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完美人生 >

第438章

完美人生-第438章

小说: 完美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准就能一炮而红,但现在……唉,本子很好,我反倒又纠结上了,我真是怕他把这么好的一个本子,给拍瞎喽!”

    朱明昱翻个白眼,忍不住打断他,“哥哥,人家找你去是做大管家的,是让你给打理剧组的,不是让你去做制片人的!”

    韩顺章闻言看看她,叹了口气,却还是道:“好吧,从这个本子来看,这部戏,的确值得做。不过……回头我要找他谈谈,有些想法,我一定要说一说。”

    朱明昱无奈地叹口气,摆摆手,道:“好吧,本来我是准备拦着你的,但是看你这个样子,今天晚上估计你肯定是要把他那份分镜头脚本也看完了。得,你看吧,我吃完西瓜就去睡觉!不过提醒你啊,别让他吓着你!”

    韩顺章闻言愣了一下,旋即失笑,“吓着我?”

    朱明昱撇撇嘴、耸耸肩,不说话了。

    这下子韩顺章心里的好奇心反倒是一下子上来了。

    这个时候,他当然是有心想要问问朱明昱是不是连带着把那包里的分镜头脚本也看过了,但想了想,他还是觉得不如自己亲自去看。

    事实上,中午吃饭的时候,李谦郑重其事的提到了分镜头脚本,还说是他亲手一张张画出来的,韩顺章就能够感受到他的用心了。别的都不提,为电视剧画分镜头,而且一画就是一千三百多张,光是这份认真、用心的劲儿,就是常人所不及的。

    只是……看朱明昱的意思,她似乎对那份分镜头脚本比对这个剧本更有信心?

    好奇心一起,韩顺章连西瓜都不愿意吃了,简单地擦了擦嘴和手,就又起身走回去。

    朱明昱对他的做事风格简直太熟悉了。所以连叫都不叫他,一边自己咔嚓咔嚓的继续吃西瓜吃得倍爽,一边时不时地往客厅的画案那边瞥过去一眼。

    韩顺章带着好奇地把厚厚的一大摞复印件掏出来,开始从头看。

    很快,朱明昱就看见他脸上似乎变了颜色。

    从微微点头的赞赏,到眼睛突然瞪大。神态讶然,再然后,他脸上的表情不知不觉就激动起来了,每次翻开新的一页,动作都是越来越轻柔。

    朱明昱觉得自己快吃撑了,但是却出奇的爽。

    吃到最后一块,都快塞不下去了,她还在大口吃,然后一边吃一边冲那边喊。“他的画风真是太次了,我简直难以想象,世界上还有能把画画成这个样子的人!简直丑到不能看!”

    那边韩顺章正看得十分入神,闻言连头都不抬,下意识地就脸色一正,一边看一边认真地反驳道:“分镜头嘛,又不是真的作画,只求能够把导演的意图清楚地表现出来即可!你别看他作画的功底极差。但是我告诉你,就这份分镜头的水准。尤其是他对入景每一个镜头的层次感的设定,国内导演圈子里能达到这个水准的,还真是不多!”

    顿了顿,还自己颇有回味地又感慨一句,“就是电影镜头,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但偏偏。朱明昱在那边吃完了西瓜,又来了一句明显是抬杠的话,“拜托,哥哥,我是搞美术的。是研究电影美学的,你别看他把镜头的层次感弄成那样,但其实真的拍起来,对灯光的要求太高了,对布景的要求也很高,真的拍起来,其实很难实现的!”

    韩顺章完全沉浸在那份画风“极丑”的分镜头脚本中,完全没哟意识到朱明昱正在调侃自己,闻言反倒一本正经地反驳道:“不是这样的,不是的!只要用心,总能做好,这个灯光组不行,我们可以换另外一个灯光组嘛!做东西,就得要像这个样子才对,从一开始,从一入手,就要奔着做好它的角度去考虑!”

    顿了顿,他又无比认真地道:“谦儿这份分镜头脚本做的真是……漂亮,漂亮啊!看来他还真是下了苦功夫了!这要是不对全剧都了若指掌,对每一个镜头的用意都明明白白,他不会把事情做的那么清楚,那么漂亮!”

    都没等他说完,餐桌那头,朱明昱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韩顺章初时皱眉,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扭头看过去,见朱明昱笑得那么夸张,他不由就皱起眉头,但片刻之后,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自己先就愣了一下,然后也突然就摇头笑了起来。

    然后,他摆摆手,笑着道:“好吧,好吧,你赶紧睡觉去,别捣乱!”

    朱明昱甩个白眼过去,“得,我这就又成捣乱的了!”

    韩顺章笑笑,已然又重新低下头来。

    那手掌温柔地按在复印纸上,似乎那复印件是当今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似乎唯恐自己的力气再稍多一点就会损伤到它,那眼睛也是闪闪发亮,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面前粗陋的画作,连一刻都不舍得挪开视线,而脸上,却已全然皆是一副欣赏和赞叹的模样了。

    这一夜,韩家小屋客厅的灯,足足亮了一整夜。

    这一夜,一向安静稳当的韩顺章,一边看着东西,一边嘴里还不时地发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声响——有些还好,至少叫人听得懂,比如“好!这个地方好!”,再比如“漂亮!”,等等之类,但还有一些,就是属于根本听不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

    “啧!”

    “唔!”

    “嗯!”

    “咦?”

    “哦!”

    这一夜,他几乎用光了所有的语气助词!

