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醒不知怎的竟然走到了这块古老的墓地。是的,这是一块长满青苔的墓地,墓碑上的石刻经雨淋rì晒模糊不清,想必年代已经非常久远。墓碑前台铺着花岗岩石地板,野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昭示着寂寞与荒芜。 早几个小时前,苏醒跟旅行团其他成员一起登山,导游简单介绍了几处风景,然后由大家zì yóu组队游玩,约好傍晚五点在山脚集中。苏醒没有跟大部队一起走,他选择了一个偏僻的景点独自出发,结果七弯八拐便来到了这块墓地上。 四下打量着墓地,苏醒惊奇地发现,在墓碑的后上方,立着一尊石刻——一只展翅的飞鹰!观这墓地的气势,想必主人定是古代的一位权贵了,试想在这荒山野岭,要把那些大块头的花岗岩石搬上来,得花多少人力和银两啊!只是飞鹰代表着什么呢?苏醒觉得一时摸不着头脑。...
() 六月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是那么的蔚蓝,看起来是那么的美丽,但对于生活北半球的地球人来说,却没有几个喜欢。 “这该死的太阳!”看着天上没有一丝云彩阻挡发出炎热光芒的太阳,罗天暗暗的咒骂了一声。 罗天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罗天又有一个比他强百倍的哥哥,所以那种为了生活而打拼的rì子注定与他无缘。“继承家族事业的事交给哥哥就行了!”每次父亲问起他的理想,生xìng懒惰的他总是这样回答,久而久之父亲也对他没有什么寄望。 六月对于罗天来说,用一句诗来描写最恰当不过了:凉风送爽rì炎炎,又是一天好睡眠!这是对他最好的写照了。 “同学们回去记得完成作业,下午来交给科代表!” “下课!”班主任厌恶的看了一眼罗天,就是这家伙,自己的两节课居然都去跟周公的女儿约会了,真是太可恶了。只是这家伙屡教不改,实在是难以教化。“孺子不可教也!”...
序言 不算成功的尝试大约两年前,我开始问自己,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讲清楚? 那时,我厌倦持续了四年的虚张声势的国际评论写作:煞有介事地谈论华盛顿、伦敦与新德里的局势,将马基雅维利、亨利·基辛格和沃伦·巴菲特的名字纠缠在一起,从民族国家纵横到后现代世界。 这种写作充满了快感,却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让我不时陷入虚空,对于更真实、生动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一种焦虑油然而生——我不过是那些死去的西方思想家和英文新闻媒体的传声筒,不断讲述的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经验,它们遮蔽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我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我知道这种努力不算成功,它经常会滑向自我...
001-03001 胡风反革命两面派是党的死敌02 "扶得东来西又倒"03 也谈庸俗社会学04 算命摊旁的杂感05 漫谈"同"与"异"读书杂感06 在"奇案"背后07 读文艺报上的一篇翻案文章08 "新观察"放出的一支毒箭09 平凡的新闻,伟大的道德11 这不仅是家庭问题——读《家庭问题》12 评周谷城先生的矛盾观13 团体操中的真理14 轻装前进15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6 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17 姚文元张春桥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18 姚文元在《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猛烈开火誓师大会》上的讲话19 姚文元戚本禹接见云南大学同学时的谈话20 纪念鲁迅 革命到底21 姚文元在广播大楼门口接见革命师生谈话22 周恩来对中央广播事业局的电话指示及张春桥姚文元的谈话23 姚文元戚本禹接见华东师大革命造反派部分同学时的讲话...
