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科技没那么进步、全球没那么互联、没那么全球化的时代,如果我们把全世界比喻成一个班级,那么最顶层的学霸可以考90分。然后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学酥也许有60分,赤贫学渣20分。
而科技进步之后,越来越多本来值钱的技能肯定没一开始那么容易形成门槛、继续值钱下去。但更多的工作岗位也会被创造出来,而且对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含量更低、议价空间也更小。所以相当于顶层联合赤贫,把中产阶级给围…剿了。
如果用刚才那个比喻重新打一次分,就相当于顶级学霸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了一套新题目,把原先学酥们积累的知识废掉,变得在考试中不怎么值钱、没法体现出分值。但最底层的学渣们,却又可以通过这次洗牌快速学习,突破原来因为‘前面的知识都没学会,后面的想学也有心无力’造成的障碍。
这样一来,最后就变成了‘原先90分的顶层学霸一举考到100分,而60分的学酥沦落到40分,20分的学渣勉强给点甜头到30分’因此,你口中所谓的‘科技进步必然会让人越来越平等’,真相只是让学酥和学渣平等,但极少数学霸凌驾于万物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像现在‘赤贫者生活水平确实有提升,但顶级富豪和大众的贫富差距也在越来越大’一个道理。”
“此言虽闻所未闻,却似乎不无道理……”罗胖子陷入了深思。
说实话,他刚才那番高谈阔论,其实自己也没彻底想明白过,只是平时和媒体圈里一些科技版的人聊出来的。
那种摆龙门阵得到的观点,其实最经不起推敲了。就像后世《逻辑思维》和《大松奇谈》里那些哔哔,之所以刚听的时候觉得挺牛逼,完全是因为那是龙门阵,说的人懂啥就说啥,而且没有反驳者贴身盯防。
一旦有个反驳者贴身盯防之后,那本来看似行云流水的铺陈,立刻就漏洞百出了。
倒是高大松的思辨能力比罗胖子强一些,而且他旁观者清,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就反问道:
“小冯,照你这么说,你的观点不也是没有实打实的证据证明的么?振宇说的那个‘西太后吃瓜’的例子,固然不足以证明‘顶级富豪的享受跟平民拉近了’。但你也举不出反例,能说明因为科技进步,顶层和底层的享受层次变得更加悬殊了吧?”
“物质享受方面,确实比较难更加悬殊。因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会有人去研究怎么降成本、让穷人也用得起。”冯见雄很谦虚地先局部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而后话锋一转,
“但是,马斯洛说过,人类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享受层面的。在大家都不缺吃穿之后,中产阶级的人要想让底层羡慕,也就更难了。
一个中产在88年广交会上拿一台7万块的大哥大电话,他得到的享受不仅仅是能打手机,而是让全场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主、国企管理层羡慕仰望他。那种装逼收获绝对比现在开一辆布加迪还要爽好多倍。
而古代的最顶层,在让人民仰望羡慕他们方面,其实反而并不是很出彩因为民智未开,农民只会想象‘皇上肯定一顿吃好几个馍,吃几个扔几个,而且想蘸糖就蘸糖,想蘸酱油就蘸酱油,还能拿金锄头干活’。
大部分农民只能想象和崇拜、羡慕他们眼前看得到的人,比如县太爷,或者村里地最多的那户土豪。就算人民知道皇帝或者太后值得羡慕,那种羡慕也不会真的传导到顶层,而且多半只是‘畏威而不怀德’,是被强权逼着‘敬畏’,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发自内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羡慕顶层的,反而是‘士绅、富商’。
可是到了现代,因为传媒科技的发展,人们看清顶级富豪权贵生活的可能性,可要比古代的贫民和农夫强得多了。所以有几亿人心甘情愿喊别人爸爸!羡慕嫉妒恨!嫉妒到使自己质壁分离!
