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77章

奋斗在红楼-第77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嘲讽。

    贾环讥笑道:“章朋友还是那么自信!我以为,今科县试案首绝不会是你!”

    “那你就等着瞧吧!”章魄微微抬起下巴,蔑视贾环一眼,一甩衣袖,转身走了。类似于装完逼就跑。

    但,贾环并不觉得章魄能装逼成功。

    罗向阳摇摇头,好奇的问道:“贾兄,此人骄矜自傲,到底什么来头?”

    贾环就笑着将初春文会的时候简略的和罗向阳说了说。正说话间,就听得鸣炮三声,嘀嗒滴答的几个吹手奏乐,几名衙役排开道路。两名书吏拿着大红的榜纸,张贴在墙上。

    发案了。几乎在瞬间人潮涌动着往前。然后发出各种嘈杂、叫喊的声音:“少爷,你在圈内”,“刘同学,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啊,怎么可能没有我”,“唉…”

    诸如此类。

    虽说县试要考4场或者5场。但第一场的成绩相当重要。能名列团案内圈(前20名)的士子,只要自己不作死,则必然稳过县试。而能名列团案外圈的士子(21名…50名)也足以说明实力。

    另外有副榜取800多人。若是团案外圈的士子后面几场考得不好,则会被副榜中的士子取代。如果团案和副榜上都没有名字,那么请君明年再来吧。不用参加后面的考试了。

    贾环和罗向阳略微等了一会,然后跟着人群往里挤。挤到榜下,贾环一眼就看到团案里正中十二点钟方向赫然写着:罗向阳。

    “罗兄,恭喜!”贾环嘴里道贺,眼睛再看。他的名字在外圈。42名。

    看起来很危险。但贾环心中有数。赵县令虽然答应点他过县试,但看来并不会给他一个好名次。以免引起士林非议。

    罗向阳微微出神,他是第一名!随即,恢复过来,微圆的胖脸上浮起欣喜的笑容,“贾兄,同喜,同喜。走,回客栈。”

    贾环和罗向阳笑容满脸的挤出人群往外走。这时,正好的看到章魄正在对自己的随从咆哮道:“怎么可能,你到底看清楚没有?怎么会不是我?”

    贾环扬声道:“章朋友不用问了。县试第一名乃是我闻道书院罗君子!”

    章魄狠狠的瞪贾环一眼,嘴硬道:“你别得意,还没有考完!”带着两名随从灰溜溜的走了。

    周边的士子和随行的人都是轰堂大笑。小胖兄罗向阳呵呵笑起来,他觉得章魄挺搞笑的。

    看着章魄狼狈的背影,贾环嘴角翘起来:让你装逼,装成傻…逼了吧?

    以赵县令方正的性格,他点章魄为案首,岂不是跪舔章大学士。有可能吗?有必要吗?

    …

    县试第四场考试结束时已经是辛亥年三月初七。三天后放长案。案首正是罗向阳。

    贾环名列45名。县试顺顺当当的考下来。并没有出现他的大师兄公孙亮那样的各种神意外以及各种诡异的事件。

    此次闻道书院同来参加县试的卫阳、柳逸尘都顺利的通过大兴县县试。卫阳得了第五名,通过顺天府府试的概率很大。柳逸尘则是十七名。

    三月仲春。京城中春光融融。

    贾环和两位同学罗向阳、柳逸尘道别,径直进了内城,往四时坊贾府而去。在贾府的正门外磕了三个响头,又去宁国府的贾府祠堂外磕了头。就回了闻道书院。

    他昨天发案前就已经和钱槐见过面,了解过贾府里的情况。

    其实,王熙凤搞错了一件事,过县试是没有人来府上报喜的。只有过了府试才有人报喜。

    但贾三爷在贾府正门口和宁国府祠堂外都磕了头,消息早传到贾府里去。

    贾环回到妙峰山下闻道书院的第五天,钱槐来到书院。刚刚在书院朔考中取得外舍甲班12名成绩、继续苦读备考府试的贾环在傍晚时分得到斋夫的通知,到书院后门会客用的耳房中见前来送东西的钱槐。

