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婚姻背靠背 >

第14章

婚姻背靠背-第14章

小说: 婚姻背靠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没什么。要真有问题,我掉头就走,哪儿还能让你再掏钱啊。大侄女你就放心吧,我们农村里出来的,皮糙肉实,一年到头连个感冒都不待见,好着呢。“莲姨心头石头落地,笑逐颜开,拍着胸膛打起了包票。。

  检查报告出来,莲姨的身体果然如她所说一切无恙,只是妇科检查出了点炎症。

  这个可以理解,农村的卫生条件差,不要说天天洗澡换衣服了,冬天隔个十天半月的进一次澡堂就很奢侈了。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只要不影响吃不影响住不影响生孩子,谁吃饱了没事跑卫生所脱裤子去。所以,农村百分之八十的妇女多少都有点妇科病。讲究点的,间或拿来洗洗塞塞;不讲究点的则根本不当回事。

  莲姨就是这样,周若水给她配了“洁尔阴”“妇康栓”,愣是让莲姨给退了:“花这个钱干嘛,我这都几十年了,不疼也不庠,又不会传染。你若嫌脏啊,回去你专门给我几个脸盆,衣服啊裤头啊分开洗就得了。”

  周若水心中暗暗叫苦“怎么会不传染。家里就一个卫生间,我们两个女人坐同一个马桶,不定哪天就传上了”看看莲姨已经大踏步的走出了院门,心中不安,转念又想想自己也别太小心眼太在意了,大不了以后上厕所当心一点就是了,于是紧赶了几步,两人说说笑笑的回家。
第四十七节 枉做小人
事实证明,老周给周若水找来这个莲姨,还是蛮有眼光的。莲姨就像一块璞玉,外表粗砺暗淡,但只要剔去外面这层表像,将她置身于在日光下置身于生活里,勤劳、乐观、朴实、节俭这些传统妇女美德灼灼生辉,散发出可贵而又可爱的光华。

  莲姨到来之后,先是跟在周若水后面熟悉了电器操作、物品摆放、清洗卫生、注意事项先等各项工作,第二天就脱离视线上岗操作,从清扫整理到换洗晾晒,妥帖万分。

  衣帽裤袜,分门别类,该挂就挂,该收就收;

  厨房油烟机煤气灶干燥洁净,台板菜盆光亮鉴人;

  地板和家具纤尘不染,油亮溜滑,苍蝇打转,蚊子劈叉;

  门窗玻璃更是似有似无,难分难辩;

  李林国有一次未及细看径直去阳台,“通”地一声结结实实地和玻璃门来了个亲密接触,惹得旁边的周若水咯咯直笑。李林国撞疼了额头,还将信将疑,拿手触了触,这才确认玻璃门真实存在:实在是太干净了,已达至若无境界。李林国还开着玩笑说让周若水在上面帖张纸,写上:小心玻璃!

  在清洗方面,莲姨表现出了自己节俭的固执,坚持不肯启用洗衣机。所有的衣物,用手搓洗,并用李小龙的大澡盆一次次漂洗 ,直至不再起泡,捞起用手拧干了,再拂平了挂好,晒好的时候,衣服服服帖帖平平整整,连烫都省了。“什么洗衣机啊,都是些败家的懒胚东西,再好的衣服,都能给你吡烂纠断糟蹋了。多费水啊,管子里哗拉哗拉得,让你看不到不心疼,可人听得到啊,这白花花的那可都是钱啊,就这么影子不见地就冲没了,这要在我们农村里啊,这女人可得千人骂万人指了。。。。。。。”莲姨不知道什么是环保,但她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是大限度的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第一桶洗衣水拿来冲马桶,第二桶拿来拖地板,第三桶拿来浇花草,坚持不懈。

  周若水心中惭愧,自己一向认为洗衣机洗碗机之类的家用电器是本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除了有效得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广大家庭妇女得以万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是拉动了内需加速了流通,给各行各业注入了生命力。这样一项伟大的发明,看在莲姨眼里,却是垃圾,不但毫无用处,还是个败家机器。

