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猎-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卉大笑:“瞧你得瑟的,是不是再过几天,再让工程院给你颁发一个院士资格?”
“我倒是想啊,不过还是先当几年教授再说吧。”
杨顺站在地上,大手一伸,把老婆孩子一起搂住,笑道:“来,大小宝贝,亲一个。”
mua~~
一左一右,儿子和老婆都在杨顺脸上亲了一口,杨顺大乐。
虽然住在郊区景区,但红枫科技大学医学院主校区在开发区,半个小时的进城高速路就能到,杨顺还能有空在学校停车场旁边的奶茶店,要一杯咖啡带走。
“老板,老样子。”
杨顺和奶茶店小老板对上眼,微微一笑,小老板激动的连忙说道:“好好,马上来。”
看到杨顺进店,好几个女孩子满脸惊喜,捧着书围上来,主动打招呼:“杨老师,恭喜!”
“哇~~杨老师,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森sei~~”
这一闹,其他同学也看到了,包括路过的学生,小小的奶茶店门口挤满了人,全都狂热地看着杨顺,很想表达什么,可除了赞誉和感谢,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又何须他们表达什么?
只要能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杨顺说(装)话(逼),拿着手机自拍,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这样他们能在几十年后,看着当年的照片,对着自己的孙儿说道:“看,你爷爷/奶奶当年和杨院士只隔了1米远。”
一米太远,只争朝夕,最好争取零或负距离。
杨顺帮几个女学生签了名,掏出20块钱递给小老板,小老板不肯收,将咖啡交给他,殷勤说道:“别客气,这次我请您。”
杨顺真没客气,看看时间:“行,快要上课了,同学们,都走吧。”
小老板客气送他们走,转过身,把杨顺经常点的咖啡套餐名字立刻换成“诺奖の爱”,价格提高5块钱,让店员暗自佩服:“果然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似乎成了一道风景,杨顺身后跟着一群年轻的,青春的,飞扬的医学院大学生们,他们簇拥着杨顺,说笑着,骄傲自豪地走向教学楼。
沿路的林荫大道,红色喜庆横幅挂的到处都是,“热烈庆祝我校医学院杨顺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七色彩旗飘飘,这个教授职称还未评就先吹风,学校效率真高。
工作人员连夜做出来这些横幅,还有大海报,印着杨顺大照片,几米高的那种,就在教学楼的大门口,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搭架子粘贴呢,看起来确实很酷。
跟着的人越来越多,电梯里装不下,几个学生会的眼疾手快,帮忙维持秩序,劝退一批人,先让杨顺进去,多的人都挡在外面。
杨顺在教十四,和其他同学们告别后,提着咖啡推开门。
一进去,哗,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容纳三百人的阶梯教室,里面至少坐了五百个斯巴达勇士,全部挤满了,过道里坐的站的都是人,就差卖吊票。
见到杨顺,哄闹的杂音立刻安静下来,然后变成了整齐的鼓掌声。
身后还有同学想混进来凑热闹,杨顺只能笑着说抱歉,关上门,走到讲台上,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谢谢大家。”
他刚说完,几百人异口同声:“祝贺杨老师获得诺贝尔奖!”
杨顺满脸笑容,注意到原来的前几排学生都换人了,好多校领导,甚至还有人偷偷录像。
“谢谢,哇,你们太热情了。张教授,刘院长,你们也来看我笑话。”
“哈哈哈,怎么是看你笑话呢?”
“大家都想过来沾沾喜气罢了。”
“就是,你上你的课,我们就看着你,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怎么说来着?”
“网文气运,尽加吾身?”
“……”
教室里哄堂大笑,杨顺也不在乎,吸运气就吸吧,反正他是个非酋,能吸多少走?
杨顺的心态很平和,他也就是讲讲自己的肿瘤免疫学教材,讲义什么的没多少,更多时候都是吹牛,讲他在实验室里的一些趣事,半个月才上一次课。
没获得诺奖前,这是一门没学分的专业选修课,重要性真不高。
但获得诺奖后,校领导们就觉得不对了。
他们今天听了一节课,发现这门课其实很有趣,虽然没什么太大营养吧,不如《临床肿瘤学》那么具体到案例,也没有实践操作内容,但杨顺讲的一些科学界的小段子,小故事,能扩大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增加他们投身科研的兴趣,比一般的思想品德课要有意义的多。
医学院刘院长他们也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商量:“要不,从下个学期起,把它设置成1个学分?”
“1个学分?你这是侮辱诺贝尔!”
“这跟诺贝尔有什么关系……”
“要么不给分,要么给3分,”
“3分也太夸张了吧,临床肿瘤学也就是3分……”
“还临床肿瘤学?癌症都没了你还临床个什么呀?”
“说的也是,3分是必须的,邀请诺奖获得者上课是多么难得的机会,3分都不给?你们也太小气,北清复抢着给!”
几句话一说,杨顺就莫名其妙变成了重要的选修课老师,估计下面再商量商量,他的教室说不定要换成更大的阶梯教室,六校联盟的外校学生都会慕名而来。
第二节课又到了吹牛逼时间,有个大胆的男生起哄:“杨老师,说说你获奖的经历吧!”
这个要求得到全体赞同,都在跟着闹,连刘院长等人也很好奇。
杨顺淡淡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我做了该做的事,评奖是人家评的,我又没法控制。”
“早上央视又放出一段视频!”