    钱槐一身青衣小帽,小厮装扮,乐呵呵的将一个大包袱放在方桌上。将一张单子递给贾环,“三爷,这是府里姑娘们送给你过县试的贺礼。礼单是三姑娘写的。包袱里面还有晴雯姑娘和如意姑娘给你做的鞋子、衣服,打得络子、制作的鹅毛笔、炭笔。”

    “哦?”贾环微微有些意外。以他不被贾母待见的处境,贾探春她们敢明着给他送贺礼?

    贾环接过礼单,上面抬头写着:祝吾弟科场连捷。娟秀的字体跃然纸上,行文间,笔锋流畅,似楷(书)似行(书)。贾环能感受到探春写这张礼单时愉快的心情。

    毛笔字,有这样的表现力。

    贾环一行行的扫下去。探春在上面写着宝玉、宝钗、黛玉、湘云、迎春、自己、惜春、李纨的贺礼,再往下,贾环看到鸳鸯的名字,目光微微一凝。

    贾环有点明白了。

    鸳鸯都送了贺礼,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贾母的意思。看来,他虽然不受待见,但他过了县试,在贾母心中的地位还是有所提升。允许同辈姐妹和他来往。

    这件事恐怕少不他的三姐姐探春的策划吧。其他人和他没这个情分。

    贾环放下礼单,对钱槐道:“谢谢诸位姐姐妹妹了。你今晚在镇上休息一晚,明天再来这里,将我的书信带回去。”

    “好的,三爷。”

    …

    夜里下起雨。坐在窗沿上,点点滴滴。

    贾府梨香院某处房间中。

    一位穿着浅黄色对襟衣衫,年轻美丽的姑娘,坐在榻椅中看书,气质端庄娴雅。雪白莹润,圆脸杏眼。额前的刘海令她让人心生亲近。

    俄而,她丰姿美丽的俏脸上浮起一抹浅淡的笑容,如江南的烟雨般浅淡、朦胧。

    环兄弟,应该收到姐姐妹妹们的贺礼了吧?

    …

    东府。贾蓉住处。

    娇媚动人的秦可卿在客厅中缓缓的走着。她穿着粉白色的长衫。身姿妙曼婀娜。

    她的步伐很慢,很缓,但是难掩她清水般的明眸中的焦虑。

    片刻后,贴身的丫鬟瑞珠进来,小声回道:“奶奶,打听清楚了。环三爷进了府,只在祠堂门口磕了三个响头就走了。”

    秦可卿轻轻的抿了下嘴唇,“环叔府试考完应该还回再来。”

    …

    贾环收到钱槐送来的贺礼之后,很快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实在是距离府试的时间没有久了。

    三月二十五日,顺天府府试时间公布,将于四月二十五日在顺天府府学中举行。

    这一次,贾环很顺利的报名。他虽然是书院的外舍生,但县试都过了,断然没有不考的道理。

    府试报名,士子先去县衙礼房取得文书,再由两名禀生作保,去府衙报名。

    闻道书院的弟子,90%以上都是顺天府籍。县试过后,在二月里略显空荡的书院再次恢复热闹。没过县试,自然得回书院继续读书。过了县试,依旧要回书院读书。书院离京城近啊。

    这一次闻道书院报名参加府试的足有十几人。包括大师兄公孙亮。他府试还没过。此外计有贾环、罗向阳、柳逸尘、卫阳、许英朗、张四水等人。

    二十七日中午,公孙亮出面,约齐要参与顺天府府试的同学在书院食堂里吃饭。

    正是午饭时间,众多内舍弟子热热闹闹的打着招呼。说着府试的话题分别找桌子坐下来。厨娘很快就会端上大碗装的五菜一汤,一大盘馒头。

    贾环是今年闻道书院的院首,理所当然的和公孙亮、罗向阳、卫阳等人坐在一起。

    罗向阳、卫阳分别拿了宛平县、大兴县的案首,保送秀才功名。人气很高。区别在于小胖兄罗向阳很礼貌。卫神童很高冷。

    公孙亮环视一圈,微笑着问道:“诸位同学的保结可都拿到?”

