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猎-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顺微笑道:“我可以给他们一次面试或实习的机会,但我的考核肯定会很难哦。”
全场鼓掌,两个选手更是心情激动,看着杨顺,握紧拳头,暗自鼓励自己加油,真要是被杨顺选中,加入他的抗癌实验室,绝对是前途无量的一件事!
等选手就位,杨顺走到舞台上,准备标记。
杨顺控制摇杆,像开潜水艇一样,很快进入到培养皿内部,几番旋转,他自己都晕了,完全没有坐标点和方位感。
杨顺选择了其中一个点,圈起来。
计算机锁定,程序开始运行。
两个选手要在2万个干扰物中间记住目标细胞的样子,还要记住四周的样子,在心里计算出泰森多边形的小范围图阵,再想办法在新培养皿中找到对应的细胞。
三个队长齐齐摇头:“难,难,难。”
王瓯看着杨顺和黄垒,半张着嘴,可怜兮兮道:“我恐怕得了密集恐惧症,一看见就晕。”
黄垒侧过身问道:“杨老师,你平常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全都是这样子的?”
杨顺道:“没有这么多,我们不是整个培养皿同时观看的。但原理大同小异,我们的工作就是万里挑一,甚至十万挑一,夸张点就是在沙漠中寻找一粒沙。”
黄垒感叹不已:“原来科研人员这么不容易啊……”
“那当然了,在此,我正好借助《最强大脑》这个节目,向全社会呼吁,希望大家能给予知识分子应有的尊重。”
杨顺对着镜头感谢,也引起黄垒和王瓯的共鸣:“我们美好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不要以为科学离我们很远,其实科学就在身边。”
“让科学流行起来!”
这几人的明星效应还不错,其实只要名人们联手呼吁,持之以恒地宣传,相信时间长了,肯定会对社会现象有一点点改观,许多青少年也会被吸引,进入到科研的行列。
嗯,很多年轻人就是被《时间简史》吸引了,崇拜霍金,奋不顾身投入到物理学领域,过着……相当苦逼的生活。
台上还在比赛,两个选手差点崩溃了。
细胞,细胞,各种细胞。
放眼望去,全是各种多边形细胞。
他们紧绷神经,仔细观察,将视线所及之内的全部干扰物去掉,可仍然有1/5是可疑选项,也就是4000个长得相似的细胞。
虽然画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但他们的大脑中正在疯狂计算,在形成烙印的记忆中,找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块碎片。
终于,过了十八分钟,中京化工大学的乔夏天率先提交答案,泉城二中的老师宋无缺在五分钟后提交。
揭晓答案的过程很快,现场拍摄和后期播出不一样,节目要营造紧张气氛,后期镜头多的很,一个个嘉宾都要出现,答案不断拖延,中间还要穿插广告,明明“对”或“错”一个字就能给出结论,制作组偏要拖延三分钟,赚足广告费再说。
嗯,杨顺也很想学着求一**荐票。
两人都寻找到正确的细胞,但化工大学的乔夏天速度更快,获得此轮胜利。
等宣布完结果后,杨顺站起来表态:“小乔,还有宋老师,节目录完后,你们要是有空的话可以去红枫找我,说不定我们还能有机会成为同事。”
两人激动的不行,连连说着感谢,全场欢呼,杨顺也是频频向四周作揖,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第三题,又是一道生物题,也是和dna宣传有关,很精彩,但不细说了。
这一期录制完毕后,杨顺和几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很顺利地回到红枫。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或许参加这档节目,能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敏,回去我就找到写论文的灵感了呢?”
灵感确实有,文思如尿崩,杨顺写的很嗨,几天都没出实验室的门。
又过了十天,这一期《最强大脑》播出。
蓝海卫视耗费很多资源宣传这一期,全国电视观众们已经期待很久了,许多家庭守在电视机前,全家人一起观看节目。
汪卉早就出院了,在家里带着孩子,陈梅伺候月子,对待她就像对待自己亲女儿那样好,无微不至的呵护,大人恢复的很快,小孩健康成长。
另外还有苗芳菲经常相陪,有时候她还会在杨家住下,因为杨顺回来后又忙碌起来,有时候晚上还不回家,就住在实验室。
“《最强大脑》开始啦,卉卉快出来看!”
苗芳菲在客厅里喊着。
第302章 收视率暴涨(四更)
汪卉刚刚喂完奶,将杨德猎交给陈梅后,自己收拾一下来到客厅,和苗芳菲坐在一起看电视。
杨德猎乖的不像话,吃饱了就酣睡,不哭不闹,睡的香甜,这种小婴儿太好带了,陈梅甚至还能抽空站在门边,看看儿子在电视上的帅气样子。
苗芳菲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一样,穿着真空的大睡衣,盘着腿,手里拿着零食,和汪卉有说有笑。
看到杨顺出场的介绍,苗芳菲差点笑喷:“他这什么六维数据呀,智商情商双0分?”
汪卉笑道:“智商经常掉线,情商不是0分,而是经常负数。”
很快,到了杨顺参加的嘉宾挑战环节。
变呔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记忆复原要求,这让外行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惊叫连连:“这不可能吧?”
