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323章

三栖特种兵-第323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特区从沙湾拿吉开始,到巴色结束,两地中间的距离有大约二百七十公里,这是特区的长度。

    而沿河两岸的所有地区自然都归属于这个特区,这个两岸就是说离河岸一公里的范围,但是由于河道宽窄不一,虽然太窄的地方已经扩宽,但是原来就宽的地方,则没有缩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按最宽的地方算,在那里量出一公里,就属于河岸。

    除了沿河两岸以外,再扩展五公里,都属于特区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个长二百七十公里,宽十二公里的区域,就是特区的管辖区域,就是说特区总面积大约有三千三百平方公里。

    在灵犀一动开辟这条横向主干线与第二条横向主干线连接的河流的时候,这里也是十条纵向河流,麦轲就着手建立这个特区的领导机构。

    首先这个特区定位于与圣城同等,但是只比圣镇高半级;因此,这个特区并不列入天国的圣城序列。

    特区设立特区长官一人,简称特长,由熊心担任;有督察一人,由项鼎负责,掌管特区的军队和其它武装力量。

    有教育宣传部长一名,专门负责宣扬福音,解决语言文字不通的问题,这位部长尤其负责文化整理和传播,这些楚文化的活化石,一定会引起文化研究的热潮。

    还有一个是对外联络部长,负责与周边的邻舍往来沟通,他的一项主要一项任务是对外招商,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发展工业、商业、尤其是旅游业。

    不说对国际社会开放,就是湄公河约盟内部,到过去神秘的野人区一游,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而原汁原味的楚文化,对华汉本土的文人的吸引,就更加致命了!

    麦轲一边安排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一边注意熊心、项鼎等人的反映,心知这些人对这些术语都是茫然无知;光从经济上,或者是个人利益上,他也不敢肯定把这些人直接拉到当代社会是否绝对好。

    但是,麦轲知道,能够使大部分人重生得救,那是绝对可以荣神益人的好事。

    而其余的事情,都只是顺势而为,都是为了实现神的目标效力的!

    最后,三大件配套也已经完成,生命河水、四季果园、交通通讯,都已经建立完备,而且通达特区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是只到锦马叻险滩的中部平缓地带;这里到沙湾拿吉航线及其附属设施将是下一步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515章 北纬十八度线

    收服了楚人后裔,建立野人特区,湄公河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超长险滩,就成了令人向往的通途,非但如此,这里必将成为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圣地。

    大体安排妥当以后,麦轲继续北上,而熊心、项鼎等信任特区领导,也把这里的后续工作交给自己信得过的副手,跟着麦轲一起前往。

    这里将来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地盘,他们当然要首先熟悉一下,而且也要和麦轲具体落实,都哪些地段归属特区,这样心里才踏实。

    而最早参与伏击大船的那一千人,留下一半看守根据地,另外五百则随同大船一起北上。

    就在刚才,加文组织的牧师团,已经赶到,由加文自己亲自带队;麦轲忙里偷闲给他们上了一课,和大家见了一面,然后其它的课程,麦轲将继续讲授,只不过是通过灵犀一动远程进行了。

    从自然条件来说,从中部到沙湾拿吉,河道更加狭窄,水流也分外湍急,不过由于没有了野人的捣乱,反而有野人特区首领的全力配合,就显得相当容易了。

    干苦力活得事情,由灵犀一动全包了,所以麦轲基本上没有事情,就是坚持把对那些牧师团授课完成,然后进一步给熊心和项鼎讲授如何管理好一个经济体。

    大牛除了和项鼎称兄道弟以外,找机会又和项鼎切磋了一回;起初在船上,二人的蛮力以发动。竟然把大船都打得摇动了起来;不过依然是胜负不分。

    接着二人就把比武的战场移到了水中——看似旱鸭子的大牛,竟然也有深厚的水上功夫,二人在湍急的河流中,如同浪里白条,武功一上,兴风作浪!

    不过到底是项鼎在水中浸淫的时间更长,最后还是胜了一招;大牛干脆认输,不过又提出到空中再次比一场。

    项鼎正在不知道如何在空中过招,大牛乘坐自己的座山雕已经起飞,去到半空等候。他这才知道。原来是骑着猛禽在空中互相打斗。

    正在为自己没有猛禽可以乘坐。大牛在卫队中一个朋友主动将自己坐骑借给项鼎。

    上天,对项鼎还是第一次,他神情紧张,双手紧紧抓住鹰背上的拉手。可是打斗的手没有了!

    看他紧张的样子。大牛哈哈大笑。说天上打斗你根本不是对手,这场比赛实在是胜之不武,建议算平局的了。

    项鼎那里肯占这个便宜。坚持这局是大牛赢。

    之后总算账,二人依然是平分秋色。

    众人谈笑过险滩,野人特区的北部航线又告正式通航,达到了整个湄公河的统一标准。

    本来这里还不是第四条东西横线的位置,但是因为这里是野人特区的重点,麦柯特意开通了一个小一号的东西横向主干,不过东西都只是离河岸十一公里,正好把特区包含进去。

    从沙湾拿吉继续往北,这条航道几乎不用增加工作量,就可以满足通航的需要,所以大家一直往北直到北纬十八度线。

    围绕这条纬线,湄公河由西往东流淌,从西部老涡与暹罗的边境,一直流到东部老暹边境,中间穿过老涡的王城万象,大多数河段靠近东西走向的老暹边境。

    麦轲对这个河段相当不满意,他要大动手脚!

