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373章

奋斗在红楼-第373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一定要把声势造起来。”

    赵星辰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同样是一个白胖子,自信的笑着,眼睛眯着,道:“父亲但可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

    三月十五日,京城来参加会试还没有离京的士子中便开始流传着一则流言:今科会元贾环,是靠着方望泄题,才拿到会元。

    同时与流言相佐证的是,贾环在年前、年后两次拜访方望。完全有可能拿到题目。而方望恰恰是这次的副考官,参与出题。

    这则消息,不断的挑逗着落榜士子们的神经。十三岁不到的会元,如何能服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三月八日会试结果放榜,大约三千多名参与会试的士子录取三百人。在这几天的功夫内,落榜的士子们并都没有立即离开京城。还有许多人滞留在京师。

    在落地士子间流传的流言,就像是潜藏在湖面下的暗流,缓慢而汹涌的酝酿着。表面上可见些许端倪,但暂时的还没有爆发出来。

    三月十六日晚,贾环按照原定计划,在醉仙楼宴请今科中式的北直隶籍同年,计有三十多人,并若干在这两天有交情的中式举人。比如:福建翁宗道、江西范锡爵等人。

    醉仙楼的二楼被贾环包下来,几十名中式举人饮酒谈笑、吟诗做赋。美酒佳肴摆设在数张八仙桌上,二楼角落里另有八名教坊司的歌姬演奏曲乐,丝竹悦耳。

    都是今科取中的中式举人,即将的新科进士,未来的朝廷官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抵如此。酒桌上的气氛自是奋发激昂,意气风发。

    靠近栏杆处的桌位,范锡爵的一名好友,看着二楼的胜景,感慨的道:“啧啧,果然是大手笔,听闻贾子玉出身荣国府,果然是富贵公子做派。”

    醉仙楼在京城中属于高档酒楼,他们这才五十多人,就包下整个酒楼的二楼,这得多少银子?

    范锡爵时年二十七岁,脸颊消瘦,下颚突出,显得嘴有些尖,好笑的道:“越兄,好酒、好菜、好地方,还满足不了你?安心喝你的酒吧。我等交友,看性情,非看出身。”

    被称作越兄的士子笑着点头,看着居中正在与人谈笑的少年,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十三岁不到的会元啊!这是前明神童辈出的年代,都没有的。

    醉仙楼是京城中有名的文化酒楼。文人聚会时常在此。贾环等人包下二楼谈笑,不免有些引人注目。但今科的中式举人在此宴饮,并没有“闲杂人等”智商下线前来找茬,送给贾环装逼打脸的机会。

    宴饮至晚上十点多,士子们开始告辞,贾环一一相送到楼下。正是春季,夜空中星辰明亮,晚风徐徐如醉。

    贾环拱一拱手,送别翁宗道等几名福建士子,道:“诸兄回程一路顺利。待他日殿试再会。”

    翁宗道等人都道:“贾兄留步。”

    翁宗道和贾环要熟一些,落后了一步,语气温和的劝道:“近日有些流言,贾贤弟不要放在心上。吾辈读书人,科名之事,总是流言蜚语缠身。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贾环有点蒙圈,他不知道翁宗道说的什么事,他这两日酒宴、邀约不断,当下含煳的道:“谢翁兄支持。”

    翁宗道笑一笑,拱手告辞,消失在夜色中。

    贾环送完同年,让长随钱槐留下来会账,又派胡小四护送喝醉的罗君子坐马车到贾府望月居。他和公孙亮两人步行往贾府而去。罗君子平日里读书,参加酒宴较少,酒量没有他们两好。

    春季的晚上,与友人步行在京城街头,看深夜里街巷中灯火点点,很是闲适。

    公孙亮还是一身白衫,酒后的脸上有些发红,身姿修长,举止洒脱,说了两句闲话,话锋一转,道:“子玉,我今天上午经过上官昶。他在京城中消息很灵通。有个消息,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一声。”

    贾环今天喝的有六七分醉,就笑,“大师兄,什么消息,这么慎重?”

