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谜案追凶 >

第174章

谜案追凶-第174章

小说: 谜案追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上的粮食。为了安全起见,让所有的人全部在外面休息。你的卫队四周守卫我们,我们两个人验看粮食。等验看完了之后,再说后面的事情。”

    当谭纶看见那块金牌的时候,已经知道出事了。他是钦差大臣,皇帝还要派一个密使来,就代表隆庆皇帝不再信任谭纶。谭纶可是隆庆皇帝的侍读,十多年的朋友。再说了秦泰是什么人,一个没事都要查出一点事情的人,让秦泰当特使,不就等于让秦泰来江南闹是吗?秦泰两次提到了粮食,又查看了士兵的随带粮食,看来真的有可能在粮食出了什么事情。谭纶不是一个傻瓜,知道这些粮食的重要性。一旦这些粮食出了什么问题的话,谭纶不要说未来了,就是眼前就过不去了。就算这里的老百姓不把他打死,隆庆皇帝也会要了他的小命。

    谭纶马上下令,所有的人不准带任何东西去一边的小树林休息。护卫队把守他们,一个人也不准离开。钦差卫队包围粮车,任何人不得靠近,也不得打听或者偷听。清理完所有的人之后,秦泰和谭纶来到一辆粮车旁边。谭纶迫不及待地拿出“粮枪”往装有大米的米袋上一插。虽然谭纶还没有看见大米,但是他和秦泰已经能够感觉到了异样。谭纶没有做过粮官,秦泰家里也不是种地的,但是他们见到粮食,接触过各种粮食。特别是亲自上手的谭纶,发现米袋里的大米不但比他见过的所有的大米要重,而且要硬许多。秦泰是听出了石子的声音,可以确定这是和他手里的“如米”一样的大米。

    谭纶已经不想再去看这包大米了,走到另外一辆粮车面前,又拿出一把“粮枪”往里面狠狠一捅。他对于刚才的事情很生气,所以把这袋大米当做仇人一样发泄。没想到这一次谭纶遇上了铁板,竟然连“粮枪”都没有完全插进去。秦泰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袋大米,不,应该说是“如米”,在仓库里放的时间过长,里面受潮变得好硬。其实是凝结成了一大块石头,怪不得谭纶插不进去。

第二十三回 再遇奇案二十三

    秦泰并没有马上去军营,因为当地的老百姓比军队的士兵更不容易处理。所以秦泰准备分兵两路,十名护卫带着秦泰的信,还有谭纶的令牌去军营,要所有的将士在原地休息,没有秦泰的命令不得离开军营。而秦泰只带着表弟仇小球,两个人去找当地老百姓,希望能说服大家耐心等待几天,不要被人煽动闹事。

    护卫队长担心秦泰的安全,一定要让秦泰带几个护卫在身边。可是秦泰怎么也不答应,因为这些护卫和普通老百姓真的不一样。这些护卫经历过生死,又真的杀过人,所以身上隐藏不住杀气。现在的福*建,特别是经历过灾难和战乱的老百姓,对于外来人很有戒心。特别是像护卫这种身上有杀气的外地人,他们宁可错杀也不敢放过。要是秦泰带着护卫去找他们说话的话,可能没有表明身份就被彪悍的老百姓杀光了。所以秦泰坚决不带一个护卫,至于仇小球是可以带的。因为仇小球是一个孩子,不会对任何人有威胁,再说了仇小球是本地的孩子。自从发生了倭寇事件之后,福*建本地人死伤无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失去孩子的老人和成为孤儿的孩子。所以当地人有一个协定,一旦遇上本地的孩子,就算是无亲无故的孤儿,也要把孩子当做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所以仇小球不但不会是秦泰的拖累,而且会使秦泰一个很好的“护身符”。

    打发走了护卫之后,秦泰和仇小球换上老百姓常穿的衣服,徒步走向老百姓的聚集地。由于秦泰当初守卫过的泉*州,发展迅速并不需要赈济,所以等待救援的聚集地秦泰也没有来过。秦泰虽然不会说闽南话,但是听得懂一些本地话,大多数的对话都是由仇小球一个人承担。两个人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知道了人数最多的一个聚集地的具体方位。

    到达了这个聚集地之后,秦泰才知道事情很复杂,复杂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秦泰这才知道谭纶为什么这么急着赶路去目的地,原来是因为这里的局势真的很麻烦。聚集地明显分为两个阵营,双方不但分得很清楚而且泾渭分明,绝对不相互来往。双方不但不交往,而且双方关系好像不是很和睦。偶尔有点接触或者碰面,不但不打招呼而且有点怒目相对,看来他们经常打架,也经常吵架。

    秦泰阻止仇小球马上上前,而是在一边静静观察动态。半天下来秦泰终于看清楚了一切,这些人都是灾民,也都是等待救援的难民。左边的阵营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有老有少,妇女比较多的是本地人,都是福*建这里的土生土长的“自己人”。右边一个阵营,绝大多数都是男人,而且年纪都在二十到四五十左右。他们有的是浙*江人,有的是安*徽人,还有江*西人、广*东人、广*西的、湖*南的、湖*北的、河*南的等等。他们不但方言不同,而且身形体态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人之中身材比较矮小的就是广*东人和广*西人。一口北方话又有大蒜味的就是山*东人。身材高大的是河*南人,长得健壮的是湖*南湖*北的。这些外地人有的是逃兵,有的是逃难道这里的,更多的是想来这里发战争财却倒霉被抢的。这些之所以没有离开这里,有的是为了得到盘缠再走,有的是想赚一些本钱再回去,更多的是希望在这里发展,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双方之间为什么会剑拔弩张,秦泰不用多想就知道原因。本地人希望这些外地人离开,他们可以多领一些救济。外地人希望得到和本地人一样的待遇和照顾,然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所以外地人和本地人相互之间不和睦,经常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虽然本地人比较多,但是有老人还有孩子,还有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外地人虽然人数少,但是都是成年男人,而且有的懂一点军事知识,所以双方半斤八两,谁也不能把对方打败。随着救济时间越来越近,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些天几乎天天打架,两个阵营几乎每一个时辰都有伤亡。这些日子双方不但动手而且动了武器,一些胆子小的人已经开始担心起来。

