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卷 斜阳 / 1 第一章 · 黄昏/ 2 第二章 · 百炼/ 37 第三章 · 选择/ 73 第四章 · 庙算/ 113 第五章 · 轻车/ 147 第六章 · 破贼/ 188 第七章 · 拔剑/ 219 附录:宋元时代年表/ 274 英雄的时代(1)《指南录》 还在为《明》是否结束、如何结束苦苦思考的时候,一个问题困扰了我:什么是英雄? 这的确是个很难说清楚的话题,特别是在我们这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纷纷被“挖祖宗坟墓立牌坊”的“学者”们打倒,而秦桧和吴三桂们的“价值”被重新定义的时代。 当厚黑从反讽成为主流,高尚渐渐成为虚伪和假道学的代名词,讨论什么是英雄实在有些吃力不讨好。但酒徒翻开史书,却发现了那些被书于汗青之上、元朝统治者都没敢抹杀的事实。 在太后、皇帝、丞相于铁骑面前相继投降、文官武将望北元战旗而亡命的时候,有一伙“不识时务”的人站立了起来,阻挡在侵略者马前。...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正文 自序对于“写历史”的人来说,“皇帝”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题目。为什么?因为“皇帝”是传统中国的“根本”。与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不同,过去,中国是“以皇帝为本”的。在传统中国,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相反,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整个国家,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全体臣民,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隶;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为核心。“皇帝”对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得更清楚:浩如烟海的中国史,归纳起来只记载了两件事———夺取皇位和保护皇位。为了夺取皇位,几千年中国烽火不息。孙中山说过:“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帝。”为了保住皇位,历代中国帝王不得不绞尽脑汁,展开了巩固统治的漫长接力。他们防范权臣、防范外戚、防范太监,直至防范自己的妻子兄弟;他们发明了“保甲制”、“连坐制”、“科举制”、“文字狱”,从控制人民的...
自序(1)人们说,年纪大的人爱忆旧。我现在有了切身的感受,而且这种情感,犹如香山的红叶,秋愈重而色愈炽。我于2001年5月退居二线,有时对在职的从业人员讲,你们在创造历史,我在回忆历史。虽不尽然,但却是事实。《新闻背后的故事:我的亲历实录》所集纳的是笔者40多年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一些重大宣传报道的真实记录。所谓重大宣传包括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等,是新闻报道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我1940年出生在山东省肥城市城上村。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历史变迁。我这个人很幸运,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文革”走向改革开放,生活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一个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时代,经历、目睹了几十年的巨大变革;我从学生时代就喜好新闻,在大学学新闻专业,从1964年开始,40多年一直在中央新闻单位工作,如愿以偿。概括地说,在我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64年从...
楔子万翼常常想:太祖皇帝上辈子一定是挖了万家的祖坟,才让这万家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兢兢业业死不悔改地挖皇帝的墙角根儿。身为佞臣专业户,代代把持朝政的万家自然是大周朝历代皇帝心腹大患,可恨万家已扎根太深,贸然连根拔去,只会动摇了国本。能咋办?皇帝们也只得忍辱负重,明枪不行就暗箭,一代拔不了就留给下一代,循序渐进也是种策略嘛。传到他爹万安这一辈,万家掌下的内阁权力庞大到足以公然与皇权抗衡。等到成治元年,跟爹叫板了十几年的老皇帝终于不甘情愿地崩了,继位的幼帝才甫满七岁。什么叫一手遮天,佞臣当道?看他爹万安就是。即便是他万翼,每日衣食,出行田猎,也比当今皇帝风光。这万家权势滔天,可美中不足的是历代子嗣艰难,任凭万家先祖们努力纳妾,开枝散叶,男丁依然寥寥无几。...
文化大革命中的苦痛人生:生逢1966 作者:胡延楣最后,亲近的女生又不得不离开。他为参加红卫兵同家庭决裂,但又不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定自己人生座标。他在迷茫中行走,几乎失去了一切,承受着心灵的巨大伤痛。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获得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亲情安慰。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第一章陈瑞平从喧嚣的淮海中路走进大同坊的时候,好像突然陷落到了黑洞里。这是9月1日的午夜,他刚刚从游行队伍解散回来。淮海中路在1966年夏天无论日夜光芒万丈,而且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摧枯拉朽。无数喧闹的人群,一支队伍接着一支队伍走过。人们兴高采烈地挥舞着红旗,挥舞着标语,敲锣打鼓,口号声不断。灯光照亮钢铁洪流,高音喇叭正唱着豪迈的进行曲。那时候城市正在沸腾着。...
