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动物园 >

第361章

超级动物园-第361章

小说: 超级动物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年来,随着内地票房市场的火爆,众多的电影人似乎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了‘大片’两个字上,处处都要大,投资要大,导演演员要大牌,宣传要大规模……

    什么都大的大电影,却忽略了电影最本质的东西,连一个简单的故事都说不好,漏洞百出;一个简单的道理都讲不清,玄之又玄;百般纠结着,内心呻吟着,外表华丽丽,内在空洞无物,拿肉麻当有趣,充斥着二十年前沿海小杂志的过期鸡汤……

    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被愚弄,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后,观众满怀期待的走进电影院,看到的却是一部又一部的烂片……

    在这种时候,恐怖动物城横空杀出,完完整整老老实实的讲了一个故事,以普世价值为基础,三观正常,而故事本身也非常有新意,技术手段特殊,再配合上虽然名气不大但有着丰富经验的郭子建导演执导,画面、剧情、剪接各方面,至少都达到了及格线……

    这部电影,诚意十足,没有把观众当成白痴去愚弄,当成冤大头去骗钱……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是公平的,电影不欺骗观众,观众也不会辜负电影……

    在一众烂片中,小制作国产电影恐怖动物城横空杀出,取得惊人票房,在某种程度上,动物城的票房现象,是被愚弄的观众积累多年的怒火和怨气的一次爆发……

    除了网络上的评论,很多电影业的从影人,尤其是学院派的学者,也纷纷出声。

    恐怖动物城这部电影本身,质量正如豆瓣评分,7分冒头,算是过得去。专家们的言论,倒不是捧动物城的场,而是借着动物城票房爆发的现象,进行呼吁。

    国内院线的市场气息太重了,电影排片,完全是根据市场来,热门的题材、进口大片,甚至在未上映之前,就取得了惊人的排片。

    而一些国产片、艺术片,有深度的片子,却因为不符合市场,根本不受重视,难以获得排片。

    事实证明,一些艺术片虽然不如商业大片那么赚钱,但如果排片合理,还是有一定市场,可以收入几千万上亿的。

    当然,既然是院线,以市场进行主导,为票房好的电影增加排片,这本无可厚非。

    但按照现在的院线做法,文艺片有深度的片子,根本没有生存余地。

    一方面是文艺片上映难,排片难,另一方面,是想看这一类电影的观众,根本找不到地方观影。

    于是就有一种说法,大陆的观众水平低,素质差,只配给他们看烂片,你们看那什么什么大烂片,都取得了十个亿的票房,那什么什么艺术片,就几十万的票房……

    某种角度而言,不是观众的水平差,而是院线垄断了排片,粗暴的把烂片塞给观众,观众根本没得选择,最后再骂观众素质低,只配看烂片。

    长此以往,谁还去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片子?文艺片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堪忧。

    很多专家呼吁,可以仿照西方国家模式,在商业院线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应该建立少量的艺术类院线,让文艺片可以生存下去。

    “耶?”苏铭就看不懂了,恐怖动物城怎么算,都划不到文艺片的范畴吧?

    他甚至还收到了北影一个导演系副教授的信函,希望可以联名呼吁。

    这好端端的,恐怖动物城怎么就变成艺术片了呢?跟着老子都成艺术家了?

    扯淡吧,从小到大,最大的艺术成就,大概就是上课时候画不穿衣服的小人了。这事王浩也拿手,苏铭还是跟他学的,在白纸上画一个人形,两腿之间剪开一个洞,然后再后面用一根手指伸出来……

    看来艺术家的生存环境的确堪忧啊,连我这样的人,都能混到艺术家队伍中了……苏铭感慨了一番,最后还是同意联名呼吁,反正社会上每天都有人在呼吁,也没谁当回事。

    赵昀听说这事之后,摇头神秘一笑,说了句让苏铭心里咯噔一下的话。

    “你别忘了你还有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赵昀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笑嘻嘻的说。

    我了个艹,不会让我提案吧?那我到底算哪头的,商业界代表,还是艺术圈代表?

    好在业内的教授们见好就收,没提出进一步请求,苏铭暂时把这事放在了一边。

    第四周,几部期待已久的大片终于上映了,果不出其然,包括小时代、动物城、道士下山之内,之前的电影,拍片率,都被大大的压低,为新片让路。

    江湖风浪急,动物城的风头,很快就被新上映的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取代,大圣归来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默默无声上映,三天时间内实现逆袭,轰动全国,上映一周,取得了2个亿的票房,并且还在极速增长。

    而另外几部片,票房也纷纷告捷,尤其是捉妖记,有突破天际的迹象。(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二章 总票房破三

    恐怖动物城上映的第三周,暑假黄金档大片第二波来袭,捉妖记、煎饼侠、栀子花开等一些列期待已久的大片,或许是烂片终于上映。

    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交替不可避免,为了为新上映的电影让路,上一阶段的所有电影纷纷大幅度压缩了排片率,修改了放映时间,把黄金时段和主要时间让给新片。

