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谜案追凶 >

第86章

谜案追凶-第86章

小说: 谜案追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那个军官过来了,这个军官叫郑益民,山东泰安人士。原来隶属于昆山军营,后来调到了徐州附近的兵营,担任军营里的一个佐领。“佐领”是大明军队里的一个职务名称,职务在把总和千户之间。“把总”又叫百户,名以上可以统领百人左右的军队,其实自从大明国建立以来,就没有实额实饷过。也就是说军营没有满营过,也没有实打实的发过足额军饷。京城附近的军营好点,一般都是七成人数,三成空饷由军官和监军的太监获得。地方上的军营一般是六成人数,有的地方不到五成。这么说来一个百户,也就是把总手下的士兵不到六七十人。一个千户,也就是千总手下不到六七百人而已。郑益民所在的军营属于后方军营,不但实力差而且福利更差。这里的士兵不如京城的士兵那么受到朝廷的重视,又不如前线的士兵那么重要,所以整体实力真的不敢恭维。李丁虽然只带来不到百人的胡宗宪的亲兵队,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绝对能把郑益民所带的三百多地方士兵给杀个片甲不留。

    秦泰听说郑益民来自昆山军营,就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关于昆山军营里的事情。由于郑益民感激秦泰,秦泰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官员,所以郑益民把知道的一切说了出来。

    原来昆山军营之所以叫昆山军营,主要是因为军营驻守在离南京城不远的昆山县,军营依山而建,这座山就是昆山。昆山军营因为是拱卫南京的军营,所以他们的建制是按照皇家军队建造的。当有皇帝南巡的时候,他们也要担负起保护皇帝的责任。所以昆山军营的战斗力和装备在南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一些将领自己拿钱出来贴补前线士兵的装备和福利的话,前线的士兵还不如昆山军营的士兵厉害。可是昆山军营属于后卫军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南京城附近,更不能作为一线部队参战。所以昆山军营空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装备和士兵,却不能杀敌报效国家。每一个派往昆山军营的主将,其实就是变相幽禁。昆山军营的实权掌握在监军手上,主将只不过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利而已。自从张敬离开昆山军营之后,昆山军营先后来过两位监军太监。第一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的干儿子丁白。孟冲不光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更是御马监的总管,也是掌握天下兵马的人。如果说大明的兵马大元帅是谁,就只有历代皇帝他本人了。可是皇帝总不能天天管着士兵和军队,所以皇帝兼任的兵马大元帅身边就有一个常务副元帅。这个主持常务的副元帅就是御马监的总管。全国兵马的总后勤就是兵部,总调度就是内阁。丁白来到昆山军营后不久,就意外的病死了。为此丁白的干爹,御马监总管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下令重新整顿昆山军营。昆山军营上层全部换上了新人,主将换了,监军太监也换了。新任的监军,现在为了处理军营里的烂帐,弄得是焦头烂额。郑益民也借这个机会离开了昆山军营。

第二十七回 借尸还魂二十七

    秦泰听了郑益民的话,有点恍然大悟。丁白一定是忘记了张敬的嘱咐,私下打听了一些关于江口的事情。他自以为是,暗中向自己的干爹孟冲汇报。没想到信还没有出江南,就被对方知道了。一向以来心狠手辣的倭寇,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丁白。所以就派人杀了丁白,为的就是杀人灭口。但是没想到远在京城**的御马监总管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对这个干儿子这么上心。不但派人调查丁白的死因,更是整顿整个昆山军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倭寇们暂时离开了江口。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才知道,好不容易建立的关系网全部没有了。江口又离昆山军营和南京城这么近,不利于他们长期居住,所以他们只好放弃江口。怪不得“马三刀”去了江口之后,没有发现任何倭寇的行踪。

    郑益民还告诉秦泰,现任的昆山军营监军太监叫马明,是众多太监之中很另类的一个。秦泰听见马明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马明现年五十二岁,在所有监军太监离年纪属于最大的一个。但是他的名声一点也不必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差,名气直追**“老祖宗”吕芳。马明十二岁进宫,进宫也属于比较晚的一个。当时已经十二岁的马明,已经知道“子孙根”对于男人的意义,也知道失去了它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依然净身进宫,为的就是一个抱负,要做一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好太监。马明出身军户,还是一个世袭千户的子弟。但是马明知道自己不进宫的话,最多不过是一个普通军官而已。当时嘉靖皇帝登基不久,急需要一批对他忠心耿耿的奴才。马明自愿进宫,就是为了成为嘉靖皇帝的心腹。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劝说嘉靖皇帝多做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马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个太监,而且是一个保护嘉靖皇帝的“大力太监”。马明依仗自己是军户出身,从小学过一些军事知识和格斗技巧,马上成为了“大力太监”里的骨干。不但深得当时总管太监的赏识,更是被嘉靖皇帝刮目相看。十二三岁的年纪,已经是一个有品级的太监了。这可是嘉靖皇帝特旨恩赏的荣誉,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按说十六岁以下的小太监不能有品级,更不能担任重要职务。可是这个马明都破了例,不但有了品级,而且出任嘉靖皇帝的贴身保卫太监。