    麦轲仔细研究过这段河道的现状,觉得很可能是由于原来各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很简单的弯曲河道得不到校正;甚至本来是平直的河道,由于利益上的矛盾之争,人为地改造成弯曲的形状。

    现在既然没有了这些不同国家的限制条件,只有天国一个掌控力量管理河道,目的都是为了神的荣耀,就可以按理想状态进行调整了!

    而且有了灵犀一动的帮忙,也不愁改变河道所需要的巨大劳动了。

    因此,麦轲把大船开到老暹边境城市班喷,直接从这里开辟出一条新河道,作为将来湄公河的主干道;第一段河道从班喷直达万象,横切原来暹罗与老涡交界的三角地带。

    然后又从万象直接往西,到达巴春,然后再往西,直接和前往清刊的湄公河连接,并且卡断这里原来往南流的河水,改道流向直通万象的主干道。

    这段河道改造成功,就使得原来靠近老暹边境的湄公河,变成了与北纬十八度线吻合的一条笔直航道。

    但是,麦柯并没有停止在改变旧河道;他继续向西开拓,沿着北纬十八度线,通过法塔、班湄达瑞,然后约过原来的暹缅边境,收拢萨尔温江,继续在原缅甸的境域西行,再收拢锡当河,然后直接到达缅甸边境的孟加拉海湾。

    完成了西端的扩张,麦轲转过头来,回到大船原来停留之地班喷,从这里开始,沿着十八度线向东开凿河道。

    这条河道首先吞并了老涡境内一条大河,南屯河,然后又以气吞斗牛之势,穿越了长山山脉,从这里跨越了原来的安南国境,然后在河静省的南边穿过,直达北部湾沿岸。

    麦轲改造了这段东西横向主线以后,特意和冯云山、朱八戒、顾继之、梅寒等人到高空浏览了一番,大家都甚觉满意。

    同行的还有熊心和项鼎,二位本来应该在完成了野人特区北端工程以后就留在那里,或者返回中段,可是二人均以多学习点东西为理由继续留下了。

    在麦轲看来,他们要学习是真,但是主要的目的还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毕竟今天一天见到的新东西,比他们一辈子知道得还多,这个机会他们可不愿意错过!

    接着麦轲一如既往,进行了区间水网航道的联系,并在各个水网上增加三大因素,就是生命河水、四季果园、电力电讯。

    除了这个具有和其它主干线一样的东西以外,麦轲又在主要是原来老涡的境域,增加了一样新的东西——大面积的稻田。

    这些稻田只是从这里开端,会一直延续到最后一条东西横向主河道,就是靠近老涡、暹罗与大清交界的地方。

    麦轲预计那里会有点头痛,因为许多地方和大清的边界省份的土地犬牙交错,不但很多地方很难扯清楚,即使是清楚的地方,为了一条相对直线的河道,也需要进行协商调整。

    麦轲已经准备了几个方案,对顺利解决问题相当胸有成竹!(未完待续。。)

第516章 湄公河畔稻香

    完成了湄公河东西横向主干流的大型改道工程,在湄公河约盟北部区域,麦轲的心目中还有两件大事必须作。

    第一件事情就是建成与大清边界平行的那道东西横向主干河道,那里不但是湄公河从澜沧江进入老涡的交结点,而且也是保卫湄公河约盟所有成员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件就是建立一个大型高产稻田。这也是麦轲早已经就梦寐以求经常让他午夜萦回的一个美好向往!

    原因是他特别喜欢吃那种糯米作成的米饭以及附带产品,比如粽子、粘包、汤圆等等;他自己愿意吃,就以外所有人都喜欢吃

    因之他就希望有大块土地、大量生产、大批供应、放开大肚皮,尽情吃,尽量吃,什么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着种糯米。

    当然,麦轲从来就不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真要落实大量种植的计划,还是要经过严格调查的。

    根据他的调查结果,南方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喜欢这种糯米;而北方人就少得多,但是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人喜欢,所以综合衡量,依然有八成人喜欢糯米。

    麦轲得知这个结果,大喜!

    这下他就可以全力以赴促进和安排糯米水稻生产了!他还真没有想到,他最喜欢的粮食种类竟然这么受大众欢迎。

    因此,他就开始草拟他的水稻种植规划蓝图,然后和云山、八戒、继之等人讨论。同时也把主管老涡事务的圣老涡市长伊书文、主管缅甸事务的圣缅甸市长冯亚树一起找来,共同确定这大稻园计划。

    麦轲的初步计划是从湄公河老涡入境处为起点,一直到第四道东西横向河道处,南北长度相距两个纬度,也就是从北纬十八度,到北纬二十度。

    而东西宽度也大约相距两个经度,也就是从东经一百零一度到东经一百零三度。

    两个经度相加,大约是一百七十公里;连个纬度相加稍微长了一些,共有二百二十公里。

    如果折算成市亩,共得五千多万亩。减少这个范围内的房屋道路等占地。应该得到实际可以种稻的土地三千万亩,如果利用灵犀一动,把那些未经开采的土地开发出来,至少可得种稻适宜耕地四千万亩。

    按涉及的连个圣市土地分布看。缅甸可得一千万亩;而老涡则得到三千万亩。

    光是这项种植业。就可以让全体老涡人忙活了。

    这也是麦轲的一项战略设想。由纯属内陆国家的老涡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不但是用其所长,而且对提高所有湄公河约盟成员都非常有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