01.周齐太公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先祖尝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于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熊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或曰:吕尚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三人者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出西伯。西伯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当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文王崩,武王欲修文王业,师行师尚父。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遂行。武王已平商,而封师尚父于齐。 孙子曰:"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周宗太公阴权而兴王业是也。...
()原本的主角只是普通上班族,不过貌似在第二十几唱的时候由于剧情需要将他写成了jǐng探的身份,在前言这里要说一下主角秦小星最喜欢的便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的jǐng探,而他本人也是一个jǐng探,他放荡不羁因此便学着“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的男主角留起了长发,然而白发根本和他不配因此便漂染成了紫sè,因此便有了第一唱的他有长发的原因。;第一唱第二唱 () 李家大宅往东南方不远处便是一个庙堂,据说这是李家人要保李家大宅宅家宅平安的,所以才会建在李家大宅不远处,小星跑到寺庙前才停了下来喘了口气将小狗放到地面上替它揉着被那恶管家踢痛的地方,小狗很舒服的享受着小星的按摩渐渐的发出了那种很是享受的低吟声。看着小狗那舒服的表情小星将小狗抱起向着庙内走了进去。寺庙内除了一尊佛像之外便是靠墙的两排蒲团供桌和一株长明灯,其他的便没有了,小星学着侦探模样托着下巴说道“没理由啊,至少那...
第一章 整编第七十四师孟良崮覆灭记(1)1.蒋介石一道军令,使数十万大军很快改变了进攻态势 抗日战争结束后,第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七十四师,由张灵甫任师长,所辖三个师改为旅,全师约3万人,被蒋介石指定为国民党军的“典型部队”。 1946年8月,整编第七十四师划归徐州绥靖公署作战序列,奉命开往苏北,参加对解放军作战,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整编第七十四师奉命转赴山东战场。是年5月,该师在沂蒙山之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1947年初夏,沂蒙山区大军云集,战火纷飞。连绵的群山,时被隆隆的炮声震撼;峰顶壑底,常弥漫着黑色的硝烟。 这是自1946年6月内战爆发以来,国共两军在山东战场的又一次较量。 国民党军自持兵多将广、装备精良,且有五大王牌中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担任主要突击任务,对解放军步步进逼,急切寻求与人民解放军华东野...
序幕血……殷红的,带着腥味的血,模糊了南京的视线。 黄昏的大校场机场,冬雨蒙蒙。 发动机的声音隆隆作响,第四大队最后一架自杀机,逆风起飞。 三架中国战机在低空迅速完成编队,掠过天际。 带队的长机,向杜少龙一晃机翼,以示告别。那是欧阳剑的飞机。 杜少龙扬起火把挥了挥,红色的火苗在摇曳。 跑道上,一架残破的“雪莱克”攻击机被点燃,烈焰腾空而起,烟云拔地而上。 燃烧中的“雪莱克”,像一头犹斗的困兽,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座舱里、仪表板上处处是鲜血,挡风玻璃上还有四个碗口大的血字:还我河山。 血字,是少尉飞行员段晴写的,她在空战中受了伤,伤得很重,但仍把战机飞了回来。落地后,蘸着伤口喷涌的鲜血,在昏迷前,艰难写下了这四个血红大字。 南京城中,杜少龙这最后一名中国军人,还在战斗。...
() 玉仙乡,位于中国江南,是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千千万万个乡镇里极为普通的一个,知道的人甚少,如今,玉仙乡的人们一如几千年前岁月那般,生活在宁静悠然的环境中,自得其乐! 江南之乡,又称作渔民之乡、山水之乡,碧水荡漾,鱼儿翔游,山川林立,群山环抱!山水之秀丽自是千古一绝! “卖白菜了!新鲜的白菜,两块钱一扎!” “卖萝卜喽!” “刚宰杀的大黄牛,绝对的新鲜!各位相邻来几斤?” 今天正逢玉仙乡规定的赶圩rì,各村各组的农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乡里的集市做买卖,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样的货摊将本就不怎么宽大的古老街道挤塞的满满当当! 各个摊位的小商贩们也都卖力的吆喝着,让平时显得有些冷清的集市分外热闹! “文哥,文哥,可有些rì子没见着你了。”...
