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629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629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嘶嘶的杂音过后,耳机里传来了令德…巴拉兴奋到飙泪的声音:“la…4,老翁收到,老翁收到,东偏北40度,距离200公里,航母7艘。如有可能,请确认敌方舰型。”

    德…巴拉准尉倒是很想仔细观察一下海面上的敌舰,可是带有曳光弹的连串子弹在空中飞窜,炒豆子般的爆裂声在身后响个不停,看来敌方飞行员实在无法容忍这样一架老迈的双翼机在自己眼前晃悠。爱尔兰海军准尉竭尽全力躲避攻击,而在从接近3000米高度下降至离海面不足百米的过程中,他的ir…29t居然没挨一发子弹,不能不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俯冲。接下来,德…巴拉按照飞行操程做了个殷夫曼横滚,顺利完成,把追得最近的一架“山鹰”绕到了身前,可惜没等他开火,对方猛然拉起,轻盈地逃出了他的瞄准圈,此时另一架“飞行桶”在他后上方开火,连串弹雨倾泻而下,瞬间撕开了右侧机翼,实战经验不足的弊端顿时显现出来,德…巴拉试着控制住飞机,结果适得其反,战机疯了似地打着转栽向海面……

    当这架勇敢的侦察机不幸被击落时,母舰“朗福德”号已将有关敌方航母的情报通传给贝恩克上将的旗舰“汉诺威”号,由其接力传递给了航行在圣米格尔东南方海域的同盟国航母编队。这支航母编队的规模较对手小了将近一半,其成员是德国航母“施瓦本”号、“约阿希姆一世”号、“埃马努埃莱三世”号以及爱尔兰航母“阿尔斯特”号,这四艘正规航母的舰载机总数为258架,跟对手的载机数量大致相当,而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和作战经验则要相对占优——亚速尔之战前半程,美英阵亡、失踪及重伤的舰载机飞行员962名,同盟国相应的损失是530名,这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攻守态势而非飞行员的素质,而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参战的美英舰载机飞行员以新补充上来的菜鸟居多,同盟国舰队则保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精英飞行员,这是他们扳回战局的一大优势所在。

    得知敌方航母的方位之前,这支同盟国航母编队就已派出两队侦察机向北侦察,只因侦察范围及距离时间的关系,尚未觅得目标踪迹,而在四艘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待出击的战斗机、轰炸机早已排满了起飞区,飞行员们在指挥室里等待出击指令。目标一经确认,编队旗舰“施瓦本”号立即向各舰发出了作战信号,航空军官们依据旗舰的指令向跃跃欲试的蓝天骄子们做最后的战斗部署,而后飞行员们离开指挥室奔向各自的座机,四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航随之响起了悦耳的轰鸣声。在旗舰发出指令后不到五分钟,第一架载弹出击的轰炸机便跃然离开甲板,接下来的十分钟,68架战鹰依次起飞,在舰队上空编组成为三个大编队,浩浩荡荡向北飞去。

    与此同时,在相距300多公里之外的海面上,对同盟国支援舰队展开第二波空袭的美英战机终于投光了所有炸弹,近70架舰载机当中只有53架能够踏上返航的路途,这样的损失率在战前的各种模拟测算中属于偏高的,而换取的战果又属于偏低水平——除击伤敌方旗舰之外,仅重创轻巡洋舰一艘,其余均为轻伤或轻微伤。

    “陛下,‘舍尔海军元帅’号发来信号,火势已得到控制,漏损尚处于可控程度,请求脱离编队先行返航。”

    对于佩特…肯普上校转述的报告,夏树默默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舰长梅瑟尔当前最关心的是“黑森”号的抢修情况,尽管如此,他还是从旁建议道:“附近海域肯定还有敌方潜艇,是否需要安排一艘驱逐舰护送?”