厦门金门,近在咫尺,一水相连;自古而今,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多年来,登高远眺大、小金门,是前去厦门旅游者的一大心愿。这心愿,包含着同胞的骨肉之情,更带着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深刻记忆。观望今日翔游于两地的鸥鸟和帆影,人们难忘昨天飞掠的炮弹和震耳的炮声。尽管这“昨天”已过去四十年,然而,那一天,毕竟震惊了整个世界;那炮声,毕竟在两岸间延续了二十余年。当金厦海峡乃至整个台湾海峡重归静寂时,当人们在没有硝烟的清朗之下以闲适之情观望对岸时,自然会思考昨天那场炮击的意义和价值。沈卫平同志也是一位登望者。所不同的是,他在为眼前的平和与安温感动的同时,对昨天那振聋发聩的巨响作出了既全且新、既理性又文学的回望与思考,将一轴巨幅精雕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对作品把握复杂重大历史...
《冒牌知县》作者:沐轶第001章上吊的知县冬雨,夹杂在寒风里,淅淅沥沥的,沾湿人的头发,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在这若有若无的雨丝中,成翔蹲在一家客栈后面的小胡同的墙角。当刑警以来,他已经记不清侦破案件时,这样在寒风细雨里多少次地蹲守过。但是这一次完全不同。因为,他是蹲守在北宋初年一座府城的小巷子里。他穿越了,在一次执行解救人质任务之后。白光一闪,醒来,就已经置身北宋太宗初年了。他兴奋而新奇地在大街上逛,可是,他身上的警服在这个时代当然只能是“奇装异服”,加上一头短发,立即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于是,两个捕快朝他过来了。好在他闪得快,溜进了小巷,这才躲开了捕快的追辑。他在小胡同里躲藏到了天黑,穿越的新鲜感渐渐冷却之后,他知道,他必须换一身衣着装束,然后找一个差事。...
日本侵华战犯东条英机,1884年诞生在日本一个武士世家。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老刽子手,早年毕业于陆军教导团,是一个由下级军官逐步晋升为中将的大军阀,号称为陆军军部内屈指可数的战术家。东条英教从日本陆军教导团毕业不久,就在1877年参加“西南战争”,为明治天皇平定西乡隆盛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参与指挥了1894年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当时他作为大本营的高级参谋,辅佐日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大将,为打败中国、吞并朝鲜积极出谋献策。早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封建军阀就多次发出要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叫嚣。明治天皇即位伊始,便制定了分期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所谓“大陆政策”,就是用武力征服中国和朝鲜。其步骤是: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政府在明治天皇即位的那一年,发...
《大明政客》作者:风中的失落[正文 第一章 杀良冒功]苏天成浑浑噩噩的睁开了眼睛。残阳如血,他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不远处,几个骑着棕黄sè战马的人,头戴毡帽,身穿褐sè衣服,前胸后背都是有铠甲护卫,毡帽上面,还有一缕红巾。这几个人,正在挥舞钢刀,对着一群衣着褴褛、面有菜sè的人砍下去。悲惨的哀嚎声传来,一股股的鲜血,不断的冲向天空。这些人的钢刀,实实在在的砍在了人的身体上面,倒地的人挣扎几下,很快不动弹了。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杀戮结束了,骑战马的人,翻身下马,开始割下人头。这些人,动手割人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容,一点都不在乎。周围的景sè很美,蓝天残阳绿草青山,带着远古的气息。可惜美丽的景sè下面,出现如此不和谐甚至是残忍的一幕。半人高的草丛,很好的遮住了苏天成,他想呕吐,哪里见过如此血腥的场景啊。...
《宦海风月》卷一风起山城第一章梦里不知身是客孟觉晓一直觉得自己长的不够帅也没啥特点,从来都是那种丢在人堆里很难被发现的类型。~~~~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的孟晓混的却很一般,在市图书馆有一份饿不死也发不了的职业。孟觉晓曾经很卖力的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结论却有点惨淡,没房子、没车子、没票子,典型的“三无人员”。如果非要给自己按上一些有点的话,那就是还算是个好人,平时过马路的时候看见小朋友老太太,孟觉晓总是要上去帮一下。这一日上班路上孟觉晓又看见一个老太太过马路,抱着日行一善的原则,孟觉晓过去要扶老太太过马路时,一辆失控的大卡车像脱缰野的野马冲了过来。孟觉晓本能的使劲推了一把老太太,然后就像七十码中演绎过的桥段一样飞起五米高,接着进入了黑暗之中。孟觉晓发现自己困的厉害,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习惯了随遇而安的孟觉晓睡了一觉。...
