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山花灿烂 >

第14章

山花灿烂-第14章

小说: 山花灿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连平时十分民主的赵黑牛也完全站在了赵婶子的一边,坚决不赞同他们准备进山采蜜、割蜂腊的建议。

    这还真的怪不得赵婶子和赵黑牛夫妇,毕竟哪个做父母都不会致儿女的健康和安危于不顾,就算家里再穷,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

    接下去的日子,赵婶子每天都把孙灿烂拘在家里陪她做绣活,就算去了地里,也会让二丫或者赵黑牛看住孙灿烂,生怕一个不留神孙灿烂自己跑去山里找什么蜂去了。

    对此孙灿烂只能苦笑,一时之间却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开解赵婶子,只好每天乖巧地跟在赵婶子身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过背着赵婶子,孙灿烂却经常与二虎和大丫嘀咕,相对于赵大虎的憨厚实在,赵二虎和赵大丫就灵活的多,更主要的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年龄相仿,比较起来更有共同语言。

    通过与二虎和大丫的交流,孙灿烂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赵婶子和赵黑牛坚决反对去采蜂蜜和割蜂腊了。

    原来不但是赵大虎曾经差点命丧蜂毒,而且这靠山屯还真的有命丧蜂毒的人,如此说来还真的怨不得赵婶子会谈蜂色变。

    这让孙灿烂十分郁结,看看自己现在这付小身板,就算有大虎二虎陪着她进山,自己也走不了太远,看来要依靠养蜂来发家致富还有待研究探讨,重要的应该还需要一个契机。

    既然养蜂这条路暂时行不通,孙灿烂又开始琢磨新的财路,人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靠山屯多的是山,可是怎么看都是穷山恶水,要靠山富裕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否则靠山屯也不可能越过越穷。

    究竟做什么才能更快的赚到银子呢?孙灿烂除了尽自己的能力绣荷包绣帕子做香囊,累了时候就会走出去走走看看,她知道天天闷在赵家院子里,就算她想破头也是想不出办法来的,再这样下去她都要成为井底之蛙了。

    于是孙灿烂开始对着赵婶子软磨硬泡,在她再三保证下,赵婶子这才允许她在村里地头转悠转悠。

    这一转悠倒还真的让孙灿烂转悠出些东西来了,靠山屯地不肥,但胜在地多人少啊,而且这家家户户的在地头都种了不少的黄豆,现在这个时节正好的结豆夹的时候,那青青的豆夹,让孙灿烂看了直流口水。

    水煮豆角可是孙灿烂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小的时候外公家里也不算富裕,有时外公帮人看了病,人家没钱给,就会拿些时令蔬菜当诊金,而这个青豆角就成了小山花最好的零嘴。

    本来以为这个时空是不是没有黄豆,因为她来到这个时代两个多月来,倒是一次豆腐都没吃过,更别说喝豆浆了。

    如今看着这田间地头的青豆角,不由地两眼发光:“大姑,大姑,这些豆子都是俺们家的?”

    “是啊,等豆子成熟了把豆子炒熟磨成面,俺们就可以在黑面里加些豆面进去,可香了。”赵婶子正与赵黑牛在地里除草,听到孙灿烂兴奋的提问,直起腰来答道。

    赵黑牛最近吃了几付由孙灿烂调整过的药方,身体有了一些好转,已经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现在这种除草的活儿,编制竹篮、藤萝的活儿,只是做活的时间还不能太久。

    “豆面儿?为什么不做豆腐?”孙灿烂眉头一皱,不由脱口而出。

    “豆腐?那可不是俺们庄户人家吃得起的,听说好几斤豆子才能出一斤豆腐呢。”赵婶子眼神黯了黯,让孙灿烂立马觉得自己又问了个傻问题。

    不过孙灿烂是知道如何做豆腐的,前世外婆娘家是做豆腐的,所以外婆有一手很好的做豆腐的手艺,她调出的盐卤点出的豆腐可是在远近闻名的。

    不过外婆平时并不做豆腐,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泡上豆子做上几板,每次外婆开磨做豆腐那天就是孙灿烂最开心的日子。

    因为既可以吃到很香很嫩的豆腐,又可以喝到香香甜甜的豆浆,还有各种副产品,比如豆渣、豆皮锅巴、刚出锅的豆皮……

    孙灿烂每次都能把小肚子吃到撑不下去才肯罢休……

    一斤豆子自然可以出好几斤豆腐,除非是做豆皮,那可真是几斤豆子方能出一斤豆腐皮子。

    做豆腐嘛,肯定不可能是赵婶子说的那样几斤豆子才出一斤豆腐,不过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发达,说不定还真的是几斤豆子才出一斤豆腐也说不准。

    孙灿烂在心里琢磨开了,如果这个地方做豆腐的技术真得差到几斤豆子才出一斤豆腐,那么她从外婆那里学到的那点做豆腐的一些毛皮技术,应该还是能够应付应付,至少一斤豆子做个三两斤豆腐还是可以的。

    如果真是这样,自己何不想法让赵家试着做做豆腐,虽然这做豆腐是个辛苦活,可是如果真能做出来,可不比天天进山要好得多。

    何况真的如赵婶子说的那样,人家几斤豆子出一斤豆腐,咱一斤豆子可以出几斤豆腐,还不得赚疯了?

第024章 豆腐(一)

    孙灿烂的心里这样想着,顿时眼睛大放光彩,像极了偷到了腥的猫咪,对着又弯下腰去拨草的赵婶子继续问道:“大姑,要是我可以一斤豆子做成几斤豆腐,俺们可不可以做豆腐卖呢?”

