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谜案追凶 >

第161章

谜案追凶-第161章

小说: 谜案追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一个宫女和一个道士分别从不同渠道用不同的方式想离开西苑。两人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都选择在秦泰要搜查大家住所的前一天出逃。但是秦泰总觉得两个人不是约好的,更不像是合谋的。所以他和小灵子一组,展小小和老酒鬼师爷一组,分组审讯这两个人。秦泰主攻道士,利用他的威信震慑道士。展小小和宫女同为女人,可以避免尴尬,当然老酒鬼师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过一天的审问,虽然这个道士和宫女谁也没有说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是秦泰和展小小收获不少。秦泰从他们两个人的审讯中确定两个人不但不是同谋而且相互之间绝对没有关系,这么说的话这两个人是碰巧了而已。展小小更是通过讯问和检查,发现这个宫女已经不是少女。秦泰也从道士那里搜出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在这些事实面前,两个人不得不说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案件渐渐有了线索和眉目。

    原来道士利用给嘉靖皇帝朱厚炼丹为理由,长期居住在西苑。久而久之一些大胆的道士就开始玩弄宫女,这件事情嘉靖皇帝朱厚和太监们都知道。一来他们不把宫女当回事,二来嘉靖皇帝朱厚希望长生所以不想对炼丹的道士太约束,所以这种事情在西苑很普遍。这个宫女不但自己深受其害,而且她最好的姐妹因此被秘密处理了。太监和嘉靖皇帝朱厚虽然默许道士乱来,但是不允许宫女在皇宫大内生孩子,所以一旦宫女被人知道有孕的话,后果就是秘密处理。这种处理不是说赶出皇宫,而是秘密杀害,就连尸体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个宫女为了报复道士,更为了吓唬宫中人,所以不停地吓唬一个小宫女,导致这个小宫女产生了幻觉。没想到这个小宫女经不起吓,最后疯了。更没有想到道士们利用这个机会,演出了这出闹剧,企图利用这种神怪之说,使嘉靖皇帝朱厚更加相信道士。事情败露之后,一个道士忍不住想离开,刚好这一天这个宫女也坚持不住了,两个人刚好又被秦泰的人分别抓住了。

    秦泰突击出动,抓住了所有的道士,翻查所有道士的随身行李。找出了不少违禁物品和害人的东西的同时,道士也交代了一些失踪宫女的下落。当秦泰得知一些宫女被辱之后被杀或者被卖进青楼,更有一些宫女自杀或者被杀之后被道士残忍地当做柴火丢尽了炼丹炉的时候,秦泰差一点控制不住自己。秦泰忍住了,不代表其他人忍得住。展小小带头,几个得知此事的宫女和侍卫协助,好好的教训了这些道士。秦泰更是抓紧机会写下结案陈词,要这些道士画押。

    在事实面前,再加上秦泰毫不掩饰地明目张胆提出,导致朝中大臣和京城百姓众所周知之下,嘉靖皇帝朱厚就算想包庇或者隐瞒也来不及了。嘉靖皇帝朱厚应秦泰的请求,不但杀了这群道士,更是宣布宫中不再举行道家宗教活动。嘉靖皇帝朱厚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信了道士,并自愿放弃炼丹和修炼,听从太医的嘱咐正常吃饭睡觉。

    虽然秦泰不是很满意,有些事情上他觉得再深入点就可以起更大的作用,甚至于涉及到根本问题的时候,案子就差不下去了。嘉靖皇帝朱厚派人暗示也好,明白告诉也罢,提醒秦泰这件案子就这么结束了。秦泰只好这么收场,不过也不算太失败,至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嘉靖皇帝朱厚不会公开再举行什么道家仪式,也回宫过正常人生活了。那个直言犯上的海瑞也因为秦泰,不但没有被杀头,而且进入了裕王的视野,将来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唯一遗憾的事情就是秦泰他自己,虽然嘉靖皇帝朱厚答应不会追究他,但是不管是嘉靖皇帝朱厚还是朝中大臣,都已经开始避开秦泰。一个不被皇帝看好,被众位上司厌弃,被同僚们躲开的官员,以后还能正常工作吗?秦泰虽然有点郁闷,但是他没有后悔,为了正义和事实,他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要了,还会怕这么些事情吗?

第一回 再遇奇案一

    隆庆三年春天,对于山*西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不好的年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天爷不给大家好天气。自从去年冬天起,山*西省的天气就不是很好。刚进初冬就下了近二十天的暴雨,这是山*西近百年来难遇的奇景。山*西虽然不如陕*西、甘*肃那么缺水,但是也很少在冬天下大雨。一年两次的大汛期间有暴雨,其他的季节下雨都很少。可是隆庆二年初冬的这场雨不但下得奇怪,而且声势浩大。连绵不断的雨势,使当地的大家好像回到了黄梅天的时候。二十多天后雨终于停止了,大家来不及松一口气,又开始下雪了。才短短两天时间,气温下降了近十五度,也就是说直接由初秋的温度变成了严冬的天气。这一年大家准备不充分,有的老百姓来不及收拾庄稼,有的储备粮食不够注意,更有的来不及准备过冬用品。风湿病、皮肤病、老年病等等好像约好的一样,集体爆发出来。一些老百姓甚至于来不及去看大夫,就一个个倒下了。山*西官府还算反应够快,马上组织大夫和官方人员下乡。发放药物的同时,也发放应急物资,为的就是稳定大家的局面。当然这其中也有贪污和挪用,为此官府也查出几个大家反应激烈的违法之徒,或是财产充公,或是免职,或是下大狱,更有一个官员因此被杀了头。

