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谜案追凶 >

第398章

谜案追凶-第398章

小说: 谜案追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小小一边安抚丈夫秦泰,一边暗中吩咐仇小球去打听关于贾百顺和小灵子的事情。本来这时候去打听消息的人应该是展小小或者是秦泰,他们对于打听消息才是老手。但是如今秦泰已经情绪失控,不但不能去打听消息,而且拖累展小小也不能去。展小小一方面要照顾好孩子和丈夫秦泰,一方面要保证秦泰等人的安全。展小小担心她一旦离开的话,秦泰极有可能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被人带走或者杀害。所以只好把打听消息的任务交给仇小球,还好仇小球基本已经出师,可以勉强完成这个任务了。为了仇小球的安全,为了仇小球不会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也为了仇小球能够把握住分寸,展小小就把秦泰夫妻与小灵子和贾百顺之间的事情简单地告诉了仇小球。仇小球也明白这件事情的复杂,小灵子是秦泰表哥的好兄弟,但是东家贾百顺是秦泰的仇人兼敌人。所以需要打听这个贾百顺在这里的名声,也需要暗中调查小灵子和贾百顺是不是已经沆瀣一气。要是小灵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坏人的话,大家来这里等于掉进了一个狼窝,极有可能发生危险。仇小球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保证在不惊扰对方的情况下尽快打听出比较全面的消息。

    送走仇小球后,展小小一边抱着儿子小平安,一边走向自己的房间。看见丈夫秦泰比较一样的表情,展小小是既心疼又觉得这个丈夫越来越墨迹了。换了几年前的秦泰的话,可能不会这幅摸样,他不会让这种情绪控制自己的神智。就算在倭寇包围下,就算在面临死亡的情绪下,依然十分冷静和稳定。如今的秦泰多了一份对仕途的无奈,更多了一层对家人和亲人的牵挂。当初“马三刀”的死令秦泰十分后悔,但是没有影响到他的斗志。老酒鬼师爷的死让秦泰失去了一个长辈和亲人,失去了一个可以随时指点和提醒自己的助手。但是秦泰没有这么失控过,现在的秦泰已经和原来的秦泰有点不一样了。

    展小小作为秦泰的妻子兼最得力的助手,她心里有点明白丈夫秦泰的心思。隆庆皇帝的死对于秦泰的打击不小,因为秦泰和隆庆皇帝之间的恩恩怨怨太深了。秦泰和隆庆皇帝之间的恩怨要从当初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说起。秦泰是唯一一个知道裕王心里所有秘密的人,因为当时裕王为了要治病只好把心里的秘密全部告诉了主治大夫秦泰。也因为这样秦泰名义上是裕王最相信的一个属下,其实也成为了裕王最不愿意看见的一个人。因此秦泰主动要求南下,一边为朝廷核查地方重大案件,一边独立破案,也同时为了避开裕王。嘉靖皇帝也知道裕王和秦泰之间的事情,所以每一次秦泰和地方势力相互碰撞后,嘉靖皇帝都会命人斥责裕王这个儿子。嘉靖皇帝最后因为秦泰的逼宫,彻底走向了死亡。不过在嘉靖皇帝最后的日子里,嘉靖皇帝告诫未来的皇帝裕王,千万不要重用想秦泰这样的人。秦泰这种人控制好了是一把无往不利的利剑,控制不好的话就是一把伤人伤己的双刃剑。嘉靖皇帝知道裕王这个儿子的能耐,所以建议裕王登基后不要使用秦泰。

    裕王登基成为隆庆皇帝后,几乎所有的亲信都得到了封赏或者提拔。就连给裕王当过门房的老赵,也因为裕王成为隆庆皇帝的关系,被隆庆皇帝封为一个七品知县。只有秦泰这个看似裕王最信任的属下,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封赏,而且被半囚禁似得关在自己的老家,只保留了读书人的身份,就连候补官员也算不上。后来为了要使用秦泰,不得不给了一个半公开的身份,但是并没有恢复秦泰正式官员的想法。事后秦泰没有等到恢复官方身份的机会,却被看押在京城。当时虽然多方势力都不愿意秦泰出头,但是当时隆庆皇帝坚持的话,秦泰不会这样的。隆庆皇帝不但没有支持秦泰,反而站在了反对秦泰出来的最前面。从那时候起秦泰和隆庆皇帝之间的友情已经彻底没有了,隆庆皇帝也从来没有承认过秦泰这个朋友。

    张居正和谭纶不止一次地承诺过,一定会帮秦泰尽快恢复身份,让秦泰重新可以名正言顺的独立办案。可是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其中有多种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隆庆皇帝不同意。就算是后来太子亲自昂秦泰说话,希望父皇隆庆皇帝让秦泰出来当官,隆庆皇帝依然是不同意。大有他在位一天,秦泰就永远不可能恢复职务的势态。为此李贵妃和冯保也选择了在隆庆皇帝面前闭嘴,不值得为了一个秦泰彻底得罪隆庆皇帝。

    张居正曾经暗示过秦泰,只要隆庆皇帝不在了,张居正一定会帮秦泰恢复职务的。所以张居正想让秦泰耐心点,希望不要因为隆庆皇帝的关系导致秦泰情绪失控。他知道秦泰这个人在民间的影响力,也知道特别是福|建一边,秦泰大有一呼百应的能力。秦泰觉得好笑,他虽然对隆庆皇帝有点怨言,但是不至于因为这样针对朝廷,特别是想出让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行为。可是秦泰没想到,不光张居正担心这样,就连隆庆皇帝、李贵妃和冯保等人也这么担心。就连和秦泰越来越不对路的高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敢把秦泰逼得太急了。曾经有福|建籍的官员暗中提醒高拱等人,要是当地人知道有人针对秦泰的话,他们极有可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定要为秦泰出头。这些民间力量很可怕,他们会不顾一切的暗杀、自杀式攻击,甚至于发起民变支持秦泰。秦泰在他们心目中简直比朝廷和隆庆皇帝还要崇高。

