeuwoo的和氏璧,想对着你笑,熹日,胖胖,梦若幽溪,雨的诠释,达克莱依的打赏,以及诸位的月票。

第401章 及笄礼

睿亲王打开信,看到上面简略的写到:

退至皇陵,避其锋芒。养精蓄锐,谋定后动。

睿亲王看完后,抬起头看着常云,常云见睿亲王脸上忧色未减,便想到了来时陆晔的嘱咐,说道:

“王爷,陆晔让属下转告王爷,说王爷万不可动旁的念头。此时先机已失,无论做什么都是玉石俱焚。如今避其锋芒,京中的风波还未平息,退出局外才是最好的出路。届时严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王爷不过是从明处转到暗处。而且,这次的石碑刻文是在皇陵出的,想走出这个死局,关键还在皇陵。”

睿亲王听常云说了,心中便猜到陆晔定是有了计谋,便问道:“晔儿他可有说怎么做?”

常云从怀中拿出另一封信,递给了睿亲王说道:“侯爷说,让王爷到了皇陵只管按照上面的做,京中一切有他。”

常云走后,睿亲王打开那封信,看着上面陆晔亲笔写下的字迹。睿亲王一字一句的看得清楚,看完后,一颗心稳稳的放了回去,之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然后将信放置烛火之上,不一会就被火舌吞噬了,转眼就变成了灰烬。

谁也不会想象,那一张薄薄的纸上曾写下过足以祸乱朝纲的计策。

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迎来了白莲的及笄礼。

卫氏从进五月就开始筹备,那日的宾客,宴请的亲朋,及笄礼上的赞者,正宾,有司卫氏一早就安排妥当。

卫氏就白莲一个女儿,且白莲对她的意义非凡,前几年若是没有这个贴心的小棉袄,日子还不定过到什么份儿上。及笄礼是女儿家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卫氏格外的看重。白荷跟白莲同一天生辰。因此及笄礼也沾了白莲的光。

最近局势紧张,瞬息万变,白莲为此极其耗神,不过半月的时间。也看出了清瘦,反倒比往日多了两分楚楚之态。

绿萝过来传话,说是客人都已经到了,正宾也已入席主宾位,可以开礼了。

白莲看着铜镜中一身采衣的自己。听到了钟乐之声想起,便缓缓从东房内走出。

踏进正厅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被门口出现的那一抹身影吸引。采衣采履,青丝垂在脑后,素净如玉的脸庞,清澈如水的目光,似是将每个人都看到了,也似是谁都没看。

眼波流转,仪态万千。

这里在座的许多人都是知道白莲当初与杨青订婚的真相,心头都道了一声可惜。

这样的品貌。若不是天煞孤星的命格,就是做那宫中的娘娘,也不在话下。

白莲不知旁人心中所想,只专心的迈着自己的步子。每走一步便会想起前世的时候,自己也曾在这样的钟乐之声中进行过及笄之礼。

那时候比眼前的仪式更为隆重。

宫中那么多公主,自己是唯一一个嫡出的,场面可想而知。

白莲走到场中间,面向南,对着观礼的宾客们行了揖礼。之后就面向西跪坐在提前放置的席上。

卫氏请的赞者是白凝,她在闺中就与白莲交好。这次更是自告奋勇要做赞者。

在正宾郑王妃的母亲崔夫人的吟咏着:“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声中。梳头,加笄。

之后便有人搀扶起白莲,行至东次间换上了素衣襦裙。

白莲行事沉稳大气,气度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