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613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613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至穆顿岛附近,这架轰炸机的弹舱门缓缓打开。片刻过后,一枚状若微型飞机的炸弹在重力作用下离开弹舱,弹体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水平状态。刚开始的时候,它的轨迹看起来跟普通航空炸弹并没什么不同,但落至半空,它的抛物线轨迹开始发生肉眼可辨的变化,而且令它发生这种变化的显然不是空气阻力或风力。此时在ik…60d的透明机鼻里,一名身穿军服、头戴皮帽的飞行员眼睛紧贴投弹瞄准器,手里操控着一个体积跟雪茄盒相仿、带有两个小手柄的仪器,而在驾驶舱后部,另一名军官正透过辅助瞄准镜观察那枚特殊的炸弹。

    这个时候,在穆顿岛北端用于海防警戒的混凝土掩体中,一群人正借助炮队镜和望远镜观察这别开生面的轰炸试验。除了爱尔兰和德国的军方人士,他们当中还有好些是来自利默里克大学的教授、职员——仰仗于爱尔兰政府的持续投入,利默里克大学在整个20年代进步神速,如今它已是欧洲实力最强的理工科院校之一,在机械、动力、化学、工程、电气、电子等领域网罗了相当数量的精英人才,而且有别于传统的高等级院校,他们的研究重心偏向于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技术,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例如电气与电子学院在爱尔兰研发mc系列雷达的过程中起到了奠基引导作用,机械与动力学院则为爱尔兰造船、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众所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从天而降的炸弹准确落在了穆顿岛以北的海礁上。这块海礁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90米,大小恰如一艘战列舰,而这枚炸弹的落点非常靠近岛礁中央用油漆刷出的白色十字。见此情形,掩体里的人们顿时击掌相庆,要知道这个特殊项目自1924年启动以来,经历了相当漫长且曲折的研究历程,如今终于开花结果,自是值得庆贺,至于这项技术成果——确切地说是这件新奇的武器,将会给当前的海战模式带来怎样的变革,研究者们此时还很难想象,而他们身旁的军人当中,已有人流露出惊喜的神情……

    尊重项目主持者施陶贝格博士的意愿,这种通过无线电操控舵盘方式调整飞行轨迹的炸弹以爱尔兰长公主的名字命名,称为“安吉尔i”型飞行炸弹。按照设计,这种新式武器的战斗全重为1600公斤完整章节请搜索〃品文吧〃阅读……章节内容结束……》

第160章 最大的诚意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1933年8月4日,在十数架战斗机的严密护卫下,一架涂刷着霍亨索伦黑鹰和德国铁十字徽标的四引擎飞机抵达利默里克的约阿希姆空军基地,来者是德意志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奥古斯特…恩斯特,也即人们所称的“小威廉”。自20年代以来,这个名字便与诸多国际时事联系在了一起,时而为化解欧洲国家间的矛盾奔走努力,因此受到各界称颂;时而在政治外交问题上持强硬立场,成为紧张局势的推动者。在德国的民族主义者眼里,这是一位性格鲜明、敢作敢为的领袖级人物,德国定能够在他的带领下突破发展扩张的战略瓶颈,成为比肩甚至超越大英帝国的世界霸主,而在和平主义者眼中,他亲任德军总参谋长,促使德国不遗余力地扩充战备,酿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军备竞赛,进而在历史的岔路口错误选择了一条通向战争的毁灭之路……

    与前次造访爱尔兰四处巡游的安排不同,小威廉此番只打算在爱尔兰的国土上逗留几个小时,所以他跟自己的同胞兄弟、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的单独会面就安排在这座空军基地的一处休息室里。

    见面之后,威廉皇储没有像往常一样四顾左右而言它,而是很干脆地直奔主题:“约亨,你知道吗?早在战争爆发以前,我便主张同盟国舰队司令一职应由能力最强的海战指挥官来担当,而无论是希佩尔元帅、贝恩克上将还是舍尔元帅,谁的能力可以比肩上昔日谋划日德兰大海战、引领公海舰队赢得一连串伟大胜利的霍亨索伦天才?可大家都觉得由你出任舰队司令是大材小用,且有藐视盟国之嫌,就连父皇也持此观点,所以……我们最后任命了贝恩克上将,希望他能够在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可惜后来的情况如我担心的那样,美英两国将他们大多数主力舰集中起来投入作战,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左顾右盼,再加上运气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啊!”

    这般带有自责意味的语气,常人听了大概会觉得威廉皇储确有难言之隐,但夏树对他何其了解,知道这只是冠冕堂皇的说辞。小威廉心胸狭隘并非嫉妒能者,诸如冯…卡森这种类拔萃且并且忠诚不二的军官便深得他的信任,而是担心有人抢了自己的风头,甚至威胁到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之所以会对那些爱尔兰与德国合并的虚妄之言极为反感,顾虑的绝不是那六百万爱尔兰人拉低德意志帝国的国民素质,而是不希望看到那个在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均有一流能力的兄弟又重新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夏树虽无此意,可有些事情无法证明,唯一的办法就是小心谨慎、处处避嫌。听威廉皇储说罢,他将之前请完整章节请搜索〃品文吧〃阅读……章节内容结束……》

第161章 金色三叶草 上

    1933年8月9日上午,布列斯特军港,停泊在码头旁的德国战列舰“黑森”号装足补给、配齐舰员,出航前的准备工作皆已就绪。虽然此行目的地未向低级军官和普通舰员通报,但以当前的战争形势,这艘德国主力舰的作战任务着实没有多少悬念。德军官兵们一如既往地服从于上级指令,可是前路漫漫,命运未卜,他们的情绪看起来不怎么高昂,私下里不乏悲观失落的言论。