    秦泰和仇小球这两个陌生人的出现,马上引起了双方的注意。双方各自派出自己人去打探秦泰和仇小球。秦泰和仇小球也很聪明,外地人来的时候秦泰答话,本地人来的时候仇小球回答,让双方都以为秦泰他们是他们的“自己人”。暂时来说秦泰和仇小球没有了危险,给了秦泰和仇小球接近大家的机会。

    秦泰以外乡人的身份,向外地人阵营的人打听消息。仇小球也用本地人的身份接触本地人阵营的孩子,打听关于这里的事情。秦泰和仇小球再汇合双方的资料,总结这里的基本情况。这么一汇合就发现了大问题,外地人阵营的人对粮食不太看重,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救济财物。可是秦泰并没有听谭纶说起过有什么财物运来。这有可能是被朝廷到各级衙门贪污了,也有可能是煽动者的造谣。外地人以为可以分钱,所以不惜和本地人闹僵也要得到财物。而本地人阵营也有问题,煽动者造谣朝廷不但要发救济粮,而且要重新发配土地。凡是家里有劳动力的,喜欢在什么地方种地就在那里住。他们开发的土地就是他们自己的,有多少劳动力就可以分到多少土地。所以大家都希望得到救济粮之后,马上去抢土地。秦泰马上知道了煽动者的用心,他们希望打破已经初见成效的局面,引起这里大规模的混乱。特别是让刚刚恢复经济的泉*州再一次进入混乱,让已经安定的老百姓再一次无家可归。秦泰是新泉*州的缔造者,当然不允许对方为了自己的私利毁了大家的心血。更不希望自己流血流汗,用无数军民的牺牲换来的成果,就此被破坏。

    仇小球还是一个孩子,所以带着本地人的孩子们一边玩一边打探消息。一些孩子告诉仇小球一个秘密,他们无意之中看见一些人在一个山洞秘密地聚集,而且在吃什么东西。仇小球就要一个孩子带他去看看,但是山洞里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是仇小球味道了一股味道,一股烧肉的味道。仇小球马上带着孩子离开了山洞,当做什么事情也没有的样子。

    秦泰听了仇小球的汇报之后,马上猜测出山洞的秘密。这个山洞一定是煽动者聚集的地方,他们不但在山洞里秘密聚会,而且在一起吃东西。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灾民、难民,所以平时吃得很少,根本吃不下大家吃的东西。所以他们要时常聚会,不但可以了解双方的动态,而且吃一些肉食补充营养。从仇小球的观察,山洞不但干燥而且香气浓郁,可见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山洞里除了一推灰烬,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他们应该是在晚上聚会。这个时候大家都睡了,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在一起吃东西商量后面的事情。

    秦泰想好了一个主意,让仇小球找一个机会,带几个孩子过来。秦泰也找了一个外地人阵营中半大的孩子。大家在晚饭后在一起聊天,本来有点尴尬的局面,马上被秦泰的故事所以吸引。秦泰被展小**着,学会了讲一些神怪故事。这些孩子们刚好也很喜欢听这些故事,一听就忘记了时间。秦泰就把他们带到了山洞外不远的地方,一边给大家讲故事,一边观察山洞一举一动。

第二十四回 再遇奇案二十四

    等了没多久,目标终于出现了。从外地热阵营出来的七个煽动者首先进入山洞,然后不久之后本地人阵营的六个煽动者也进去了。他们好像很嚣张,不但连守卫都不安排,而且一点警觉性也没有。马上在里面传出大家的说话声音和烤肉的味道。

    当这些人出现的时候,秦泰马上把孩子们按在一边。等这些人都进去之后,秦泰就看得出孩子们的惊讶和疑惑。由于孩子们已经喜欢上秦泰,所以秦泰的问话,他们一点怀疑也没有。他们不但回答了秦泰的问话,而且证实了这些人就是煽动者。

    秦泰就要孩子们各自回去叫大家,就说这里出现了内奸。有人在故意引起大家的误会,挑唆大家火并,引起双方的矛盾。由于双方都有死伤,所以大家都对始作俑者很是愤恨,一定会来这里一看究竟。这样一来煽动者的阴谋不但无法实行,而且会马上被识破。一旦大家冷静下来了,解释了双方之间的误会,就可以坐下来听秦泰说后面的事情。不解决他们之间的误会,根本就不能说秦泰来这里的目的,不然的话暴乱会马上发生。毕竟这里已经聚集了近万名难民,闹起来的话影响相当大。

    煽动者马上被大家包围,在大家逼问下终于承认他们是煽动者。但是令秦泰想不到的事情是他们的身份,他们不是某位王爷的人,也不是什么官员的手下,更不是俞大猷的士兵,而是倭寇。不,应该是说是被倭寇抓去之后,变节的中国人。倭寇败退之后,当然不会带走这些人,其实就是他们无情的抛弃了。这些人被人当做汉奸,叛徒关在军营或者地方衙门。本来他们之间也不认识,至少并不熟悉,可是因为关在监狱里才认识的。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他们被集中到一起,有一个看不清楚模样的人来了。这个人告诉他们,要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帮他做事。一旦立功的话,他们才有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