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万界圣师 >

第138章

万界圣师-第138章

小说: 万界圣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幕,不只是将秦阳弄呆了,整个大殿,文武群臣,谁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尽管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就不科学,但面对这从未见过的情况,所有人心里都不自觉的冒出一个想法:这不科学!

    实际上,不只是秦阳和文武百官,就是一手造成这些变化的少女,也没弄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而当她看向自己师父,寻求真相之时,竟然第一次在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笑意的自家师父脸上,看到了一些呆滞。

    是的,这一变化,连始终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牧风,都没有率先预料到。

    看到天降异象,自家小徒弟手中的王印转眼化作一方印玺的时候,他的表情已经开始变得古怪。

    而当亲眼目睹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出现在印玺底部的时候,他的表情已经不只是复杂可以形容的了的了!

    尼玛,玩大了!

    这什么情况?不会哥们路边随便捡了个乞丐小萝莉,养大了之后,一不小心就培养成始皇帝了吧?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他太熟悉了啊,再加上这里又是秦国,印玺上又出现了一个帝字。

    对于自己心里的这个猜测,他自己都已经信了八分。

    心里吐槽过后,收起脸上古怪的表情,牧风正好看到了自己爱惜小徒弟投来的疑惑的目光。

    见到自家徒弟眼中的不解,牧风无语望天。

    他真心没有想过培养什么秦始皇啊,能不能不要这么玩人?

    只是,虽然心里吐槽,他手上却没有慢了丝毫。

    右手掐决,推演天机,于刚刚出现重大变化的天道之中梳理事情的始末。

    最终,事情被他一点一点的还原了出来。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一步,还是因为他的原因。

    本来,这个世界的命运之子,是他最先见到的那个叫做方韵的少女,先天武体,生来的使命就是将武道发扬起来,逐渐取代了这发展畸形的文道。

    但因为方韵的表现,牧风放弃了她,选择了培养一个本该死去的小萝莉。

    如果只是收养一个小萝莉,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但他不只收养了,还将一个天生废脉的萝莉,给培养成了武道大家。

    当小徒弟武道大成的那一刻,这个世界,本属于方韵的天命就转移到了少女的身上。

    因为她,是第一个将武道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存在,所以,自然而然,她就成为了武道的始祖。

    武祖的天命加身,发扬武道的使命就落到了少女的身上。

    可是,刚刚接手了发扬武道的天命的少女,竟然在秦国又接触到了王权印记,更是因自身血脉问题激活了王权印记,又承载了一份王权天命。

    两种天命相结合,竟然发生了如同化学反应般的变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当然,这其中因果,自然没有这么简单,只是大体就是这么个样子。

    明白了一切之后,看着自家小徒弟疑惑的样子,牧风不在意的解释道,“不用担心,对你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说完,牧风抬头望天,感受着天道的变化,继续开口道,“之前的代君王,都是承载天命,身受守护自己的国度,保人族薪火传承的使命。

    而如今,天道生变,你为第一代大帝,执掌天命,将带领人族,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对于牧风的解释,少女听得不甚明白,只是她也没有多问,她家师父说是好事,她就接着就是了。

    至于什么大帝,什么执掌天命,她真的不怎么在乎。

    事情的发展,在一条直道上猝不及防的拐了个弯,满朝文武面对这一情况都有些懵逼。

    看着眼前一身龙凤袍加身,尽显高贵威严的帝王,文武百官都有些不知所措。

    大王他们能够明白,那是收天道认可,可以承载天命,掌控一国的存在。

    可是,这转眼之间他们的大王变成了大帝,王权印记也化作了一方印玺。

    这种变化之后,他们的大王还能执掌王权吗?还能带领秦国发展延续吗?

    这些,他们都不知道,因为未知,所以心里难安。

    就在文武群臣心中惴惴不安的时候,牧风与少女的交流也已经结束。

    而明白了自己身上变化的少女,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印玺,下一刻,按照心中的感觉,少女将印玺高高的举起。

    而在印玺被举起的同一时间,大殿之中响起阵阵龙吟,有帝王之气自九州汇聚而来,经由九龙印玺,汇聚到少女的身上。

    正当龙气将要与少女的身体完全融合的时候,在少女的身上,竟然突兀的传来一股吞天噬地的强大力量,紧接着一头饕餮虚影出现,将那无尽龙气一口吞下。

    下一刻,饕餮虚影打了个饱嗝,消失在少女背后,只是消失前,那饕餮虚影似乎变得更加凝实。

    当龙气被饕餮虚影吞噬之后,九龙印玺不再散发未能,闪着淡淡的微光融入了少女的体内。

    在九龙印玺入体的刹那,少女的身上升起一股气势威压。

    威压所过之处,满朝文武尽皆拜倒,高唿“拜见吾皇”。

    明明没有任何人去交,明明没有过任何先例,但当一切变化结束之后,秦国这些官员,看着那身着龙凤袍的少女之时,却都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感觉。

    眼前之人,是他们的皇帝,是他们人族的大帝,将引领他们人族走向兴盛。

    而这种感觉升起的同时,他们同样有一种忍不住想要跪拜的冲动。

    这种情况,如同之前人族见道孔圣时候的感觉一样,尽管有些人没见过孔圣,尽管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孔圣的事迹。