中产阶级在尊严碾压上曾经获得的优势,已然荡然无存,买再多奢侈品证明自己也挽不回。但贫民并不是因此就被解放了、不用去羡慕谁了,他们依然必须找些人来膜拜,只是他们的膜拜对象,被集中夺取到了几个人身上。
而且,是心悦诚服地膜拜。只不过,吃好穿好的交易,容易被量化,而尊严买卖的交易,没那么容易量化,所以你们就忽视掉罢了。
说不定哪一天,人类发现资本主义面临‘贫富过于分化’的问题而行将崩解时,就会想到‘像《黑客帝国》那样给每个人脑后插个电极检测脑电波’甚至都不用电极,那太暴力了,就套个小米智能手环那样的智能项圈好了。
然后每个因为技能不再有稀缺性、而被人工智能或者更穷更没尊严的赤贫者抢了工作的人,不知道如何赚钱。他们就可以去崇拜仰望别人,崇拜得真心的,智能项圈检测到的生理大数据会更漂亮一些,然后被他们崇拜的人就支付一些‘心灵暴击伤害安慰金’给那些崇拜他的人,让他们可以换取衣食苟活。
到了那个时代,你们就知道,科技进步只是让学渣和学酥平等,而顶级学霸会充分马太,吸尽天下的血液不过我无所谓,我相信我会成为后面那一小撮人的,说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我这人从来不靠讨好弱者吸粉,今天这番话你们愿意可以随便转载,是否说明出处都没问题~”
冯见雄说完,拂拭了一下衣袖,带着妹子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
留下高大松和罗胖子目瞪狗带。
ps:新书暂定了两个方向,要么回去写历史,而且是带点架空的外历,不知道多少人看,看的留言。
第二个想法是架空度更高,算是都市问的未来“末世”,带点近未来科技的硬科幻绝对不是僵尸围城或者核弹洗地那种纯粹杀怪夺宝的弱智末世。
我一直觉得,写核弹洗地末世的,你在苏联解体前那么写还算有新意(比如卡梅隆的终结者这么设定,是对的,因为那是冷战时的思维),90年代后还这么写,就是弱智了。
同样,僵尸围城的模式,2010年以前那么写,也还是情有可原(上世纪末的生物科技泡沫,带来的幻想)。
人工智能热潮来了之后,我觉得,人类就算真有末世,也该换个新颖的、值得人深思的末法了。基本构思,跟今天这一章里小冯口中的部分设定有关毫无**、尊严交易的牢笼。一个因为意外没有进入牢笼的落后者,机缘巧合打破这个牢笼
估计下旬或者四月份开。当然两本书会并行更新,直到新书上架,所以这本会写到四月底。
觉得哪个题材有兴趣的,大家投票吧。
放心没满3000字。
第121章 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赢下了第一场比赛之后,似乎那种用敏感话题来折腾比赛的尝试,就一下子消停了或许是因为谁都没法预判复赛的参赛方,所以动手脚的难度变大了吧。
冯见雄也没什么实际损失,回酒店看了一下博客,粉丝数没涨也没掉,有少许观众在他的往期博文后面留言评论了,不过并没有嘲讽他观点、认为他被招安的。
更多粉丝都如他所愿地把他当成了鲁迅和索尔仁尼琴一样的人,该粉继续粉,就当看逮谁喷谁的大喷子图个乐。
眼下距离“微博”出现还有三四个月,大家用的还是长篇大论的“博客”,也还没有移动化。所以粉丝积累的总量还是有些慢的。
不过冯见雄倒是一直很关注新浪家的改版,利用上次他被暂时404讨说法时弄来的联系方式,隔三差五找博客的管理高层聊天,还偶尔约出来喝次茶,对对方的运营进度还算比较了解
09年上半年的新浪,其实架子还远没有后来被阿狸系收购时那么大,想跟对方的高层经常谈笑风生一下,难度也不是非常高(以冯见雄目前的影响力)。因为在微博出现之前,这家“前三巨头”级别的过气公司,市值已经只剩下不到20亿美元了,当时的处境跟搜虎也差不多惨,甚至更加微惨一点。是后来抓住了博客产品的移动化浪潮之后,新浪才被再次救活的。
比完当天,四名队友喝了点小酒,安稳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马上去抽了复赛的辩题。对手是台大,题目是“网络用语丰富了汉语/网络用语污染了汉语”。
这个题目其实真的不太平衡,因为正方明显更加光伟正一些,可以用更包容、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而冯见雄难得地走了运虞美琴手气很好,欧queen发作,正好抽到了正方。(那个,欧皇是男人用的吧,女生出手抽的,应该就叫欧queen吧。)
台大那个抽签选手得到结果时,也是一脸的臭衰,忿忿不已,却也只能接受。
然后,又过了三天,第二场半决赛中,他们就被秒杀了此天亡,非战之罪也。
因为这个题目实在没得辩。
冯见雄只是轻描淡写给队友们定了个基调:道德的评判尺度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代人看上一代人都是泯灭人欲的老古板,每一代人看下一代人又都是丧德败行的“垮掉一代”。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汉语言文学、文化的传承与丰富。
然后,就这么不变应万变地轻松过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他在抽辩题方面,都非酋了这么多把了,每次拿到的都是世人觉得不容易辩的题目,偶尔欧皇一下也是应该的。
next。
……
次日,继续抽题。
上半区的半决赛比冯见雄这边还早一天,所以他赢台大之前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总决赛的对手是武昌大学了。
武昌大学的队长和主力叫陈名,也是个后世上过《奇葩说》的种子选手,在09年这当口,也算是实力正盛的新锐。在白执中和羊薇薇两年前封口退役之后,这个陈名也算是本届唯一掀得起浪的了。
不过,虽然他算是冯见雄的“晚辈”(在这项赛事上),但年纪却是比冯见雄还年长,人家并没有跳级,眼下还是个大四在校生。
抽签的时候,金陵师大这边依然是虞美琴上场,冯见雄只是陪同旁观。不过冯见雄发现那个陈名一直在关注自己,似乎从眼神里就可以看出那种“只要喷赢了那个男人,就能一举成名”的热切。
冯见雄早已习惯了对方这样的态度,卫冕么,仇恨值肯定高的。
“现在公布决赛辩题:题目是,用人是否该疑?正方立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反方立场是: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双方选手走神的当口,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宣读了辩题,然后让双方从黑箱子里抽取写着正反的小球。
听到这个辩题时,双方选手都脸色微微一变。
这个辩题听起来就有很强烈的道德倾向。持正方的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反方虽然不能说毫无胜算,但即使要赢,也只能拼命往下三路厚黑学方面扯了,就算赢了也不会非常好看,还容易被人误解。
也不知道组委会是不是出不出好题目了,居然用这样的题目总决赛。
不过这是没办法的,谁让历史上这一届大赛本来就是这道决赛题呢。冯见雄的蝴蝶效应,对这一点居然毫无影响。
而且,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冯见雄本人在内,都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这场比赛里正是武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