《1911新中华》作者:天使奥斯卡[1911新中华 / 天使奥斯卡 著 ],:/书籍介绍:------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初遇辛亥 序章 回到1911更新时间:2008-3-2 16:28:52 本章字数:729雨辰看着已经收拾得干净的屋子,几乎不可见的轻微摇了一下头。在这个小小的蜗居里面,记载了自己和女朋友太多的故事。而那个高挑美丽天真的女孩子选择了离开,原因是为什么,雨辰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因为自己在社会上闯荡了那么些年,浮华,不实在,经常性的欺骗,还有到了这个岁数还没什么事业基础。让自己终于永远的失去了他。他合上了房门,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再推开房门,将墙上一张经过Photoshop修改的,镶在镜框里的,自己站在孙中山身后的黑白相片取了下来,珍爱的在手中摩挲着。自己是个军史的发烧友,多少次女朋友在身后搂着他的脖子,不许他上军史的BBS?她还调皮的将蒋介石站在孙中山背后那张出名的相片,改成了自己站在他的身后。...
《扶桑》严歌苓这就是你。这个款款从喃呢的竹床上站起,穿腥红大缎的就是你了。缎袄上有十斤重的刺绣,绣得最密的部位坚硬冰冷,如铮铮盔甲。我这个距你一百二十年的后人对如此绣工只能发出毫无见识的惊叹。再稍抬高一点下颏,把你的嘴唇带到这点有限的光线里。好了,这就很好。这样就给我看清了你的整个脸蛋。没关系,你的嫌短嫌宽的脸型只会给人看成东方情调。你的每一个缺陷在你那时代的猎奇者眼里都是一个特色。来,转一转身。就像每一次在拍卖场那样转一转。你见惯了拍卖;像你这样美丽的娟妓是从拍卖中逐步认清自己的身价的。当我从一百六十册唐人街正、野史中看到这类拍卖场时:几十具赤裸的女体凸现于乌烟瘴气的背景,多少消融了那气氛中的原有的阴森和悲惨。而你绝不同于她们。...
¤╭⌒╮ ╭⌒╮欢迎光临╱◥██◣ ╭╭ ⌒︱田︱田田| ╰--╬╬╬╬╬╬╬╬╬╬╬╬╬╬╬版 权 归 原 作 者,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军婚晚成作者:倾盛6简介【内容简介】 他是一校之草,而她只是无数姑娘中他的一位粉丝。原本以为老死没有交集的他们,竟然在一次偶然踹车事件后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几年后,她是独立奋斗的女老板,而他摇身一变成了A市最年轻的少将。他说:“你未嫁,我未娶,咱俩都年事已高不如就凑一块儿把!”于是,大龄剩女眼珠一转,欣然接受。可是……当兵的难道就是这么生猛异常?终于,在她第N次爬不起床之后,她问了下度娘,然后当晚在温致雅出了浴室之后,非常郑重其事的跟他一一说道房事过度的坏处。会心的是,温致雅非常听话的点了点头。只不过关灯之后一只大手慢慢游移上来,于是顾悦一阵尖叫,一夜旖旎……第二晚。在顾悦训斥温致雅半个小时后,终于口干舌燥无奈的停了下来!“老婆,口渴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画堂韶光艳作者:欣欣向荣文案:穿越童养媳遭遇风流渣公公,能否修成正果……另:感谢薄暮晨光童鞋做的封面。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灵魂转换 不伦之恋 春风一度搜索关键字:主角:顾程,徐大姐 ┃ 配角: ┃ 其它:☆、徐大姐穿越话说早年间,有这么一朝,皇帝制下,分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旁的不表,只单表冀州真定府辖下有一县,名曰信都县,广有沃土良田,加上近年来少闹灾荒,雨顺风调,倒成了一方富足之乡。咱们说的便是这信都县内,颇有名声造化的一家,家主姓顾单名一个程字,过了年正值二十九,不到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却得了个浪荡名声在外,信都县无人不知。这顾程的爹名叫顾东山,本不是本县本乡之人,原是个走街串巷摇铃糊口的江湖郎中,行至信都县,红鸾行动,财从天降,被县内的程大户瞧中。...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编著:刘仰东内容简介:上个世纪20年代,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上个世纪30年代,丰子恺说:“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别人都在为了获得面包而牺牲趣味,或者为了堆积法币而抑制趣味。我现在有幸而没有走上这两种行径,还可省下半只面包来换得一点趣味。”