第二十二回 巧辨真假二十二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来信,几乎解决了秦泰等人心中大部分的疑惑,也让秦泰对于这里的事情有了重新的打算和安排。

    “云翔升”,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商号,从事行商买卖。所谓“行商”,在古代就是流动商号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商号基本没有固定的地盘或者生意类型。他们靠贩卖当地的特产到外地,赚取地方差价为生。什么生意好做,什么样的生意赚钱,他们就做什么生意。

    虽然比较让地方老百姓有点记不住,但是朝廷和地方经济因为他们的存在有了大的发展。没有他们货物不会流通,南北经济不会交流,朝廷更加不可能获得巨大的税收收入。对于朝廷来说,已经好多年没有改变的农业税收已经承担不起国家的开支。要是加重农业税收的话,不光老百姓要造|反,就连地方豪强也会反对。所以朝廷不得不开发新的赚钱项目。从商人身上收取高额的税收,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商人能赚钱当然也能支付得起比农业税高出不少的商业税。一旦税收太重了,商人无法承担只好关门歇业。那就由朝廷或者地方官员的家属借机把商人打下来的江山和地盘吞并下来。不但对朝廷有利而且对地方各级官员自己也有利,所以大家都喜欢这么做。商人为了赚钱,为了不放弃辛苦打下来的基础不得不缴纳重税的同时,还要私下“孝敬”各级官员。这让官员们更加觉得商人们有钱,做生意虽然没面子但是有钱途。

    因为商人没有地位,又有做生意的风险,再加上各地风俗不同路上不太平,所以商人们不敢单独行动。为了整合资金,也为了商人们的安全,这些商人们不得不成群结队出发。既可以减少各种风险,也可以相互照顾,免得路上发生各种意外。当然了商人们不会无缘无故相信别人,更加不会把自己和一家人的未来交付给不认识的人。所以这些商人会邀请比较熟悉的人加入,同时通过熟人聘请一些孔武有力的人沿途保护。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商人更加会私下培养和豢养一批对自己比较忠心的手下,充当自己的保镖兼伙计。但是更多商人雇佣不起保镖,更加不可能培养一批手下,只好拉来自己家的亲戚一起做生意。渐渐地形成了北方商团的固有模式,一个商团里面很少有没有亲戚关系的成员或者伙计。一般都是父亲带着自己家的儿子侄子外甥和兄弟们组团出发。这些人不光是亲戚,更是合伙人,遇上麻烦和危险的时候才会拼尽全力维护商团的安全和利益。

    商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规模和数量都不算很多。原因有多方面的,第一是因为商人地位低下。一旦有了钱的商人,都不愿意再继续干下去,免得被人看不起。第二是因为行商时风险太大。这种风险可以归纳为五点。

    第一是本钱问题。商人要做生意就需要做生意的本钱,有钱的人不会愿意自己去做生意。想做生意的人大多数都需要向有钱人借钱做生意。所以这个本钱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商人不是要卖房子卖地才有本钱,就是需要把自己家的田地抵押给有钱的大户。这笔钱要是赚不来钱的话,这户人家就会家破人亡了。所以商人们除非有大把握,都不会拿自己家人的安危赌博。就算成功回来了,也不愿意再去经历。

    第二的问题是生意类型。商人特别是行商,没有自己固定的行业类型。所以决定做什么生意很重要。有无数的商人因为选错了生意行业,导致永远翻不了身,生意彻底失败。生意不好做,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当商人的,也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赚钱的。真的绝对赚钱的行业不时被朝廷官府垄断了,就是需要大量资金需要冒大风险才可以。一般的商人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做这种大生意的。商人只好做一些本小利大,比较没有风险的小生意。但是就因为这样,生意的利润就不会很高,承担的风险却不会减少多少。商人们每一次做生意都需要十分的小心,做到将本求利,只要不亏本就算不错的心态做生意。所以时间久了,都会有厌倦的心态,不愿意在干下去了。

    第三个问题是税收问题。商人做生意需要当地衙门开具证明,不然就不能轻易地越过各地的关卡,更加不能和当地人交易了。没有衙门开具的行商资格,就不能公开收购或者贩卖货物。这是朝廷和各地衙门定下的规矩,也是商人不能逾越的一道封锁线。

    要是商人私下干的话,不但风险很大而且随时有被衙门的人没收所有货物和金钱的可能。衙门对于这种不遵守规矩的商人处罚特别严重,一般没收所有货物和金钱之外,还有更加严重的处罚。

    相传在战国后期宋国人因为地方贫瘠,所以许多的宋人都出去经商,最出名的商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但是更多的宋人因为非法行商被各地的官府抓捕。他们不但失去了所有的收入,而且沦落为奴隶或者战俘。赵国因为“长平战役”,一下子少了近四十万的男丁,不但国家生存出了问题,而且防御也成为了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为了不被敌对的秦国马上消灭。赵国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向其他的国家买男**隶。这些人不但可以帮赵国人防御,也可以为赵国人延续香火。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另类的现象,赵国人出大价钱买回近一半的宋人,补充到赵国人序列里面。为什么都是宋人呢?原因是各国把各地做生意的宋人几乎全部都抓了,不但可以没收他们的收入,而且可以把他们卖给赵国人。这些宋人虽然失去了辛苦赚回来的金钱,但是不久之后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