  相比较这些来说,莲姨的烹调水平相当较弱,但这仅从她自身能力纵向比较而言,横向于周若水、周若水母亲甚至于周若水婆婆,莲姨经过细心观察,耐心思考,几经摸索,竟然在周若水和李林国两个迥然不同的口味中找到了切合点,此后每天的饭桌上,荤素拾配,炒汤结合,浓淡适宜,口味得当,李林国和周若水均感满意。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莲姨的工作能力表现来说得,对于其品德,还有待于观察。第十天,周若水想起母亲的吩咐,依计行事,出门前特意换了裤子。

  一小时后,周若水回家一进门,莲姨满脸不安迎了上来,大嗓门带着哭腔:“大侄女,你快看看,这钱还能用不?真是对不起,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你看,都是我,怎么就忘记先掏一下呢。我一拎起来,几个硬币就咚隆咚隆掉出来了,有一个还打着转儿钻进了洗脸柜底下,我忙去掏啊,可这我手太大了,就是掏不出来。也不知掉进去了一个还是两个,就只顾着捡这头了,也没想起再掏一下袋子,直接就泡水里了,。大侄女,你快看一下,还能用不。 这要是真不行了,那,那就。。。。”

  边说边摊开手,手心里是那张假币和两个硬币。


()
  周若水虚伪地劝慰她:“没事,没事,别担心,能用,能用,不就是湿了吗,一会就干了。都怪我,我给忘记拿出来了,不要紧的。”冷不丁打量到她右手背上磕破的一块皮,一下子百感交集,虽佯装未见,心中却暗骂自己卑鄙下流,可耻可恨,。

  “噢,那就好,那就好,不然,我真要难为情死了”。莲姨这才心安,拿手搓着围兜,满心愧疚地去干活。

  经过这么一着,周若水对莲姨算是放心了。

  李林国事后诸葛亮:“我就说嘛,莲姨不会是这样的人的,看看样子就知道了嘛,还听你妈的馊主意,搞什么品德测试,枉做小人了吧。“

  “就你能说,你电眼超人啊,看一眼就知道好人坏人了,我都试完了你再马后炮,有意思吗。我倒愿意做小人啊,还不是为了求个安心,为了你儿子李小龙,为了你嘛!”周若水本指望李林国说点感谢的话,不感谢至少安慰下嘛,可李林国倒好,打着赤膊摇薄扇――说起风凉话来了。

  “好好好,算我说错了,谢谢你,谢谢老婆大人舍生取义、大仁大义,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换回小人及犬子的性命财产安全,大恩不言谢,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山不转水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怕自己又不小心说错话惹周若水雌威大发,李林国忙跳将起来,对着周若水作抱拳作揖状,逃之大吉。

  周若水满腹话语烂在肚子里,郁郁不得出。
第四十八节 父亲的慧眼
一星期后,母亲打来电话,询问情况。

  正打瞌睡呢就有人送来枕头,周若水是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详尽汇报,并表示了对莲姨的极大满意。

  “那就好。我就说嘛,你爸这人,别看平时慢腾腾像蚂蚁爬树,要真办事还挺上心的。嗨,回来就听这老头子跟我念,说这个莲姨啊,他还亲自去请了两次呢,再去一次就成刘备请诸葛了。我还说呢,又不要人家白做,每月六百,真金白银是要付工钱的,你还这样巴巴求人似得,别给我们女儿请了尊镀金的泥胎菩萨………外表光鲜,里面全是烂草肚肠。你猜你爸怎么说?”周若水母亲不无炫耀,模仿着老头子的语气继续说道:“你爸说,这你就不懂了,哪一行做好了都不容易。别看保姆做得是体力活,可要做个好保姆那就是技术活,会技术那都是人才,是人才我们就得请。泥菩萨就泥菩萨,只要他能显灵,真能解决问题,人才神才的,照请不误!请进门之后就是管理问题了,这你不懂,小水懂,别忘了咱们女儿可是经理,手上最少也管过二十来号人呢,经验丰富着呢。”