    但在见到其真颜的一瞬间,心中就会升起很多关于此人的明悟,甚至忍不住跪拜以示恭敬。

    这,叫做执掌天命!(未完待续。。)

第153章 大世将开

    看着身着龙凤袍,尽显威严的少女,牧风心里一阵唏嘘。

    他知道,过不多久,他的任务就可以完成了,如今的小徒弟,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了。

    执掌天命,与王权承载天命不同。

    王权者,承载天命,背负薪火传承之重任。

    而执掌天命,是将天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引领着一个时代,印玺加身,神州之内,即便只是武道初成的境界,少女也足以发挥出仙武境的战力。

    这,是不弱于当今人族最强者孔圣的战力。

    而当小徒弟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也可以借助执掌天命的力量,一举突破自身境界,真身达到仙武之境。

    至于他的使命,从帝印凝聚,帝袍加身的那一刻,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成帝者,自然是神州一统,建立不朽皇朝。

    也唯有如此,她的武道体系,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扬,将武道纪元取代文道纪元。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在秦国为新帝的登基大典做准备的时候,外界的战乱,却没有丝毫的停下。

    继西晋被吞并之后,大魏国力空虚,龟缩在东荒不再参与战乱,秦国因为新帝登基,对于战事方面也采取了防御手段,而不再主动进攻。

    一时间,整个神州,真正大战的,唯有齐国和楚国。

    只是,似乎是商量好了一般,就在齐国楚国战的不可开交,势要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两国的主要兵力,竟然悄然之间向着东荒的方向集结。

    等到龟缩东荒不出的大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然有些晚了。

    正在交战的齐国和楚国,竟然在战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突然采取合作,共同向着大魏发兵。

    本就国力空虚,又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大魏,面对着两股联军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联军一路破关战将,半个月的时间,竟然直逼大魏都城。

    魏国的破灭,只在朝夕之间。

    而就在齐楚两国为即将灭掉魏国这个潜在的敌手而努力,魏国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之际,收缩兵力防御的秦国,新帝的登基大典,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登基大典,祭天之后,本就执掌天命,炼化印玺的少女,感觉自己对于自身职权的运用越发的纯熟。

    而同一时间,她也发现了,此时的神州大陆,战乱之下隐藏着的诡异。

    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中操控着一切,让和平安定的三百多年的神州大陆,再一次陷入了诸国乱战的局面。

    作为人族史上第一任帝王,她的职责就是引领人族走向辉煌,开创新的纪元。

    如今,有人暗中操控战事,想要覆灭人族,自然就与她站在了对立面。

    虽然不知道那隐藏在暗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但没关系,谁让她是有外挂的帝王呢?

    找到自家师父之后,少女很容易的就探到了那隐藏在暗中见不得光的存在的身份。

    当时,面对自家小徒弟的疑惑,牧风是这么说的。

    “哦,你说那家伙啊,还记得十一年前,孔子消失的那一天吧。

    那次,南疆异变,孔子深入绝地探查,一走十一年未归。

    这隐藏在暗中的,就是十一年前从南疆禁地之中逃出来的一只小老鼠。”

    小老鼠。

    这是她家师父对那隐藏在暗中的存在的评价,只是,少女明白,她家师父口中的小老鼠,对她来说,可不会真的如同小老鼠一般。

    毕竟,即便如今武道初成,距离仙武境也只有一步之遥,但面对她家师父之时,她依然有种面对大海高山般不可测的感觉。

    所以,少女并没有因为她师父的评价而放松警惕,反而仔细询问之后,做出了足够的应对手段。

    知道那见不得光的存在隐藏着楚国之中后,少女并没有立即行动起来,先不说如今的她,天命范围只在秦国疆域内,出了秦国疆域,她只是一个比普通半圣战力稍强一些的武者。

    单说这种涉及人族兴亡的事情,也不该是她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的。

    在心里对对手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成为秦国第一人皇帝的少女,颁布了一条在秦**人看来莫名其妙的命令。

    新帝下令,凡秦国将士,不得擅自对他国发起战事,收缩所有兵力,等待新一步指示

    这个命令,在有了大魏的前车之鉴后,在秦**方看来,无异于取死之道。

    诸国混战,自然是挑软柿子捏,龟缩防守,只会让敌方认为你国力空虚,而联手灭之。

    只是,这个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当一种叫做武功的修炼方式在秦**方传开之后,整个秦**方,再没有一个人对他们的陛下产生质疑。

    武功,这种修行方式,在秦**方是有目共睹的。

    不同于文道,没有天赋开启文心,就无法修行,而能够修行文道的可以说百不存一。

    武功,这种修行方式,几乎是个人就能修行,只要你有丹田,能够感应到气的存在,就能够入门。

    所不同的,只是资质的好坏决定修行速度和最终成就。

    但,这也比文道的门槛低了很多,而即便那少部分感应不到气的存在而无法修行内功的,也不是彻底没有了希望。

    有一种叫做外功的修行方式,只要你有毅力,能坚持,同样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