“我看过整整八季的节目,从来没有嘉宾这么难的。”
“太难了。”
看到电视上,导演组对几位队长的采访,大家众口一词说这道挑战太难。
就连以智商著称的神算子黄垒也公开说:“我认为这道题的难度应该在9分左右,杨顺是第一次来录节目,导演你们是不是太狠心了点?”
王瓯也接受采访,笑着比划道:“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密密麻麻的化学分子式,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以为杨顺他不可能做到。但后来一想,这或许就是我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原因吧(掩嘴大笑),我和他的差距有……一光年那么远!”
一群观众觉得莫名其妙:“光年不是时间吗?”
“就这水平?连话都说不好,还当嘉宾呢。”
“我的常识呢瓯姐?路转黑!”
但更多的观众们会心一笑,又继续替杨顺担忧起来。
看到杨顺参加第一道挑战,那个认真思考的样子,苗芳菲和汪卉只剩下啧啧的赞美声。
男人认真工作的时候最帅了。
有这种想法的何止千万,无数家庭观众看到后,父母都会赞叹一声,顺便教训自己的孩子:“看到没,这就是大科学家的优秀素质,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所以,你写作业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你看看杨顺,他是不是专心致志,注意力特别集中?”
“平庸的人理由各不相同,但优秀的人往往都有相同的共性,好好学学人家。”
孩子们被教育,以前一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今天确实触景生情,他们亲眼看到杨顺认真地在思考问题,也有了深深的感触。
偶像的带头作用就是这样来的,做好表率,其他人自然会模仿,学习。
杨顺已经开始慢慢影响整个华夏的年轻人了。
看到杨顺如同机械手一样精准的操作,全国观众们都看呆了,这就是绝对实力吗?
实在是太厉害了,超强的记忆力,空间想象力,推理能力,这就是他们崇拜的偶像科学家,他就是神一样的杨顺!
第一场杨独秀,确实征服了无数观众,好多人涌入杨顺的个人微薄,疯狂回帖赞叹。
《最强大脑》app有个讨论区,开场十几分钟,评论已经刷爆了,几百万条弹幕在疯狂刷屏,向杨顺求爱。
“8立方米的3d拼图,这么快!这个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
“从此一生粉,示爱表忠心。”
“学渣表示顶礼膜拜……”
“看完这一段,我默默地去复习《蛋白质化学》。”
“恭喜玩家杨顺完成s级拼图,经验+100,金币+100,等级上升1。”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我给她看,她也跪着了。”
“杨学霸,请受徒儿一拜,我要跟你学植化!”
“有没有人想把他脑子劈开,观察里面怎么长的?有的抠1谢谢。”
无穷无尽的弹幕,差点让画面都没法看了,app内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
杨顺精准的拼接零件,没有一个多余的废动作,简直就和机器人一样,速度快,效率高,那种亲眼看着他一点一滴完成神迹的感觉,相当震撼。
崇拜,就在这一刻产生。
在蒋老师宣布拼图正确的一瞬间,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暗自叫好一声“yes”。
杨顺至少又多出上百万的死忠粉,好多年纪大的人也开始喜欢上这个年轻人,踏实认真又能干,当真是值得华夏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汪卉真是太满意自己老公了,公众形象这么好,又风趣幽默,还很能干……这样的人想不火都难啊。
接下来的节目,杨顺并非主角,但每每在嘉宾点评时,他都能一针见血,或者调动气氛,让这期节目的笑料和精彩程度增加不少。
尤其是在点评题目时,他信手拈来,说的那些植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小段子,让许多不懂植化的普通老百姓也哈哈大笑。
“偶像科学家”后面又加了一个“段子手”的后缀,就像最苦的ph。d冷笑话一样,都是褒义的昵称,不少高中生也很激动,高考是不是也要报考一个农业大学,或者去学生物和化学呢?
当节目即将结束,看到杨顺邀请两位选手去红枫面试和实习,不少观众又心动起来。
《最强大脑》app评论区反应最迅速,有人在里面刷弹幕:“有兴趣给杨老板打下手的精英们,可以去他的个人微薄,找到一条报名链接!”
呼啦啦一群人涌入杨顺的微薄,点开连接,差点晕过去。
新链接是一个私人网页,flash的那种动画技术,内容就精彩了,全是植化相关的专业题目,图文并茂,甚至还有声音,让普通老百姓一脸懵逼。
“所有的汉字和英文字母全都认识,可是我特么的完全看不懂意思啊肿么办?”
“这也太变呔了吧,一个题目都看不懂!”
“默默的点了右上角。”
“【爱因斯坦】拒绝了我的组队请求,看样子我是没法过关了。”
“虽然我很想报名,但我有自知之明,下辈子吧。”
99。99%的网友都自觉离开,想报名面试?先过了生物化学的基础考试再说吧。
就算选择题勉强及格,还有好几道文字大题等着,申请者必须文字填写,能走到这一步的,全国不超过100人。
全都是精英,但又有几个人愿意放下各自的工作单位,来投奔杨顺?
所以,挺省心的,根本没有多少人骚扰,这份考卷反而成了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一期节目播完后,家长们最满意,这是多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最兴奋的,还是蓝海卫视的团队。
他们守在电视台,拿到了索福斯调查软件传回来的信息汇总,《最强大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