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中译本前言本书是安东·约阿希姆斯塔勒根据希特勒女秘书克里斯塔·施罗德的遗著编写而成的。施罗德自1930年起在纳粹党机关中任职,自1933年起任希特勒的秘书。她虽然不是纳粹德国党政要人,没有参与纳粹德国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但是她属于希特勒身边内圈中人,能够目睹希特勒的种种言行、纳粹党领导层和大本营的某些活动。而且,她当希特勒的秘书整整12年,正好经历了纳粹德国的兴起和覆亡,经历了希特勒的上台和毁灭。因此,这本以她的笔记、书信等遗著为基础整理而成的书,为研究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历史提供了不少资料。尽管施罗德自称是不关心政治的人,说她的笔记只是记录了在一些场合的所见所闻;然而这些见闻有时却涉及希特勒争霸世界的某些战略和策略。例如,书中一再提到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书中写道:“与英国结盟是解决世界政治问题最理想的办法,这是他(希特勒)始终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英国...
飞赴缅甸 初见史迪威(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周,1941年12月15日,我奉派带1部电台和有关人员,随中国驻缅甸军事代表侯腾少将及英国驻华武官丹尼斯少将等,由昆明飞赴缅甸。旋经驻缅英军总司令胡敦中将提出,并得到在昆明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团长林蔚同意,派我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率其前往毛淡棉协助英军作战,并任英17师的联络参谋。 1942年1月4日,日军第55师团率先越过泰缅边境来犯,缅甸华侨志愿队首当其冲,第3队队长陈庆生和第1队队长柯明华,率领所部先后于1月13、15、20日,分别在帕罗土、密沙、密亚华迪伏击日军,歼敌百余,创建了缅甸战场首战告捷和三战三捷的辉煌战绩。随后又在2月23日于锡当河(Sittaung River 又称“西唐河”或“西当河”)勇救英军突出重围,受到英国的勋赏,谱写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毁家纾难、舍身报国、屡建卓绩的爱国史诗。尤其在缅甸战役中华侨的优异贡献,更受世人钦敬,曾荣...
《苦难辉煌》第一章,地火──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历史不论多么精彩纷呈、多么惊心动魄,当活动于其中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逐渐消失之后,也就逐渐变成了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的故纸。静悄悄的图书馆内,靠角落那个书架上,有本如秋叶般枯黄脆裂的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十月重庆初版。翻到第195页,见一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十二日的日记:……凌晨五时半,床上运动毕,正在披衣,忽闻行辕大门前有枪声,立命侍卫往视,未归报,而第二枪发;再遣第二人往探,此后枪声连续不止…………出登后山,经飞虹桥至东侧后门,门扃,仓卒不得钥,乃越墙而出。此墙离地仅丈许,不难跨越;但墙外下临深沟,昏暗中不觉失足,着地后疼痛不能行。约三分钟后,勉强起行,不数十步,至一小庙,有卫兵守住,扶掖以登。此山东隅并无山径,而西行恐遇叛兵,故仍向东行进,山巅陡绝,攀援摸索而上……...
() 读者们大家好!我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网络写手,噢!不!是根本没有名气的网络写手,有可能大家在某个网站上点击到了我写作的书籍!那么先非常感谢您的点击。 今天是特别的rì子,现在是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九rì 19:56:48,也就是阳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雨期现在这里祝大家佳节快乐! 还有祝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们,你们辛苦了!一个人漂泊在外的朋友们,佳节时期我想你们想家了吧!雨期也是,一个人漂泊在外,今天是中秋节,虽然我一个呆在我的小屋子里但是我感觉自己特别的幸福。虽然没有亲戚朋友的打闹,也没有那些喧嚣。但是老婆的一个短信,老爸老妈的一声问候,让我那颗寂寞冰冷的心热了起来。证明家里人时刻在关心你,爱着你。 虽然我写的东西不好,也不对你们俩的胃口!但是我知道你们还是会仔细阅读自己儿子写的东西的!...
