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反差萌,想要不让80后和90后们自发热炒、甘当自带干粮的转发党,也不可能了。
田海茉在上电视前还算保守,只攒了两周的产量,以备软新闻上映后招来的发货潮
之所以不敢攒更多,一方面是对产品的新鲜度不太有信心。高穗果家的包装线,本来只是给炒货灭菌封装用的,做加工食品保质期自然要短一些。
而且即使是冯见雄“改良”(所谓改良,就是依法简换原料)后的配方,一斤糖也要40块的成本。
囤个十吨八吨的存货,就足够把田海茉所有的现金流都榨干了。要是滞销一些,田海茉就没退路了。
如今,“谨慎囤货”的不良反应很快就爆发了。
“果果!你那边每天现在能生产多少?只有半吨?这怎么够卖!”
“什么?你们自己的大核桃供应商没货了?怎么会没货的?哦,是说没有这个批次质量的货了?那有更好一些的也成啊!什么?一斤要涨价15块钱?你坑我呢,我的成品又不能涨价!”
“换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太没实力了!”
一连串的应急事件,把田海茉打得有点懵逼,
焦头烂额之余,她赫然发现自己真的玩不转突然变得庞大的生意。
增长太快了,没有给她留够足够的时间学习成长。
无奈,她只能亲自跑回金陵找了趟冯见雄。
“小雄,你想入股么?我借的200万全部下去了,也没东西可以抵了。但是果果家的厂子太小,按照现在这个销量增长速度,我们的产能很快就跟不上了。如果条件不具备随便扩产的话,我宁可选择脱销不卖。这种生意出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就全完了!”
面对风尘仆仆的田海茉,冯见雄依然淡定。
倒不是说冯见雄真的对于实业创业那么在行、以至于可以指挥若定事实上,冯见雄只是一个顶级嘴炮喷子,实干并不是他的长项。他最多只能在战略上提点田海茉,顺带给点管理注意事项而已。
他能够如此淡定,主要得益于田海茉的生意规模还太小。
以冯见雄的身家,魄力,几个亿以下的生意,他都可以淡然处之。因为他底子厚,输得起,可以慢慢试错。
他淡定地劝说了一句:“所以,你只是缺钱,想扩大生产?这种事情可要想清楚了,别冲动。因为一波广告效应,暂时激起的追捧热潮,一般都持续不了多久。设备的固定投资回收周期可要长得多。”
冯见雄说的这番道理很现实。
搞实业不比互联网创业。哪怕是电商,看似属于互联网产业,但如果是自营品牌,那就没有纯粹的二道贩子那么轻装上阵了。
后世那些流量变现的网红,一般都是选择卖衣服。比如朱雪梨之辈,那都是绝对不会插手生产环节的,都是自己火了就爆款拿货,一点重资产风险都不承担的。
说句难听的,哪怕是苹果公司都不会自己做生产,而是要外包,固定资产越轻,品牌经营方风险越低。
一旦亲自脏了手,干那种生产性的脏活,即使眼下因为增产带来的净利润不错,设备固定投资却要折旧上好多年才能收回来,中间有个变故就完了。
而田海茉却是把爹妈的积蓄都押下去了,所以她是在赌命,输不起。
如果败了,或许不至于真的万劫不复,但她肯定没脸再说什么“证明自己不是花瓶,不用以冯见雄女友/妻子身份出现也可以靠自己取得成功。”
届时,她这辈子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伏低做小,成为冯见雄背后的贤内助,忍受世人的一切诟詈诋毁。
用“近年来华夏最败家行为排行榜”来看,田海茉甚至可以算是其中最败家的一类:把房子抵押出去,却只为了投资实业。
真傻。
……
“我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还是坚持希望你追加投资。盲目扩大生产肯定是不对的,不过我觉得再扩大一两倍不会有问题。
我和果果核计过,如果后续还有更强力的炒作推广计划,一两年内的产能都可以消化掉。另外,我们在投线的时候已经尽量考虑设备的通用性了,以后稍微调线一下,就可以挪用到各种风味坚果的生产上,哪怕切糕扑街了还有后路。
我希望再增资300万,如果你希望入股就入股好了,如果你觉得我还有什么值钱的可以抵给你,那就抵押吧,利息高一些也没问题。这些钱应该够我周转两年,熬到盈利期,或者至少是品牌得到风投认可。到时候你一定可以高价退出的如果你想退出。”
田海茉很决绝,给冯见雄最后摊牌道。
300万,对冯见雄并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影响他决策的,关键是他看不看好田海茉这种扩张速度。
冯见雄想了想,点头道:“那你就准备按照原先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来算股份价格?我入300万,就给我占将近50%?那你不是为人作嫁了么?”
田海茉狡黠地一笑:“怎么能这么算,我和果果经营了这么半年,‘三只松鼠’品牌和‘松鼠果业’这个商号都已经具有品牌价值、无形资产了。这些品牌价值在计算股权价值时难道不应该估算在内么?”
