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141章

三栖特种兵-第141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轲心里话,这个阴谋还真够严密的,如果不是自己有后世的装备,还真难以抗拒他们这样连环压力。实际历史上,这个阴谋中的前两环一施行,杨秀清就已经取得了完胜,以至于都不用第三个环节了。

    后来这第三个环节的当事人不甘寂寞,也想表现一番,结果被杨秀清严厉镇压了。

    既然表演完毕,麦轲根本就没有废话,顺手一个微型禁锢就给杨宣娇用上了。

    这回倒好,夫妻同途了。

    这样麦轲就给天国的思想改造系统带来了三个创新:第一位历史上的天国高层领导,三号王位;第一位女子罪犯;同时也是第一对夫妻同监。

    这两个人麦轲会派他的飞行卫士送到圣山基地,交给天国狱长黄玉琨管辖。

    不过临走之前,还要确定一件事情:这两个孩子如何安排。

    所以,这对父母和两个孩子又被叫到一起,把情况大体说了一下。当然对萧有和、萧有福没有提他们要坐监的事情,只是告诉他们父母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这二人一走,萧超硅肯定就取代了萧朝贵,由一家四口变为只有一人,必定面临亲友的询问,需要有合理的说辞;像貌也是一个问题。

    大家一番绞尽脑汁的思索,最后决定——小儿子萧长福跟父母去,可以到圣山就近上学,可以随时见父母不说,哪里的孤儿院也是一个好去处。

    十五岁的萧长和已经相当成熟了,经过了这件事情以后好似一天就长大了许多,他甚至听了麦轲的简单介绍以后,就知道这一定是父母做错了事情。

    所以他决定留下来,一是应付亲友的询问,二是和这位叔叔随身学习。他已经意识到这位叔叔将取代他父亲的位置,把反对满清的计划继续下去。

第197章 达开乡党齐心

    不过,麦轲特别叮嘱了萧长和不要泄露今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不能保证的话,就不能留下。萧长和再次慎重地思考了一番,沉稳地做了保证。

    随后,麦轲派了三个卫士,各乘自己的猛禽把这三个人送往圣山。只有萧杨夫妻二人带着禁制,而萧长福是自由的。他有机会骑着大鸟飞上天,又是高兴又是害怕,一路嚷着走了。

    同样还是少年的萧长和看的好眼热,几乎后悔了自己的决定。这种飞上天空的机会可是微乎其微的。

    麦轲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以后机会多得很。如果需要,他可以有自己专用的飞禽当坐骑。

    接着麦轲把五哥拉进了一个房间,用灵犀一动对他的面部就是一阵修理。完了又前后左右反复观瞧了几遍,这才满意。又对他的身材作了同样的操作,在找到萧朝贵的衣服换上,然后走了出来。前后也就用了一刻钟。

    萧长和站在那里想心事,见到萧超硅出来,惊讶地出声询问:“老爸,你怎么回来了?”

    见到老爸不说话,只是脸上露出笑意,又看到麦轲也走了出来,也是笑意盎然,不禁疑惑到:“你怎么不说话,老爸?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哈哈哈哈哈!”这二人同时笑了起来,然后互相击掌,庆祝灵机一动又被开发出另一个功能。

    如果儿子都是别不出真假,这化妆的水平当真过关了。

    这时,萧长和也看出了其中的奥妙,近前在端详了一方,赞叹地说道:“你是萧叔叔!和我老爸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我记得你们两个的体形略有不同来着,现在怎么都没有区别了呢?”

    麦轲还是好奇,问道:“那你是怎么认出他是萧叔叔的?”

    “笑容有些不一样。这本来是对老爸察言观色的,他真高兴得时候,嘴角会往边上拉长,而不是往上翘。萧叔叔的却是微微上翘。不过这个差别除了我以外,估计没人能辨别。”

    麦轲看了看长和,心里很喜欢这个少年,聪明是一回事,更重要是超出他年龄的稳重。寻思了一回,对他说:“长和,为了工作需要,由我作主,让你认你萧叔叔为契爸,你可愿意?”

    “我愿意!老爸,你以后可要好好教导和儿。”没想到这小子答应的这么爽快,好像就等着这个机会一样。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他早就看出这位萧叔叔非同一般,可比自己的亲老爸厉害多了。倒不是小孩子势利眼,他这只是崇拜英雄,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的。

    再说在那个时代,叫叔叔、叫干爸、叫师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他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立马就答应了。

    这以后在人前他就可以叫亲爸一样叫萧叔叔“老爸”了。这萧朝贵也就正式走马上任,大张旗鼓地实施各种措施了。

    第二天一早,这三人组就一起出现,分别和萧家和蒋家的人见面,名义上是介绍麦轲,实质上是检验一下化妆效果,结果在萧长和的配合下,没有一人露出任何怀疑。

    其次的目的就是通知大家,萧蒋两家联军正式成立,随后马上就要集中训练,争取在敌人到来之前把武功和配合作战尽可能提高。

    就此,天国的第四军也正式建成,虽然人数不如其他三支,但是基础已经准备好,一旦将来扩军,马上就可以把现有人员作为骨干。迅速地形成有效的战斗力量。

    答应了为这种新军抽调军牧和骨干教练以后,麦轲就飞向了下一个目的地——石达开的家乡。

    石达开的情况石大恺已经作了调查并且向麦轲做过汇报。

    石达开于一八三一年,出生地是桂县北山里那邦村。他的家庭在当地属于小康水平。

    石达开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没有兄弟。也因为兄长,幼年丧父,他从**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