    半周之后,小时代四首先下映,五天后,道士下山下映。

    上一阶段,唯一还留在银幕上的热门片,就只剩下恐怖动物城一部。

    风水轮流转,这次恐怖动物城又变成了大圣归来的试金石,再次延期一周下映,开始和大圣归来打擂台。

    由于火爆劲头已经过去,加上排片问题,最后一周的打擂,动物城完败。

    前段时间动物城在众多大片中杀出,立压路人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赢得各方面满满的赞誉,风头一时无双;

    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月时间,动物城就被另外一部国产良心大作大圣归来所取代了,曾经给予动物城的荣光,无一例外的落在了大圣归来的头上,放佛时间倒转,历史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粘贴复制。

    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只能各领风骚数百年,俱往矣。

    历史浪潮带走了关注,却带不走实实在在的票房。

    动物城终于下映,最终的票房也出来了。

    从原本的三天放映时间,一路延长,整整在银幕上呆了一个月。

    第一周,0。65亿,第二周,1。6亿,第三周,0。95亿,第四周,0。35亿,大陆总票房3。65亿。

    刨除各方面分账,仅仅内地票房,出品方桃源娱乐公司和制作方华夏星,纯利润接近1。7亿,分到苏铭自己手上的,说什么都要超过一个亿。

    一千万的投资,两多月,赚了十倍。

    这还仅仅是看得见的,恐怖动物城还带来了众多无形的影响,比如让苏铭完成了电影行业的入门,打出了动物园的招牌,培养了两个人类明星和一系列动物明星,这一切,都将随着时间,持续的为苏铭和动物园带来持续的收益。

    难怪众多投资商把目光放到了电影行业,周转周期短,见效快,利润惊人,绝对的暴利。

    赚钱有赚块钱,和赚慢钱两种,快钱比如股票,缺点在于不可持续发展;慢钱比如建厂,缺点在于需要长久运作经营,难以短时间内见成效;

    苏铭看出了点门道,电影行业,结合了快钱和慢钱的优点,可以长期的赚快钱。而且不像传统工业,有厂房、员工等要长期管理,一层写字楼,几个员工,就可以组成一间电影公司,相对简单的多。

    当然,赚钱快,赔钱也快。一部上亿的大投资如果失败了,赔得吐血也很正常。

    动物城的大获成功,让王建设对苏铭的信心彻底树立了起来。

    信心这种东西和信誉一样,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根据以往的点点滴滴,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来动物园当临时工,不到半年,就把一个半死不活的动物园,扭亏为盈,成为明星单位;

    自己做生意,不动声色的吃掉了全市最大的渔业公司,一转身就成为全市甚至全省的渔业领头人;

    出了次国,在全世界都束手无策的is占领区闲庭信步一般逛了一圈,顺手救了两个世界大国的人,成为俄罗斯人民的朋友;

    做直播平台,明明一开始就得罪了国内众多一线平台,现在却成了全国协会的领头羊,众平台的带队人;

    就连拍电影,看起来纯属门外汉,结果呢,花两个月,投资一点小钱,找了个不知名的导演,一群非专业演员,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大获成功,几乎创造了国内投资和票房最大差距,收益比例最高;

    这样一个人,很难想象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也许是运气,也许是能力,无论如何,过往的一切,都让王建设觉得,值得在苏铭身上押注,这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官做到他这个程度,世界观很普通人不太一样。一方面,他们相信科学,可以说毫不迷信,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绝对不可能受到社会上那些牛鬼蛇神的把戏蛊惑;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他非常迷信。

    所有当官的都有这个特点,相信冥冥之中存在天意,世上有一些人,就是大气运加身。气运当头,无往而不利。只不过很多官员,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个人就是自己。

    在王建设看来,苏铭就是个有气运在身的人。

    王建设是副市长,看上去风光无限,但背后同样有数不清的刀光剑影,有众多难题要应付,想要在位子上坐得稳,做出政绩,必须在商界有可靠的盟友。

    以前王建设帮助苏铭,固然是因为苏铭的确给他涨脸,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王浩和苏铭的关系,归根结底,是长辈对晚辈的照顾和提携。

    而经过这次电影之后,王建设的想法有了不小的变化。

    即便以苏铭目前的财力和影响力,还不如市里那些大的集团、上市公司,可从成长潜力、和王家的特殊亲密关系来看,苏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结盟对象。

    恐怖动物城下映后,王建设在心里重新调整了苏铭的位置:一个目前算不上有太大帮助,但非常亲近,可以融入他的核心圈子的盟友。

    所以,王建设专门让秘书给苏铭打了个电话,主动再次提起动物园的收购问题。

    然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两个月十倍利润,总收入超过一个亿,在外人看来,即便是成功的企业家眼里,也是非常惊人的。

    可在苏铭的眼里,还是远远不够。

    王建设的秘书委婉转达了领导的意思,如果苏铭有意,可以由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

    从商业角度而言,贷款是正道,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扩大业务,累积资产。

    但赚钱只是苏铭的目的之一,或者说,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而非真正目的。他不想太过冒险,背负着沉重的贷款和利息压得喘不过气,那样的生活,精神太紧绷。

    是时候谈一谈谈海外发行权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串联压价

    随着动物城的热映,最早来的两家海外发行公司,宝岛的威秀和菲律宾国权果不其然的主动提高了报价,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