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静静的阿娜河 >

第96章

静静的阿娜河-第96章

小说: 静静的阿娜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文山明白了:敌人在附近设立了观察哨,而且位置应该在自己主阵地海拔高度相等或略高。

  方文山挂着蒙古军官的望远镜在张望着附近可能设立的炮兵观察哨。终于在对面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下,找到了一架炮队镜和三名观侧员。四百米的距离,对三八枪来说不算太远。四声枪响过后,炮队镜和观侧哨一同玩完。炮兵连没了观察哨,炮弹的落点就只能是大方向正确就可以了。

  四名国军抬着一挺重机枪隐蔽到了观测哨的巨石下,操起电话指挥着蒙古炮兵连的炮弹。

  蒙古士兵们终于爬到了距阵地前几十米的地方。国军士兵们则撤到了松林里。六发炮弹落到了阵地前的蒙古士兵中间,二十多名蒙古兵顿时血肉横飞。蒙古士兵跳进了战壕里,却被一顿手榴弹炸得无一生存。

  重机枪响了,冲上山坡的蒙古兵们终于又溃败而逃。

  六日之战,蒙古军死伤数十人,却没有在北塔山上捞到一点便宜。

  北塔山战斗自五日报至迪化后,骑五军电令韩端团所部急令驰援。

  南京政府立即向苏联、蒙古等国提出抗议,结果可想而知:苏联政府严词拒绝指责,认为南京政府是为了扭转战争颓势、转移民众视线,意图挑起反苏、*高潮,争取美国更多的军事援助,以维持其*统治。

  蒙古政府则玩的更绝,一本正经提出抗议,抗议中国军队入侵蒙古领土,打死打伤蒙古士兵多名。蒙古人民军将坚决消灭一切盘踞在蒙古领土上的中国士兵云云。

  处于斗争形势和目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加入了苏联、蒙古方面的反对国民党卖国政权的大合唱,致使北塔山事件真相蒙冤达半个世纪之久。

  因为我们始终不渝地相信: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特殊的时期采取的特殊对策,即使是北塔山真的发生了局部冲突,那也是国民党反动政府、乌斯满匪帮蓄意策划、挑起的反苏、*的罪恶阴谋。这种特殊对策,可能在当时是无可非议的,是为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所必须的。

  六月七日。苏联方面和蒙古人民军经过重新调整布署,秘密地将迫击炮和重机枪运抵山下,准备抵近射击。大口径山炮连亦构置好新工事。

  两天来的三次进攻下来,他们已经模清了中国军队的底:中国军人没有火炮等重武器。

  马希珍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做好了必死一拼的准备。又派人和几十里外的乌斯满取得了联系,请求和乌斯满联手抗敌。

  乌斯满大刺刺地拍着胸脯说:放心吧!尕连长!对付蒙古兵我最有办法。你就看我的巴郎子们怎样砍他们吧!

  乌斯满决定第二天亲率二百多人的白俄骑兵卫队前来支援。

  七日上午,蒙古方面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全力发动了进攻。

  山脚下的河谷里,乌斯满的骑兵队冲进了蒙古兵的炮阵地,赶走了蒙古兵的马匹,抢走了弹药。大口径山炮连的士兵被砍杀殆尽。

  山半腰上的重机枪把乌斯满的骑兵从马上打倒了好几个。

  急红了眼的乌斯满单人单骑,顺着半山斜坡直插而去,机枪手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乌斯满一把拽住重机枪管连枪带人一同拽出来,向山下跑去。

  待乌斯满跑回队伍时,死不松手的重机枪手己经没了进的气。

  马希珍连绝地反击,同乌斯满的骑兵一起把蒙古士兵撵到十数里外。

  七日战斗可谓大捷。光是乌斯满的骑兵队就斩杀了一个蒙古山炮连、缴获了两挺重机枪。乌斯满的骑兵最不喜欢重武器、炸毁了山炮、把重机枪与马连长换成了两挺轻机枪后又飞骑而去。

