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动物园-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宋这次去和市里争的,主要是动物园各类资产。
动物园第一重要的资产就是上千只动物,改制后。这些动物依旧留在动物园,不许买卖,动物园负责饲养。
这和原来最大的区别,是对动物的‘归属权’有了明确划分。以前是事业单位,这些动物仅仅是生活在阳川市动物园,而动物园本身没有权力决定动物的去留问题。上面只要一纸公文,就能把任何动物分配到其他动物园,以前阳川市养过两头正在青年期的熊猫,为了支援首都动物园建设。被送到首都去了。
首都动物园也挺客气的,还给阳川市动物园两头豪猪……宋园长为此郁闷了挺久的。
从今以后,这种事在理论上是不会发生的。
第二是各类固定资产,比如一桌一椅,一灯一楼,都是在列。这些东西,在折价之后,等于是半卖半送给动物园。即便如此,折价的总价也相当惊人。老宋那天在会议室连耍无赖都用上了,后来电视里播放狐狸大仙的新闻,王建设借机来打圆场,总算是和市里财政方面商量好,分八年逐年返还。
对于动物园来说,这是一笔很沉重的财政负担。不过话说回来。当初所有的资产,都是政府掏钱投资,只要能还完这笔钱,动物园还是有巨大获利的。
第三项是个大头,就是动物园的各类土地。包括园区、后山、水军湖。这一项。几乎占据了老宋谈判的百分之七十的精力,最后终于取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土地所有权还是国家的,依旧给动物园无偿使用,但动物园不能随意改变土地的性质,必须保证是公益用地。换句话讲,不能说原来是养动物的地方,改制之后动物园租给开发商盖别墅。
总而言之一句话,即便是改制,动物园的公益科普性质还是不能变的,从事的业务也不能有本质性的变化,还得是一个为阳川市提供休闲娱乐科普一体的动物园,而不能变成会所别墅、cbd什么的。
这半年动物园的境况大有改观,为老宋的谈判带去不少底气,可以说取得的条件已经超过了预料的上限。
而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也不吃亏,‘甩掉’了一个丝毫不可能带来收益的财政负担。
动物园的开销实在太大了,光靠门票根本入不敷出,即便这半年来,人流量增加了一倍多,还是不足以抵偿开支。
这一点苏铭自己尤其清楚,钱是赚了不少,可那都是他自己的产业,钱进了他的口袋,动物园仅仅只能依靠门票和少量的承包费用收入而已。
财政自主,对某些单位来说绝对是梦寐以求的福利,但是对动物园的这样的单位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噩梦。目前国内的动物园,基本都在赔钱做。举个例子,一只成年老虎,每天要吃牛精肉十几斤,此外还要喂动物内脏、小鸡小鸭之类的活物,加上水果,一天至少两三百块;而食量相当于人类60倍的大象,胃口大开时,一顿能吃七八个西瓜,吃大蒜一次能吃半袋子。
目前阳川市动物园每月的伙食经费就需要几十万元,再加上人工费用,花费在百万规模。改制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独立的财政、人事权,可以自己当家做主。放弃财政支持,换取自由。
办动物园,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个赚钱的行当,无论怎么改制,它都是有公益科普性质在里面的,要求服务大众为第一目的。而不是像苏铭经营的另一些产业,养鱼、游船什么的,虽然也服务大众,但赚钱才是第一目的。
苏铭当初来动物园,以及将来接手动物园,都从未想过靠着动物园本身赚钱,以目前国内的大环境,将来能把动物园办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苏铭赚钱,主要靠的是水军湖、水库养鱼,还有承包动物园的业务。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在三年内,把动物园门票价格,降到阳川市人平均月收入的千分之五。
“感谢统计局的那帮孙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苏铭第一次觉得每年看到的那些‘平均工资’还是挺可爱的。
阳川市统计局每年中期都会出一个‘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不知,统计方式不知,真假不知,反正每年都以一个恒定不变的比例在上升。苏铭在动物园也是有固定工资的,他一个领导干部,一个月也就不到3500。他特意查过统计局发布的平均工资记录,他大三的那年,是3400一个月,上大四,是3900,毕业到他开始拿工资的时候,全是职工的平均工资已经是4300了……
以往只觉得自己的工资拖了国家的后腿扯了国家蛋,现在看来,这种虚浮的数据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按照这种比例继续上升,三年后动物园门票只要不涨价就行。
“我能为大家争取的,只有这些了。”老宋继续说,“下面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任命,希望新的领导班子,可以带领动物园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同志们的物质收入水平。”
按照改制的一般惯例,原先的领导,除非上面另有任命,或者自己提出辞职之类的特殊原因,否则在改制之初不会怎么变动。老宋依旧是挂着园长的名义,其他的岗位也依旧不变。
只有两个变化,第一是苏铭升任常务副园长。所谓的常务,比一般的副职权力更大一些,负责单位里所有事务或者比较重要的事务,并且主持日常工作,在园长离开的时候,代行园长职权。
“我还有半年就退休了,以后有什么事,你们直接请示常务副园长。有越级汇报的,不要怪我批评他啊。”老宋开了个玩笑,继续宣布下一个任命。
党委书记老陈主动提出了辞职。他目前的身体状况,一丁点事都不能做,在没改制之前,挂个闲职混日子没问题。可既然改制了,他再挂这个职混子日,那就不太合适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与众不同
