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攻略-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歉了,说好六点,又延迟到现在。xh:。153。62。201
第398章 顾衍活着
京中的局势紧张,相比于京城,西北的局势也是一触即发。
严立震窝在三城之中,严防死守,除了防备王猛和罗信有可能带回顾衍,还要防着羌族的突袭。
如今草肥马壮,羌族的骑兵更是骁勇,严立震的军纪哪里比得上当初顾衍在的时候,被羌族的骑兵一冲,就四处逃窜,毫无士气可言。
许多军中的老兵只是叹气,军中的将领不敢插言。
毕竟顾衍能不能回来没人知道,剩下王猛和罗信二人,就算回来了,也落不了好,已经被严立震扣上了叛军的帽子。
好端端的一场清扫西北的战役,却被羌族趁虚而入。
严立震则是一早就收到了京中的消息,原本平西侯已经打算上路,却被昭仁帝给留在了京中。
严立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平西侯不来,如今西北所有的大权都在自己手中,看到所有的将领都奉承着自己。军营中大小事务都会过来请示下自己,严立震这个将军是越当越顺心。
包括三城中其他的地方官员,也都每日里都会宴请于他,这让他对权势的心异常的膨胀。
他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平西侯一直不来西北才好呢!
这日酒足饭饱,他抱着手下进献上来的美人正在酣眠,门外就传来急急的拍门声。
先被惊动醒的是他身边的女人,听到这样急促的拍门声,一下便惊吓的坐了起来。
推了推身边的人,急急的喊着:“将军。。。将军。。。您快醒醒。。。”
严立震被唤醒,刚要皱眉呵斥,便听到了外面的声音,睡意一下便消散了。
他披衣做起,大声喝道:“何事?”
只听外面急促的回道:“将军,大事不好,北城那边被羌族侵入。李将军带着人去支应,没想到李将军原本守着的西面也失守了!”
严立震听了话,当即就吓出了一身冷汗。
也顾不上衣冠不整,直接穿鞋下地。打开了房门。床里的美人见此情况,立刻拉上被子往里一缩。
“外面现在什么个情况?”严立震紧张的问着。
“将。。。将军。。。羌族骁勇。。。我军难以抵挡,只怕。。。只怕。。。。。。”来人面色发白,神情紧张,言语吞吐。严立震立马就明白了。
这城怕是守不住了!
羌族的骑兵他见识过,所过之处,那必是血肉翻飞,如果北面和西面城门没被攻入,还有一线能守住的生机。如今两面已经被破,就宛如撤了屏障一般,让羌族长驱而入了。
“还愣着干嘛,传令下去,快撤,撤到邕城!”严立震说完。来报信的人就飞速的转身去传信。
严立震一边穿戴衣冠,一边口中骂着:“真他娘的倒霉。。。。。。”
还没骂完,床上那个女子就可怜兮兮的缠了上来说道:“将军带奴一起走吧。”
严立震此刻心里正烦着呢,当即就将她甩开了,口中喝道:“没眼色的东西,没看到爷要去打仗吗?”
说着便不理会身后的哭声,抓起墙上的刀便走了出去。
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一些无心应战的早已毫无心里负担的一路急退。原本驻守的西北军一直都是听任顾衍的命令。
而顾衍手底的兵,原就没有不战而退的理念。只是,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的往后退去,意念再强的人也顶不住羌族的猛攻。
或战死,或跟着一起撤退,或继续顶着。等着战死。
就在他们心底的意念开始动摇的时候,只听到城外更刺耳的厮杀声传来,伴随着惊天的战鼓声,咚咚的让人心血澎湃!
那是他们熟悉的声音!
“杀啊。。。。。。”
不是羌族的话语,周朝士兵的喊声让他们格外的振奋。
就连那些已经撤退的士兵们,听到着熟悉的鼓声。熟悉的喊声,也都停住了脚步!
为什么要撤退!
这本是他们的疆土!
