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每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事的习惯 有条不紊地做事情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能力。学习的习惯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交往的习惯 在全球化成为21世纪重要特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孩子必须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 ...【 】序言 前言(1)(2)(3)(4)做人的习惯第1种习惯 诚信(1)(2)(3)第2种习惯 礼貌(1)(2)(3)第3种习惯 爱心(1)(2)(3)第4种习惯 乐观(1)(2)第5种习惯 理财(1)(2)(3)第6种习惯 自信(1)(2)(3)第7种习惯 坚强(1)(2)(3)第8种习惯 谦虚(1)(2)(3)第9种习惯 宽容(1)(2)(3)...
《白领极限生存》 作者:谁谁谁*白领极限生存第一部分***************以前的一位女同事得罪了办公室主任,就是因为开玩笑。她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善讲成人笑话,曾经报考过戏剧学院,没被录取,就把对表演事业的一腔热情投入到段子中,常在上班时间把女同事逗得笑滚成一堆。那时办公室里坐着五女一男,往往是那个男孩羞得抬不起头来,只好正襟危坐试图以好男儿志在天下的气概驱散这股子阴气。无奈两颊的红晕总是泄了天机。-序:小世界-这是一本写办公室故事的书。但是,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一个叫作办公室的地方?"我走近我的写字台,如同它是抗击生活的堡垒。"葡萄牙大诗人佩所阿,做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办公室,成了这个白日梦游者的寄身之所,而且仅仅是寄身之所。他坦然接受公司和老板的"剥削",就像大家被欲望和虚荣所剥削一样。...
作者:李开复第一部分 迎接未来 ——给青年学生的信第1节:自序(1)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我以“未来”为主线,将这些文章划分为三个主题,它们分别是: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我自2000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这是我在经过了认真而审慎的思考后所寻找到的一种最佳方式——它既符合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影响力最大化的目标,可以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中受益,也有利于更加集中和深入地讨论诸如学习方法、生活态度、价值观、就业与工作、理想与现实等广大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焦点话题。事实证明,我所发表的每一封公开信几乎都在青年学生的群体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只要看看“开复学生网”中成千上万的来自青年学生的热情反馈就不难知道,我为中国青年学生所付出的一切是多么值得。...
《狼性员工》作者:陆明前言用一种动物的特征形象地表达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通行的做法,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企业文化的仿生学情结”。对于企业个体来说,狼性员工具有开拓性,有明确的目标;具有攻击性,有耐心;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缜密而且迅速。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具有狼性的高管层带领整个团队积极进取,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拥有具备“狼性”的员工和团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备“狼性”的组织生存能力会更强,更有生命力。弱肉强食是自然界中的规律所在,自然环境的无情破坏,人类的残忍捕杀,狼的生存可以说是处处隐含着凶险,可以说狼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磨砺。然而,100多万年过去了,这个地球上消失了许多比狼更为强大、更为先进的物种,而狼,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依然一次次地战胜对手,成为陆地上食物链中的最高单位之一。原因何在呢?很简单,因为狼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有自...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第1节:学会尊重他人(1)作者: 萧萧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人那样重视面子的民族了,中国人即使为自尊吃了大亏也在所不惜。古代就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所谓知己就是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喜恶等内心世界的需要,从而满足他的自尊感,那么这个人就能够为“知己”去卖命。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是为了给会欣赏她的人看的,若没有人称赞她的美丽,女人也许就不会把工夫花费在梳洗打扮上了。足见中国人是如何地爱面子。智者利用人们的这些“弱点”,在语言上、行为上适当地满足人们内心这种“自尊”的需要,从而给智者以优厚的回报。可见尊重他人,并不是一件吃亏的事。而愚者就不懂得这个道理,故在交往中,不会像智者那样得心应手,有时甚至是举步维艰。...