    公孙亮便笑起来,也是,不用如此慎重,道:“你今科取中会元,有些落榜的人很不服气,正在搞串联。说你和方宗师串通泄题云云。有些话说的很难听。殿试在即,你不要那些人的受到影响。”

    贾环禁不住哈哈一笑。别说那些人心里阴暗,还猜的挺准的。但他心里并没有多少畏惧的情绪。

    真要说搞舆论、散播流言,以他的水准,还真没说需要怕谁。

    制造流言的人挺有意思的。攻击他到没什么,但方先生在士林中是什么地位?文宗!几个落第的士子想要败坏他的名声,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再者,方先生还是现任的礼部尚书,朝廷命官。诽谤正二品的朝廷命官,有那么容易?

    “谢大师兄提醒。我知道了。”

    …

    京城中的街巷对第一次来京的浙江士子王而言有点复杂、陌生。

    午后时分,在宽敞、幽静的胡同里走着,王有点不耐烦。要不是前面自称汝阳侯赵家家仆的男子一路陪着笑,他早就拂袖而去。

    位于城南崇文门外大街左近的一处小酒肆里,王见到了正主,今科中式举人北直隶宛平赵星辰,汝阳侯之子。王臭着脸,拱拱手,“赵朋友鬼鬼祟祟的约在下前来,有何见教?”

    赵星辰一身天蓝色士子长衫,头戴唐巾,胖乎乎的,拿着玉质的折扇,正在品茶。

    他刚见完另一名比较有名气的落第士子湖广黄冈萧梦祯。脸上带着笑,伸手示意,“王朋友请坐。在下约王朋友到此,是有几句心腹之话要谈。实在情非得已,见谅,见谅。”

    王脸色稍缓,坐在四方桌边,“赵朋友有话就直说吧。本人洗耳恭听。”

    赵星辰将折扇敲在手上,笑呵呵的道:“好,我最喜欢爽快人。我手上有确切的证据,今科会元贾环是得了副考官方望溪泄题,才拿了第一。王朋友可愿意领着落第的士子们前往礼部要个说法?”

    说话的同时,赵星辰从袖袋里拿出一叠银票,轻轻的推在王的面前。微笑着点一点头,以示鼓励。

    王扫了一眼银票数额,唿吸顿时有点急促。不过他也不傻,看向赵星辰,“赵朋友,为何要针对贾环?”

    赵星辰摇了摇折扇,高深莫测的一笑,“有些事情,王兄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你身为读书人,往礼部要个说法,向大人们陈情,并不要实际的结果。这并无风险。”

    “只是讨要一个说法?”

    “不错。”

    王咬一咬牙,对赵星辰拱拱手,将三千两银票都收入到自己的袖口中,转身就走离开小酒肆。

    看着王的背影,汝阳侯府的家仆小声道:“少爷,这样就行?他不会拿了银子不办事吧?”

    赵星辰纨绔归纨绔,办事还是有一套的。不然也不会混到中式举人这个程度。晒笑着拿扇子戳戳家仆的胸口,“有那么好的事?嘿嘿,看人不能只看脸。”

    别看王来的时候黑着脸,却收了银子。而前面的萧梦祯那胖子,笑的一脸的和气,一听要搞事,立即就缩了。

    “走吧!”

