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寒刀行 >

第3章

寒刀行-第3章

小说: 寒刀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家丁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生疼的脸颊,吱吱唔唔地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慢慢说!”平南王脸色阴郁,声音平静得让人心生虚怯。 

  “出事了,出事了……小王爷……出事了!” 

  平南王心头一凛,沉声叱道:“小王爷怎么了?” 

  “小人听说,小王爷被打入……打入了天牢……” 

  “狗奴才,你吃错药了,没事好端端的咒骂小王爷……”王总管嘴里骂着,一脚踹在那家丁肚子上,将他踹倒在地。 

  “住手。”这时候的平南王反而显得异常冷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小王爷被打入天牢?你听谁说的?” 

  那家丁忍痛爬起,远远避开王总管,说道:“这件事已经传遍京城,人尽皆知,说是……说是小王爷图谋不轨,行刺太后,被大内侍卫抓个正着,皇上二话不说,连刑部都未通知,就将小王爷打入了天牢。” 

  “小王爷行刺太后?荒唐,可笑,是谁如此无聊,编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吓人?本王定杀不饶。” 

  “王爷,这事千真万确……”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家丁气势张皇地跑来禀报:“王爷,张公公和刑部尚书李大人带着一队兵马前来,要王爷您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南王府世子,私潜后宫,图谋不轨,行刺太后,打入天牢。子不教,父之过;身为人父,难辞其咎,念及平南王平乱有功,不予追究。钦此!”在一片死亡般的肃穆中,在一列森寒的刀光里,张公公面无表情地宣读完圣旨。 

  那道尖细又略带沙哑的嗓音,刺得平南王从背脊升起一股寒意,一颗心冰冷如铁,一直沉到了万年寒潭之底。身陷敌人重围都未曾露过惧色的他,此时目光绝望到了极点;一双操枪拿刀时都未曾颤抖的大手,此刻竟似连一张薄绢都已无力接住。 

  “本王要见太后。”过了许久,平南王才森然说道。 

  张公公被他冰冷的目光刺得一激灵,嗫嚅道:“太后受了惊吓,太医说宜多休息静养,皇上吩咐过,任何人都不准打扰。” 

  “那么……本王进宫见驾,”平南王一字一句地道,“如果愚子确实意欲图谋不轨,本王便亲手杀了这畜生,但若此事是有人存心陷害,纯属子虚乌有,本王必然查明真相,诛连九族。” 

  张公公只觉一股浓烈的杀意直透肌肤,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吃吃地道:“这……这……” 

  平南王回头看了龙御飞一眼,道:“龙捕头,你随本王一起进宫。” 

  龙御飞微微一怔,还未反应过来,张公公已然冷笑道:“龙捕头虽为先帝御赐‘神捕’,但终究职位低微,皇宫岂能容他乱闯?” 

  平南王双目圆睁,怒道:“凭本王‘平南王’三字,说去得便是去得,你这阉人若再阻挠,本王这便先杀了你。” 

  平南王之声望及其虎威,先帝在世时尚且颇为忌惮,张公公立即吓得几乎连头颅都缩入了衣领,再也不敢多言。 

  “王爷,”龙御飞连连向平南王打眼色,“稍安勿躁,此事是否属实,皇上必能明察秋毫。卑职认为,这个时候不宜冲动行事。” 

  平南王微一沉吟,悻悻然接过圣旨,一言不发,掉头而去。

  “图谋不轨,行刺太后?可笑之极!愚子贤孝忠义之名,京城中谁人不晓?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便是本王想都不敢去想,一个年轻识浅的毛头小子,怎会有如此胆量去做?”平南王气岔难平,狠狠将手中那道圣旨掼在地上,“叭嗒”,那声音在沉闷、严肃的气氛中显得异常响亮、刺耳。 

  龙御飞紧紧攒着两道浓眉,沉吟着道:“小王爷正直善良、谦卑厚道,卑职也不相信他竟会做出此事,只怕其中必有蹊跷。” 

  “龙捕头也认为此事有可疑之处?” 

  “太后视小王爷如同己出,小王爷也铭记太后疼爱之恩,二人情同母子,纵然有冲突之处,也无多大嫌隙,何至于拿性命相搏?” 

  平南王点头道:“据王总管说,愚子入宫,本是太后之意,何来行刺一说?” 

  龙御飞闻言,心念一动,正欲说话,忽见王总管快步来报:“王爷,李尚书求见。” 

  “不见。”想起方才李尚书陪同张公公前来宣读圣旨,平南王心头有气,脸色铁青。 

  “是。” 

  “等等。”王总管奔出几步,又被平南王唤住,“叫他回去好生伺候小王爷,只要小王爷少了根汗毛,便要他提头来见。” 

  “且慢!”龙御飞起身对平南王道:“王爷,能否听卑职一言?” 

  “龙捕头有话但说无妨。” 

  “李尚书此番折而复返,想必正是为了小王爷入狱一事而来,王爷何不借机打听内情?如果李尚书肯网开一面,让王爷和小王爷相见,说不定便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嗯!不错,本王真是气糊涂了,竟没有想到这一点。”平南王一拳狠狠捶在自己胸口上,“快,快请他进来。”

  李尚书本是平南王昔年麾下的一员得力副将,经平南王大力提拔,这才做到刑部尚书这个职位,对平南王的知遇之恩,他是没齿难忘。一入大堂,李尚书便即单膝跪地,诚惶诚恐地说道:“王爷,适才下官公事在身,多有不便,特来告罪。”

  “李大人不心多礼,”平南王大手挥动,“本王正好也有一事相求,希望李大人不要推辞。”

  “王爷的意思是……”李尚书目光闪烁,狐疑地望着平南王,心里显然已隐隐猜到几分。

  “李大人,对于愚子行刺太后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下官认为……其中只怕存在误会。”

  “误会?”平南王对李尚书这种推搪之辞显然非常不满,“太后明知本王只此一子,还要将他打入天牢,只怕已经不是误会那么简单。”

  “王爷,下官也是奉旨行事,这……这……”李尚书已禁不住汗滴如雨。

  平南王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道:“李尚书,本王平时待你如何?”

