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重生之狐女仙缘 >

第200章

重生之狐女仙缘-第200章

小说: 重生之狐女仙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失时机的再次恭维了一番鲁王的英明神武,期间还吞吞吐吐、半含半露、状似不小心的透露了一些此次联姻的“内幕”。

    鲁王满耳朵听的都是秦国使者恰到好处的赞美,而鲁国的朝臣却从中听出了些别的东西。

    比如,秦国准备集中兵力攻打内乱不断的魏国,但又担心自己的后院起火,所以干脆以联姻的方式拉拢鲁国,从而避免自己被魏国和鲁国前后夹击的命运。

    秦国使者的这套说辞成功取信了鲁国的大部分朝臣,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仍然持怀疑态度的朝臣,也在与同僚们商谈了一番之后改变了态度。

    虽然他们仍然没有打消对秦国的怀疑,但至少,他们也不再坚决反对鲁王前往运城迎娶秦国公主。

    看在那座城池的份上,他们最终也同意了让鲁王稍微冒那么一丁点儿风险。

    消息传回秦国后,秦王立刻让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写成榜文全国张贴,自然,魏国和齐国安插在秦国的探子们也抓紧时间将这个消息送回了各自效力的国家。

第363章 血池再现

    魏王和齐王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秦国派到这两个国家的使者也终于磨磨蹭蹭的走到了魏国和齐国的都城。

    在驿馆休整了一番之后,秦国的使者分别向两国的国王递交了国书。

    当然,觐见魏王的使者还同时送了魏王整整十箱金银珠宝。

    魏王眉开眼笑的让人将珠宝收进了他的内库,看向秦国使者的眼神更是一直闪着金光,那副神情看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还以为秦国使者其实是金子做的。

    那些暗地里收了秦国使者好处的魏国朝臣也忙趁着魏王心情正好的时候在一旁帮着敲边鼓,众人一唱一和,很快就说得魏王同意了出席鲁王和秦国公主的婚礼。

    至于几乎把持了魏国整个朝堂的魏国宰辅,因为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他在这件事上难得的保持了沉默。

    至于齐王,觐见他的秦国使者虽然也意思意思的送了他两幅古画作为礼物,但那些使者的嚣张态度却几乎毫不掩饰。

    齐国的朝臣自然非常愤怒,但齐王却因为秦国即将与鲁国联姻而不大敢在秦国的使者面前摆谱。

    秦国素来兵强马壮,而鲁国在四国当中又是出了名的富庶,这两国联姻让齐王顿觉压力大增。

    据他所知,现任鲁王虽然是色中饿鬼,于治国一事并不怎么上心,但他的父辈和祖辈却都是励精图治的难得明主,他们之前制定的方针政策,如今也依然在鲁国的土地上发挥余热。

    所以即使鲁国已经落入现任鲁王手里十年有余,但其实力却依然在四国中列前茅。

    而这也正是秦国虽然一再挑衅魏国边境,但却从来不敢与鲁国大规模正面交锋的原因。

    如今四国当中的大哥和二哥联手了,排行倒数第二的齐国立场顿时就变得尴尬了。

    国力最差的魏国根本指望不上,因为魏王其人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彻底昏君,作为一国之主,他竟然自己带头损公肥私、横征暴敛,逼得国内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

    这样的人,齐王哪敢动跟他合作的念头。

    他自己虽然才干一般,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但他自认至少还不是个昏君。

    平素治国,他一直力求做到亲贤臣、远小人,不仅虚心纳谏、广开言路,而且还以身作则、守法奉公,从不带头破坏规则,甚至都很少行使作为一国之主的无上特权。

    齐国在他的治理下虽然没有后来居上,赶超秦国和鲁国,但却也一直维持着他父王在世时的平稳现状。

    本来他还指望着能用二三十年的时间慢慢超越自现任鲁王登基之后就越来越不像样的鲁国,可谁知上苍却像见不得他们齐国跃居老二似的,转眼之间就给他来了个风云突变,将齐国推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尴尬不已的位置上。

    齐王那个恨啊!

    可为了不给秦国光明正大找他们齐国麻烦的理由,他却又不得不死死压制住自己满心的遗憾和不满。

    他不能轻举妄动,不能让秦国的精兵强将舍魏国而攻齐国。

    这么想着,齐王脸上的笑容便越发温和。

    他客客气气的与秦国的使者寒暄了一番,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去参加鲁王和秦国公主的婚礼,然后才派了两名重臣亲自将秦国的使者送去驿馆歇着。

    至此,由惊鸿、云祁、狄云仙尊以及廉世懿的身外化身暗中推动的四国会盟就算是正式敲定了下来。

    秦国派到各国的使者们很快就踏上了归途,但惊鸿等人却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们各自潜入的王宫。

    在秦王的寝宫,云祁发现了一条可以通往王宫外某栋宅子的地下通路,在四国会盟的命题得到解决之后,秦王就又恢复了他之前每隔三天就偷溜出宫一次的行动。

    原本只是为了验收成果才留下的云祁很快就发现,在地下通路那一头的那栋宅子里,有一个占地面积极广的地下室,而在那个地下室里面,云祁更是发现了一个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两个都要大上许多的血池。

