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的农场在非洲 >

第178章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178章

小说: 我的农场在非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这样的事吗?”

    林全耸了耸肩,表示不怎么在意。

    倒是之前说的那些宠物的事情,他觉得现在可以跟丹尼丝好好的聊一聊了。

    “养宠物吗?猫会不会比较不错?我想养一只大花猫,那样的话家里的老鼠就有人收拾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老鼠,住的时间长了,老鼠这个东西就出现了。

    这里是沙漠,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农场这边是没有老鼠的,但是随着他们在这边定居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了,什么老鼠,蚊子、苍蝇,都接踵而至了。

    不过目前来说,这些昆虫害虫还不是很多,蚊子的数量还远算不上是庞大,苍蝇的数量倒是有发展起来的趋势,于是林全最近准备组织人手,专门寻找苍蝇的幼虫加以消灭。

    说起来,农场里面含蛆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在鸡棚那边了,那里有很多的鸡,而农场用来养鸡的,多半都是蛆,会不会是那里的蛆跑了出来?

    林全有些怀疑,于是准备吃完饭之后就去看一看!

    “大花猫不错,还有别的吗?上次我去尼亚美的时候,看到了有小鹿卖,也不知道是羚羊还是梅花鹿,不过如果养一只的话,多半是不错的。”

    当初在坦桑尼亚的时候,当时尼维尔曾经拿来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小动物给他,林全当时就动心了,非常想把那个小动物留下来,但是这个事情因为后来顾忌太多,所以没能留下这个小东西,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可惜呢!

    非洲的有些国家对于野生动物是有专门的保护法律的,尽管这些法律未必能够得到执行,但是他们总算是有规矩的,而有些野生动物是国家保护的动物,未经过专业的动物保护组织的认证和许可的话,是不允许私人领养的,不然的话就会被没收动物然后还要惩罚一笔钱。

    不过现在是在尼日尔,这边又是在人烟稀少的沙漠里面,养点小动物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大不了就推说是这边的小动物看到有绿洲,就自己跑过来了,反正他们也不可能去问那个小动物:你是不是自己跑来的?

    “梅花鹿?这东西能在这边养吗?它不是温带和寒带地区才有的吗?”

    丹尼丝这么一说,林全一想还真是的,梅花鹿在西伯利亚地区很多,俄罗斯在当地生活的人没办法种植农作物,当地的气温常年抵御零摄氏度,最低气温更是抵御零下五十多度,土地都是冻土层,除了苔藓和地衣之外,没有别的生物可以生存,所以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靠捕食当地的动物。

    而在北极圈附近,提起动物的话,大家多半会想到北极熊和狼,的确,这两种动物确实很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是肉食性动物,而根据食物链的规律,肉食动物下面必定是有很多的食草性动物,而这个食草性的动物包括羊(牛在这边生存不了,太冷了),而除了羊之外,还有一种野生的动物,那就是梅花鹿!

    梅花鹿在中国算是很宝贵的东西了,早些年大兴安岭地区还有一些分布,后来就渐渐的绝迹了,现在在野外已经很难遇到了,但是在西伯利亚地区,这边遍地都是这种性格温和,皮毛厚实,而且肉质鲜美的动物。

    于是当地人会捕食这种动物,然后取其皮毛制成皮帽皮衣来御寒,将其肉类分割切块,用来食用,当地的气温很低,所以完全都不需要冰箱这种东西,把剩余的吃不完的肉块往冰窖里面一塞,基本上也不会坏,一直可以储存下去。

    而这样的捕食,也可以减少梅花鹿的数量,使得当地的地衣和苔藓不至于被破坏殆尽。

    林全有时候就在想,捕食梅花鹿这种事情在欧美都是非常常见的,他们很多人都会以猎杀到梅花鹿而骄傲,还会把它的头颅装在自家壁灶上面,以示荣耀,而他们吃袋鼠吃梅花鹿都没事,中国人吃狗就要被他们痛骂,这真的是手神过了太平洋,管的够宽的!

    “嗯,也不一定,我们这边其实也有吧,不然那我上次看到的是什么?”

    丹尼丝也不知道林全上一次看到了什么,不过看他的样子,基本上应该是没差的,所以她也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下去。

    “梅花鹿我们可不会养,它吃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这我们都不知道,你忘了,我们这边可是没有草地的!”

    草地,这个倒不难解决,林全之前就有意要种足球草了,到时候在一些裸露的地方撒一些种子,然后拿水之玉引点水出来,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好了,不过多少也能够种活一些吧?

    那样的话,草料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也不知道梅花鹿这家伙吃不吃黄豆叶子,反正农场里面养的一些兔子是很喜欢吃这些东西的,而林全之前为了改善土壤,也种了不少的黄豆,去年的黄豆产量还很客观,甚至还解决了农场的豆油的开消。

    “这个到不要紧,应该也不难解决的。”

    林全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烤面包,还是熟悉的味道,总是那么的坚硬,用来磨牙齿,刚好刚好!

    吃完早饭,林全准备去养鸡场一趟,他是真的很少来这边,所以这一次要过来好好的看一看,不知道这边被弄的怎么样了。

    “老板好!”