上个世纪40年代,钱穆说:“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直到今天,全国农村逐步破产,闲散生活再也维持不下来了,再不能不向功利上认真,中国人正在开始正式学忙迫,学紧张,学崇拜功利,然而忙迫紧张又哪里是生活的正轨呢。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值不得崇拜,而且中国人在以往长时期的闲散生活中,实...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王树声小传(1)王树声,原名宏信,乳名国萌,1905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项家冲,家有兄弟姊妹10人,他排行第五。 王树声的祖父是个清末科举场上的失意者,在家乡靠教私塾兼行医度日。他的两个儿子,是治家过日子的能手,仗着一身好力气,加上勤劳节俭,所以,到中年时,家境殷实,生活富足,并有雇工,还放了一点债,算得上是地主人家。王树声6岁那年,王家一分为二,他的父亲分得一半家产。可是,在王树声10岁左右时,其父母先后被病魔夺去生命。年过花甲的祖母,挑起支撑全家、抚育一群幼小孙儿的重担,艰难度日。 在父母病故前,王树声和兄弟们同在乡塾读书。父母去世后,家境日衰,老祖母让王树声的兄弟退学,独留下他一人继续就读。聪颖的王树声埋首书卷,攻读不懈,终于在1923年考入麻城县高等小学堂,并以优秀的成绩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麻城高小进步老师王幼安对少年王树声影响很大,王老师在国...
题记:1975年的秋天(1)这一年章卫平刚满二十岁。章卫平在那个秋天,心里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阔别了三年的军区大院内,他觉得昔日在他心里很大的军区大院,此时在他眼里变得渺小了许多。他的心很大,大得很。 章卫平在那年秋天,从放马沟大队回到了军区大院。那年的秋天阳光一直很好,暖暖地照在章卫平的身上。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口罩别在胸前的衣服里,雪白的口罩带显眼地在胸前交叉着。还没有到戴口罩的季节,但在1975年不论城乡,不论男女,只要是时髦青年,差不多每人都拥有一副洁白的口罩,不是为了戴在脸上,而是挂在胸前,完全是为了一种必要的点缀。 1975年的秋天,下乡青年章卫平已经是放马沟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了,这一年章卫平刚满二十岁。章卫平在那个秋天,心里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阔别了三年的军区大院内,他觉得昔日在他心里很大的军区大院,此时在他眼里变得渺小了许多。他的...
爱在战火纷飞时 第一章1(1)直到二十三岁那年秋天,张世杰都认为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比如,别人都是十月怀胎呱呱坠地,他偏偏不到八个月就从娘肚子里钻出来。比如,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他宁可天天被揍得屁股开花、手心红肿也不愿去认一个字。等到大家都认为这个混世魔王注定要成为一个文盲的时候,十二岁的他却规规矩矩坐到教室里,只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高小的所有课程,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县城的初中。家里人刚刚松了一口气,他却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辍学回家,带了镇上十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打着抗日救国队的旗子,腰里别着匕首、菜刀、剪刀、锤子,要到东北杀日本鬼子。家里人只好因势利导,遵照他的意愿给他请了武术教师,并准备动用关系把他送到武汉的军政大学,让他投笔从戎、报效苦难深重的国家,他却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宣布自己的真正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并轻松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设在南阳的宛西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