冯见雄哑然失笑:“倒退一周你的‘三只松鼠’都还不值钱呢,是我撮合了江南卫视和小马的宣传战,你的品牌价值无形资产才一下子暴涨起来的。我还没跟你结算我这边的宣传费呢。”
田海茉公事公办地耸耸肩:“你可以开个价,一起算进去么。我就当你出了300万,外加你觉得你对这个品牌的贡献额。”
冯见雄玩味地看着小情人,从对方的眼神中找了些端倪:
“所以说,你已经找外面的人评估过眼下‘三只松鼠’这个商标被你炒作到值多少钱了?不会乱花钱了吧,有我这个资深法务人男朋友,还有我姐这种在四大所工作的资产评估师,你居然找外面的人,有点儿不地道了。”
“没花钱,我白让人评估的。”田海茉很潇洒地一捋自己的黑长直秀发,神色颇有些得意的傲然,“我主动透出风声,找上次你结交的投资人徐总,忽悠他说我有意拉他投资,问他有没有意向,如果有意向请他的人给我估个值。
他应该没怎么上心,但至少还是随便找了个人给我估值了他的人说,按照目前的知名度和炒作热度,三只松鼠的品牌无形资产,大概也价值400万吧。”
好狡猾的小姐姐!就这样白骗外面的资产评估师给大致粗略估了一下!
田海茉最后单刀直入地摊牌:“我相信,他估400万肯定是偏低的,因为他也想压我价不过,既然你是我的男人,有便宜就让你占好了。如果你愿意投,外面的人骗我说只值300万,我也信了。”
真是个亲夫妻明算账的爽利妹子。
冯见雄大致算了一下,一个有上千万人在电视上、网上知名的品牌,而且激起了短暂的网红热潮,400万肯定是值的。
如果接受这个设定,再算上田海茉此前all…in的200万、以及高穗果用高家原先炒货厂那些陆续追加进来的设备、厂房出资,以及他冯见雄准备新追的300万投资。
那么,他注资之后,公司的估值恐怕要过千万,他的300万投资只能占30%左右的股份了。
“那行,我看好你。我要35%,5%就算是我为你拉来外部宣传资源的折价放心,以后我还会继续为你拉宣传资源的,你能省掉的广告费,就远远不止这么多了。”
冯见雄一边答应,一边心中还有些不解。
“你明明可以温顺地做我的女人,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尽心机去枉做恶人?难道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可以靠自己,就这么重要么?”
冯见雄一边质问,一边已经很有侵略性地把田海茉那一身商务裙装弄得衣衫不整,又狠狠地征服了她几次。
第104章 人红是非多
方饮建业水,又食武昌鱼。
田海茉的松鼠果业刚刚在电视上小小地爆火了一番,她的新产品就被同行列入了观察名单。
此时此刻,距离她家的切糕产品上线,不过才刚刚一个月,而距离上电视节目更是连20天都不到。
大江上游,千里之外的武昌。
光谷开发区里的一幢普通写字楼中,一家成立了大约两年的连锁加盟果品公司里,就有人注意到了田海茉的爆款新品。这家公司的经营主项也是各类加工坚果,所以双方算是重合度比较高的同行。
按说,冯见雄的第一波传媒推手,并没有让田海茉的影响力波及多大范围,只是在江浙沪一带小小爆款了一把。这种程度,一般来说还不至于进入同行的“对标竞品分析”列表。
不过么,天上九头鸟,地上hb佬。华夏那么大,总有心思比较鸡贼敏感一些的人物能见微知著鸡贼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贬义,事实上冯见雄本人也是个有点鸡贼属性的家伙。
这家注意到了田海茉的公司,名叫优品铺子,公司老板姓柳,名叫柳洋。
优品铺子两年前成立时,并不是一家电商向的企业,而是连锁加盟店为主。柳洋花了将近两年整的时间,把优品铺子的连锁店铺到了故乡鄂省的大部分重点地级市。
今年暑假的时候,他又成功把步伐扩张到了邻近的湘省,如今几个月下来形势扩张得也不错。
在柳洋的计划里,花一年的时间深耕湘省市场、验证他在鄂省摸索出来的标准化套路能否实现。如果一切良好,那么明年暑假他还会向东发展进军赣省,进而加速分裂,再往东扑向江浙沪市场,最终扑向全国。
电商的网上渠道,毕竟是新事物,柳洋也挺接受,从今年开始也开了淘宝上的旗舰店,算是慢慢摸索。
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任何在东部市场突然崛起的同行,都是值得研究的。
他手头的材料,是秘书一早送来的,只不过是一大堆潜在竞品的分析报告,内容很庞杂,最前面是个流水账的简表。
做秘书的人,分析不出这些要送到老板手上的东西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所以只能是混在一起送来,等老板看了目录后凭直觉判断哪个该详细研究,再提要求。
柳总看到松鼠果业的切糕业绩,几乎是立刻凭直觉感受到了这个潜在对手值得研究,便立刻把女秘书喊了进来:“小吴,让市场调研部把这家‘松鼠果业’的详细业绩拉出来,这个数据太笼统了!我要的是淘宝的后台报告,包括复购率。”
“好的我这就去。”女秘书小吴闻言一凛,立刻下去传达。
“等等!”柳洋喊住了她。
“还有什么吩咐?”小吴谦卑地问。
“这家的东西,有样品么?拿几块来尝尝。”
“好的柳总。”
小吴去传达了要求后,立刻从研发部弄回来几块分析用的样品(当然还没拆包装),送到了柳洋的办公室里。
早上战略调研部门送上来的材料,其实已经很尽职尽责了,但是有些数据,如果老板不特别关照,是不可能拿到的。
比如,某个电商竞品企业在淘宝上的用户复购率、存留率。(公开数据只有销量,但是销量背后看不出构成成分。)
这些数据都是商业机密,正常来说,世上只有两类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