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谜案追凶 >

第522章

谜案追凶-第522章

小说: 谜案追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严世藩私通倭寇,出卖情报给倭寇,导致前线战事不利的罪名被公开。渐渐地严世藩克扣贡品、**后宫、买官卖官、侵吞国库等等罪名暴露。严世藩被锦衣卫抓走后,不久就被嘉靖皇帝下令处斩。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信号,嘉靖皇帝要对严嵩动手了。以前严嵩的亲信开始为自己打算,一些和严嵩关系不深的人开始改换门庭,就连刘待也想过后路。可是刘待是严嵩的人,这个标记太明显了,没有人愿意接受刘待的投靠。

    在严世藩被处斩后的五个月,刘待这个御史衙门曾经的传奇,也被锦衣卫查抄了。不久之后刘待的罪名确定了,诬陷忠良、构陷大臣、协助严世藩拉拢和威胁官员、侵吞国库、买官卖官。刘待被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家人和三族亲戚连坐。一时间许多无辜的人受到刘待的牵连,成为了这次事件的牺牲品。

第十八回 真假公主十八

    本来恭妃父母已经不算是刘待的直系亲属,连五服都算不上了。可是有人多嘴说了一句,说恭妃的父亲不但是是刘待的同学,而且曾经资助过刘待。地方官吏抱着多抓一个人多一份好处的想法,就把恭妃父母一家人也算在了刘待牵连亲属里面。一边派人查抄了恭妃父母的家,一边去外地抓捕正在做生意的恭妃父亲。恭妃父亲不但被抓了回来,而且做生意的本金利钱都被衙门的人没收了。

    可能是因为长期被严嵩的人压着有怨气,更或者是因为想抖威风,不管怎么样办案的官员们集体要求重判这件案子的罪犯。按照以往的规矩,犯官本人是逃不了死罪的处罚的,直系亲属男丁流放女人变卖成为奴隶,亲属没收产业。罪加一等的话,犯官直系亲属男丁成年处斩未成年阉割,女人成为官妓,未成年女性卖身为奴,亲属男丁流放,女人卖身为奴,家产充公,三代之内不能出仕为官。如果加三等的话,三族之内的亲属男丁全部处斩,未成年男性阉割,女性为官妓,未成年女性或是成为未来官妓培养,或者是变卖做奴隶。要是罪名中涉及到皇室或者皇上本人的话,犯官家属一律全部处斩。官员们认为刘待不但是严嵩的走狗,更是严嵩用来欺骗皇上的人,所以刘待应该多一条罪名就是蒙蔽圣听。这个罪名要是成立的话,恭妃一家人就要被处斩了。

    还好嘉靖皇帝想给依然在位的严嵩一个面子,免了刘待家人蒙蔽圣听的罪名。但是依然是加三级的牵连罪行,恭妃要被卖了当奴隶,父亲依然要被流放。就在这个时候高拱和张居正接手了这个案子,他们不但觉得量刑过重,而且有一些人受到了过重的连累。恭妃因为年纪太小,恭妃的父亲因为不在刘待五服之内得到了减一级处理。审判时恭妃的父亲哀求官员,自愿加重刑罚,给女儿恭妃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按照原意恭妃父亲被判十年劳役,恭妃被判官奴十年的。可是恭妃父亲担心女儿吃苦,更担心十年后恭妃的前途,所以请求加重自己的刑罚,适当减免恭妃的刑罚。高拱作为主持大局的最高官员,最后决定恭妃父亲改为流放终生不得回来,恭妃念在年幼又失去了母亲父亲不在身边,送恭妃进宫充当宫女。这样一来恭妃不但有了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且每一个出宫的宫女都会有一个新的身份,可以过上稳定的生活。当时恭妃和恭妃的父亲对高拱、张居正等人千恩万谢。这就是恭妃进宫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恭妃之所以会决定留在宫中的原因。

