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声望系统 >

第295章

超级声望系统-第295章

小说: 超级声望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妲己,虽然打消了死志,但她被最亲的亲人背叛,内心并不开心。

    对于这样的事,情商不是很高的周鼎,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靠时间慢慢的抚平妲己心中的创伤。

    然周鼎事情很多,总不能一直留在这里陪着妲己,是以,他从系统中兑换了一处别墅,又兑换了无数好吃的,好玩的,并给妲己留下了两名斗圣期的傀儡,离开了武夷山,又奔朝歌而去。

    曹宝萧升入内拜见,言道:“回师父,不出师父所料,八百诸侯返回辖地后,果然是阴奉阳违,还请师父示下,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周鼎点了点头:“此事早在为师的预料之中,返回朝歌以前,为师便派了本门四位护法,去四大诸侯处讨要说法,这四大护法都是金仙修为,若四大诸侯识相还则罢了,若他们不识相,四大护法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曹宝萧升闻言又喜又忧,喜得是:只要四大诸侯服软,八百诸侯自然闻风而降,师父的超级市场就算是打开了局面。

    忧的是:师父果然有修为高强的属下,而且一来就是四名金仙,我们俩若是不争气,就算师父承认我们俩是他的徒弟,其他人怕也不会服气吧?

    看来,我们还得加把劲!

    曹宝萧升离开后,周鼎的神识,再一次笼罩了朝歌全城。

    通过苏护之事,周鼎发现封神的水非常的深,至少不亚于西游,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自己名动封神世界之前,必须要搞清楚,封神诸神的真实面目。

    周鼎回道朝歌的第二天,苏护以及九尾狐狸等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朝歌。

    纣王宣苏妲己觐见,不多时,一位乌云迭鬓,杏脸桃腮的美丽女子来到了九间殿滴水檐前,那女子高擎牙笏,进礼下拜:“罪臣之女苏妲己,叩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真真是:朱唇一点似樱桃,舌尖一团吐和气。

    九狐那柔柔的声音,直叫的纣王骨软筋酥,耳热眼跳,纣王立时来到九狐跟前,一把扶起九狐:“美人平身。”同时对身边的侍女下令:“挽着苏娘娘进寿仙宫,候朕回宫。”

    侍女扶着九狐望后宫而去,纣王一直目送,直到不见了九狐的身影,方才对大殿内的众臣道:“苏护进女有功,赦其无罪,官复原职,加俸二千担。”

    苏护谢恩不提,纣王起驾还宫。

    自此以后,纣王与九狐朝朝宴乐,夜夜欢娱,不觉光阴瞬息,岁月如流,很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两月后的一天,神识一直笼罩着朝歌的周鼎,立时感应到:一个修为不弱的道人进入朝歌。

    系统提示:

    目标姓名:云中子

    身份:阐教十二金仙。

    修为:太乙金仙。

    声望:中立。

    法宝:照妖剑、照妖鉴、通天神火柱、水火花篮等

    注:十二金仙中,最具福德之人!

    周鼎的嘴角扯起一丝微笑:果然是云中子,这厮来朝歌,真的是为了帮助纣王杀妖么?

    若是以前,周鼎肯定会这么认为,但经过了苏护之事,周鼎对封神中所有的角色,皆持着怀疑的态度,不会再用原来的眼光看待他们。

    云中子入宫的时候,纣王正被众臣烦的不要不要的,听闻有道人觐见,忙道:“宣!”不论这道人来干什么,先岔开众臣的注意力再说。

    道人左手携定花篮,右手执一柄拂尘,来到滴水檐前,施礼道:“陛下,贫道稽首了。”

    最近这段时间,纣王经常和曹宝萧升打交道,早就知道了道士的臭脾气,所以,他没有在乎云中子的态度,反而赐座问道:“道长从何处来?”

    云中子答道:“贫道从云水而来。”

    纣王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云水是什么地方,遂问道:“云水在什么地方?”

    云中子逼格十足的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来了兴致,问道:“云散水枯,汝归何处?”

    云中子回道:“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纣王闻言,转怒为喜,道:“方才道者见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然方才所答之言,甚是有理,真乃通智通慧之大贤也。”

    二人闲扯一番后,纣王问道:“不知先生为何见朕?”

    云中子回道:“贫道见妖气贯于朝歌,怪气生于禁闼,道心不缺,善念常随,贫道特来朝见陛下,除此妖魅耳。”

    纣王却是不信:“深宫秘阙,禁闼森严,防维更密,又非尘世山林,妖魔从何而来?先生肯定弄错了!”

    云中子笑道:“陛下若知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识妖魅,她方能乘机蛊惑。久而不除,必然酿成大害。有道是:艳丽妖娆最惑人,暗侵肌骨丧元神。若知此是真妖魅,世上应多不死身。”

    纣王吃了一惊,问道:“宫中既有妖物,何物可以镇之?”

    云中子揭开花篮,取出一柄法剑:“陛下,此剑乃贫道用终南山的仙松之枝削成,名曰‘巨阙’,悬挂于宫中,三日之后,妖物自灭!”

    纣王将信将疑的接过法剑,命人悬挂于宫中。

    云中子目的达成,拜别纣王,离开王宫。

    周鼎收回神识,喃喃的道:“云中子这一趟朝歌之行,究竟所谓何来呢?”

    云中子若真的想要消灭狐狸精,只须心念一动,法剑便可在千里之外取下九狐的首级,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给了纣王一个效果低微,并且要三日才能见效的松枝剑!!

    用脚丫子想都能想到,以纣王对九狐的宠爱,他会舍得九尾死么?

    答案很简单:这就跟要许仙干掉白娘子一样,根本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他送给纣王这松枝剑,跟不送又有什么区别呢?