    只是到了养鸡棚之后,林全遇到了一个他平时很少遇到的人,王谷川的徒弟刘小川。

    刘小川这个人林全是知道的,他跟潘达都是王谷成的徒弟,王谷成在来了非洲之后,就变得懈怠了起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事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是对这边的生活待遇不满意,似乎也是犯了思乡之情。

    但是只有林全知道,其实他是对林全当初砍了他支配两个徒弟的工资的权利很不满,王谷成的工资待遇很高,他的工资是17000一个月,两个徒弟加起来不过才9500,结果他还不满意,还想将徒弟的这9500里面也捞一些走,这林全肯定是不会干的!于是两人之间早早的就出现了矛盾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偶遇

    在国内,很多酒店结账的时候,都是把钱给主厨,然后主厨再去跟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分,反正那些人多半都是他带的徒弟,所以如何分配那也是他的事情,酒店有的时候并不会插手。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当师傅的把当徒弟的当做免费的劳动力在使用,还不给工钱的那种。

    如果是在国内的话,林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就行了,他多半不会说什么的,但是这是在非洲,在国外,俩徒弟跟他跑这么远,吃这么多的哭,他们家里的人肯定也非常的担心,给他们一人5000一人4500,林全觉得不算高,相较于其他来到非洲的中国工人而言,这个工资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尽管他们只是不具备挑大梁能力的小学徒,但是林全也没打算歧视他们。

    倒是王谷成和左向阳的这种做法让林全不算是很满意,要不是重新找厨子太麻烦的话,他都把这两人给撵了,不过张川马上就要从江西过来了,到时候他会带几个正宗的湘菜厨师过来,那些人来了之后,这两个家伙林全就打算辞退了。

    虽然对这两个主厨不是很满意,但是对于他们手底下的两个学徒,林全还是很满意的,无论是王谷成的徒弟潘达和刘小川还是左向阳的徒弟,他们都对林全很感激,因为林全给他们开出来的工资待遇,是他们在当学徒期间根本就拿不到的待遇。

    所以每次见到林全之后,这几个家伙都会主动的打招唿,客客气气的喊一声老板。

    “嗯,在干吗呢?怎么跑到鸡棚里面来了?”

    养鸡这种事情其实也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林氏农场的鸡都是散养的,它们有一个很大的活动空间,除了晚上的时候会被赶进鸡棚之外,白天的时候都是在到处跑的。

    这样散养的好处是可以增加鸡的活动量,使得它们的肉质更加的紧凑,不至于因为活动度少了而都是肥肉,而且适当的活动也可以提高它们抗病能力,让他们不容易生病。

    这个时候的禽流感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林全因为有水之玉的关系,所以喝了水之玉催生的水之后,这些鸡都不会生病,这一点倒是省了林全不少的麻烦。

    “老板,我是来挑选食材的!”

    刘小川年龄不大,脸上还长着青春痘,在林全的面前显得有些忐忑和拘谨,单论年龄的话,说不定他比林全还要大一岁。

    “怎么说?挑选鸡还是鸡蛋?”

    刘小川有两道菜深受丹尼丝喜欢,一个是西红柿鸡蛋,包括炒的菜还有西红柿鸡蛋汤,另外一个是干锅手撕鸡!

    手撕鸡这种菜他做得非常好吃,反而他的师傅王谷成做得味道一般般!

    究其原因,大概是刘小川更加用心一些,手撕鸡的菜品是鸡块撕的越细入味越深越好吃,而且鸡肉的不同位置的口感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做手撕鸡的时候,最好是吧手撕鸡的肉分一下类,鸡的下腹位置的肉质比较的松软,鸡的后半身的肉质比较的紧凑,这些肉吃起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而手撕鸡不能太肥太腻,选择的最好是肌肉,但是也不能是像鸡腿那样的紧凑肌肉,那样的话口感会稍稍的差一些。

    这是一门学问,林全不太懂,但是刘小川却很懂,当初丹尼丝带着疑问去问他的时候,他给丹尼丝说的头头是道,丹尼丝记住了大半,回来说给林全听,林全然后也记住了小半,后来慢慢的忘光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他是记得的,那就是要吃手撕鸡,不能找王谷成要找刘小川。

    “鸡蛋和肉鸡都要!”

    刘小川有些腼腆的说道,林全听了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你慢慢的挑吧,中午去你那吃饭,给我预留一份干锅手撕鸡哈!”

    一开始的时候,几个中国厨子做出来的菜,工人们还是吃不惯的,尽管国际上有这样的说法:拿着美国的工资,住这英国人的城堡,找一个中国的厨子娶一个日本的老婆再找一个法国的情人,或者是另外一个版本,住美国的房子、雇中国的厨子、娶日本的老婆!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里面都有中国的厨子,可见中国的厨子在国外还是很有知名度的。

    的确,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和广袤的地域使得各地拥有不同的饮食,而这种丰富多彩的饮食对于外国人而言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自己的史不长,文化沉淀不足,饮食比较的稀缺,就拿美国来说,这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史只有短短两百多年,虽然融合了来自全世界的移民,但是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食物几乎没有,如果非要说有,那大概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吧,但是这两种快餐的样式简直是太稀缺了有没有,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还一度开发了新产品,比如说早餐饭之类的,这东西在美国可是看不到的。

    不过对于非洲友人而言,他们没听说过什么中国厨子,一开始品尝中国美食的时候完全是接受不了,唯一能够接受的,大概是馒头吧!毕竟这东西跟西方的面包有那么一点像。

    不过在慢慢的开始尝试了之后,大家开始发现,哎,中国菜真的很不一般,真的是很棒的一种食物!

    所以工人们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