妙语集粹在我去哈佛读书之前,留学生来我这里工作会有心理障碍。有一个留学生来面试,他问我:"你是哪里毕业的啊?"我说:"我本科是南京大学读的,后来在北大读的博士。"他说:"北大不算什么。我是从英国回来的。"我说:"你的那个英国学校我也不知道啊!"对方不屑地说:"你没出去过,当然不知道了。"捡垃圾捡得好的就变成收垃圾的,或者管一个垃圾场。个人资产也有几千万。他可能没受过专业教育,但也有精细的产业分工,管几千人。你说捡垃圾这个产业冷不冷?冷!热不热?也热!你想挤进去还不容易呢!他们连地盘都划分好了。所以,炒黄金也有跳楼的。捡垃圾也有挣大钱的。创业和就业的最大区别是就业可以逃跑,创业是给自己设了一个套,跑不了。自己不能脱套。遇到难处,逃不了。有事也要假装没事。如果你没信心,员工就比你还没信心。你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得住、善于郁闷。没有坚强的神经,郁闷一段后精神都会失常。...
君,莫负少年时作者:俞皿1两个刚烈的人碰到一起,必须有一个人先低头,否则就会弄得体无完肤两败俱伤,然而顺从对方不是这么容易就做到的。我们常在年少时疯狂迷恋上什么人,却总因自己的倔强而失去对方。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告别了那段青涩的岁月,然后,成年的我们,就算决定与谁厮守,也清楚地告诉自己——我不会再迷恋了。殊不知,这是因为迷恋的情怀只属于少年,疲倦的我们已无力挣扎……少年啊,你们可知道。要天长地久,光有爱是不够的。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人都希望有不老的青春,永远都似节日般的热闹,可人生这场聚会总是有曲终人散的时候,留下心中的悲怆,或是别人为我们情伤。但愿,我们常如少年。即使难为,我仍期望这样……姚雁紫和孙彤云之间有过节,不是深仇大恨的那种,他们两个结下梁子多半是因为孙彤云那种不顺南不顺北的别扭性格。...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内容简介: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作者介绍:他说,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人们问,什么是"低级趣味"?他说:"忽悠人、 吹牛-这是天下最恶俗的低级趣味。"不知道他26岁那年都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说:"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于是......就这样了。"...
第一章养成习惯——习惯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虽然我已是退休的青少年,但是我清楚记得青少年的感受。我敢发誓,我经常尖叫着在过山车上过瘾。至今我还奇怪,居然能活下来。我也忘不了七年级时的初恋。当时我爱上了一个名叫尼科尔的小姑娘,就让铁哥儿们克拉尔去告诉她(不敢自己直接说,所以利用了翻译)。他完成任务回来说:“嘿,肖恩!我告诉尼科尔,你喜欢她。”“她怎么说?”我笑着问道。“她说,喔,肖恩,他好胖!”克拉尔大笑,我真想钻进一个洞里永远不再出来。我发誓一辈子痛恨女孩。好在我的荷尔蒙起了作用,后来我又开始喜欢姑娘们了。我想,我与其他青少年共同经历过的某些困惑对你也不陌生:“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时间总是不够。上学、作业、任务、哥儿们、聚会,还有家庭。我简直被压垮了。救命!”...
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宽心》123堂人生幸福课,自在自信生活之源;佛教大宗师打通关,开示人间大智慧。祛除贪嗔痴三大病,修持善缘,承载万物,成就万事。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故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深入人心。出世则有正见,入世则有正行。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作 者: 星云大师出 版:江苏文艺出版社第1节:成就大器(1)事业篇你会成功吗欲成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成就大器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影片里唐三藏对孙悟空说︰"你若要随我学道,必须天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一百天;站过之后,跪在那里一百天;跪过以后,举起双手一百天;然后浸到水里一百天,身边烤火一百天……...
原创作者或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立即删除!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序一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
目录前言.......................................................................................... 3序:地球的改变...................................................................... 7向上探寻1 成为你的大我................................................................ 132 以光创造........................................................................ 213 连结宇宙心.................................................................... 304 结合更高意志................................................................ 405 看见更开阔的光景:接收灵启.................................... 496 打开内在层面的觉察.................................................... 58...