    进宫后的恭妃因为自己的出身还不如一般的老百姓的缘故,经常被一起来的宫女欺负。恭妃也曾经试图向管理她们的宫女举报,可是宫女不是随便应付几句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换来大家对她更多的责罚和欺负。恭妃不服气向管理她们的宫女的上级举报,这下子不光得罪了一起进宫的小宫女,就连管教她们的宫女也得罪了,恭妃刚进宫这段时间的生活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后来恭妃听说宫女怕太监,只要太监愿意给自己出头的话,一般的宫女不敢再怎么对付自己。她就大着胆子请求一个小太监帮助自己,小太监本来不同意的后来说不能白帮忙,要恭妃给他一笔钱才可以。恭妃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钱全部给了小太监,小太监这才答应帮助恭妃。可是恭妃等了好久都没有得到消息,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太监地位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新来不久的,哪有资格教训别人。恭妃被这个小太监骗走了所有的钱,当然不甘心了,她找到小太监要小太监还钱。小太监告诉恭妃,这是一个教训,在宫里谁也没有良心和尊严,想要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巴结就需要自己有能力。恭妃的钱算是一个学费,小太监是绝对不会还钱给恭妃的。小太监最后提醒恭妃,想要活得舒服点,最好找一个有来头的长辈罩着自己。

    恭妃失望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任由大家讽刺或者嘲笑自己。渐渐地大家觉得欺负恭妃不好玩了,所以欺负她的人也少了。恭妃被派遣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当差,恭妃看见许多人老是对着一个老宫女行礼,她觉得这个老宫女一定是一个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她就跟踪老宫女,知道了老宫女的住所在哪里,经常一有空就去帮老宫女做事。老宫女没有说什么,任由恭妃帮着打扫卫生,干一些粗活。有一次老宫女病了卧床不起,恭妃不眠不休为老宫女端屎端尿喂饭吃药,恭妃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这么伺候过。老宫女好了后并没有感谢恭妃,只是要恭妃不要再来了。恭妃不明白老宫女的意思,为什么要赶恭妃走?难道恭妃还没有让老宫女动心?还是老宫女对恭妃依然不满意?

    老宫女告诉恭妃真相,原来老宫女并不是什么有势力的人。之所以大家看见她都客客气气的,是因为她年纪老资历深,大家当她前辈而已。表面上客气是一种态度,要是真的有事情的话谁也不会帮忙的。只有恭妃这个实在人,每天过来帮老宫女做事。气促老宫女觉得多一个人帮忙也好,也就任由恭妃了,后来老宫女和恭妃有点熟悉了,觉得多一个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就没有说破真相。经过这次生病老宫女觉得不说出真相的话,对不起这个善良的小宫女,所以才决定说出真相并不让恭妃过来了。

    恭妃虽然有点觉得上当,也失望失去了一个靠山,但是依然觉得和老宫女在一起好,她主动要求过来照顾老宫女,后来索性住在了老宫女这里。恭妃并没有要求老宫女教什么,但是老宫女为了报答恭妃,酒吧自己知道的宫中规矩一五一十地传授给恭妃。恭妃小时候就学过一些学问,当时只不过为了博得父母亲的一句赞扬而已。没想到在宫里认识文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一般的宫女太监是不允许识文断字的。老宫女一边要求恭妃继续读书认字,一边要求恭妃不准告诉任何人自己有文化的事情。老宫女按照宫中最为严格的礼仪要求恭妃,恭妃也认真学习。几年下来恭妃已经学会了七成样子,算是基本出师了。