    夏树不自觉地摸摸鼻子:“我们正好调头向东,护送它跟‘腓特烈…凯撒’船团会合,让它们结伴返回欧洲。”

    虽然胜负未定,梅瑟尔仍道:“如果我们赢得这一仗,还需要让护航船队返航?”

    “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夏树答道,“眼下前途未料,不是么?”

    梅瑟尔冷静分析说:“敌人已经全力发动了两波空袭,第三波很可能已在飞行途中,尽管他们损失的飞机不多,但已经牢牢被我们吸引住了,现在正是对他们发动空袭的最佳时机,以贝恩克上将的眼力和判断,应该不会错过陛下亲自准备的这场盛宴。只要赢得了这场关键胜利,他便能一举挽回此前所失的声誉,而通向人生巅峰的大门依然为他敞开。”

    夏树嘴角微挑:“我果然没有看错你,维克托…弗兰茨…梅瑟尔上校,你绝对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莱因哈特…舍尔,甚至超越莱因哈特…舍尔的人物,只要你能够继续进步并且把握住机会。”

第180章 中途式绝杀 下

    海平面3000多米的高度,来自“施瓦本”号、“约阿希姆一世”号、“埃马努埃莱三世”号的24架ju…17编组成为一个壮观的雁形梯队。因为要对付的是敌方航母,这些雷霆重锤挂载的是一枚250公斤重的高爆穿甲弹和两枚50公斤的高爆弹,而非最常见的500公斤穿甲弹,较轻的载荷意味着飞行速度更快,空中机动更灵活,攻击命中率和战场生存率相应提升。

    来自“施瓦本”号的卡尔莱特少校担任这群俯冲轰炸机的战场指挥官,他驾驶着编号sw…31的ju…17占据“雁头”位置。飞行途中,少校打开高频加密无线电通话器,向随行的轰炸机飞行员们做战前动员:“诸位,我们预计15分钟后抵达轰炸区域,而空中的战斗很可能在这之前展开,请大家保持队形,依靠团队合作对付随时可能到来的威胁,一旦抵达敌舰队上空,即按预定方案展开攻击。最后,愿好运与我们同在!”

    卡尔莱特少校讲完这番话后不久,在最前方领航并警戒的战斗机小队便在云层之间发现了迎面飞来的敌方战机,随即向全体发出遇敌警报。考虑到敌舰队有较强的空防能力,为第一波攻击机群护航的he…25和me…50t多达32架,占到了出击战机的近半数。眼见前方拦截的敌方战斗机约有一个中队规模,德国海军王牌飞行员、来自“施瓦本”号的洛梅德斯少校率领15架he…25迎了上去,余下8架he…25和8架me…50t继续在4000至4500米高度保持警戒。

    刚一开始,洛梅德斯少校跟他的前哨飞行员一样,认为前来迎击的敌方战机是英制“海鹰”和美制“猎犬”混编,后者是跟ir…29/30处于一个档次的双翼战斗机,正面交锋应付起来比较容易,前者的总体性能跟he…25旗鼓相当,所以要难对付一些,但这对信心满满的德国海军王牌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经过第一轮交手,他猛然意识到这些“海鹰”跟以往交手过的有所不同,它们速度更快,火力更强,而且机身前半段的布局似有异样。

    洛梅德斯哪里知道,这些“鹰隼”是几个星期前刚刚运抵大西洋前线的美军新战机,它们以英制“海鹰”为基础,采用了推力更大的普惠“黄蜂”发动机并装有二级涡轮增压器,无武装的试验型最高时速较“海鹰”提高了18%,而美国人正好嫌“海鹰”原型的武备不够强大,便以德制福克g…51的火力标准装配他们的新战机。就这样,最终定型的“鹰隼”除了机动性稍有不及,各项性能均超越“海鹰”,面对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he…25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甚至能够跟陆基型号的福克g…51正面抗衡,但也正因为这些复杂的改动,承接该项目的格鲁曼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修正飞机的气动设计并进行相应的测试,直到战争爆发前夕,“鹰隼”才通过了美国海军部门的评估投入列装。亚速尔群岛海战爆发时,第一批量产型的“鹰隼”还在组装当中,直到弗洛雷斯海战结束后,第一个“鹰隼”才运抵大西洋前线。因装备时间尚短,美英飞行员尚不能充分掌握这种新武器的特性,还需要在实战中摸索出与之相适应的空中战术。若非如此,洛梅德斯少校和他的精英飞行员恐怕要在这里吃大苦头了。