    府试的保结需要两名禀生作保。

    “都拿到了。”

    “拿到了。”

    贾环微微一笑,他是走的骆讲郎的门路,他在县学的一名好友在首善书院里学习。这一次没有叶讲郎的情面,贾环共计支付5两银子才拿到保结。

    孔夫子教书都要收弟子的束脩,否则不教。贾环倒不觉得骆讲郎不讲情面收他银子有什么不对。其实很多禀生都指着科举时收点外快补贴用度。

    “那行。明天月考。我们后天出发去京城府衙报考。等报完名,贾院首请大家到酒楼喝酒。”公孙亮还记得他的贾师弟显赫的出身。但实际情况不是他想的那样。

    贾环并没有拒绝,笑着应承下来,“谢诸位同学捧场。届时共谋一醉。”

    一干同学纷纷叫好。

    人生赢家卫阳很不屑的冷哼一声,嘀咕道:“没见过世面。喝个酒都这么高兴!”

第八十六章 士子、秀才

    三月二十八日,书院月考。当天下午院榜就张贴在青云院知之讲堂外的石壁上。贾环考了外舍甲班第七名。他的八股文水平继续保持进步。

    贾环请“包打听”的易俊杰帮忙,在傍晚时分回请上次凑钱请客的几位同学:朱宸,展成济,都弘,秦弘图。

    书院后门院墙的小亭处。金红的夕阳将书院里的树木、花丛、屋舍染的五颜六色。

    贾环要了丰盛的菜肴,拿荷叶铺在石凳上放好。人手一只鸡、一筒米酒,另有花生米、肉包子、辣椒炒肉几种小菜,与四位同学共饮。

    身材魁梧的易俊杰挠挠头歉然的道:“贾同学,展成济那小子掉到乙班去了,不好意思来。”

    贾环心里微微有些感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日子,总有人会掉队、离开。轻轻的点头,举起手中竹筒盛的米酒,“我们喝一口,祝他早日考回来。”

    四人都笑着举杯。贾院首这话说的暖心。

    说笑一会,易俊杰羡慕的道:“贾同学,你们明天就要启程去报名府试,可惜我们还没有资格去参加县试。唉…”

    贾环笑了笑,喝着米酒。书院的做法是对的。书院的弟子如果没考到内舍就去参加县试,通过的概率太低。他自己是特例。走后门过的。

    沉吟片刻,贾环鼓励道:“今科已过,几位同学后年肯定已经考入内舍。届时再下场便是。来,祝愿我们大家科场顺利!”

    “嗯。科场顺利!”几人纷纷举杯共饮。就如同高中同学在校外小店里一起喝着啤酒说,“来,祝愿我们高考顺利。”然而,再聚首不知道将是何时!又有几人!

    …

    三月二十九日,闻道书院参加顺天府府试的十七名学子相约汇聚在书院门口,一起出发前往顺天府府衙报名。

    出书院大门,走两里路就是东庄镇。公孙亮早让人雇了三辆马车等在镇口。

    坐马车往东行10里,过龙泉镇下辖的村落:刘家湾,上前往京师的官道。

    官道上,煤车络绎不绝。用人、马、骆驼、骡子、驴等运载。亦有出行的贵族、官宦、士子、官差、民众,或骑马、坐车、步行。

    官道往来如此繁华,有三个原因,

    第一,京城西山设有煤税监。第二,京城西郊拥有大片的良田。都是归达官贵人所有的庄园。于此春光明媚的时节,达官贵人们出游、踏青。

    第三,宛平县西的山区,西接太行,峰峦叠嶂,风景迤逦。以灵山、百花山、妙峰山为景色最盛。千岩竞秀、美景如画。山中建有温泉、寺庙、道观。游客与信众在仲春之际熙来攘往。

    马车摇摇晃晃。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