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喷神 >

第62章

喷神-第62章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一个十年后的网络生存游戏,《绝地大逃杀》。

    如果一幢安全区中心的掩体门关着,说不定还会有很多不知死的人想试试看攻楼。

    但是如果守楼方请一堆群众演员主动配合进攻、然后全部打死在楼外,让后来者看到“楼梯上快递箱尸体枕藉”的惨状,那后来者肯定会被震慑住。

    又比如周洁伦用剑圣的时候,对面买一个钻石导演队,人手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给周洁伦各种花式送人头,送到潘塔诶死、雷简德瑞。那不知情的外人下次肯定也会见到周洁伦就躲。

    “太……太阴险了吧?怎么给雄哥想到的?跟这么厉害的人一起,会不会被他骗啊?诶呀瞎想啥呢!你一个穷妞,有啥好被别人骗的!”

    史妮可强行试图收摄心神,犹然觉得一阵目眩神迷。

    冯见雄的天马行空,已经不是“还有这种操作”可以形容的了。

    简直是阴谋家的集大成者。

    可惜,这还没完。

    冯见雄等史妮可消化完前面的话、回过神来之后,又紧接着补了一句继续刷新妹子三观的干货。

    “而且,我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你可知道,所有的专利代理事务所,在接案子的时候,对于‘从未被人申请宣告无效过的专利’的无效申请代理收费,和那些‘已经被人申请宣告无效过、但前一次申请人申请失败了’的代理费,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专代事务所的人也知道,后一种情况,他们申请的成功率要低得多、难度要大得多、往复答辩要付出的劳动和精力也多得多。如果前者只需要收1万宣告代理费,那么,后者要价3~5万都有可能。

    同时,具体打官司的律师事务所也会评估案子的难度,接案时的开价也会明显变高。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起诉的时候,起诉书上写的索赔额可以翻着倍往上涨。”

    最后这番话,让史妮可足足花了十分钟来细细揣摩。

    她并不是听不懂,而是想不通这些东西冯见雄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些可不是法律,甚至不是司法解释。

    这些都是需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积累的行规呀!

    冯见雄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多?

    不过她很聪明,没有选择问出来。她不愿意去怀疑冯见雄的能力,这些日子的接触,已经让史妮可形成了一种盲目崇拜,认为雄哥就是无所不能的。

    她吃完碟子里最后一口抹茶慕斯,然后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后再好好学习一下,下周就开始动手。

    临了,她提出了心中最后一个问题:“那……《专利无效宣告》的申请,不需要是利害相对方的嘛?我们都没告别人,就直接半路跑出来一个设计院的老教授主动要废掉我们的专利,会不会有点假?”

    “妮可呀妮可,叫我怎么说你好呢,《专利法实施细则》没看完吧?‘自国w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这都是一次不差的原文法条,你的理解力呢?

    什么叫‘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必须是利害相对方才能申请,还叫‘任何单位和个人’么?这条法律,简直就是专门为我们这种左右互搏、自导自演的人量身定做的啊!这种法律空子不充分利用起来,岂不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档?”

    冯见雄的回答轻车熟路。

    虽然他从来不齿于背诵法条,也认为背诵只是一种下等人的技能。但毕竟上辈子用这玩意儿用了十几年,所以条件反射地背了出来,形如本能。

    史妮可一阵惭愧:“唉,和雄哥一比,我真是学渣中的战斗渣啊。”

    ……

    冯见雄足足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为史妮可扫盲后续打碰瓷官司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12月的天,已经入冬,五六点钟天就彻底黑了。

    他也知道不差饿兵的道理,便提议:“要不我叫两份套餐,吃完再回去吧?”

    史妮可一看天色,才发现已经挺晚了,她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出门前妈妈关照我回家吃饭的,烧好了不吃也浪费我就住在附近,很方便的。”

    妹子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旁边不远处一个高层楼盘。

    那是一个叫“盛世华庭”的新小区,也就去年才开始交付。相比于附近还没旧城改造的城郊结合部,这个主打“玄武湖湖景房”的新小区显得颇为高贵。

    当然了,所谓“城郊结合部”,那也是针对05年的金陵城而言的。要是搁五年十年之后,随着城市的扩张,玄武湖周遭都算是实打实的市区了。

    “你家住这儿?看不出来啊,这里房子很贵的吧。”冯见雄没了解过眼下的楼盘价格,但他看样子也知道这个新小区应该不便宜。

    史妮可连忙否认:“不是不是,你误会了,我家怎么买得起这里的房子,这里听说快涨到7000块一平了是我母亲开的干洗店,就在这个小区里,一间长租的门面房。她舍不得另外花钱租住的地方,所以就住在店里,我周末也是住在店里,睡折叠床……”

    冯见雄心中顿时升起了几分怜香惜玉:“那怎么不租旁边小区的农民房开店呢?”

    史妮可腼腆地解释:“农民房社区里的人,谁有高档衣服要干洗?住高档社区的人,也懒得跑到外面洗衣服。我妈租的店虽然贵,但是好歹整个小区里就一个干洗店,生意就好一点……”

    冯见雄闻言,鼓励性地拍拍史妮可的肩膀:“你只要跟着我好好干,很快就可以为你母亲买一套那里的房子了。”

    “嗯!”