    自临危受命的海军元帅莱因哈特…舍尔患病离舰以来,“黑森”号的桅杆上便不见了那面鲜艳的、能够提振士气的德国海军元帅旗,它结束全部维修工作至今已有一个多星期,包括两艘国王级战列舰在内的三十余艘战斗舰艇陆续到来,此时亚速尔前线的紧迫形势,它们迟迟没有启程,俨然是在等待着什么。

    早餐之后,舰员们照例在各自岗位上对武器装备进行擦拭保养,舰艏旗杆上的德国国旗在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吹拂下飘动着。这时,一辆不起眼的军车驶抵码头,从车上下来一名德国海军少校和一名爱尔兰海军军官,后者神情庄重地捧着一件折叠整齐的纺织品,两人沿舷梯登舰,而舰长梅瑟尔上校率数名军官匆匆来到舷梯口,毕恭毕敬地迎接两人上舰,之后由通讯官引导两人前往舰桥。接着,在通讯官以及两名德国信号兵的帮助下,那位爱尔兰军官将手中的纺织品展开,这是一面绿白黄三色为底,赤金三叶草居中的旗帜,图案质朴而醒目,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德国的黑鹰旗、英国的金狮旗,通常只有爱尔兰人会对这面旗帜虔诚致敬,但在德国战列舰“黑森”号上,当舰员们看到这面爱尔兰国王旗现身于阳光之下,他们一个个高挺胸膛,眼神中流露出崇敬与憧憬之情,前方战事不利的阴霾瞬间被一扫而空,一股迎风破浪、浴火重生的豪气在胸中涌动,一种荡寇平波、所向披靡的信心在心中升腾……因为,这面旗帜的出现代表着爱尔兰国王的到来,而现任爱尔兰国王正是昔日名震寰宇的霍亨索伦天才,是以德国公海舰队参谋长身份引领德国海军击败强敌、登上巅峰的绝世名将,是一个励志而又传奇的存在!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新任同盟舰队司令长官、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即将登舰,非轮值人员请在五分钟内前往各甲板集合!所有人注意整理军容仪态!军乐队请前往前甲板集合!”

    从扩音器中传出的声音不像往常那样从容镇定,轻微的颤音让人感觉到传令者的悸动,这艘庞大战舰形如迷宫的舰舱通道里随即充斥着急促的脚步声,一百多名军官、两千余名水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舰艏、舰尾以及舷侧甲板集合列队,五分钟的时限未至,气氛重新归于平静,只有几名军官来回检视队伍,军乐队那边偶有调试乐器的音节传出。

    一支车队从机场方向驶来,“黑森”号停靠的码头已经戒严,视线中不见闲杂人等,只有一些码头工人在卫兵们身后好奇地张望。梅瑟尔上校带着舰上的主要军官下到登舰舷梯口,军乐队适时奏响激扬的爱尔兰国歌,这些都符合最基本的礼节,但如此排场不禁让人觉得过于仓促和简单。

    车队径直开抵码头,头戴短檐军帽、身穿蓝色军服者在数名爱尔兰军官的簇拥下走向舷梯口,他举止从容地跟梅瑟尔上校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在这些德**官们的陪同下走上舷梯。他的身影越来越近,面容也越来越清晰,位于前甲板的数百名德国舰员满怀期待地注视着那个方向。以他们的年龄,绝大多数是通过史料文章、传记书籍以及影像资料了解这位盟国君主过往的事迹,基尔海军学院的优等生、海军足球联赛的明星、德国公海舰队的智囊……如此多的光环,使得他迄今仍是许多德国青年崇拜的偶像,而今他将登上这艘战舰,成为同盟国大舰队的指挥官,自己将在他的直接率领下征战沙场,在许许多多的军官和水兵看来,这既是梦寐以求的荣耀,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当黑色的海军靴踏上柚木质地的战舰甲板,昔日风度翩翩、英俊睿智的白马王子,而今气宇轩昂、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暂时停住了他的脚步。迎着德国舰员们的热切眼光,他挺胸昂首,仰望那巍峨雄浑的主舰桥,彼时,爱尔兰国王旗沿着升降索缓缓升起,下方是一面大舰队司令旗,这意味着他由此刻开始行使同盟国舰队指挥官的责任与义务。

    举行过升旗仪式,夏树便在舰长梅瑟尔上校的陪同下巡视全舰。“黑森”号乃是五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当中最迟开工、最晚服役的一艘,在建造期间针对前几艘姊妹舰的实用状况进行了小幅度的改良,可说是一件至臻尽美的作品。五艘德意志级全部在德国建造,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原料和组件由德国本土企业提供,从而确保了这些超级战舰的工程质量。“黑森”号服役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夏树是头一次登舰,但是他对这艘战舰技术构造的了解超过了这里的大多数舰员,原因无他,德意志级还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的时候,夏树便接受了德皇的邀请,义务担当该项目的特别技术顾问,而在诸如舰型方案、主炮配置、防护模式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取舍决断上,他的影响力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夏树的观念,德意志级的吨位和性能是在这个时代满足德国海军需求的最佳主力舰,再大,不但需要一些超前的不成熟技术,亦超出了合理性价比的边际值,象征意义大过于实际效用,所以他既不赞成日耳曼尼亚级的建造,也没有参与到“末日战舰”的设计建造当中……基于这些原因,夏树对“黑森”号有种独特的亲切感,而时隔多年重新回到德国海军官兵中间,熟悉的氛围让他逐渐照会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情怀。

    8月9日午后,在数艘驳船的引导下,“黑森”号缓缓驶离码头。当黄昏到来之时,它作为第二支援舰队的指挥舰,率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