    正在马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里,马明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正在马明准备担任御马监要职的时候,马明听说了沈炼的事情。沈炼是一个文人出身,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地方官。后来因为为人正直,不愿意屈从严嵩一党,而被免职回乡。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看中了沈炼的忠直和学问,派手下锦衣卫半押半请的把沈炼带到了京城。陆炳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终于劝说成功,沈炼愿意出任锦衣卫经历司主事一职。锦衣卫经历司属于锦衣卫的文职机构,专门收发往来信件,起草禀报皇帝的情报。沈炼被锦衣卫里的人称呼为沈经历。沈炼虽然身在锦衣卫,但是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从来不做昧着良心的事情。几年后,沈炼通过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得知了不少严嵩父子贪赃枉法、危害国家的罪证。沈炼写下了赫赫有名的《告严嵩父子十三罪状》,通过锦衣卫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的特殊渠道送到嘉靖皇帝手上。没想到嘉靖皇帝一点不在乎,嘉靖皇帝认为每个人都有错,只要严嵩父子对自己忠心就好,贪污一点,做事情霸道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之中有严嵩的人,他们马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首辅严嵩。严嵩父子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党羽,告沈炼干预朝政。沈炼隶属于锦衣卫,属于皇帝家的奴才,按道理是不能直接插手朝政的。严嵩父子利用这一点,准备杀鸡给猴看,利用沈炼警告一下和自己作对的人,所以他们要求严办沈炼。

    马明虽然不认识沈炼,但是相当敬佩沈炼的为人。马明真的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认识沈炼,要是早一步认识沈炼的话,沈炼就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马明秘密会见了沈炼,沈炼对于太监本来不太愿意多接触,可是看见马明之后,沈炼觉得自己错了。两个人在东厂的诏狱里一见如故,真的是相见恨晚。临走的时候沈炼要求,和马明结为异性兄弟。和一个太监结为异性兄弟,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特别是沈炼这种有身份地位的人,和一个太监做兄弟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可是沈炼一不是要巴结马明,二不是想自甘堕落,而是真心希望在临死之前认识这个另类的太监。两个身份背景大不一样的人,在大明最黑暗的东厂诏狱里结尾了异性兄弟。事后马明为了义兄沈炼的事情到处奔走,和他一样着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可是他们两个的实力依然比不上严嵩,一些本来可以和他们站在一边的“清流”,却因为陆炳出身锦衣卫,马明是一个太监,而不愿意和他们联手,失去了挽救沈炼的最后机会。沈炼被按上犯上的罪名,在京城菜市口当众凌迟而死。马明因为偏帮沈炼,被嘉靖皇帝连降六级之后,还挨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打。因为马明为人正直,不善于交际,所以掌刑的敬事房太监当然不会手下留情。马明失去了嘉靖皇帝的信任,更是差一点失去了性命。从此马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太监,司礼监的太监们有意无意的不让马明有靠近嘉靖皇帝的机会。

    马明在京城皇宫里沉寂了好久,但是为人仗义的他经常为一些受苦的太监们出头。那些得了势的太监也知道马明的过去,知道马明不但身手好,而且有一定的后台,所以也不敢往死里折磨马明。马明这个“侠义太监”的名气在一些小太监那里特别受用,大家都喜欢和马明在一起。十年前嘉靖皇帝因为炼丹,差一点把自己给烧死了。第一个冲进去救嘉靖皇帝的就是马明,救出嘉靖皇帝之后,嘉靖皇帝曾经一度昏迷不醒。也是马明大着胆子,把嘉靖皇帝打醒,才总算救了嘉靖皇帝的性命。当嘉靖皇帝看清楚救自己的太监竟然就是多年不见的马明的时候,也被马明的打扮吓了一跳。马明因为多年来给小太监出头,得罪了不少大太监,已经被发配去了浣衣局,和一大群年老色衰的老宫女一起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服。嘉靖皇帝是一个有点念旧的人,他知道马明比自己小好多岁,可是马明看上去比嘉靖皇帝老多了。嘉靖皇帝一时想起了马明的好,马明不但这次救了自己,而且当初多次保护自己,又是自己最好的奴才,竟然成为了现在这个结果,真的令嘉靖皇帝好生气。

    马明马上被嘉靖皇帝任命为玉熙宫副总管,主持护卫工作。嘉靖皇帝在玉熙宫里修炼,玉熙宫就是相当于乾清宫,玉熙宫总管就是司礼监排名第三位的秉笔太监兼任的。玉熙宫副总管也算是宫中排的上号的重要职务了。当大家都以为马明柳暗花明的时候,宫中有“老祖宗”之称的吕芳却暗中下令,让自己的人离马明远一点。果然不出所料,马明因为多次劝说嘉靖皇帝不要服用丹药、远离道士、重用贤臣、尽快除去严嵩父子等多项事务,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极大不满。这些年来嘉靖皇帝已经依赖于丹药,依赖于严嵩父子,听不进任何的劝告,马明的话直接导致马明的残酷下场。嘉靖皇帝不但再一次下旨责打马明,更是将马明赶出了京城。因为马明当过“大力太监”,又在御马监当过差,算是嘉靖皇帝留一些旧情,发配马明出任昆山军营监军太监。就这样马明来到了这里,成为了昆山军营的一个监军太监。

    得知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竟然是马明之后,秦泰有了新的部署。秦泰下令郑益民和他的军队带着张敬的尸体还有张敬的下属赶往昆山军营。而秦泰带着展小小、“马三刀”和李丁等士兵提前赶路去昆山军营。

    进过一个晚上的急行军,李丁带领的胡宗宪的亲兵队伍,夹带着秦泰等三人来到了昆山军营附近。秦泰他们决定直接闯昆山军营。

    当秦泰他们来到昆山军营外围的时候,不得不为昆山军营的布置吓上一大跳。这个军营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军营,就连秦泰这种不懂军事的“门外汉”也能看出这座军营的不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