这两个月来受了羌族多少骚扰,窝在城中不出,是个血性男儿都会觉得憋屈!
羌族骁勇,他们原也是骁勇的!
只是,曾让他们仰望,给予他们信念的那个人不在,便由着怂包拖散了他们的士气!
他们心中的畏惧渐渐消散,他们心底的血性正在萌芽,瞬间便破土而出,成参天大树!
战马横冲,刀光剑影,血肉翻飞。
有敌人的头颅滚落,有战友相继倒下,他们越战越勇!
每个人都仿佛是修罗场中走出来的弑神一般,带着腥风血雨,碾压着敌人。
天际泛出鱼肚色的时候,被前后夹击的羌族军队才被歼灭了干净。
有趁乱逃窜的,已经不成气候。
当城中人,不论是兵将,还是没有逃走的百姓,在看到一身铠甲,骑在黑色战马上的顾衍时,看着他的头盔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们心中泛起从未有过的热浪,一潮高过一潮。
尽管此时的铠甲染着泛黑的血迹,尽管那人冷硬的脸庞上胡子拉杂,眼底有青影。却让人异常的心安。
有他在的时候,从来就不用担心羌族来犯。
从来不用像昨晚那样四处逃窜。
此时他们才反应过来。
将军没死!
将军还在!
“王猛。”顾衍声音还染着刚才嗜血的气息。
“莫将在!”王猛翻身下马,听命于顾衍的马前。
“传我命令,去缉拿通敌叛国,后又弃城而逃的严立震,如有违抗者,与他同罪,就地正法!”
王猛听了顾衍的声音,嘹亮的应了声是。之后就带着人去追严立震了。
“宋戟。”顾衍再出声。
“莫将在!”
“将戎族首领押入大牢,严加看管。待战事结束,押他进京。”
“末将遵命。”宋戟领命而去。
“罗信。”
“莫将在!”罗信听命与马前。
“传信京中,严立震通敌叛国,谋害主帅,请圣上定夺。”
罗信听顾衍说完,毫不犹豫的应了声是。
待一切吩咐完后,顾衍看着日出的方向,计划总算完成了,比预想中的还要快。
若不是严立震与戎族暗中通信,在军中安置尖细,泄露大顾衍所帅部队的行踪,西北军也不会遭遇伏击。
顾衍急中生智,断尾求生。带着孤军深入敌后,游击了一个多月,才擒获了戎族首领。
王猛与罗信前来汇合的时候,便一举清扫了戎族的余孽。
顾衍原以为,战事要拉锯到十月,如此算来,再腾出一个月时间去清扫羌族残余,便可提前回京了。
ps:跟大家说个事,本书的大神之光开启了,名为“咸客之光”,有全定的朋友可以去电脑上操作一下,点亮咸客之光,给作者菌充一下门面。咱们一起抱团一起走~
感谢熹日,南柯一梦,雨的诠释,梦若幽溪,胖胖的打赏,后台这两天有点抽,漏了谁的要告诉我一声哦。还要感谢大家的月票,你们太给力了!
推荐《穿到七十年代蜕变》偶是一名爱上团长的女兵,甜蜜蜜到甜腻喔。已经完结,欢迎大家围观
第399章 祸根
与西北局势一样紧张的京城,并没有顾衍清扫西北那样顺风顺水,化险为夷。
昭仁帝是在当天就起驾回了京中。那块石碑也被一同带了回去。
还没离开龙吟山,陆晔就收到了孙总管传出来的消息,碑文上的内容俱已知晓。
陆晔听到的那一瞬间,还真是被气的咬了牙。
怪不得她在后山的时候,敢那么理直气壮的说拭目以待。
这一篇碑文,真是把所有人都给绕了进去。
她竟然还敢那般理直气壮的说她从来不殃及无辜,自己的母亲何其无辜,她竟将祸水东引,暗指自己的母亲!