第十九回 真假公主十九

    这一年恭妃已经十六岁了,进宫也有近八年了。老宫女终于一病不起,按照宫中的规矩需要上报后,等待来人吧老宫女送出皇宫。其实是任由老宫女在宫外自生自灭,因为老宫女在宫外没有亲人和家人。老宫女知道自己再没有教导恭妃的机会了,所以把恭妃再一次叫到身边。她告诉恭妃一个秘密,她已经为恭妃找到了一个新去处。恭妃的名字已经上报了,不久之后恭妃会顶替一个已经病死的宫女充当李太后慈宁宫的一个看门宫女。这是老宫女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的一个职务,凭借老宫女的老脸再加上好价钱才得到这个外人眼红的位子。老宫女最后提醒恭妃三件事情,第一要求恭妃少说话多做事,多看少动。第二个要求就是隐瞒那个宫女已经死的消息,永远不要说出自己的过去。也就是说恭妃从见习宫女出来后就在慈宁宫当差,她已经做了近三年的看门宫女了。第三个要求就是对于这份工作要专心认真,不可小看这份工作。只要这样将来恭妃就会有前途,以后就要看恭妃自己怎么做了。

    恭妃来到慈宁宫,见到了管事宫女,成功接手慈宁宫看门宫女的职务。慈宁宫是李太后的住所,所以也算是一个相当风光的地方,但是看门宫女却是例外。在外人看来慈宁宫的看门宫女还是慈宁宫的人,可是慈宁宫的人从来没有把看守慈宁宫大门的宫女当做自己人过。怪不得慈宁宫看门宫女死了近一年了,慈宁宫的人也不知道。要不是管事宫女清查人事档案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秘密。恭妃来到这个相对独立的看门宫女住所,她的办公地和住所都在这里,怪不得慈宁宫的人不清楚这里的事情。

    因为原来的宫女死了,恭妃需要顶替这个宫女的身份和资料。刚好管事宫女要重新登记信息,就把恭妃的资料加了上去。恭妃的信息和原来的宫女有了衔接,就不用担心恭妃出问题了。管事宫女并不希望恭妃有什么大作用,只是吩咐恭妃看好大门,每天准时开门关门,不要让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进来就可以了。其实就算有人闯进来慈宁宫的大门,也不代表这个人能够见到李太后,李太后身边有不少高手,她们阻拦意外出现的人。

    恭妃安心在这里工作,有空的时候整理一下环境。渐渐地恭妃发现一个现象,李太后真的很忙。李太后不但是小皇帝的生母,更是这个皇宫的最后决策者,许多的事情需要李太后亲自决定后才能够办理。每天无论大事小事,一股脑儿来到才能够里面请求李太后处理,还有一些军国大事,依然要李太后最后拍板。李太后累得是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有时候刚睡下又被人吵醒。恭妃觉得自己既然是才能够的人,应该为李太后这个主子分担一些责任。

    根据李太后的生活习惯,恭妃决定了一套作息时间表。例如晚上没有特别紧急的军国大事或者宫中要事,不得来才能够打搅李太后的休息。军国大事分为三级,特急立刻禀报,一级随叫随到,二级听从才能够吩咐慈宁宫外等消息。宫中事件分为大事小事,大事分为三级,一级随时禀报,二级在慈宁宫大殿外等待了,三级在慈宁宫大门外等待。小时分为五级,一级在慈宁宫大殿外等候,二级在慈宁宫门外等候,三级在慈宁宫管事宫女那里登记安排接见时间,四级在慈宁宫看门宫女那里登记安排时间,第五级每隔三天集中报备一次,时间统一在某一天的下午李太后午休之后。这样以来减少了不少时间,更让李太后知道事情轻重缓急。李太后对此十分赞同,恭妃也受到了表扬,从此恭妃渐渐进入了李太后的视线。

    那一年恭妃十八岁,正式被李太后升级为慈宁宫管事宫女,专门负责接见前期工作。所谓接见前期工作,就是指安排人员会见李太后,例如什么人什么时间受到李太后召见,召见的时候什么事情应该说,什么时候说什么,什么事情不能提,什么话能够说什么话不能回等等。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其中有十分关键的因素存在。回答得好回答的妙就是在李太后那里加分,说不清楚回答不好就是在李太后那里减分,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就会掉了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