  “哈哈……。。“周若水听得开心,又揶揄母亲:“妈,这下你明白了吧,我爸这人呀,做生意没你厉害,可人家懂政策会管理,最重要的是有一双识人慧眼,还能知人善用疑人不用。水平啊,比你高多了。”

  “去!什么水平,我跟你说啊,他啊,就这件事办得还行,其他的啊,比小孩都不如,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我让他别抽烟,少抽烟,他倒好,阴奉阳违,跟我玩捉迷藏,被抓到了还不认账,死乞白赖还跟我辩什么红牌黄牌。我就跟你爸说:知道红绿灯吗?你闯红灯了,属于明知故犯、危害社会,后果很严重得;就应该受教育扣分加罚款,这事啊,就是上天安门都是我有理!”

  周若水笑极,书呆子父亲肯定斗不过巧嘴老妈,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了。

  想像父亲的窘样,周若水笑得更欢了。

  母亲在那边听她一直大笑,还以为女儿是取笑来着:“哎,小水,你以为我说假话呢。我可跟你说,你是知道妈的,我这可都是为他好,就怕他把个身子给抽坏了。可你爸倒好,到处跟人嚷嚷,叫外人听着,还以为我是管不了窗户管大门――门槛精,为着那几个烟钱计较呢。真是活活把我给气死了,这死老头子,天天给我戳蹩脚,处处还跟我作对,真是把我给气得。。。。。。”

  “妈,可别为这个生气。我爸呀,他知道您是为他好,他啊就是逗逗你,心里啊,可怕你了,不敢和您作对的。您看噢,我们都不在家,您呢又在店里忙,他一个人也嫌闷得慌嘛,就爱跟您逗个嘴。您有空多跟他说说话,他这烟啊自然就少了。回头啊,我也帮您劝下他好吧。噢对了,妈,我哥这段打过电话回来没,他应该在学校的吧?”周若水劝慰着母亲,又想起了一件事。

  “他呀,好段都没打电话回家了,都不知道在忙啥?应该在的吧,怎么了?”母亲问。

  “噢,没什么,林国下个星期要出差了,这次要去南京,刚好可以去看下。”周若水回道。

  “啊,林国又要出差了。”母亲在那边啊了一声,又幡然了:“是噢,算起来,他这段在家也待了有好几月了。哎,只是他这一走啊,你又是一个人啊,小水啊,可真是难为你了。”

  “妈。。。。。。”周若水哽咽。

  说实话,聚少离多的日子周若水已经习惯了,结婚前就是如此,丝毫不觉什么,有时候地理和距离反倒成了美丽。可婚后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自李小龙出生后,不说耳鬓厮磨,也算是朝夕相见吧,虽然小吵小闹不断,可真要把他送出门,一去最少三个月,这心中多少还是落寞和牵挂的。尤其是周若水心中想到他这一走,家里一个孩子一个保姆一摊子事都又落在自己身上,更是凭添了几分感伤。

  “哎,小水,谁叫你当初千挑万选就挑了他了,我们又不在边上,你就自己多照顾自己点。还好,家里不是来了个保姆了吗,这家务啊小龙的事都交给她,晚上也让她带着睡,这样,你也好轻松点。”

  “嗯,知道了。”周若水应着,再家长里短的扯了几句,挂了电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九节 不知深浅却踩了个地雷
晚上,刚吃过晚饭,电话铃就响了。

  莲姨正在边上收拾桌子,不等周若水过来,径直拎了起来,先对着话筒轻“喂”了一声,一听竟然是周若水父亲老周的乡音,马上兴奋起来,提高了声调,讲开了热热闹闹的家乡客套话。

  老周就跟国务院总理似得,先是接见了莲姨,两人在电话里客套来客套去好了好一会,再点名让周若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