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地板上的母亲 >

第71章

地板上的母亲-第71章

小说: 地板上的母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干部,她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招待好这些人,她的女儿就能被推荐上大学。直到那些人吃个盘底朝天,抹抹嘴走远了,母亲靠在门框上,拉起围裙擦擦蜇得眼睛酸痛的汗水,久久望着大路尽头,陶醉在美好的想像之中,忘记了自己还饿着肚子! 
我喜欢广场上的草,更喜欢山里的杏,摘一颗放嘴里,一下子就咬住了少不更事的童年。 
架上的葫芦娃子,头顶黄花,长风老日头里,油嫩嫩的绿! 
被孩子宠爱的感觉真好 
被父母宠爱,如风过林梢,总是有形无痕。被儿女宠爱,是溪涧流水,那种拍打嬉闹、激溅潆绕,是一种渗入骨髓的体验,这体验也许就叫幸福吧。 
还没进入七月,我就开始盼望读研究生的儿子回家。虽然没有了大一时的急切,他晨起揉眼的样子,夜深打呵欠的样子,下意识摸后脑勺的样子,和他的淘气包弟弟这屋那屋追打的样子,大的高谈阔论,小的手支下巴听得两眼放光的样子……自自然然的气息和态势,扑扑绽放,原本是我心里头的秘密花园啊! 
一想起小哥儿俩听歌、看碟、啃西瓜,飞跑着下楼买雪糕,把一个沉寂无声的 
家装满欢歌谑语,雪亮的水花拍打着心灵,不知不觉,我就变成了摇头摆尾吐泡泡的鱼精! 
《龙猫》、《幻城》、《悟空传》、《流云尼玛》、《凶冥十杀阵》…… 
周杰伦、陶喆、李健…… 
这颗脑袋一次又一次被换水。 
等到想起小星星的作业,长长的假期差不多只剩下个尾巴了!为了做母亲的职责,我急急忙忙给不多的日子打格儿,逼着他紧赶慢赶。 
可大动物守着两个小动物,禁不住轻闲的嬉戏像春田里的草,这边捺住了,那边冒出来。说好休息十分钟,等到抬头看表,差不多一个小时飞逃而去。哥哥使个眼色说:小星星,你看妈妈的脸!小星星舌头一伸,赶快趴回桌子上去。 
四年大学生活,我那个笨儿子没学会抽烟,更没学会谈恋爱,却学会了喝酒,也不喝白酒,只喝啤酒和 
葡萄酒。小酌浅醉后,放开喉咙,一首接一首,扯起成串他喜爱的歌曲,唱个没完没了,那声那质那神态,简直可以乱真。我不得不相信他的话,每次晚会,只要他一展歌喉,女生就会尖叫不止。唱得兴起,冷不防,搬起体重不轻的老妈,从这个房间撂到那个房间。我说,快别闪了腰,你将来的媳妇可没有这么重!他说:老妈,别动,让我先练练!将来有一天你生病了……忽又停住不往下说。小星星还没这么大劲儿,急得直嚷嚷:妈,你下来,妈,你下来!让我背背…… 
在这一对活宝面前,我想要不耍赖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篇文章写完了,几件衣物搓净晾好了,或是他们有一会儿不理我了,我就躺在床上,一边踢腾着腿脚,一边嗯嗯嗯作婴儿态,没有半点嗲声嗲气,完全是从身心各个部位一齐发出的真情呼救,仿佛回到了瓜在藤上的年岁,身心合一,荡荡悠悠,一片神魂直随了那朗朗高天长长的风! 
桌子椅子一阵乱响,两个臭儿子脚跟脚地跑过来,妈妈!妈妈!不住声地喊,眉里眼里都是笑。 
真是架上的葫芦娃子,头顶黄花,长风老日头里,油嫩嫩的绿啊! 
我平生最讨厌做饭,偶尔下厨,不忍心的儿子隔会儿就会跑过去,抱着我的腰,“妈咪,妈咪”喊上一大串子……这种温暖和宠爱,无法形容的受用。 
一旦儿子不听话,我最有效的杀手锏你猜是什么?就是有病或是装病不去看医生。哪怕生再大的气,顷刻云散烟消,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 
哐冬哐冬,哐冬哐冬,哐冬哐冬哐冬哐冬—— 
火车就要到站了! 