    云祁观察了几天才发现,那个大宅子竟然是秦国都城一座有名的善堂,那里面的孩子都是一些失去了父母亲人的孤儿,他们被统一送到这座善堂里,然后又被当成血液来源圈养。

    不过与平阳侯府不同的是,这个善堂里负责取血的人并不如何残暴,所以这里的孩子倒是不像云祁他们之前解救的那十二个童男童女一样,有着严重的心理阴影。

    云祁传讯给惊鸿、狄云仙尊以及廉世懿的身外化身,对他们说了自己的发现之后,又表示自己会留在秦国顺藤摸瓜的查下去。

    最先回复他的是惊鸿,她也在鲁王的宫殿里发现了同样的地方,不过与秦王那个求长生的血池不同,鲁王建造血池求的是夜御数女而雄风不倒。

    惊鸿也跟云祁做出了一样的决定,那就是留在鲁王的宫殿里,尝试着找出那个为他建造血池的罪魁祸首。

    第二个回复云祁的是狄云仙尊,他并没有在齐王的宫殿里发现类似血池的东西,但齐王却每隔十天就要吃一次齐国国师为他炼制的“人丹”。

    据狄云仙尊所说,齐王吃的这个“人丹”与普通大夫提供的用于清暑开窍的人丹截然不同,这个“人丹”里除了作为辅材的大补药材之外,其他的七成原料都是由人血、人肉甚至人骨提炼而成。

    狄云仙尊最初注意到这“人丹”,就是因为它那股即使是掺杂了异香都无法完全掩盖的血腥味儿。

    他还对云祁说,齐王十有**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他有心到国师府一探究竟,但不知为何,他竟然没能进到里面去。

    云祁看了他传回的讯息,心下顿时生出一种不妙的预感,他提醒狄云仙尊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一个不小心把自己陷了进入。

    狄云仙尊本来就是个谨慎性子,就算云祁不这么郑重其事的提醒他,他也不会贸贸然跑去打草惊蛇,所以他很快就回了一条讯息给云祁,说自己分得清轻重缓急,让他尽管放心。

第364章 四王聚首

    唯一一个没有在王宫里发现不对劲的就是廉世懿的身外化身,虽然在接到云祁的讯息之后,他又将魏国王宫从里到外好好搜寻了一遍,但他却依然没能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无奈之下,他只好跟等在王都某家客栈里的风若一起回了风芷等人建立的义军政权根据地。

    如今的义军政权根据地已经初步有了国家的雏形。

    就在惊鸿他们离开的第二天,风芷就已经秘密将义军政权定国号为庆,算是初步表达了自己开辟新政权的意图。

    不过,由于惊鸿曾经交代过她不要在四国会盟期间给魏王添乱,所以她一直拖着没有将这个消息广而告之。

    在庆辉、青夜和风若的一致推举下,风芷顺理成章的自幕后走到台前,成了即将建立的庆国第一任国王的唯一一名候选者。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这个颇有些重男轻女的世道上,很多男人都无法接受一个女人爬到自己头上。

    即使这个女人丝毫没有他们印象中女子普遍具有的那种娇羞软弱或者任性短视,即使这个女人满心都是如何救万民于水火,即使这个女人一直身先士卒、礼贤下士,施政治国的能力更是他们有目共睹的。

    不过,再不愿意看到,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这个即将到来的事实。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庆辉、青夜和风若一直都在惊鸿的授意下为风芷铺路,而风芷自己更是不仅掌握着义军政权的财政大权,而且也因为一直竭尽所能的为百姓谋福祉而在平民百姓中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如今在军中威望最高的庆辉、仅次于他的青夜,以及握着义军政权所有暗势力的风若都对风芷鼎力支持。

    有了财富、民望、兵权、让她可以随时掌握最新情报甚至可以用来铲除异己的暗势力在手,风芷称王一事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种情况下,那些人就算再怎么不满庆辉三人捧一个女人上位,也已经没办法真正折腾出什么花样来了。

    在风芷按兵不动、静候四国会盟开始的三个月里,秦国公主与鲁王的婚礼终于筹备完成,齐、鲁、秦、魏四国国王先后在一队精兵的护卫下来到了秦国的运城。

    秦王依约撤走了一半士兵,鲁王则志得意满的带着相同数量的士兵进了运城,并安排他们与秦国剩下的一半士兵交接防务并暂时共同守城。

    齐王和魏王带的兵士虽然没有秦王和鲁王多,但却个个都是自己国内数一数二的勇悍之士。

    齐王强颜欢笑着送了一份极为厚重的贺礼,魏王却是在收下秦国许诺的另外十箱珠宝之后才一脸肉疼的送了新人一对白玉如意。

    齐王有些奇怪秦王对待魏王的态度,但魏王却并不认为有哪里不妥。

    他一直觉得秦国总是骚扰魏国边境是件很不占理的事情,如今既然秦王求着他赏脸参加秦王女儿的婚礼,那么秦王少少的给他些金银财宝作为赔礼道歉的诚意就是理所应当。

    他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点,秦王又怎么能意识到他总是派兵骚扰魏国是件很不好的事情呢?

    齐王忧心忡忡的看了两眼得意洋洋的魏王,心下对于他的天真和愚蠢颇有些犯愁。

    人都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秦王要不是有非让魏王出席不可的理由,又岂会将自己国家每年税赋的十分之三都送去魏王的王宫?

    一念至此,齐王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不好的猜想,他原本就端凝沉重的脸色顿时又多了几分惶恐。

    叫过自己的心腹内侍吩咐了几句之后,齐王这才重新挂起勉强的笑容看向笑得一脸欢畅的秦王和鲁王。

    他看得出来,鲁王是真的很为这次联姻高兴,他对待秦王的态度那叫一个既亲热又恭敬。

    跟鲁王比起来,秦王可就矜持多了,不过这也没什么毛病,毕竟,鲁王娶的是秦王的女儿,秦王作为长辈,自然不可能像鲁王那样抱着十足谦逊的态度。

    可是齐王还是忍不住心情忐忑,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这一片喜气之下有着说不出来的凝重和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