态度决定一切:披露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人生指南读物,它能迅速提高你对生活的感知,并帮助你确立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定位。265条充满睿智、富于创意的格言能让你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作者罗曼·W·皮尔是“积极成像”观点的主要倡导者。此书曾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间,从此“态度决定一切!”成为表达积极思维力量的一句口头禅传遍了全世界。海峡文艺出版社授权连载,不得转载 [美]罗曼·V·皮尔 著第一课 设定目标——经常怀着令人振奋的新目标我从没有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一生中的所有目标,我甚至从没这样想过。直至今日,我心中仍有很多梦想,不断拟订计划去尝试新的目标,对一切都保持高度的兴趣。...
001-050001)周恩来关于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四句话002)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003)周恩来就工作组问题给刘少奇邓小平的信004)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005)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006)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007)周恩来在北京市革命师生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008)李雪峰周恩来陈伯达等在清华大学的讲话009)周恩来会见即将离任的波兰大使克泰诺时的谈话010)周恩来接见北京三十一中“七一”赤卫队队员时的谈话011)周恩来在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上的讲话012) 周恩来在清华大学万人大会上的讲话013) 周恩来在首都红卫兵代表会议上的讲话014)周恩来对瞿秋白的批判015)周恩来接见中国科学院部分代表时的讲话016)周恩来在接见外地来京革命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纪亚飞第一章 礼仪是你最好的一张名片编者按:民航资源网2008年2月2日消息:纪亚飞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的空中乘务员,具有十多年的空中服务经历,现任国际乘务长。在十年的飞行中,纪亚飞以优秀的服务诠释着自己的工作,先后多次获得公司的肯定:1997年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最佳空姐评选中获“金冠小姐”称号;1998和1999年连续两次获得国航征文一等奖;2001年因专栏及作品深受读者及编辑好评,被《中国民航报》授予“蓝天金手笔”奖。前言很多人经常问我:为什么要学礼仪?学礼仪有什么用?繁忙的工作、家庭的负担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又不是去做空姐,干吗还要给自己增加负担,去学习什么礼仪呢?在这里,首先要给朋友们讲一个我经历过的小故事。听过下面的故事,大家开头的种种疑惑也许就会打消:...
《钱多多备嫁记》作者:人海中内容简介:继《钱多多嫁人记》后,人海中最热“胜女”红皮书震撼上市——《钱多多备嫁记》!钱多多答应了许飞的求婚之后,两人进入恋爱结束准备结婚的时期,钱多多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矛盾,最后决定这一次由她来牺牲,辞职成全许飞的事业发展。不曾想这个想法真正付诸实施之后,随之而来的种种不如意却让钱多多后悔不迭。许飞却在工作的忙碌中无暇顾及备嫁新娘的情绪。正在这个时候,钱多多的前男友从新加坡来到上海,坦言要重新追求钱多多……《钱多多备嫁记》送给2012年5月20日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准夫妻”的必读本!作者介绍:文章试读:钱妈妈的这个新年,过得扬眉吐气。快要熬成剩女的女儿终于在三十岁前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了下来,还不是旁人以为的将就着找的。未来女婿事业有成,跨国公司全球五百强的大总监,人又长得英俊,谁见了都要眼睛亮一亮,再夸一句你女儿好福气。...
瞧,他们走来了 (代总序) 吴义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历史转型,这次转型在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困惑与创伤。而文学和文学批评则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与牺牲品,文学的边缘化、文学中心地位的失落、商业对文学的冲击、公众对文学的漠视等等,都使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窘之中,在此情况下,文学批评的风光不再、饱受诟病也就更是自然而然的了。不仅如此,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困境还来自于其自身的压力,那就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合谋”而形成的“繁荣”,已经事实上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批评的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不打破这个“神话”、消除这道阴影,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的“真相”就会被遮蔽,就不可能得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