第74章 竟然当我是骗子

    “妈,我回来了。”史妮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店里,跟母亲打了招呼,颓然倒在折叠躺椅上。

    今天这个下午,她算是彻底烧脑过度了。

    冯见雄的思路,这世上没几个大学新生能跟得上。

    “一回来就赖着!先吃饭!”史母正在卫生间里刷炒锅,水声很大,只能扯着嗓子喊。

    这间干洗店,是作为门面商铺设计的,并没有厨房,所以也没有预留装油烟机的通风管道。

    加上干洗店最怕油烟熏了客人的衣服,所以史家连煤气灶都没装,做饭从来都只用一台小电磁炉,烧菜还要尽量少放油、不干炒。

    “妈,放着吧,吃完我一起洗。”史妮可懂事地走进里间,劝了母亲一句。

    母女俩洗了手,坐回饭桌前。

    桌上的干煸四季豆根本名不副实,完全是放了水后煨干的,图的就是不起油烟,唯一的半荤菜小炒肉也不正宗,是加了水煮熟的。

    史妮可味同嚼蜡地划拉了两筷子到饭碗里,本能地吃起来。

    她在外头那副饿货属性,多半是家里的窘迫逼出来的。

    史母夹了点小炒肉到碗里,一边随口问史妮可:“怎么谈了这么久?又不是平时见不到。那个冯同学到底有啥赚钱的门路?你可别被人骗了。”

    史妮可本就心累,放下碗筷撒娇不依:“妈!我说多少次了,冯同学是好人!我这么穷,有什么可被骗的!”

    “怎么没可骗的?我家可可这么可爱,那才危险呢……”史母本来只是打算在脑子里想想,却是不由自主就说了出来。

    史妮可一阵焦躁,急切地自辩:“妈你说什么呢!人家哪里……哪里可爱了。你要是担心这方面,那更不用怕了。冯同学身边关系好的、比我漂亮的女生多了去了。呐,我上次说那个选进校辩论队的美琴姐,可不比我漂亮多了,家里还有钱有修养。人家要是想那个,找我干嘛!”

    史母听了女儿这番妄自菲薄的话,却是不高兴了:“嘿,你懂什么!那个冯同学真这么人才出众?再说,就算他身边还有比你漂亮的女同学,你以为这世上的男人会嫌弃身边美女太多?还不是一个个觉得多多益善!你呀你,根本不了解男人。

    妈这是为你好,我也不是说那个冯同学就一定就想骗你。但刚刚读大学的新生,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想到一个啥点子就一定赚大钱,结果竹篮打水多了去了。大钱哪里是这么好赚的?”

    “冯同学跟他们不一样……”史妮可还想辩解,内心却是自己也犹豫了起来。

    “那你倒是说说,他让你每天忙里忙外到底是做怎么个生意?你到现在连他名字都不跟妈说,妈能不担心你么!”

    “他叫冯见雄,钱塘人,家里都是正经人家,人品绝对没问题的。”史妮可打了句保票,正想继续解释,却想起那些具体安排着实不适合向长辈透露。

    因为冯见雄关照过她尽量保护商业机密。这事儿,卖的就是一个思路创意。

    其次,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灰钱,说出来反而容易让老一辈从小接受社会注意教育、思想不够解放的人担心。

    毕竟在史母这辈人年轻的时候,投机倒把都是犯罪呢。

    史妮可如此转了几个年头,便委婉地拒绝了母亲的打探:“妈,反正都是帮人打官司赚点辛苦钱,具体怎么做,我真不能和你说,你就别问了。”

    史母只有初中文化,见识全靠生活阅历,胆子自然比较小。凡是经官动法的事情,一概觉得有危险。

    见史妮可如此忸怩搪塞,她顿时怒了:“嘿,你个死丫头!我就说你们一帮年轻人异想天开。不行,我不许你去!”

    “妈你怎么这样,这是商业机密啊!”

    史妮可再三求饶,却始终咬死了不吐真相。

    最后好说歹说,史母总算是在和她约法三章、要到了好几个“不平等条约”,才松口。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无非是:

    住校的日子,每天晚上10点前必须用寝室的固定电话给家里打电话,不许半夜三更在外面。

    不许孤男寡女一起去外地,不许一起住。

    出去不管谈什么事情都不许喝酒。

    史妮可全部选择了答应。

    史母却还没彻底放心,暗暗盘算着:“不行,这死丫头,可别被男生骗了,以后我得找机会跟着她。”

    冯见雄当然不知道,他这种光明磊落依法赚钱的正人君子,到了女同学家长眼中,居然会被当成坑蒙拐骗的小人,真是冤呐。

    ……

    两天后,周一。

    地处炫武区的金陵城建设计院。

    年近五旬、满面油光、地中海谢顶的吴琛,像往常一样,九点半过后才来到办公室。

    他是教授级高工,最高一级的职称了,也是院里分管结构设计的副总工。

    因为资历的关系,吴琛已经七八年不用亲自出图了,都是院里的小年轻画图,他审审盖个章就成。

    上班来得太早,也没什么屁事做。

    不过,职称高归高,在城建设计院这种地方,近年来的收入却是颇不理想的。

    随着房地产开发潮的来临,从04年开始,本地的保利、金地这些大地产商自建的设计院,单子接得盆满钵满,设计费还收得高。

    那些院的高级设计师每个都是月入数万,就是辛苦些。而靠政府基建单子活着的体制内设计院,教授级高工才刚刚拿五位数。普通的高工,副教级的,靠七八千块过日子的也不在少数。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