作者:是“四五”天安门运动“童怀周”小组主要成员,后又成..《叶剑英在关键时刻》PART1序 言(1)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历史巨人毛泽东生前送给他的战友叶剑英的两句话。挚诚中肯,恰到好处。江泽民同志谈到这两句话时,说:“纵观叶剑英同志一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紧要关头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个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一句比较好懂,也切合叶帅之为人,而后一句“吕端大事不糊涂”,确实曾让作者“糊涂”一阵,只好翻书求典。吕端何许人也?原为宋朝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氏,官至枢密直学士,后继吕蒙正为相国。据宋史载,宋太宗颇赏识吕端,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为何说他“小事糊涂”?即是说他不在乎个人利害得失。如对飞辞流长、闲言碎语之类,吕端的态度是:“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说他“大事不糊涂”,那是指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的大...
错位 雨夜马车穿过了几条曲折的胡同,迎面便是一片茂密的树丛,枝叶繁茂,几乎遮住了半面天空,连太阳的光都被挡在外面。只剩下一重重铁灰色的高墙,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斑驳,指尖轻轻触碰,便会掉下一片片色彩斑斓的墙皮。车夫上前递了一块牌子,重重牢门缓缓开启。即便是隔着数丈开外,也能感受到一股腥冷的寒气扑面而来,让人脊背发凉,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战。一只素白的手握住了斗篷的襟口,撩开车帘,阳光照在她的额角上,风吹过鬓发,露出一抹额头,像是凌霄峰顶的暮雪,白的几乎透明,从肌肤里向外透着一股冷薄之意,令周遭物事尽皆为之一寒。她的眼梢微微挑起,打着一把青竹为骨的竹伞,遮住脸孔,只露出一个清瘦的下巴,缓步走进了那座幽深的苦牢。牢房很深,潮湿的寒气沁入心肺,地上铺着厚厚的石灰,石灰上是荒草垫子。那个人就那样蜷缩在上面,小小的,柔弱的,血肉模糊的双手握成了拳,赤红的血流了一地,浸入枯黄的草...
作者:听九州文案:“少爷,跪下,爱我。”我对我爱的少爷说。我嗅着他身上甜美的接近腐烂的气息,喃喃道。我要用刀毁掉他的世界。让他只属于我。黑化女主vs病娇少爷内容标签:女强主角:白珏,少爷 ┃ 配角:abcd ┃ 其它:黑化第1章 “少爷...” 我正躺在冰冷的床上,辗转难眠。手指上新鲜的伤口提醒着我之前发生的一切。时间冰冷的夜风从破洞的窗口泄露出一丝,吹得我遍体生寒。 真是恍如隔世了。 也许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有再重来一次的机会。 今日那少爷院里头那边管事的姑姑说我心眼儿大了,竟敢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勾引少爷不务正业。 左右不过是少爷房里头的又美貌又有地位的大丫鬟多了去了,像牡支儿,还有萍萍,那些个才是未来能爬上少爷的床,成为正正经经的姨娘的大人物。而我这个入府不过几年,撞了大运被少爷选中的小丫头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几年呢。...
作者:苏方桂第一部分:惊 艳圆圆初上琵琶弦,呀!“剪碎名花为貌,细揉嫩柳成腰,恰又莺雏燕小。”吴三桂惊见神女,欲会高唐,岂料巫峡起风浪……陈圆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陈圆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响过中国历史面貌的女人。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数百年受到历史唾骂,陈圆圆也成了被人不齿的“祸水”。吴藩一怒为红颜,天生丽质身何辜?污泥不染芙蓉面,玲珑心肠生侠骨。绝代美姬陈圆圆,心怀黎庶忧国步。一死犹进药石言,希冀藩王留退路。始信红颜非祸水,乱国须眉史难书!木鱼声声观音堂,香烟缭绕商山树。古远年湮草萋萋,夕阳余晖照古墓。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苏杭一带景色之妩媚秀丽,早已名闻遐迩。钟天地之灵气,受秀景之氤氲。“自古苏杭出美女”,亦为人们所公认。古代春秋时美女西施便出生在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