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548章

奋斗在红楼-第548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个方案,贾环并没有说出来。涉及到货币政策、金融体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楚的。武英殿中的大臣和皇帝们都拿他当幕僚,问问题。但他今天进武英殿里来,可不是为了当高参!

    他要改变他被囚禁在天牢的局面,他要稳住贾府的基本盘,他要给贾皇子复仇!而不是,纠结于技术问题。

    主次一定要分清楚。

    …

    贾环答的调理清晰,给出解决办法。御座上的雍治天子都禁不住微微点头。

    工部尚书白璋微微皱眉。

    山西道掌道御史戴琮出列,冷笑着质问道:“贾环,你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到重点。百姓年年欠债,家中如何有银币缴纳给官府?”

    所以说,魏翰林是自己人。他是给贾环捧场。而戴御史直接就是找茬,偷换概念。农民收入少,如何增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吧?如何解决?历来都是薄赋轻徭,休养民力。

    贾环一点停顿都没有,直接道:“很简单。朝廷应当根据各府县具体情况,统一制定最低的粮食收购价格,由户部执行。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朝廷应当是以银元向百姓收购,这样就可以保证,百姓手中能有银元缴税。”

    贾环毫不犹豫的祭出大招:后世通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利用国家行政、财力,进行宏观调控,保护自耕农,小地主的利益。

    粮食,在如何时代,都是战略物资。想想多少起义,乱子,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没有饭吃,而发生的?太多,太多。

    所以,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粮食储备。广建官仓:积极储备粮食,比如:太仓,常平仓,广济仓,惠民仓。并设置专门官员,负责官仓管理,负责粮食的征收、出纳和籴入粜出等事务。

    收储粮食的制度,一直有,但是,在夏收、秋收时,制定一个最低粮食收购价的制度,一直没有!

    贾环话音落地,武英殿中响起一阵轻轻的吸气声!朝臣们各自动容。反应快的,自然体会到贾环这个方法的力度。反应慢的,则是在想,贾环因为这句话,要得罪多少豪门大族?

    这是教唆朝廷虎口里夺食啊!粮食,向来是豪门大族盘剥小民的利器。灾年,都是大发横财的时候啊!购买土地,购买小民的儿女。

    一名侍郎满脸怒容的训斥道:“黄口小儿,一派胡言!户部以较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天下这么多州府,只怕国家的家底都要陪进去!你出的什么烂主意?”

    兵部左侍郎鲁侍郎道:“马侍郎言之有理。年复一年,国家如何经的起这样的消耗?”

    南安郡王跳出来道:“陛下,贾环欺名盗世,名不副实。亏的卫尚书还要大加吹捧。浪费时间。臣请陛下诛杀此子,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接着,又有数名大臣出列,数落贾环,“虚言邀名,还不滚出去?”

    …

    武英殿外,刘公公就在华丽的走廊中。守候在门外的锦衣卫校尉,并不赶他。

    刘公公在宫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排行第四的大太监。仅次天子身边的太监总管许彦,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刘公公听着武英殿中的动静,详细的听不太清楚,但可以听得到殿中尽是斥责贾环的声音。嘴角,禁不住浮起一抹笑意。贾环,少年得志,还是躁了点!

    武英殿中,口水官方阵中,朱鸿飞禁不住焦虑。他个头不高,黑黑的。满脸焦急。怎么会搞成这样?贾环难道事先没想清楚吗?朝廷财政支付粮食收购,以国朝地域之大,能支撑多久?

    魏翰林的性子要沉稳些,但已经忍不住皱眉。局面对贾环很不利。搞什么鬼?

    北静王,低垂眼睑,心里轻轻的叹口气。庙堂之上都是老狐狸。一个不慎,很容易被抓住痛脚。贾环这是不是给戴琮挑衅,导致出了差错?

    连续几名大臣攻击贾环,仿佛掀起一个小**,意见占据上风。眼看着就要将贾环的方案给否掉。连御座山的雍治天子都忍不住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毕竟,若能解决“银贵谷贱”的执政难题,必将将名留青史。”

    但,户部尚书卫弘不急不躁,面带微笑。

    …

    在工部尚书白璋“一锤定音”后:“陛下,臣以为贾环之法不足取。通篇以虚言鼓动,而无实用。解决一个问题,又带出更多的问题。臣请陛下斥退此人。”

    一连串的攻击,贾环都找不到机会反击,这时,趁着短暂的安静,义正言辞的质问道:“诸公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吗?要知道,执政为民!”

    “嚯!”武英殿中一片哗然。贾环今天的画风很耿直啊!骂完南安郡王,群嘲庙堂诸公。所谓执政,当然是指六部九卿,并大学士这样的重臣。

    “刷”,“刷”,许多道目光落在贾环身上。像刀子一样扎在贾环的身上,给予他压力。

    但贾环并不理会,转身面向天子,作揖一礼,道:“草民有一法,可解决收购粮食导致国库空虚的问题。何相推行的新政,列:东珠、南珠、北珠、象牙、香料、翡翠、宝石等二十几种商品征税。规定十税一。

    恳请陛下在此基础上增加:茶、酒、矾、生丝、绸缎、棉布、瓷器、铜铁器、糖等商品。弥补亏损。如此,则银贵谷贱之问题可完善解决。”

    何大学士推行商税,因当时的政治形势不好,退了一步。他所规定重税的商品,都是奢侈品,而且大部分都是海外进口的货物。比如:香料、翡翠,已经各种奇珍异宝。

    但即便这样,还是引得权贵阶层不满。

    而贾环现在所提的要求更进一步,涉及的商品,不仅仅是市舶司的进出口贸易商品,还包括在国内流通的商品,比如:瓷器、茶叶、糖、铁器等。以宋朝的经验来看,增收商税,的确可以弥补粮食差价造成的亏空。

    然而,贾环这个提议,却是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瞬间,武英殿的气氛就变得沸腾起来,如同爆发的火山一般,激流汹涌。

    “不可!”