    虽然大家一起努力,但是因为这个冬天,山*西依然死了不少人。几乎村村有新坟,有些村子几乎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当年山*西上报中央朝廷,暴雨外加大雪,导致山*西老百姓上百万人受灾,十多万人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困境,近三万人病倒,数千人不治身亡。其实山*西官府隐瞒了事实,他们不但没有夸大,而且虚报了事实。据他们内部统计,有近十万人病倒,有近两万人因为治疗不当而死,更有一些人是得不到救治活活看着死去的。官府为了避免朝廷的责问,更是为了躲避罪责,所以骗了朝廷和皇帝。作为监视和监督山*西地方官员的巡风御史,不是不清楚,也不是被地方官员全部收买了,而是他们得到了上级的暗示,这才没有说出实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一个人,他就是朝廷内阁次辅高拱。高拱原是山*西人,刚刚登基的隆庆皇帝的老师。虽然隆庆皇帝名义上的太傅是内阁首辅徐阶,但是大家都知道隆庆皇帝最相信的人就是这个皇帝真正的老师高拱。高拱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不但是一个暴脾气,而且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嘉靖皇帝朱厚在世的时候,就给高拱取了一个外号叫“犟驴子”。自从内阁首辅严嵩倒台之后,徐阶成为了首辅,高拱和徐阶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明朗化。虽然他们都是清流出身,都是反对严嵩为首的贪官一派的正义之士,但是高拱和徐阶之间的立场有很大的区别。徐阶认为要壮大自己之后,才可以和敌人正面决斗,所以他在严嵩手下隐忍了近十年之久。高拱有点年轻人的冲动,他总觉得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只要有正直之心,有不怕死的勇气,前仆后继之下,总有成功的时候。但是当徐阶成为首辅之后,高拱才真正感觉到实力的重要性。为了顺利接班,成为下一任的首辅,为了成为一个可以全身而退的一代首辅,所以高拱也学徐阶开始布控自己的势力。山*西是高拱的老家,山*西巡抚和布政使是高拱的弟子,当然也成为了高拱的根据地。御史之所以不点破这个真相,就是因为他们的上级的上级就是高拱。高拱为了培养自己人,更是为了保护自己人,所以将一切所有对自己不利的消息扼杀在起步阶段。

    但是谁也没想到,严冬之后竟然又出事了。从正月起到三月底近四月初了,山*西竟然一点雨也不下。虽然山*西种的是麦子,不比南方水稻那么需要水,但是不要下雨也是一个大问题。要老天也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不要他下雨的时候不但下暴雨而且下大雪。这么大面积的旱灾,在山*西这些年极为少见。一些依靠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注定这一年生活不好过。

    不过山*西不是其他省份,旱灾虽然影响了一些人,但是对于全境来说,并没有较大规模的混乱。因为山*西人的谨慎,也因为山*西人的生活态度,更因为山*西人的生活方式。自从有山*西人开始,一大串的评语跟着山*西人,什么“小气”、“抠门”、“会过日子”、“精打细算”等等。但是宋朝之后,山*西人又多了一个身份,这就是后世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晋商”。山*西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属于晋国,所以山*西人总会把自己说成是晋人。“晋商”是中国古代商人的鼻祖,也是生意人转变成真正的商人的转折点。“晋商”、“徽商”、“滇商”和“粤商”是四大商帮,“晋商”历史最久,历史最大,影响力也最大。势力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于当时的全国各地,当时有一句话叫“无晋不成商”。“徽商”是走商,走到哪里,那里就是“徽商”的地盘。“滇商”是四大商帮之中最弱的一个,但是他们因为茶马古道还有铜矿、药物原材料等等,成为了四大商帮之中最有潜力的一个。但是后来因为清政府的时候,法国人和英国人的侵入,直接导致商帮被破坏。“粤商”是贩卖海鲜和珍贵的海珍珠的商帮。后来因为开了海禁,西洋人把他们国家的土特产带到了广*东。可是他们毕竟不是中国人,不懂也不会和中国人做生意。所以当地的广*东商帮把他们的货按照批发价买下来之后,再带到全国各地区贩卖。也就是说“粤商”是外国货的中间商或者说是经销商。不过在隆庆年间的时候,除了“晋商”之外,其他的三个商帮还不成气候。也就是说山*西人控制着全国近一半以上的商路和经济。比起他们控制着的商机,山*西本地的一些收成,就不算什么了。按照山*西人的习惯,收成好的年份,在家种地的人多一点,收成不好的年份,出去做生意的人多一点。本地的收成不好,不代表其他地方的收成不好。大不了在经商的过程中,购买多一点的外地粮食回家,不但上交了朝廷要的税收,也可以为家人多准备一些过冬的物资。经历了去年的严冬之后,山*西人加强了对过冬的准备,家家户户决定提前做好换季准备。

    虽然山*西人不差钱,虽然山*西人不靠天吃饭,但是旱灾依然令大家不高兴。特别是一些靠种地过日子的老农民们,他们过惯了靠天吃饭的日子,一旦遇上坏天气总会有怨言。老人家爱唠叨,年轻人就容易火大,这样一来打架斗殴的事情就多了。一些人手脚管不住,不但爱打架而且容易控制不住力道,这就会发生恶**件。

    这不,平*遥县衙又来一批老百姓。他们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但是都不算太严重,至少他们都可以自己走着来县衙。可是他们都很激动,他们明显分为两派,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大家情绪激动之下,大有再在县衙再打一场的可能性。可是县衙的人好像见怪不怪一样,不但不阻拦而且也不处理。

第二回 再遇奇案二

    其实他们是见多了人,光这一天时间已经见了四起打架斗殴的事情。现在还不到吃中饭的时候,要是到天黑了,估计没有十起,也应该有七八起之多。这种案子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