    “什么?山花,你说什么?一斤豆子做成几斤豆腐?如果真能成,那可就能赚大钱了。可是你真的会做豆腐?”赵婶子一听孙灿烂的话,虽然心里十分疑惑,可是对赚钱的渴望让她把心中闪过的那丝疑惑给抛在了脑后。

    于是草也不除了,给赵黑牛打了个声招呼,让赵黑牛也到孙灿烂所在的树阴下休息休息,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孙灿烂的身边一叠声地问道。

    “是啊,大姑,我最近能想起来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虽然我家里好像主要是开药铺做药材生意的。可是在我的脑子里的确有做豆腐的方子,而且还有很多豆腐的吃法,倒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大姑,我看俺们院子里也有石磨,要不然哪天我们买点豆子来试试,如果试成功了就让大虎哥带上豆腐去赶集,看看能不能赚到钱。”孙灿烂与赵家已经越来越融洽了,这大姑大姑的喊得分外的顺口亲切。

    “我”“俺”夹杂着从孙灿烂嘴里出来,在别人听着也许会感觉怪怪的,但赵家的人却已经听习惯了。

    孙灿烂这个做豆腐的方子当然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外婆,但这些是不能说的,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含糊过关,否则真到那么一天与原主的弟弟孙天赐和大舅重聚的时候,可就要露馅了。

    孙灿烂只是在心里打了个顿,就以这样一来的方式说了出来,反正目前找到赚钱的门路是首要的,能够糊弄赵婶子他们就先糊弄着吧,到时能不能糊弄住孙天赐与他身边的大舅,走一步看一步吧。

    现在原主的记忆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知道孙家是什么样的家庭,不过原主的父母把原主保护得很好,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一直娇养着。

    原主平时不过在家里陪着母亲绣绣花、看看书,所以在原主的记忆里还真没有多少有用的东西,对家里的的了解只知道家里是做生意的,要不是偶尔听父母谈起,连家里都做些什么生意都不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也都是些毛皮,于是就更加不知道孙家被毁的原因,在孙灿烂接收的记忆里,原主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父亲只有母亲一个夫人,连通房都不曾有。

    原主的母亲是个温婉美丽的女人,每天只是在家相夫教子。

    外祖家在乡下,也算是个乡绅,只是对于原主外婆还没有一丝的记忆,仿佛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人一般。

    孙家由于什么原因被人毁灭,原主的记忆中一片空白,也许这与原主当时并不在家中,却正与母亲和幼弟在外祖父家做客有关。

    只是原主外祖家在孙家毁灭的第二天也被人找上了门,没能逃过被人追杀的命运。

    不过果断的外祖父为了保存血脉,当即立断让两个未婚配的儿子带上外孙和外孙女从地道逃出了家门。

    正如孙灿烂分析那样,原主与小舅舅这路时不时的暴露行踪只为了吸引黑衣人,让由另外一个舅舅带着的弟弟孙天赐有一线生机。

    只是现在原主已经香消玉殒,却被来自异时空的孙灿烂占据了这具身体。

    如今孙灿烂自身都难保,又哪里有能力去寻找孙天赐,更别提去寻找孙家毁灭的原因。

    要找出真相替原主报仇,还要找到孙天赐光复孙家,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如今的孙灿烂不过是八岁的孩子,虽不能说身无分文,但就算现在她是个成年人,身上不过区区的二百两,又谈何找出真相?!

    虽然这个时空不排斥女子抛头露面,但依然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要达成原主留给孙灿烂的遗愿,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孙灿烂觉得首先就是要让自己在这个不知名的古时空站住脚跟,那么就要让自己依附着生活的赵家富起来。

    只有富起来,才能有强大的可能。只有强大了才有可能找出真相,替原主报仇雪恨。

    赵婶子见孙灿烂言之凿凿,不由地与赵黑牛互相对了个眼神,这个女娃子自从醒过来以后,给了赵家太多的惊喜。

    如今赵家虽然还是不算富裕,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从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困中慢慢走了出来,赵婶子的荷包里也已经有了一笔小小的余钱,想来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把家里的屋子给修整修整了。

    这些改变都是孙灿烂到赵家以后发生的,所以这几天看着赵黑牛的身体越来越硬朗,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赵婶子和赵黑牛私下里都把孙灿烂看成是赵家的幸运星,也许这就是上天对他们救孙灿烂一命的报答吧。

    虽然对有些事赵婶子是坚决反对,比如采蜂蜜和割蜂腊;但有时候只要孙灿烂提议,那可是可着劲地设法去做,比如现在这个做豆腐的建议。

    赵婶子在年幼的时候是吃过豆腐的,那时她家里家境还没有落败,一年里总能吃到几次豆腐,虽然那豆腐的烟火气和豆腥味都挺浓,但胜在稀罕啊。

    如今听孙灿烂说一斤豆子可以做出几斤豆腐来,这一算下来可就能赚大钱了,自家如果真能做成豆腐,一来可以赚钱,二来大虎二虎也可以少进几次山,她也就少担几次心。

    虽然大虎二虎他们每次进山,赵婶子表面上看着都是一脸的平静,可是她的心里哪次不是提心吊胆的呢,否则不会每次听到他们回来的声音就会欣喜地迎出去,就算他们空手而归,只要看到他们平安,她这个做娘的才能安定下来。

    既然决定要做,那就不再耽搁,家里正好还有一点去年的陈豆子,原本赵婶子是留着以防万一用的,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倒也无需再藏着掖着,索性全都拿了出来,不过也只有不到五斤而已。

    正巧第二天又是个赶集的日子,这择日不如撞日,有点豆子正好练练手,试试自己脑子里的那个做豆腐的方子。

    虽然豆子不多,不过有胜于无,何况这是第一次,孙灿烂也不想一下子就把摊子弄得太大。

    何况听赵婶子的意思,现在这个时空由于技术不行,豆腐的成本很高,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如果一下子做太多,要是卖不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