    “胡说八道。”

    “贾环,胡言乱语,祸乱国家,其罪当斩。”

    “毫无见识。增收商税,最终不得转嫁到百姓身上。贾环此人,没有经历府县,骤然高居正五品官位,所论完全是空中楼阁。臣窃以为不取!”

    一个个的大臣出声。义愤填膺。原因,自然是贾环触碰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满朝诸公,谁是两袖清风?谁家里没有人做生意?特别是涉及到利润极大的海贸:丝绸、瓷器、茶叶等。

    贾环在瞬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害人精、妖怪。一个个的大臣走出来,向雍治天子陈情,要求杀贾环,以谢天下士民。风高浪急!在这样的巨浪、洪流之中,朱鸿飞,宇文锐,魏翰林,费状元,北静王等人为贾环辩护的声音,完全被淹没!

    最后,吏部尚书宋溥走出来,他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锤定音。此刻,何朔已经丧失全部,武英殿中的大臣,以宋天官地位最高。

    宋溥神情坚定,吐词斩钉截铁,“陛下,岂有因一法之利而致天下大乱?贾环大言不惭,虚媚君上。臣请陛下斩此子,以警后来者。”

    雍治天子看了贾环一眼。他心中的天枰已经偏向宋溥。这一刀下去,一了百了。他看贾环有点烦。

    这时,贾环突然上前两步,跪下,大声疾呼,道:“陛下,晋王有党!”

    接着,语速飞快的举报道:“晋王府专卖蜀茶。天下皆知。如今,满朝大臣皆为其辩护。言不可加税。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与晋王勾结,蒙蔽圣明。膳食房太监刘公公与晋王过从甚密,京中人称为晋王的谋主。

    顺亲王、南安郡王为其羽翼,白尚书、宋尚书为其爪牙。大臣为走狗。草民冒死奏闻陛下。请陛下明察。”

    瞬间,武英殿中,鸦雀无声。仿佛刚才群情汹涌,只是虚幻一般。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包括刚才跳的比较欢的戴琮,南安郡王、白璋等人。

    真真正正的,死一般的安静!贾环说的四个字,太重:晋王有党!

第六百五十八章 死斗(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主席曾经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当武英殿中以宋天官、白尚书、南安郡王为首的大臣们猛烈的抨击贾环的商税政策时,贾环却根本就不和群臣辩论,而是向天子举报:晋王有党。

    这个切入点,非常的精妙。

    满殿安静!

    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武英殿中,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大臣们此时突然变得如此的安静!

    首先,贾环扣了一顶大帽子下来。

    满殿总共只有七八十名大臣,而五十多人在痛骂贾环,群情激奋,并请天子诛杀贾环。别管,贾环是不是胡说八道,你觉得这么个大臣的数量,和晋王扯上点关系,御座上的天子会怎么想?

    记住,天子是人,不是神。他的看法、感受,比所谓的证据、真相更重要。

    其次,贾环有些话说的是真话。第一,晋王府专卖蜀茶,这确实是真的。消息灵通的重臣,心里有数。第二,抨击贾环的大臣中,确实有晋王党。比如:南安郡王。

    最后,满殿的大臣都在骂贾环,法不责众。但,谁敢在这个时候首先冒头,和天子争辩?天威难测。是个人,都会选择沉默,等一等,看情况。

    所以,才有现在,贾环以一人之力,镇压全场的场景!

    …

    “哼!”

    雍治天子坐在宝座上,脸色阴晴不定,眼神锐利的扫视着殿中,各自低头,保持安静,如同雕塑的群臣。

    这就是他的好臣子!

    武英殿中气氛极其的压抑。贾环抽冷子来这么一下,将形势完全翻转过来。

    这时,御座之下,一直没说话的何朔忽而出列,躬身行礼,朗声道:“陛下,贾环所要求增税的商品,没有一项是百姓日常的必需品。何以说,会搞的天下大乱?

    吏部尚书宋溥、工部尚书白璋、五军都督府同知南安郡王等人激烈反对。结党营私。臣恳请陛下彻查。党争亡国,前明殷鉴不远。”

    贾环的计划,并没有与何大学士沟通过。但以何朔的政治水平,此时该怎么做,怎么说,与贾环配合的天衣无缝。何朔看似陈情,实则是在补刀!

    贾环说晋王有党,何朔说:宋天官等人结党营私。都是一个意思:就问你查不查?

    何朔现在,基本就等着致仕回乡。因为立杨皇后之事,他被天子厌恶。但,他的忠心,雍治天子还是非常认可的。

    雍治天子点头,下定决心,冷声道:“把毛鲲叫进来。”

    查!

    贾环的举报,说雍治天子被蒙蔽。首选,当然是问询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不是贾环说什么,雍治天子就信什么。

    当即,便有太监去传召锦衣卫指挥使毛鲲。

    此刻,武英殿中,形势剧变。刚刚还在担忧、无力辩驳的朱鸿飞,宇文锐,魏翰林,费状元,北静王等人都放松下来。户部左侍郎赵鹤龄捻须一笑。当前被动的局面,总算是扭转过来了。嘿,晋王有党!

    而另外一边,宋天官极其腻歪的瞥了眼何朔:这老倌,人都要走了,还搞风搞雨。

    工部尚书白璋,心里冷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