  八日凌晨,战斗准时开始。乌斯满又率兵参战。

  双方的战场态势十分明显。蒙古兵步兵战术素养最差、骑兵稍强。但山地攻坚并不能发扬骑兵的长处,不能发挥出快速突击的威力。把骑兵赶下马来当步兵使唤,最后还不如步兵。几个兵种里炮兵打的最好。蒙古军上校将他的加强营步、骑、炮重新编组,利用炮兵技术好的特点,冲锋的士兵们距弹着点不足五十米远,只要炮声一停,五十米的距离,几十秒就可以了。蒙军上校可真是个步炮协同的专家,把战争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蒙古士兵们终于突破了一线阵地。十几名蒙古士兵冲进工事展开肉搏。

  马希珍率领着预备队三排和两挺重机枪赶来支援。马希珍一手挥刀,一手持枪将蒙军少校打死在阵地前。少校的军用皮包和望远镜成了马连长的战利品。

  士兵们把炸塌了的工事上的原木推下了山。原木可比石头的威力大多了,砸谁谁死,轧谁谁亡。机枪手们冲着往山下奔跑的士兵没命狂扫着。

  数天以来的最疯狂的战斗又一次以中国军人的胜利而告终。

  六月八日的战斗是中国方面伤亡最惨重的一天:十二人阵亡、二十余人负伤。蒙古方面损失更惨,光是一线阵地上就留下了三十三具尸体,其中军官的尸体就有十六人。据蒙古方面事后发表战报说,北塔山保卫战蒙古方面一共牺牲了二十来人。

  只有鬼才相信,蒙军的这个加强营光是被石头、原木砸死的就不止这个数。

  阵地上,士兵们抓紧战斗间隙在抢修工事,清理武器弹药。

  伙夫们抬着几大筐煮熟的马肉来到阵地上,饿疯了的士兵们每人手抓两块肉团,连撕带咬拼命往肚里咽。这是阵地上难得的安静的时间。

  又是一股浓烈的莫合烟味从隐蔽部里飘了出来,不抽烟的马希珍被熏的跑出来,一屁股从坐在蒙军少校的腰上喘着粗气。

  马连长拍着少校的肩说:“对不起了兄弟!你不该躺在这里,原来咱们可都是中国人哪!”

  暖暖的六月骄阳,照耀在北塔山上。山上山下一片翠绿。

  士兵们累了,吃饱了的战士们一个个抱着枪、倚着树、靠着石头睡着了。坡顶的松树上,几只大胆的山雀在松枝间蹦跳争吵,居然没有吵醒熟睡的战士们。

  突然,山雀们停止了争吵嬉闹,空气仿佛在颤动,山雀们拍动着翅膀飞向远处。

  酣睡的战士们都醒了,倾听这巨大的声响来自何方。

  越来越近了,一闪一闪的,凝固了的时空一起伴随着震动,同山、同树一齐颤抖了起来。

  马连长大声喊:“快携带武器,到松林里隐蔽”!

  士兵们听到连长的喊声,纷纷钻到松林里望着空中。

  从北方的空中飞过來四架大肚子飞机………杜2轰炸机。它们知道中国军队没有空军支援,一个个飞的很低很低。沿着峰脊自北向南把带来的炸弹、燃烧弹魚贯倾下。然后自西向东如法炮制。四架杜2将十数吨炸弹全数倾泻在北塔山主峰阿同敖包山上后,得意洋洋地哼哼着向西北方向而去。

  北塔山主峰上的旗杆炸的剩下一截木桩。马厩里也挨了一颗炸弹,一下子就炸死了十几匹军马。看样子是又要吃几天死马肉了。

  马连长和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头那叫一个乐呀,四架大肚皮,下了那么多的弹,骑兵连的官兵居然连一个受伤的都洠в小

  方文山在弹坑前对沿山包转悠着的连长说:“找找吧!拣上两块大点的,带回去给老婆子打把菜刀,好歹也是个念想。”两人正在逗着乐呢,就听到有人在喊:“副连长负伤了!”