    尽管碰到了自己不熟悉的新对手,洛梅德斯少校仍想方设法让这场遭遇战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他一面通过无线电提醒僚属们谨慎应对,一面带领僚机向其中一架美军单翼战机发起攻击。没有花哨的空战动作,没有反复的试探调整,凭着一流的飞行技巧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准确地捕捉到了最佳的开火时机,用两串机关炮弹让敌机当空折翼。

    成功击落了目标,洛梅德斯立即用无线电呼叫己方的战斗机飞行员们:“避开它们的正面,避免长距离的追击,尽可能从它们后方开火。”

    出于对指挥官的信任,同盟国飞行员们不必去想为什么,直接按洛梅德斯少校的嘱咐行事。如此固然费事许多,并且额外耗费了不少燃料,但能够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将敌机一一击落或驱走,为己方轰炸机群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最后的航程一晃而过,机翼下方,湛蓝的海面上点缀着一个个拖着白色水痕的舰影,只见它们喷吐着闪闪焰光,成团成片的硝烟在它们周围弥散,天空中到处是炸裂的爆响。后来起飞的美英战斗机已顾不上被己方炮火击中的危险,三三两两冲杀过来,结果却被喷涂铁十字徽标的he…25或带有三叶草徽标的me…50t所阻截,偶有一架突入同盟国的舰载轰炸机群,横冲直撞,倾吐弹雨,也未能冲散飞行编队。

    “右前方海面发现敌方航母群!”耳机里传出的这个声音,令参战的每一名同盟国轰炸机飞行员瞬间亢奋起来,循着此人指引的方向,人们看到那一艘艘形态有别于普通舰船的航空母舰。在经历多场海战之后,交战双方均已认识到海军航空兵的威力和价值,这给海上战术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人们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优先攻击敌方航母!

    所有的战术模式业已在日常训练中熟练掌握,具体战术亦在出发前进行了部署,此时卡尔莱特少校要做的就是下达攻击命令——来自三艘德国航母的俯冲轰炸机分属三个不同中队,每个中队负责攻击一艘航母,中队内部按既定秩序轮番投弹,而只有在确认目标已遭致命打击的情况下,飞行员们才可能将目标转移到下一艘航母。

    来自“施瓦本”号的俯冲轰炸机中队受卡尔莱特少校直接指挥,其攻击目标是航行于编队最前方的航母,那是一艘英国光辉级,号称是防护能力最好的航空母舰。亚速尔战役持续至今,双方共有五个级别的航母投入战场,四艘光辉级一沉一伤,仍有两艘奋战于前线,以持续作战时间和战场生存率综合计算,确实居于首位。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卡尔莱特少校和他的飞行员们此前并不确定自己的攻击对象是光辉级,事实上,如若护航战机未能掌控局面,他们可能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逮着哪艘就炸哪艘。现在,他们毫不迟疑地锁定目标,在3000米空域找准攻击点,而后两机一组,冒着敌方舰艇的防空火力进行“高台跳水”。

    卡尔莱特少校一贯身先士卒,这次也不例外。随着战机进入俯冲状态,速度计的读数飞速增加,他心无旁骛地盯着正前方,双手紧握操纵杆,避免飞机因受爆炸气流冲击而偏离航向,耳朵忽略了身边的一切杂音,只关注投弹手的话语。

    “保持……保持……保持……压低……压低……保持……保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