    沉吟良久,周鼎恍然道:有区别,大有区别!

    大胆的假设一下:究竟有什么原因,让云中子非跑这一趟不可呢?

    对于修士而言,答案只有一个:偿还因果。

    殷商覆灭在即,云中子若不在这个时候偿还因果,以后怕是再也没有了机会。

    云中子身为阐教弟子,不能真的‘助纣为虐’,所以,他才想了一个这样的办法。

    反正我已经送了你救命的法器,等于偿还了往日的因果,你自己若是不用,又怨的谁来?(未完待续。)

第504章:炮烙之刑

    云中子身为阐教弟子,不能真的‘助纣为虐’,所以,他才想了一个这样的办法。

    反正我已经送了你救命的法器,等于偿还了往日的因果,你自己若是不用,又怨的谁来?

    果不其然,九狐看到‘巨阙’剑,便被它的威力影响,受到了‘巨阙’压制的九狐,灵机一动,躺在床上装病。

    纣王来到后宫,看到了‘重病’的九狐,顿时非常的心疼,心道:早晨送朕出宫的时候,她还是位貌美如花的美人,为何短短的半日不见,变成了这等模样!

    九尾‘气若游丝,娇喘嘘嘘’的道:“陛下!妾身早晨送驾临轩,午时在分宫楼前恭候陛下的时候,猛的看见一宝剑高悬,一时紧张,惊出一身冷汗,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惊吓,却不想变成了如此的危症。想是贱妾命薄缘悭,不能长侍陛下于左右,陛下日后要好好的保重,勿以贱妾为念。”道罢,泪流满面。

    闻听此言,纣王大吃一惊得半晌无言,没想到朕一时不明,几为云中子所误。若美人真因此丧命,朕的后半生,还有何乐趣可言?

    有鉴于此,纣王当即传命左右:“速速将那方士所进木剑取下焚毁,毋得迟误,该死的东西,差点吓坏了寡人的美人。”

    云中子离开王宫之后,并没有离开朝歌,而是静静的呆在城中,等待着事情的进展。

    ‘巨阙’被烧的那一刻,云中子身为宝剑的主人,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他喃喃的道:“我本欲以此剑镇减妖邪,稍延成汤脉络,孰知大数已去,将我此剑焚毁。罢,罢,罢,贫道总不能白白的下山一场,给你留下二十四字,以验后人。”

    云中子挥手变出一只毛笔,在司天台杜太师家的照墙上留诗,诗曰:妖氛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题罢,毛笔一扔,径往终南山而去。

    云中子拍拍屁股走了,可苦了这面墙的主人——司天台的杜太师。

    这杜太师也是个傻缺,你把这东西悄悄的洗掉不就完了,人家不,人家不仅没有洗掉,反而纠结了一帮大臣,以诗中的内容为题,奉劝大王斩除要挟,重新做一个亲政爱民的好大王。

    丞相商容早就有心奉劝大王改邪归正,但这厮是个老狐狸,他不敢出头,如今有人愿意做出头鸟,他自然乐见其成,于是乎,他带着杜太师的奏折,觐见纣王。

    纣王看罢奏折之后,并没有立刻答复商容,而是带着奏折找来了九狐,问道:“杜元铣上书,又提妖魅相侵,美人,这件事你怎么看?”

    九狐上跪奏道:“前云中子假捏妖言,蔽惑圣聪,扰乱万民,妖言乱国。今杜元铣又假此为题,朋党惑众,驾言生事。百姓愚昧,一旦听闻此事,不慌者自慌,不乱者自乱,致使百姓惶惶,莫能自安。臣妾以为:妖言惑众者,必须杀无赦!”

    “美人说的不错!”纣王深以为然,下令道:“传朕旨意,将杜元铣枭首示众,以戒妖言!”、

    “陛下,此事不可!”商容劝谏道:“元铣乃三世老巨,素秉忠良,真心为国,沥血披肝,无非朝怀报主之恩,暮思酬君之德,一片苦心,不得已而言之。况且他的职务就是验照吉凶,若按而不奏,恐有司参论。陛下若因其直谏而赐其死,只恐当朝文武各有不平。望陛下念其忠心,怜而赦之。”

    “哼!”纣王冷哼一声:“若不斩元铣,谣言终无尽时,致令百姓皇皇,无有宁日矣。”商容欲待再谏,怎奈纣王不从,并下令令奉御官送他出宫。

    商容不得已,出宫来到文书房,见杜太师俟候命下,尚不知杀身之祸已临。

    奉御官高声喝道:“杜元铣妖言惑众,拿下枭首,以正国法。”宣读完毕,不由分说,将杜元铣摘去衣服,绳缠索绑,拿出午门。

    前往午门的路上,刚巧遇到了大夫梅伯,梅伯见杜太师绑缚而来,忙问道:“太师因何至此?”

    元铣遂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梅伯暂时劝住了奉御官,去向纣王求情,路上恰好遇到商容,二人一起返回了纣王的大殿。

    梅伯施礼后问道:“陛下!杜元铣犯了什么国法,以致于非死不可?”

    纣王耐着性子回道:“杜元铣身为大臣,不思上报君恩,下安隶属,反与方士通谋,架捏妖言,摇惑军民,污蔑朝廷,诈言妖魅,蒙蔽欺君,律法当诛。”

    梅伯厉声奏道:“臣闻尧王治天下,应天而顺人,言听于文官,计从于武将,一日一朝,共谈安民治国之道。今陛下半载不朝,乐于深宫,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不理朝政,不容谏章。

    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杜元铣乃治世良臣。陛下若斩元铣,有伤国之根本,臣请陛下赦免杜元铣,使文武仰圣君之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