    ***

    也不知道过十二点了没有,不过,还是要多说几个字,问一声:马上五一了,大家觉得我有必要争一下月票榜不?(未完待续。)

第一二一章 这个夏天很热闹

    就在李谦忙着为自己第一部电视剧的筹备而东奔西走的时候,7月19日,玫瑰力量的首张专辑《super…star》正式完成了录制,一方面这张专辑开始转入后期制作,另外一方面,她们三个女孩子却仅仅只有几天的小假期,等到廖辽的mv拍完了,随后她们就要上阵,开始拍摄自己新专辑的全部十首歌的mv。

    7月24日,周一,在整个歌坛的瞩目之下,东观书店销量排行榜准时发布。

    何润卿的新专辑《爱的代价》既在情理之中、却又令人多多少少有些吃惊、而且也让明湖文化这边再次松了口气、甚至是有些惊喜的,交出了一份稳中有升的漂亮成绩。

    虽然比起上一周的36992张销量,这张专辑在本周仅仅只是微增了不足千张的销量,但37886张的销量,还是宣告了何润卿转型之后第二张专辑的成功。

    而且,以她现如今的地位、影响力,新专辑上市之后的知名度、扩散度,在第二周还能保持销售曲线的上扬,这本身就代表了专辑本身质量的出众。

    由此,何润卿的a级江湖地位,彻底坐稳。

    遍数整个国内歌坛,仅仅只有廖辽够资格比她略高半筹,其余的那么多歌手,男男女女,顶天了只是够资格跟她相提并论而已。

    当然,本周继续脱颖而出的,并不只是她自己。

    《爱的代价》稳坐头把交椅,信达唱片近期大红大紫的新人郑国风。和他的《冬天的玫瑰》。也在这个酷热的夏天里。继续掀动着整个唱片市场的热销狂潮。

    继上周以32741张的销量排名《爱的代价》之后位居第二名后,在本期的排行榜上,这张已经是上市第五周,却仍然大热的专辑,虽然销量微降,但仍以30093张的惊人销量,继续留在单周三万张的热销中,稳居销量排行榜第二名。

    一时间。“暖心小王子”红到近乎没有对手。

    而在本周,上市第四周的刘明亮,销量继续稳步下滑,以21410张的东观书店销量,排名第三。与此同时,已经是上市第十周的《女人花》和《巫的眼泪》的销量,虽然也是稳步下滑,但新一周上市的新专辑中,却缺乏真正有挑战力的歌手和作品,所以。她们也是分别以20314张和19356张的成绩,分居第四和第五名。

    暑期的唱片市场大战。如火如荼,但略微叫人吃惊的是,虽然新人郑国风的突然崛起,似乎是加剧了这种竞争的激烈性,但是他的出现,和热销,却并未就此对其他歌手形成那种绝对压迫式的空间挤压,何润卿的大卖,廖辽和周嫫漂亮的销量下滑曲线,都说明了,以郑国风这种现象级的表现,再加上一个强势的何润卿,却仍未能形成对市场真正的制霸——刘明亮虽然姿势不及当年,但在诸多强手的围剿下,毕竟还是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连续四周下来,光是在东观书店就拿到了近九万张的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回想当年,不需太久,就在几年之前,当年的《廖辽》的突然崛起,《涛声依旧》的所向披靡,都是直接导致了当时同期上市的很多专辑的扑街的。

    所以只能说,如今的国内唱片市场,仍在整体的快速增容之中!

    而与唱片市场的如火如荼相比,自去年元旦前后开始,国内的电影市场,却似乎是开始进入了一波消退狂潮,本该大热不已的暑期档,开始遭遇国内电影市场初步放开以来的第二次寒冬——很多国产片的票房都是大幅度低于预期,即便是大咖云集的作品,即便是国人始终大爱的武侠片,也依然如此,而最近这些年在国内市场中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好莱坞大片,也没能躲过这一波市场的倒退,票房无一例外的大幅度低于预期。

    于是,这个夏天很热闹。

    有的人炮轰院线在排片上更倾向于把好的时间、好的场次和好的影厅排给好莱坞电影,而只是把垃圾时间、破影厅排给国产片,是属于不爱国。

    有的人开始思辨国内电影市场的这一波倒退,认为此前几年的发展,都是虚假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内对文艺作品免税基础上的热钱涌入导致的,甚至有人隐晦地表示,有不少人在借电影市场洗钱。而事实上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到可以真正支撑一个每年高达80亿票房的市场的程度,老百姓的口袋里,还没有那么多钱来消费电影票。

    并且据此,不少相关专家对未来几年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看衰,认为这一波的市场倒退并不会很快停止,将会持续至少五到八年,他们认为大概要到2005年前后,国内的票房市场,才有可能会再次回到每年80亿票房的量级。

    也有的人,开始怒批近些年电影行业的粗制滥造现象,且认为电影市场的票房下滑,并不是观众看不起电影、买不起电影票了,而在于电影整体质量的下滑,但电影质量的下滑,罪责却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为是电影人的水准和实力下降了。

    相反,这些年电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探索,一直都在进步,只是随着票房市场的大涨,明星片酬增长极快,再加上民众的追星热潮推波助澜,使得制片商只看明星、不看剧本,极大地压制了电影主创人员在电影制作上的发言权。

    拍摄过程中,甚至是在剧本阶段,某些明星大牌的话语权甚至会凌驾于导演和编剧之上,而影片拍摄完毕,投资商对剪辑的发言权,也要大于导演。

    ——总之,电影人对自己的电影做不了主。导致电影越来越难看。导致观众不买账了。但不怪电影人,怪明星,怪投资商!

    某位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甚至愤怒地说:“现在的国内,都是一帮不懂电影的人在指导我们拍电影,我们就完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