“说昨天您在乡下割玉米。”
“您该不会真当农民了吧?”
几个声音传来,又引来一阵哄笑。
原来是那件事,杨顺拿着透明平板,看到同学群里正在共享一个视频,果然是昨天央视那些人拍出来的。
“农民怎么了,我是农民我骄傲,我自豪。”
杨顺干脆把视频投影到幕布上,介绍道:“这确实是昨天发生的事,我研发了一款杂交玉米,几个月前种下去,收获喜人,首长正好路过红枫,就说来看看。然后我们刚刚收割完,诺奖电话就打来了。哇,这真是我吗?感觉好帅!”
教室里吭哧笑着,杨顺一点架子都没有,真的很接地气,好吧,真的好帅。
杨顺简单介绍着,视频经过精心剪辑,只有重要人物出现在镜头中,无关人员一律看不到。
他说道:“你们别忘记了我的身份,我本科是红农植保专业毕业的,所以,大家别觉得奇怪。”
有人高声问道:“植物药真这么有搞头?”
杨顺反问他:“屠教授的青蒿素获得诺奖,我的抗癌药里也有植物的贡献,我也获得诺奖了,你还说植物药没搞头?当然,我不建议你们一窝蜂去学植物学,我听说,六校联盟的学生把红农植科院的选修课都抢爆了?你们厉害呀。”
哈哈哈!
在座的好多同学都听说过,笑的不行,六校联盟就是这样,有时候课程太受欢迎,别的学校学生也会和本校学生争抢选修课,争夺资源。
又吹了一会儿牛,下课了,同学们依依不舍跟杨顺告别,下一次见面又要在两周后。
刘院长等人殷勤接待,把杨顺请到办公楼,自然一番恭维,这个不提。
到了中午时分,早间新闻里播放的那条趣闻,又被央视新闻频道拿出来重新报道一遍。
看到杨顺正在和首长收割玉米,诺奖电话打来,就连首长都忍俊不止,全国观众们全都会心一笑,越来越喜欢这个呆呆萌萌的杨博士。
第352章 美人计(二更)
史上最有个性的诺奖获得者,这个名号杨顺肯定跑不掉了。
普通老百姓觉得,呆萌的杨顺很有趣,可同行就不这么认为,尤其是种子公司的同行,看到新闻,眉头紧锁。
华夏是个农业大国,国内种子行业鱼龙混杂,做生意的环境非常不好。
比如玉米种子这一块,国内有1500多家公司在制种,即使是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也只在5…8%之间,整个市场非常分散。
国内粮食行业,玉米一直是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个情况首长说过很多次。
这也导致国内多家公司为了不破产,只能拼命杀价,走量,每年都要溢出25%的供应量,造成巨大的浪费不说,还提高了运营成本,没一家公司日子好过的。
另外,国产种子又拚不赢合资公司,尤其是杜邦先锋,孟山都这些合资公司,真的很厉害,国内公司单品毛利率30%,杜邦和孟山都的能超过70%,而且外资能做到零库存,国内企业库存挤压严重,生产和管理都比不上外资。
还有,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以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许多优秀的种质资源被盗,知识产权不强,国内种子市场真的是乱象重生。
比如玉米“郑单958”,这个华夏第一品种在国内整体占有率是15%左右,但全国生产这个品种的公司有4家,如果像杨顺这样能做到制种垄断,当然市场份额会暴增,而且利润大大增加
市场面包就这么大,要是再杀进来一个争饭碗的人,还是个诺奖获得者,这就不友好了。
一看杨顺在宠物市场,药物市场的霸道,以及强势的做法,就知道他的胃口不小,同行们谁喜欢他?
上市公司,北大荒种子集团的经理看到新闻,不断摇头拍着桌面,轻声叹气:“又进来一条巨鳄,以后这日子不好过了呀。”
中京的金色农华研究所的所长看到新闻,有点郁闷:“我就知道杨顺有一天会回归农学,他肯定要对种子行业下手,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黑吉辽东亚种子公司的老总收到短信,看完视频,闷闷抽了一整支烟:“咱们这一行,要变天了啊。”
种子行业国内总共有58家上市公司,外资30家,这些企业无不表示担忧,根本没从这条诺奖新闻中体会到快乐,他们脑海中只在想,首长视察,亩产1500公斤,杨顺进入种子行业,每一条都是利空。
“这个行业要洗牌了啊……”
凛冬已至,异鬼来袭。
还有谁能阻挡杨顺的步伐?
市场的直接反应就是,新闻播出,农业股板块集体暴跌6%,58家上市公司,无一幸免,40家跌停。
这才刚开始,杨顺还根本没有发威呢。
………………
红枫市的市北,临江的三环高架桥入口,在距离江心洲码头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挂着“红米农科责任有限公司”的企业。
董事长薛贵中午看到午间新闻,突然看到一个镜头,眉头紧皱,一直没有说话。
他叫来秘书,帮他在网上找到视频,重复放了几遍,一直盯着杨顺身后的玉米地。
行家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大概情况,这不是普通的玉米。
接着,薛贵拿起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问了很多人,最终长吁一口气。
“果然我猜的没错,老了,老了,看样子,这一关过不去了啊……”
薛贵自己说老了,实际上他还不到60岁,红米农科在两年前筹备上市,多次被否,多次重振旗鼓。
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