和山川淡淡一体的,总是这般人间美意。 
水嫩的茶菇 
我的器量向来不大,遇到不顺心的事,心火腾腾,总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没想到,这次去石人山,不小心把相机落在一家小店,赶快回去找,已然觅之不得,免不了追悔莫及。可奇怪的是,往日丢辆自行车就怨天怨地的我,竟然很快就回到了清流白沙的平静。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清音脆响的山水画幅慢慢退隐之后,有几个细节凸现出来:我站在三点钟的毒太阳底下,一连拦了几辆车都没拦住,正狼狈,遇到了那个骑 
摩托车到邻村办事的人。二话不说,他放下自己的事儿,加足马力,驮上我一口气儿飞驰百余里山路,好心嘱咐我一定要好话多说。可到了店里,一问无果,他愠怒又不敢言的脸色,立马阴沉得能拧下水来,比自己丢了相机还恼火。店家说错过四点十分那趟车就没车了,他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我送你到有车的地方。”我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几分钟后,来不及道一声别,就登上了返程的汽车,把这个好人扔在了那里…… 
回忆路途中简短的交谈,他说自己是个苦命人,三十六岁丧妻,怕一双儿女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娶。又当爹又当娘,十几年孤凄无助的日子,心上免不了坑坑洼洼吧?难得他不曾麻木了急人所难的好心肠!匆忙之中,我只知道他姓魏,至于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怕是再也无从得知了! 
梦与醒的边缘,雨烟升腾,恍惚中灰青的茶菇漂浮而至,水嫩嫩让人喜爱。一会儿在转运谷的密林里,一会儿在龙潭峡的幽涧中,一会儿是朋友伸向我的援手,一会儿是儿子搀扶陌生游人的双臂;一时是天光蒙蒙的早晨,那个叫王学敏的人驾着摩托车,驮着我大鸟一样掠过十八里坑洼泥泞;一时是烈日炎炎的中午,魏先生的摩托车风驰电掣,带我掠过大片林光野气……清醒的缝隙里亮光一闪,一只好看的蝴蝶,被玻璃窗困住,挣扎碰撞,总也穿不出去。女孩儿轻轻捧起它,放飞在涌进小院的幽蓝里…… 
和山川淡淡一体的,总是这般人间美意,水亮如茶菇,反哺着我的心灵,洗剥了焦虑和懊丧,让安宁平和这么快就降临。感谢上帝,感谢上帝用这样的方式,拯救我的肉体凡心;感谢所有秉承好意的人,感谢他们用一盏盏不灭的心灯,时时为我照路。 
存放着童年往事让人回想,居住着血脉亲人让人牵念,这才是家园。 
家园 
那天,去西高皇看沈老师,问到归期,无意说出“回家”,她竟如遇知音,高兴地拿出相册,把她安置在洛杉矶的“家”里里外外说了个遍。 
她在大西洋彼岸呆了将近二十年,已经加入美国国籍,做了加州大学的教授,也算是扎住根了。按她的说法,在美国她只不过是个穷人,工作比较累,每周六节课,三个课头儿,还要指导论文,批改作业,确实不轻松。但她还有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至于美国的大峡谷、黄石公园、 
墨西哥湾,就像逛自家的后花园,活得够潇洒的。 
没有家室之累,她就把种花种菜当成放松休闲的家务。两层小楼建在一片垫高的洼地上,周遭的空地填的都是建筑垃圾。为了能种东西,她买一把十来斤重的铁镐,抡开来一天刨两三平方。将难以消化的砖头瓦块拣净了,翻出来的却是黏得撕不开的淤泥疙瘩。她买了专门松散这种淤土的化学制剂,撒下去死土就变成了活土。为了把地弄肥,她又买九十多袋花土,平排铺一层。 