  原来副连长谢开诚一屁股坐在了一块尖尖的弹片上,这不!卫生兵正拿着镊子往外拔呢。

  方文山嘬着牙花子说:“真他妈的晦气,刚才还在说下了那么多的蛋,没一个受伤的。这面刚说完,那面屁股上就扎烂了。看来是有人想混战伤津贴了!”

  龇牙咧嘴的谢开成说:“狗日的方文山,老子啥时侯领过战伤津贴。你只要把你白胖胖的媳妇叫来陪我两天就行了。”方文山正准备回击时,望见空中飞来一个黑呼呼的炮弹,一蹦子跳进了防炮洞。洞外的副连长和卫生兵顿时被炸的挂在了树上。

  令人不解的是,其余的炮弹弹着点不断地向下延伸着,最后终于落在蒙古士兵的马群里。而且一下子就是十几发炮弹。这是国军自己的八二迫击炮。

  天哪!我们的援兵到了。马希珍高兴地想喊却洠Ш俺錾啡盏暮B樽釉趺茨梦业母绷ず臀郎粤伺诹恕

  山脚下的蒙军上校望着黑乌鸦一样的炮弹不断落下,心里明白了。中国军队的援军到了,拿下北塔山是洠е竿恕F锉巧狭寺恚奖巧狭似担孀派闲5拿钕蛎晒欧较虮既ァ

  马希珍连的士兵们在半坡和援军会师了。

  正是这支一百来人的队伍,面对数倍于我的强敌,独力支撑四天四夜,守卫着国土寸土未失。韩端心里纵有千言万语,望着手下这支疲惫之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松树林里,韩团长听取了马连长等人的战况汇报,认真的翻阅着蒙军少校的作战皮包里的资料。

  韩团长对马希珍说:“马连长你知道不知道!你现在是名人了,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你马希珍。北塔山一仗,保卫了国土,捍卫了中国军人的荣誉,历史将永远记住你们的。从你缴获的蒙军资料来看,他们的作战手册上明确指明是为了打通一条自西向东的战略通道。另外,这份地图是苏联四七年版的最新地图。苏联方面不仅把北塔山地区划给了蒙古国,而且还改动了从伊犁到塔城的沿线边界,巴音鲁克玄乎了,额尔齐斯河流域也够戗。情况紧急,本想让你和弟兄们休息休息再走,眼下看来是不行了。你现在就集合部队,把伤员装到车上,其余的人骑马护送车队到奇台军部。你挑几个人快马赶往迪化汇报,把那两个蒙军代表也给我送到迪化,好歹是个活证。”

  马连长听到团长说起那两名蒙军代表,连声大叫“糟了!糟了!”边喊边往后坡的地窝子跑去。不明就里的韩团长一拨人跟在马连长后面跑。

  马希珍站在后山的地窝子边上发着呆,一句话也说不出。

  自六月四号至今己经是第五天了。从五号开战起,自己就把扔在地窝子里的两名蒙军代表的事忘的干干净净,就算是这两个人还没饿死。可是关他们的地窝子哪里去了?

  上午飞机轰炸时,一颗二百多斤的炸弹把地窝子炸洠Я恕R桓錾钌畹拇蟮永镄钭乓煌羟逅殂殂榈匮刈攀断蛲饷白牛钢簧酵苷刈趴颖谠诹废巴苡灸兀

  马连长在弹坑四周寻找着蒙古代表的尸体,弹坑外十几米处有一只大马靴,靴里还有一条腿。马连长掂着皮靴向团长说明了原由。

  韩团的上千名官兵在韩团长的严历督促下,开始环山俢筑二十多公里的防御工事。

  每一道工事前都构筑了一道深两米、宽四米的缓冲壕,以防止敌人的骑兵和装甲兵实施快速冲击,延滞敌人冲击速度。两山要隘处,埋设了大量炸药,一旦阵地失守,就与敌人同归于尽。

  环山工事土石方工作量极大,但在韩端的严督下,军官和士兵都一样,光着膀子玩命地连轴转。半个月之后,完整的环山防御工事修成了。

  看来人的潜能只要使劲挤,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国军的土工作业水平真是洠Х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