  李尚书连头也不敢稍抬,只是不迭声地道:“下官全仗王爷厚爱、提拔……下官这辈子无以为报!”

  “本王不必你来报答,只要求你答应本王一件事。”平南王缓缓道,“你速速作个安排,让本王父子尽快相见。”

  “王爷,这件事实在艰难,”“扑通”一声,李尚书已双膝跪倒,“皇上有旨,绝不可以让王爷父子会面,否则下官便是犯了死罪,株连九族。”

  平南王脸色铁青,沉声道:“本王只是想了解真相而已,又不是劫狱,你害怕什么?”

  “可是……王爷,皇命终不可违啊!而且天牢是关押重犯之地,守卫森严,连一只苍蝇飞进去都很可能会传到皇上耳朵里。”

  “这……”李尚书说的都是实话,平南王一时为之语塞。

  “王爷,李大人,”龙御飞慢慢走过来,“卑职倒有个办法,可以确保既不必让李大人为难,又可以见到小王爷问个明白。”他低声说了一会儿话,只见平南王和李尚书不住点头,叹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李尚书道:“王爷,事不宜迟,下官这便回去打点。”

  天牢是当今三大死牢之一,凡是被收押其中的犯人,莫不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徒,所以监牢的防备极为森严,若无皇上手谕或无刑部令牌,纵然是朝中大臣权重如平南王,也绝不能随意擅闯。

  四更已过,平南王世子却兀自难以入睡,他所处身的牢狱静得出奇,仿佛与其他的大牢是完全隔离的,他的手足也未上铐,显然刑部并未真的当他当作重犯对待。但他既为平南王府小王爷,从小养尊处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般凄凉的光景,依然让他感到沮丧万分,英俊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中愈显黯淡。本是万人瞩目的小王爷,突然间便成为阶下囚,像他这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王室子弟怎堪忍受?

  小王爷正自自艾自怨间,忽听脚步声响,有人快步而来,牢门随即被打开一线,一个狱卒闪身而入。看见这人,他满面的愁容登时化为惊奇的喜色,失声道:“龙捕头!你……你怎么会来?”

  龙御飞摇摇手,示意他不要大声说话,目光警惕地向牢房外瞧了瞧,轻声道:“王爷本想亲自来的,但皇上有旨,不许他前来探监,所以只好让在下独自前来。”

  小王爷眼睛一红,哽咽道:“我爹……他还好吗?”

  “好。”龙御飞点点头,道,“小王爷,此地在下也不敢久留,且说一说,行刺太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行刺太后?我也糊涂得很啊!”小王爷苦笑道,“昨天下午,我奉太后之命进宫,却连太后都未曾一见,便糊里糊涂的变成了刺客。”

  “小王爷,你能不能说详细一些?”龙御飞皱眉道。

  “呃……是这样的,昨天下午,张公公忽然快马来召,说是太后想念我想得紧……”

  “等等,”龙御飞打断道,“张公公?哪位张公公?”

  “就是皇上的贴身太监张公公。”

  “哦,是他。”龙御飞眉头一皱,问道,“后来呢?”

  “进宫之后,张公公却对我说,皇上正在御花园相侯,要我先去见驾。其时皇上正与云妃娘娘举杯对酌,见我来了,频频劝酒。我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皇上兴致也极高,借着微微酒意,便挥剑而舞,又随手把剑赏赐给了我。酒至酣处,有小太监来报,太后已在后宫等待多时,我便带着御赐宝剑直奔后宫,还未见到太后,便被大内侍卫张都锦张统领等人抓住,说我行刺太后,皇上怒气冲冲地赶来,二话不说,便将我送来了天牢。”

  龙御飞久久无言,脸上露出沉思之色,目光闪烁不停。

  “龙捕头,你叫我爹一定要想办法救我出去,一定要还我清白。”小王爷用一只拳头狠狠击打着坚硬的石墙,“这地方,我一刻都呆不下去……” 。。

第三章 皇宫涉险
龙御飞回到平南王府的时候,东方已露出一丝曙光。

  “怎样?龙捕头,见着了吗?”平南王彻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连声音都已经变得有些沙哑。

  龙御飞脸色凝重,缓缓道:“王爷,这件事只怕有些……棘手,依卑职所见,也许这是一场阴谋。”

  “阴谋?谁的阴谋?”平南王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皇上的阴谋,整件事根本就是皇上一手策划的。”

  “龙捕头何出此言?话可不能乱说,传了出去,那便是诛连九族的死罪。”

  “卑职不是胡说,听完小王爷的述说,卑职发现了几个疑点。”龙御飞长长吐出一口气,“第一,前来召唤小王爷进宫的人,并不是太后的贴身太监,而是张公公。这便很值得怀疑了,既然是太后想见小王爷,为何会是张公公前来下旨呢?这只有一个解释,想见小王爷的人,其实就是皇上。”

  “皇上与愚子情同手足,私交极好,如果他想见愚子,根本不必假借太后之名。”平南王颇不以为然。

  “小王爷进宫之后,皇上却在御花园中设宴命他作陪,还赐给了他一把剑,正是这把剑,才让小王爷背上了行刺之名。而皇上明知剑乃自己所赐,却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