严皇后有严家为依仗,昭仁帝不敢妄动。但是荣贵妃所依靠的睿亲王都被这碑文给绕了进去,还有什么依仗可言。
陆晔没想到破解的办法时,昭仁帝就要起驾回京中了。
陆晔别无他法,只得先一步让常云回京中,把这里的事情传到昭阳殿和阳春宫去。
从知道李氏在宫中的那一刻开始,陆晔就在筹备着人手,只等着时机合适,救李氏出来。
此时不是最好的时机,却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在昭仁帝回宫之前,必须想办法将李氏接出。
陆晔这样想,睿亲王却不这样想。
他是万万没想到会被这样反将一军,在陆晔告诉他已经派常云回去,想办法接李氏出来的时候,睿亲王急的猛地站了起来。
“晔儿,此举万万不成!”
陆晔心中一沉,看向了睿亲王。
接触到陆晔目光的时候,睿亲王心头警铃大作,强作镇定的说道:“晔儿,且不可冲动。宫中戒备森严,将人接出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事后追究。你未必就能脱身,万万不可鲁莽行事。”
陆晔没有接话,而是仔细的看着睿亲王,似是想看到他的心底一般。
许久。才听陆晔说道:“事后再说事后,眼下不能由着母亲再待在宫中了。”
睿亲王听了陆晔的话也是沉默了许久,想到石碑上的刻文,也是一阵头疼。
这是一个死局,原本以为已经将严家打落尘埃。没想到却被反将了一军,如今进退不得。就连往日里从容不迫的陆晔都对这件事有了无力感,剑走偏锋的要将李氏接出宫中。
“晔儿,你听我一句,眼下不是时机。若是此时将你母亲接出,加上昏君对于这次刻文的事情,一定不会轻饶了陆家。本王护得你们母子,却难以护住陆氏全族。对于陆家。。。。。。本王一直心怀愧疚,不想周皇室再添罪孽了。”睿亲王说着,眉头深皱。一副自责的样子继续说道:“这次的事情,就算拼尽我全力,我也要保你母亲平安,绝对不能让你涉险!”
睿亲王说得情真意切,陆晔想到睿亲王曾有一次醉中说过,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放任母亲嫁到了陆家,那时他的痛色不是假装的。
这种求而不得的苦,陆晔很清楚。哪怕他心底对睿亲王还是十分的鄙视,从心中不认可他这个父亲,但是。想到他那时的沉痛之色,陆晔就会生出一种通病相连之感。
睿亲王说的没错。
陆晔想到了李氏的安危,却忽略了陆家。
如果昏君迁怒陆家,自己倒是无畏。但是陆家却是顶不住。
陆晔左思右想,怎样都不得双全之法!
想到白莲是又爱又恨,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难题。
想了整整一个晚上,到了天将亮的时候,陆晔才决定。要先顾及陆家。
只要他活着,陆家便是他的责任!
他披衣坐起,出了房间。
此处是在回京的路上,休息了今晚,明天下午就到京城了。陆晔看了看正东的一排屋子,禁卫军围得严严实实。
陆晔眯着眼,眼中闪着的光芒连夜色都不能覆盖。
在夜风中站了半个时辰,陆晔才喊来了身边跟着的另一个随从常风,写了一封信交给他说道:“赶在中午前阻止常云的计划,将这封信交给长春道长,他知道怎么做。”
常风听了后就带着陆晔的信离开了。
陆晔看着渐渐泛白的天际,一夜的无眠丝毫不觉得疲惫,反倒是激起了心底的沸腾。
想到白莲的时候,只觉得引动了全身的血液一般。棋逢对手才了无遗憾。
你以借天之言来反击,那便要看天意是站在谁的那边。
…
昭仁帝回皇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严皇后将昭阳殿前后的围了起来,而睿王府遭遇了与前段时间,严家一样的待遇,被昭仁帝暗中严密监视着。
昭仁帝终是心软,所以才选择不见荣贵妃,而是交给皇后将她软禁。
而后,昭仁帝则是直奔阳春宫。到了阳春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