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完美人生 >

第409章

完美人生-第409章

小说: 完美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上市六周之后,《女人花》和《巫的眼泪》都已经进入了持续的稳步下降周期,周嫫在连续四周取得了单周过三万张的销量之后,本周也终于是跌破了三万张的大关,但这两张专辑的下降幅度。却始终都在一个极为健康的范围内。

    简单来说,本周联手扫下近六万张东观书店销量的这两张专辑,在上市的第六周,还仍然强力,仍然在制霸整个国内的唱片市场。

    而此前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司马朵朵,上市之后也获得了相当好评的这张《孤单飞翔》,在第一周取得了13250张的成绩之后,本周却并没有如愿走高,并取得自己的销售巅峰。不过,尽管不如第一周的销量,但它还仍旧停留在一万张以上,12568的销量,其实也仅仅只是比第一周低了682张而已。

    应该说,只要后续保持一定的长线销售能力,不至于跌的太厉害,那么她这张专辑最终拿到白金唱片。应该是问题不大了——虽然,这个成绩。对于司马朵朵本人,和索尼唱片来说,很有可能会是一种“差强人意”的评价,但不管怎么说,司马朵朵的单飞,不算失败。

    只要后续的第二张专辑能够延续这个风格和这个等级的销量。作为一个独立的歌手,司马朵朵就已经算是在歌坛站稳脚跟了。

    除此之外,《假行僧》的继续畅销,完全在意料之中,比起上一周8512张的销量。他们在本周甚至还多卖了102张。

    真正给音乐市场带来了一定惊喜的,是信达唱片在上周三推出的新人——郑国风。

    这位忧郁王子型的新人,一出手就是单周过万,其风格也“忧郁到令人心碎”,在业界颇获好评。而这张专辑,和这个歌手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再次印证了“信达善于培养新人”的说法,真的是无比的正确。

    听完这张专辑之后,李谦、廖辽、何润卿、何威、李金龙等人,都给与了相当高的评价——“如果不出所料,下周这张专辑会持续走强,未来,这是黄玉清的大敌!”这是何威的评价,廖辽等人都相当赞同。

    …………

    六月二十七日,下午。

    明湖文化,音乐总监办公室。

    廖辽烦躁地在李谦面前走来走去,嘴里一个劲儿的嘟囔,“怎么办呀,怎么办呀?”

    一开始李谦还能勉强控制住,让自己不搭理她,只是噼里啪啦的打字、整理自己的剧本,但是时间一长,他就扛不住了,只好推开键盘,无奈地道:“能怎么办呀,她当时报考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报名,等到这都快高考了,又突然想进……音乐学院就是那么好进的?”

    廖辽回头看他一眼,烦躁归烦躁,还是只能叹了口气,一屁股把自己甩到了沙发上。

    就在今天上午,廖爸打来电话,说他往学校跑了一趟,听班主任的意思,廖敏的成绩估计是考不上公立大学了,要上,只能去读那些学费昂贵的私立大学。

    学费贵一点倒是不怕什么,关键是私立大学的口碑实在不怎么样,去那里读四年书,出来也就是多了个文凭,且价值不大,而且知识未必能学到多少,却很有可能会学到一身的坏毛病——问题是,本来廖敏自己没当回事,甚至考虑过连大学都不上了,直接开始工作,但偏偏,临近考试了,这丫头又突然改了主意。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她突然又想上大学了,于是就回家找她老爸帮忙想办法。

    廖爸的生意不算小,在商业圈子里也是朋友圈子很大,但找到在这一块儿能插上话的朋友一打听,倒是有公立学校愿意接受廖敏这一类没经过高考的学生,虽说每年名额有限,但对方能搞到,就是——捐资300万起!

    这还不包括肯定要给私人送礼的那一部分!

    钱,廖爸有,不缺这300万,但对于白手起家的生意人来说,他却总有一种被人宰了一刀的感觉,于是,随后他就给廖辽打电话:你们俩在顺天府混得风生水起,能把你妹妹塞到音乐学院去不?

    那显然不能!华夏音乐学院可是国内音乐行当里的顶级学府!

    但是廖爸说了,我人脉有限,有也就在辽宁这边的小圈子里。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你是她姐姐,这个事儿,你想想办法。

    于是,廖辽无奈,只好给一大帮朋友打电话。曹霑、王怀宇当然也在其中,尤其王怀宇,还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但是没用,谁都给她塞不进去。

    所以,从上午到现在,她变得比大姨妈来了还要烦躁。

    想了想,李谦站起身来走过去,坐到她身边。顺势揽住她的肩膀,轻轻地拍一拍,道:“好啦,实在不行,就让她到这边来私立大学,终归离得近,你还能盯着点儿。”

    廖辽愁眉不展,“我爸的意思就是坚决不想让她去上私立啊!”

    说话间。她歪在李谦怀里,可怜兮兮地看着李谦。“要不,你给周院长打个电话?”顿了顿,不知道是不是关心则乱,她还特意强调了一句,“你可是她姐夫啊,总不能不管吧?”