    石达开长得高大俊秀,十三岁已凛然如成人,自雄其才,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因急公好义,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并赢得绰号“石敢当”。

    现在不但石大凯在帮助做起事准备,冯运陕、冯云山也都来协助。最近麦轲有派了四哥韦常麾前来襄助,这里是反清剿准备中的最后一个重大步骤了。

    这时候,聚集在石达开周围的起事人数已经超过四千、接近了五千。骨干都是石氏家族成员。虽然石达开没有亲兄弟,但是他从少年开始就建立起来的威望这时候起了巨大作用。那些平时就崇拜他的青少年,这个时候都趋之若鹜,投奔到他的麾下,要与他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信仰基础上来说,这里是冯云山传教的地方,比较起其他几个太平军早期领导人,冯云山的信仰根基要纯正多了,起码没有那些装神弄鬼的魔鬼伎俩。从历史来看,这也是他做的贡献最大,却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麦轲等人已经改变了历史上太平天国早期的愚人恶习,把信仰纯正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冯云山就成了在建立信仰根基方面作得最好的原天国高层。

    而杨秀清和萧朝贵则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洪秀全就更别提了,他已经成为一个新人。他没有愿望,也没有机会去支持那些歪门邪道了。

    冯云上自己有比较正确的信仰以外,他还邀请梁发老牧师带领他的助手帮助加入起事的人建立信仰,这就保证了这支队伍建成的速度虽然落后于其他天**队,却基本没有信仰上的夹生饭。

    麦轲这次来,主要问题,因此就不是在信仰方面,而是在用人方面。石达开的长处很多,但是唯独在一件事情大家都不赞同,可是石达开就是不听劝。

    他坚持任用张遂谋为军师!

    而石大凯和冯运陕,后来又加上韦昌辉都坚决反对!

第198章 正名正位遂谋

    飞往北山里那邦村的路上,麦轲找石大凯、冯运陕、韦昌辉一一询问,了解他们为什么反对石达开,不同意任命张遂谋为军师。

    出乎麦轲的意料之外,这三人的理由也是一致的,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历史资料都说,张遂谋是石达开分裂的主谋;另一个是他们都认为这个人很难接近,感觉他很阴沉。

    听了三人的意见,麦轲几乎立即就决定了张遂谋的命运:这个人不能用,否则后患无穷。有后人的定见这样的穿越福利不用,岂不太傻?

    不过麦轲的一贯谨慎也促使他必须和两位当事人亲自接触一下,再作最后的结论。因为这件事情,表面是不是用一个人,实际却牵连甚广:首先就是石达开。如果真实历史中他始终依靠重用的一个人,必定有非常特殊的理由;突然给他中断这种关系,必定会给他今后的历程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是张遂谋。如果他就是一个为私利往邪路引导石达开的人,为了挽救他,为了防止天国大业受到损害,断然斩断他的黑手时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万一不是如此呢?尤其是现在才是初期,他即使另有想法,也没有机会显露,最好就不要贸然采取绝烈的手段。

    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多想,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拖延,麦轲决定今天下午就找这两个当事人,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后,就立即作出决定,成立第五支天军就在今天!

    他事先通知冯运陕这样的安排,第一个先见石达开。于是,麦轲到达以后,马上就被领到石达开的住所。

    此时的石达开还不到二十岁,早熟的身材配上稚气还没有完全退净的英俊脸庞,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麦轲没想到石达开还这样年轻,想起那建国初期叱诧风云的无敌将军,麦轲心里肃然起敬。

    二人互道仰慕,分宾主坐下,马上就进入了正题。麦轲提到了关于任命张遂谋的分歧,说明今天就是专门来听听他的意见的。

    石达开略一沉吟,说起了他和张遂谋的交往,原来二人竟然是旧识。不但是旧识,而且是往年之交。不但是忘年之交,而且是莫逆之交!

    那年石达开十三岁,正是顽梗不堪年龄。一天晚饭后,正和一群同龄晚伴儿在村口戏耍,从村外走来一个人,衣衫褴褛,步履姗姗,手中拄着一根木棍,眼睛半开半合,不是前看,也不是看地,而是看天。

    这些孩子正在无聊当儿,看一只蚂蚁都可以跟着跑好远,见到一个奇怪的陌生人,自然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带头说了一句:“他是瞎子吖!”

    随后其他孩子也跟着喊了起来。最后竟然尾随齐呼:“瞎子!瞎子……”

    后来尾随觉得不过瘾,又跑到前面围堵,更大声地呼喊。就这样一直从村东头闹到村西头。

    大概是不胜其烦,快出村的时候,那瞎子突然停下,一顿手中木棍,声音低沉地说了一句:“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岂能效顽童嬉闹乎!”

    如同霹雳,似受棒喝,石达开霎时好像明悟了人生。同时他也看到了那瞎子双目亮光一闪,照在他的身上,好像一下把他看透。再看那根木棍,坚硬的土石大道竟然入地一尺!

    其他的孩子还在那里懵懵懂懂继续乱叫,只有石达开呆若木鸡,口中没有了声息,脚下停止了移动。一直等那个人昂首出村,走出二十多丈,石达开才大叫一声追了上去。

    “师父!”

    石达开的这一声喊止住了所有孩子的叫喊。

    这一声喊,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