    赵星辰起身,带着家仆离开。该他做的事情,他已经做了,剩下的事情就不归他管。(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黑云压城

    还有几天便是殿试了。

    相比于会试而言,殿试对中式举人们而言谈不上什么压力。毕竟殿试不会再黜落考生,只是排名考试。如果非要说有压力,也有一点:届时,中式举人们要在皇帝和庙堂诸公眼皮子底下写文章,心理素质不好的,可能还真写不出东西来。

    贾环对自己的心里素质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在临考前的几天,他还是在家中认真的研读近期的朝廷邸报找政老爹拿的。天子以策取士。殿试考两道策问题目。

    会元固然是不会掉到十名开外去,但提前揣摩,能争上游,他还是要争取。

    要知道,前十名也是有区别的。三鼎甲,可以直接成为翰林。后面的七名则参与馆选庶吉士。而庶吉士只有三年的任期,要是发展的不好,就得离开翰林院。

    再者,三鼎甲中,状元是直接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授正七品的编修。

    现阶段,任何一点在起跑线(开局)上的优势,都是贾环所需要的。

    贾环在家中埋首邸报、考前猜题、摹写策问时,湖面下的暗流越来越汹涌了。如同嗜血的野兽,即将露出锋利、狰狞的獠牙。

    …

    正月之后,便是礼部会试。近日雍治天子便一直在皇城中,没有去他喜爱的大明宫居住。

    十八日傍晚,雍治皇帝在文华殿中处理完政务后,带着总管太监许彦,往景仁宫吴贵妃住处而去。一群太监、宫女尾随着。

    雍治皇帝后宫中,此时最得宠的是贾贵妃。此前,分别得宠的是已故的皇后,生下燕王的周贵妃,吴贵妃。然而,皇帝也不会天天都去贾贵妃的凤藻宫。

    景仁宫中,吴贵妃等人迎着雍治皇帝。叙礼后,吴贵妃笑吟吟的与雍治皇帝在宫殿的书案前写字、作画。

    吴贵妃此时不过二十多岁,绸缎般的青丝挽成一个美人髻,容颜如玉,五官精致的如同雕刻,穿着蓝白色的褂长裙。身上自有一股雅致的书卷气。风华出众的大美人。

    难怪能在贾元春之前得到雍治皇帝的宠爱。

    明媚的大美人在眼前笑语晏晏,雍治皇帝劳累了一天,顿时感觉心情极佳,随意的画了两笔画,和吴贵妃闲聊。

    吴贵妃一边研墨,一边应答,忽而展颜一笑,道:“臣妾倒是有件喜事,忘了告诉陛下。今科会元贾环,是元春妹妹的弟弟。听说,她前几日喜不自胜,赏了好些东西回去。唉…,我那弟弟读书,不及贾会元一半。我是想求陛下赏赐他一个状元,都没机会。”

    雍治皇帝是名四十三的中年人,常年养尊处优,身材白胖,这时仰头大笑,随后,宠溺的拥着吴贵妃的细腰,道:“那等爱妃的弟弟成了中式举人,朕便点他做状元…”

    吴贵妃连忙娇笑道:“臣妾不过一句玩笑话。国家抡才大典,岂是我能的置喙…”

    吴贵妃给贾元春上完眼药,立即在天子怀中撒娇。

    雍治皇帝一边哄着吴贵妃,眼中闪过的一丝精光。

    宫中最受宠的贵妃,外朝有一个在军机处办事的舅舅,再有一个状元的弟弟。。。。

    …

    夜色,笼罩着天空,如若浓稠的墨汁浸染。

    京城内城中,都察院山……西道掌道御史赵俊博家中。已经是夜深人静时分,书房里还亮着灯。

    赵俊博正在笔不加点的书写着明天上朝的奏章。这是一封弹劾礼部尚书方望与其弟子贾环私下相授,泄露考题的奏章。

    越写,心中越发的兴奋。

    他曾任京师宛平县县令,贾环是他钦点过的县试童生。他与贾环的老师张安博是熟识,与贾环的忘年交龙江先生是熟识,与荣国府亦是熟识。

    但,这并不是阻止他弹劾方望、贾环的理由。他能从一介不起眼的御史,成为如今科道中“一唿百应”的红人,靠的就是弹劾当朝大佬。这两三年,倒在他弹奏下的勋贵、文官不少。

    这是他的为官之道。

    别看现在他不过是正七品的御史。但影响力很大。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