经过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得到批准,佟大姐接过了党委书记的班,同时还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合苏铭的工作,成了他的副手。动物园改制前,党委就是个有点让人忽略的存在,改制后,重要性又进一步降低,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工会,负责员工的福利之类的。
“苏铭啊,接下来的会议,你来主持吧。”老宋冲苏铭点点头,把话筒推给他。
改制并不意味着动物园就变成苏铭的私人产业了,他现在的任务,除了经营好自己的产业和承包的项目之外,还多了一个,就是宋园长说的:壮大动物园,提高动物园员工的收入。这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动物园,苏铭是类似经理人,拿薪水和分红;他自己的产业,苏铭是私企老板。但这两者都有对方没有的优势,完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刚才宋园长讲话的时候,下面的员工大多还是有点紧张的,倒不是他们怕宋园长,而是宋园长毕竟当了多年的领导,年纪在那摆着,自然有一股威严之气。
他们一直都很担心,宋园长提到将来人员聘用话题,按照惯例,改制后基层员工肯定要刷掉一部分。
轮到苏铭讲话,员工们放松了不少,同样的道理,不是因为看轻了苏铭,相反,由于苏铭一直以来总是为动物园不断的带来惊喜,久而久之,大家都苏铭油然而生了一种信心,总觉得苏铭的嘴里不会说出什么坏消息来。
“既然园长把这一摊子事交给我,那么我就先谈谈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苏铭这段时间有时候会和员工们闲聊,大概也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最多就是担心将来的工作问题。
听他这么说,下面的员工都笑了起来。苏铭也笑着说:“有传言说,会裁人……”
不等他说完,下面的笑声瞬间全部消失,看着大家一个个紧张的表情,苏铭摆摆手:“急什么,都说了是传言。其他单位改制后。的确会裁人,像动物园这样的,入不敷出,理论上来说,裁人是一条节流的法子,也是唯一节流的法子。不过,依我看,想要省钱,也完全不必从裁人上面考虑。一来,辞退几个人,节省不了几个钱,二来,各位都是动物园的老员工,有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谁走了,他负责的那一片工作。一时半会间,都很难有人顶上来。其他人想要熟悉那份工作,顺利上手,肯定要花不小的精力和时间,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损失。两相折抵,不如不裁!”
下面的员工不住的微微点头,苏铭这些话。算是说到他们的心里去了,等说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员工们的一颗心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
“不但不裁员。”苏铭继续说:“再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现有收入也不会降低。”
如果说刚才那句话,让大家放了心。这句话则是让在场的人一下子放松下来,这不就等于和没改制一样嘛。所以苏铭刚说完,下面就是一阵骚动,员工们纷纷笑着交头接耳。
宋园长没说话,若有深意的看了苏铭一眼。老宋不善于权术,但不代表他不懂权术,一个企业能不能办好,怎么用人,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想要带好这么大一支队伍,绝不是仅仅靠着些恩惠就行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凡事都讲人情,拉不下来面子,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果然,苏铭等员工们稍微议论了一阵之后,稍稍收敛起了笑容,用一种虽然很平静,但是绝不轻松的语气再次开口。
“各位,不裁人,一部分原因,是刚才说的那些,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家都是老同志了,在园里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一个年轻小伙子来动物园短短半年,大家这段时间都能非常支持照顾我,我都记在心里。”
他脸色一正:“可是,动物园的财务状况,大家也都看到的。没有了政府经济支持之后,我们每个月都在亏钱,账上的那点钱,顶不了多长时间,还要逐年返还政府。目前来看,最多一年时间,如果实现不了收支平衡,动物园就要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说白了,咱们要是不努力,一年之后,就准备申请破产倒闭吧。到时候,我这个副园长不做,还有水库,还有其他产业。可是各位,就不要提什么工资了,这份工作能不能保得住,都还是两说。”
苏铭这个话,一方面是打预防针,给员工树立起一种紧迫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在为接下来的要说的话做一个铺垫。
动物园中有不少老成持重的,听出了苏铭的意思,静静的等着他继续说,保卫科老董点点头,沉声道:“苏副园长说的在理,改制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办的好了,大家收入增长,办得不好,饭碗都保不住。”
“就是这个意思。”苏铭冲老董点点头,接着道:“既然是企业了,不再是铁饭碗,企业好不好,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一个人出了问题,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以前违反了规章制度,能哈哈一笑过去的事情,以后恐怕是不行了,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方案,佟大姐已经在拟定了,拟定完成后,讨论公布。”
听苏铭这么说,会议室里的人想法各异。懂事理的人,觉得这话是道理的,改制是大势所趋,谁都阻挡不了的潮流。从眼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