农家出身,最先想到的当然是种菜。韭菜、芹菜、菠菜、白菜、香菜,黄瓜、蛇瓜、丝瓜、南瓜,梅豆、茶豆、扁豆、长豆角……真是应有尽有啊!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地里巡视一番,看看哪个黄瓜长好了,带花儿摘下来,咔嚓咬一口,就像小时候一样!韭菜只有三垄,疯了一样长得吃不及,香菜和芹菜长老了,开花结籽,落地发芽,长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吃不完,就送邻居,有时抱着送过去,有时是请他们自己来摘。我问:“请人来割韭菜,英语怎么说?”沈先生说:“哎哟!邻居好几家都是中国人,有广东的,也有山东的,我用河南话喊一声,大人孩子就来了,高兴得不得了……” 
花果也不少,木瓜、李子、杏、无花果,吃不及掉一地。昙花最多,几十朵结伴开,可惜只开一个夜晚。玫瑰和月季开时间最长,爬在院墙上,偎在秋千架一样的吊床边儿,四季鲜花不断。最香的是兰花,最艳的是牡丹。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的热带花木和赏叶植物,把她那个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家点缀得像个热带植物园。 
沈老师说:光有房子没有园子,不是个完整的家。有房子有园子,那才叫家园。 
秋日也有落叶,那落叶是异域的夕阳晒落的,落在绿茵茵酷似故土的草地上,自是别有一番情味儿吧?我不敢深问。沈老师这次是为了写七里营的村史,跟几个同事一起回来的。同事们早就回国了,她却回到祖根所在的西高皇,住了一星期又一星期,虽然念叨着洛杉矶单是刀就有几十把的现代化厨房,念叨着舒适的洗澡间和院子里的自动浇水装置,可是任凭蚊叮虫咬,一再推迟“归期”! 
对于沈老师的“家园”之说,我想补充一句:存放着童年往事让人回想,居住着血脉亲人让人牵念,有祖先的坟茔松柏苍翠,有后辈的孩童欢笑嬉戏,这才是家园,是一个人安放心灵和神魂的地方啊。 
我太爱那心境、那状态、那茸茸绿意了。 
你没吃过的好东西 
不想让你记得我雨中送站的身影,不想让你牵挂我雨水迷蒙的眼睛。这么快,只有短短两个星期,你离开还没来得及暖热的家,又走了…… 
写稿,编版,讲课,酸酸的疲劳和绿茶一起撑起空荡荡的日子。风刮着大杨树,神魂在惆怅里漂泊,星汉灿烂啊,身心漫卷,是一袭风中的云彩叶子。 
大把的毛尖也提不起江河南下的神魂,只好躺在床上,听小星星一支接一支点歌给我听。 
《似水流年》、《远》、《绽放》、《一辈子的十分钟》…… 
回来前许下的愿,大多没有实现!可也留下了流不走的细节,绿豆籽儿一样会发芽的细节。首先我想为自己作点辩解,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和原谅吧。收拾房间那天我真的累坏了,原本构思好的文章也泡了汤,像一个老农眼睁睁看着嫩绿的豆苗旱干了,无可挽回地死掉了。水就在田边,桶就在手里,我却不能丢下不得已和不情愿去浇浇它们!你不要怨我个性强啊,作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我是太爱那心境、那状态、那茸茸绿意了。 
小时候在老家,冬天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一出大门你就往西跑,一路跑一路说:“去大外爷家吃好东西去。”啥好东西?刚揭锅的软红薯!小星星在电话里早早就告诉你,老妈做的饭可好吃了,可一听是南瓜玉米粥,你高低不让做。是小时候吃“好东西”吃伤了吧? 
你可知道老妈的南瓜玉米粥是怎么熬的?几穗掐掐流水儿的嫩玉米,半个熟透的老南瓜,剥净的玉米撅成节儿,南瓜削皮剁成块儿,添上大半锅水,玉米煮一滚儿,把南瓜丢进去,大滚之后,改细火儿,捂上锅盖使劲儿咕嘟,直到勺子一搅,南瓜块儿碎成一锅粥。抿一口甜香,一股玉米芯儿特有的奶味儿。如果把玉米粒儿从芯子上抠下来的话,就别想煮出这一口鲜了。 
那天在龙潭峡,也许出于同样的原因,你坚决不让做玉米糁儿土豆粥。你根本想像不出,南瓜改成土豆,是另一种沙沙的、绵绵的清香。金黄的玉米糁儿是刚从地里掰下来的玉米磨成的,又艮又面的土豆也是一年一熟的山地货。插上劈柴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