    李谦皱眉。犹豫。

    她说的周院长,当然是华夏音乐学院的周琪院长。

    此前在昌平音乐节上,李谦跟他聊得不错,还互留了电话,他甚至还很诚恳的邀请李谦过去讲课。想要特聘他担任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别看廖辽是目前国内的顶级明星,但是在周琪院长这样的人物面前,还是李谦要更有面子一些。

    电话当然是可以打,问题是李谦心里很清楚,打了也白打。

    事实上,廖辽心里也很清楚。

    并不是对方不给面子,是华夏音乐学院这个级别的学校,压根儿也不可能给开这样的后门,更别说身为院长的周琪,向来都是一个风评极佳的教育家了。

    为这种事给他打电话,简直是在侮辱他。

    想了想,李谦摸出电话,又放下,道:“这样,等到高考完了,要是廖敏真的没考上合适的学校,就让她过来,到这边来,我给周院长打电话,让他给推荐一个合适的培训班,咱们明年再考……你看行不行?明年她哪怕能勉强过了提档线呢,咱们再托托关系,也能把她给塞进去,总比现在无处使力要好吧?”

    廖辽的眼睛眨了几下,不由得抬手捂住额头,一副没脸说的样子,嘟嘟囔囔地道:“可是……二敏其实并不太适合搞音乐。”

    顿了顿,她道:“我估计你就算给她安排培训班,她还是考不上!”

    李谦闻言愣了一下,顿时没好气地在她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那你还想着把她往音乐学院塞?”

    廖辽翻身坐起来,又委屈又烦躁,道:“其实吧,我觉得二敏那个脑袋瓜子,再加上她那张嘴,她最适合做的,就是需要耍嘴皮子的活儿!可是……”

    李谦闻言不由回想自己跟廖敏打过的交道,然后心里突然一亮,“对呀!”

    廖辽扭头看着他,不解地问:“什么对呀?”

    李谦抓起手机来递给廖辽,道:“你给你爸打电话,告诉他,让廖敏来,来了就先给你做一段时间的助理……”

    廖辽闻言一愣,旋即就跟炸了毛的老虎似的,“她给我做助理?是她助理我,还是我助理她?她只会帮倒忙!”

    李谦摆摆手,把手机塞过去,同时道:“你别着急,听我说,她来了,就专门负责帮你跟记者啊电视台啊报纸啊什么的打交道!这个肯定是她的专长,把她交给孙美美带上三五个月,她就能上手!然后呢,我再帮她联系一下我们学校的老师,给她找个老师办的校外培训班,等到明年,让她去考我们学校的制片系!”

    顿了顿,他强调说:“制片人,一个专门负责算账,掌控资金流向,同时到处跑着拉赞助、卖片子的职业!廖敏做这个,肯定行!”

    廖辽闻言眼睛眨呀眨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好几圈。

    “好主意!”

    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就拿起手机,开始拨号。

    ***

    第二章奉上!(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全民期待的一部戏

    1998年6月29日,周四。

    一个普通的日子。

    上班族们依然奔波在公交车和开通了没几年的地铁上,该抢座抢座,该斗智斗智,该撕逼撕逼。学生们已经在预备进入期末考试,正在紧张地复习中,高中和国中三年级的学生略为特殊,因为他们马上要面临高考和中考,所以,这几天的临考之前,反而会被老师和家长要求稍微休息一下——一样的是,再过几天,他们都将迎来为期两个月的漫长假期。

    甚至对于很多高三的学生来说,参加完了高考,就意味着人生的学校阶段将彻底结束,自己就要去找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了。

    但是对于媒体,尤其是娱乐媒体,以及中国的影视界而言,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红红火火地吵了三年的大戏《三国演义》,终于要开播了。

    这部戏从最初提出构想、经过审批、编写剧本、新建影城,一直到导演组成立,再到全国范围内的选拔演员,整个剧组正式成立,一路到拍摄期,始终都在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密集报道的锁定之下,每有新动作,必成娱乐焦点。

    媒体的关注,也就意味着民众的关注。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在国内、乃至于在整个汉语文化圈、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力,都绝对是无与伦比的级别。单纯只讨论小说和故事这个范畴的话,它绝对可以超过水浒一百单八将造反、西门庆的潘驴邓小闲的故事,甚至连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比不上它。

    考诸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翻遍所有的文字著作,能稳稳压过这部小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约只有两本书——《论语》,和《道德经》。

    或许,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连《道德经》都比不上它的影响力。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吕布,孙策,周瑜,鲁肃,甘宁。典韦,许褚,马超,黄忠,荀彧,贾诩,徐庶,庞统。法正,吕蒙。陆逊,姜维,张辽……

    这部半正史半演义的小说,或许单纯论文学价值,是比不上《水浒》又或者《西游记》、《金瓶梅》等著作的,但其中一个又一个的精彩人物。却是发轫于史实,流布于口耳,行诸于笔墨,并最终深深地印刻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脑海中的,是几乎每一个国人提起来都能说上两段、并有理有据地与他人探讨一二的。

    甚至于。就连这部名著之中的很多描写相对简陋的人物,都为很多国人耳熟能详,比如美人配英雄的大乔小乔,比如史称“肤白如玉”的甘夫人,比如被曹丕迫不及待抢到手的洛神甄宓,再比如割耳于禁,独目夏侯惇,以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等等等。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所能够接收到的第一次历史教育。

    所以,《三国演义》这部戏,上至宣传和广电部门的相关领导,中到演艺圈,下至普通观众,看待它的目光,都显得有些格外的举足轻重。

    尤其是当时间进入六月份,华夏电视台那边就对这部电视剧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他们自家电视台各个频道原本贵到要死的广告,开始不要钱一样拼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